要闻快讯
共查询到331644条结果
  • 镍价早盘走势窄幅震荡【SMM镍现货午评】

    SMM04 月8日讯: 现货升贴水:金川一号镍的主流现货升水报价区间为3,200-3,800元/吨,平均升水为3,50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上涨600元/吨。俄镍的升贴水报价区间则为100至400元/吨,平均升水为25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上涨50元/吨。 期货方面:今日镍价走势震荡。截至11:30收盘价为119,46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0.14%,最高触及120,080元/吨。 现货升贴水方面,金川品牌镍价格上涨600元,主要原因是镍价因关税影响而大幅下跌,贸易商为保障成本而提高升水。 从宏观角度分析,近期镍价仍受到关税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镍矿供应虽然依旧紧张,但印尼内贸湿法矿价短期内或仍维持偏弱运行,镍价可能继续呈现弱势运行。后续需关注欧洲和美国在税收政策方面的最新动态。 与硫酸镍价差方面:今日SMM1#电解镍价格119,700-123,800元/吨,平均价格121,7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现货价格下跌850元/吨。目前纯镍贴水硫酸镍约为7200元/吨,后续需持续关注价差的变化。

  • 险资入市“弹药”充足!监管放开权益配置上限 预计超29家险企可增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最重要的变化是放宽偿付能力充足的保险公司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的限制,最高可达总资产的50%。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有三类公司可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据估算,有超过29家险企符合要求。 普华永道金融业合伙人周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通知》及时向市场释放巨大信号,并与中央汇金公司的ETF增持操作以及央行承诺的再贷款流动性支持承诺举措一起,以稳定A股市场的信心。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理论上《通知》可为市场带来约1到1.2万亿增量资金,但实际流入股市可能低于理论值,具体还视情况而定。 三类公司权益配置比例打开,超29家险企符合要求 《通知》最主要的变化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原中国银保监会在2020年7月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分为七个档位,并划定相应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限制。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按照《通知》要求,有三类公司的权益配置比例可以增加。具体来看,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的险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由25%提高到3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50%-300%的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由35%提高到4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险企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由45%提高到50%。(如下图所示)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2024年底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以上的有4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50%-300%的有7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的有15家。这些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可增加。 在上市保险公司中,符合《通知》要求,可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的公司包括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 总体来看,按照《通知》要求,有超过29家公司可以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果按照险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来计算,预计可以为市场带来大约1万亿元至1.2万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但考虑到保险公司的实际操作可能会更加谨慎,实际流入股市的资金量可能低于这个理论值。具体数额还需视乎各家保险公司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条件而定。”田利辉指出。 周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当前的环境下,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助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支持国家战略产业布局与新质生产力的孵化,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功能,也是保险行业自身资产负债匹配和穿越周期投资的长期需要。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通知》还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同时,《通知》还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市场影响上,预计将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股市,改善投资者结构,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田利辉还表示,总体来看,这一政策变动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有望为股市带来显著的增量资金,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2025年4月8日各地区铝锭升贴水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 宝马5系跌破29万、多品牌跟进“一口价” 四月新车“价格战”卷土重来

    继合资品牌掀起“一口价”促销潮后,部分自主品牌相继跟进。如今,传统豪华品牌通过更为“极端”的方式加码车市“价格战”。 4月8日,财联社记者在探访多家位于北京的宝马经销商后获悉,宝马5系终端价格已行至“历史冰点”。“如果您选择银行或宝马金融分期购车,便宜的车型(525Li M运动套装)可以给您29.3万元的裸车底价。”一位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这个价格还可以往下继续谈,我可以去申请,现在的现车很多。” 作为参考,宝马525Li M运动套装的指导价为43.99万元,最新优惠幅度近15万元。 更早些时候的4月2日,福特纵横针对全新福特领睿、领裕插电混动SUV推出“一口价”政策,其中全新福特领睿PHEV 14.28万元起,最高优惠幅度3万元;全新福特领裕PHEV 16.98万元起,优惠幅度3.7万元。次日,上汽名爵MG7推出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且可叠加享受品牌置换补贴至高8千元。“B级轿跑,第一次进入十万级。”上汽集团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表示。 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中,新势力也纷纷升级、延续购车政策以保证终端热度。 在特斯拉中国更新的4月限时购车政策中,焕新Model Y首次全系推出限时3年0息和5年超低息购车金融政策,月供低至约3,809元。“4月30日前,Model 3后轮驱动版/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推出限时5年0息政策,月供低至2,594元。”特斯拉中国表示。 小米汽车在维持小米SU7购车权益不变的基础上,将小米SU7 Ultra首销90000元权益延续至4月30日(仅延续到4月截止),包括免费赠送15件碳纤维部件、碳纤维尾翼(或电动尾翼+车漆和内饰)、五年基础保养以及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等。 长期持久的“价格战”,一方面让传统豪车被迫放低姿态、大幅降价;另一方面,亦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了直接冲击。 在已披露的2024年财报中,多家上市车企将“价格战升级”视为企业利润下降的主因之一。北汽蓝谷表示,(亏损扩大)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升级挤压利润空间等;上汽集团称,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进入2025年后新车市场“价格战”热度已相对趋于降温,但新能源车、豪华车的促销力度仍处于持续上扬中。 “2025年乘用车市场降价促销力度仍保持较强水平,其中3月降价车型数量23款,相对于历史来也是较高水平,但较去年3月份的51款大幅减少,体现了降价潮大幅降温。”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3月,新能源车促销逐步达到11.5%的高位,较同期基本持平;但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1%的高位,较同期增加4.7个百分点。

