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目前一枝独秀,其他技术路线如熔盐储能、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则仍处于商业化应用早期或示范阶段,但这些“小众”技术路线,各有其发挥优势的应用场景,未来装机规模也不可小觑,其中,熔盐储能是较快成长的新兴赛道,尤为受资本关注。
应用突破在持续
熔盐储能技术原理不复杂,其以高温熔盐作为储能介质,熔盐在高温下可以储存大量热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容量成本较低、占地面积较小是熔盐储能技术的显著优势,光热电站和煤电站则是熔盐储能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熔盐储能原理示意
今年8月,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宿州热电1000兆瓦时全国最大“煤电+熔盐”储热项目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10月,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甘肃酒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成功进入全系统试运行。两个代表性项目落地,标志熔盐储能在应用上取得进一步突破。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根据光热发电领域头部企业——可胜技术今年10月向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52GW,预测到2030年,存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7.7GW,这意味,在未来五年多时间里,光热发电装机规模有超过十倍的增长空间。
而可胜技术在申请文件中指出:“熔盐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是光热电站的储换热系统——第二代光热电站的核心系统之一,使其具备储能功能。除了光热发电领域外,作为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之一,熔盐储能技术因其独有优势,同样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商业价值在释放
目前,涉足熔盐储能相关业务的国内上市公司包括东方电热(300217.SZ)、西子洁能(002534.SZ)、东华科技(002140.SZ)、蓝科高新(601798.SH)、迪尔化工(920304.BJ)等。其中,蓝科高新在熔盐储罐细分市场保持领先,迪尔化工则是主打硝酸钾型熔盐的生产企业。
蓝科高新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迄今国内建成及在建的光热熔盐储能项目约有50余个,公司参与了近20个,主要负责熔盐储罐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此外,还参与了迪拜、南非、摩洛哥等海外光热熔盐储能项目。
上述公司人士表示,熔盐储罐是光热发电等储能系统中的核心设备,由于其内部储存着高温、具有腐蚀性的熔盐,并在运行中承受复杂的载荷变化,因此在设计、材料、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都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要求,对质量稳定性要求高。
目前,由于光热发电发展前景备受看好,光热企业抢占优质光照资源、土地资源及政策先机的“跑马圈地”情形正在上演,这一方面有利于熔盐储能市场蛋糕做大,但另一方面也吸引到更多企业参与细分领域市场的竞争。据了解,蓝科高新的光热熔盐储能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已渐成长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点。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底,新型储能技术中,除锂离子电池外,熔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居前,压缩空气和液流电池项目的累计装机紧随其后。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长时储能将迎来发展拐点,但何种技术路线最终能够胜出尚不确定,这也意味,未来熔盐储能赛道的成长空间有多大,仍待“边走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