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题

2025SMM金属矿业大会

2025SMM 金属矿业大会,于 11 月 13-14 日在新疆和田举行,由和田商贸物流集团与SMM联合主办。汇聚全产业链力量,探讨投资机遇、技术升级等,助力产业绿色转型与区域发展。

 | 进入专题>

2025SMM金属矿业大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谈:全球有色金属矿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金属矿业大会】

来源:SMM

在由和田地区商贸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金属矿业大会暨选矿技术创新与装备发展峰会、暨和田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招商促进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 柳群义围绕“全球有色金属矿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话题展开分享。

一、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宏观背景

宏观背景

未来10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

全球资源需求的周期性

近百年来全球矿产资源消费增长20倍,划分四个周期,2000年以来20年的增长量占近百年的一半以上。

价格变化与需求周期同步

价格周期与需求周期相关,一般呈现快速上升-缓慢下降一平台,下降半期多呈现波动较小的平台期

资源需求周期的驱动力

S形规律:资源需求与人均GDP呈“S”形变化关系,呈缓慢-加速-转折-下降规律性变化,一个国家的资源需求不会无限增长。

二、十大有色金属分析

铜-供需与价格展望

供需现状:供需持续增长,供应缺口扩大。预计2025年及2026年,全球精炼铜分别短缺21万吨、30万吨。

价格走势:LME铜价中枢有望从今年的9700美元/吨上移至11000美元/吨。

驱动因素:电网投资、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预计明年需求增量约20万吨)、供给受矿山扰动与潜在"反内卷"影响。

供需现状:供需双升,供应过剩程度减小。2025年全球铝需求预计达7000万吨,而有效产能缺口或扩大至500万吨。

价格走势:沪铝主力合约突破21000元/吨。

驱动因素:中国产能上限政策、印尼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光伏铝材、轻量化材料需求旺盛。

铅锌

锌:供需双降,锌市场转向供不应求。

铅:铅价稳中有升,2025年10月下旬铅锭价格较中旬上涨1.4%。

镍钴

供需现状:作为战略性新兴矿产,供需快速增长,均表现为供过于求。

价格走势:战略性新兴矿产,镍钴价格重心持续下移。

驱动因素:电池需求旺盛,但短期供应增速超过需求。

钨钼

供给端持续推动钨价 创新高。黑精矿、仲酸铵供给端持续推动钨价 创新高。黑精矿、仲酸铵供给端持续推动钨价 创新高。黑精矿、仲酸铵供给端持续推动钨价 创新高。黑精矿、仲酸铵格上涨。

钨丝可用于光伏领域切割硅片,或作人形机器的钨丝可用于光伏领域切割硅片,或作人形机器的 钨丝可用于光伏领域切割硅片,或作人形机器的 钨丝可用于光伏领域切割硅片,或作人形机器的钨丝腱绳。

供给端收缩预期叠加需求不弱,推动钼价上涨。钼精矿、钼铁价格上涨。

钼精矿预期收缩信号逐步显现。

锡锑

现货紧张远期预期缓解,供需双弱下震荡为主。云南精炼锡冶炼企业开工率受缅甸原料短缺保持低位;刚果(金)Bisie锡矿复产。

供应端边际改善需求弱势分化,锑价持续调整。中缅口岸物流修复超预期,锑精矿进口量增;光伏玻璃采购放缓,阻燃剂出口疲软。

三、核心趋势与未来挑战

趋势一:绿色转型驱动需求结构变革

核心驱动力:"双碳"目标。

关键领域:新能源、电网改造、新能源汽车。

影响金属:铜(电磁线)、铝(光伏铝材、轻量化)、锂钻镍(电池)、钨(光伏切割丝)。

趋势二:AI革命创造新兴需求

算力基础设施:AI芯片制造所需的铜、钨、稀土等材料消耗量是传统芯片的1.8倍。

直接拉动:全球数据中心增长带动铜需求。

市场前景: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美元。

趋势三:供应链安全与资源民族主义

全球博弈:关键矿产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和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动向:发达国家推动供应链区域化;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出口管制升级。

中国应对:部署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铜、铝、锂、稀土、钨、钼、锑等资源储量大幅增加。

趋势四: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加速

智能化:38家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出有色金属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坤安"。

绿色化:淘汰落后电解铝产能;推广600kA电解槽等先进技术;再生铝替代电解铝可减排10.6吨二氧化碳。

挑战一:供给瓶颈与成本上升

勘查投入:全球勘查投入、钻探活动和大型采矿项目持续减少。

矿企产量:2025年三季度全球主要铜矿企业产量同比下降近5%。

资源民族主义:加剧全球关键矿产领域竞合态势。

挑战二:价格波动与市场风险

价格分歧:国际矿产品价格分歧显著。

市场降温:矿业公司股价和利润总体下行,矿业融资和并购交易市场双双降温。

宏观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进出口政策变动风险。

挑战三: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压力

技术壁垒: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推进。

投资需求:需要持续投入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和数智化转型。

新材料竞争:面向勘探大数据的AI技术、地球物理技术装备等逐步完善。

四、结论与建议

应对策略

推动二次资源的再利用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促进国内产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把握全球矿业转型的战略机遇,紧扣国家需求,构建我国稳固的资源供应网络。

文中数据来源:


》点击查看2025SMM金属矿业大会专题报道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