  • 关键时刻,险资入市比例再上调,1.66万亿增量资金在望,公募第一时间解读

    作为中长期资金,险资入市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4月8日,在央行、中央汇金等表态坚定呵护市场之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是最为主要的看点。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 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 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金融监管总局还表示,险资要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下一步还将持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新华保险表态,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中国资本市,将加大权益类底仓资产配置。同时,保险资金第二批私募证券基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在加快落地,第二批试点机构总计批复试点额度1120亿元,参与的保险机构更多,目前各机构正在加快工作进度,尽快推进私募证券基金设立及投资工作。 险资调整入市比例会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 富国基金测算显示, 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从实操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新规下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 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组成的中国版平准基金大举买入的同时,监管同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空间,进一步释放对资本市场的托举信号,包括易方达、富国、中欧、万家等多家公募第一时间给出解读,机构共识,提高险资入市比例,既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又通过结构性引导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高比例上限提升至50%,万亿增量资金可期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3万亿,其中权益类(包括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规模至少6.57万亿,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中长期资金力量。 此次新规对险资权益投资调整主要有两点: 一是简化档位:此前监管法规根据保险公司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差异设置了七档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此次档位简化为五档; 二是将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200%、250%-300%、250%以上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分别提升了5%。新规之后,最高投资权益比例可以达到50%。 富国基金测算称,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 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是公募的共识。 万家基金表示,在今年1月23日,金融监管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4万亿元。以当前约4.4万亿元的险资权益投资规模、12%的行业平均配置比例测算,此次调整理论上可释放超千亿元增量资金。 “若叠加市场预期的长期松绑空间(最高配置比例或提升至50%),未来潜在增量资金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万家基金指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耐心资本”,险资通过长期稳定的资金注入,将有效缓解市场短期波动压力,提升A股机构化投资占比,强化其作为市场“压舱石”的稳定功能。 易方达基金也表示,险资权益类资产占比每提升1%,即可带来约3300亿元增量资金,因此,此次调整预计可为A股引入超万亿元的资金,优化市场流动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险资作为“耐心资本”,投资周期长、波动容忍度高,有助于降低市场短期波动,推动估值修复。 中欧基金则认为,保险资金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从其原因来说,看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很多公司的质量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备了更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正当时。 从其结果来说,大规模保险资金在权益配置比例上的提升,也为整个股权和股票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助力实体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明确提高险资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重点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与2025年3月发布的《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形成政策组合。 富国基金表示,《通知》对此比例进一步放宽,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比例不得高于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万家基金认为,这一导向促使险资从传统基建、能源领域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转移,推动形成“资金—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易方达基金表示,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权益投资比例提升将促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降低实体经济对传统信贷的依赖,改善融资结构。同时,险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股权融资支持,将加速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形成、促进产业链升级。 税延养老保险账户松绑,深化养老金融改革 此次《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在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时,其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权益投资比例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不再单独计算。这一举措目的为何? 万家基金进一步阐释,此举大大提升了享受税延政策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权益仓位上限。政策松绑后,险资可通过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升长期收益。这一举措不仅为老龄化社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更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有序转化,助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长期发展。 “关于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的合并计算投资比例,不再单独计算了,这一要求更便于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统筹考量,极大的提升了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产品力。”中欧基金认为,这将有助于我国三支柱个人养老业务的发展,从其外部性来说,正在培育另一股新生的中长期资金力量。 易方达基金也认为,税延养老保险账户的松绑,有助于促进养老投资工具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加速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增强逆周期调节能力,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大成基金评价此次险资新规,整体而言,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通过“集中度比例松绑+税延账户合并”等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精准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半导体、AI)。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属性与平准基金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补,进一步夯实市场底部支撑。 大成基金进一步表示,此次新规不仅是制度与规则的优化,更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历史性转型。通过引导险资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挖掘企业长期价值、从短期收益导向转向战略投资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 险资天然具备逆周期投资属性,此次政策通过放宽比例限制,鼓励其在市场波动期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万家基金分析认为,以2024年A股深度调整期为例,险资通过累计增持超500亿元ETF等工具稳定市场预期,新规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同时,政策要求险资加强投后管理、严格控制关联交易,从制度层面防范资金无序扩张和风险跨市场传导,实现“稳投资”与“防风险”的平衡。 在大成基金看来,央行、汇金、金管局的协同发力,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2.0时代”。通过制度创新释放“耐心资本”活力,以市场化手段平抑波动,既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窗口,也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未来,随着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衍生品对冲工具)落地,这一机制将更趋完善,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