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7月18日讯:近两个交易日,电池及固态电池板块盘中一同走高,电池指数盘中一度涨逾2%。个股方面,领湃科技、孚能电池等盘中涨逾6%,天宏锂电、利元亨等多股纷纷跟涨。

固态电池板块盘中一同走高,温州宏丰盘中20CM涨停,东方锆业、平安电工盘中一同封死涨停板。孚能科技、宏工科技、诺德股份等一同跟涨。

消息面上,据新华网报道,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企业时的科技16日在上海签署采购协议,订单金额10亿美元,用于采购350架E20 eVTOL,这是截至目前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
据财联社方面消息,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上海时的科技是公司重要客户,公司向其独家供应配套于E20机型的第二代半固态eVTOL电池。此外,孚能科技表示,相较于乘用车领域,eVTOL电池能量密度、放电倍率、安全性要求显著提升,具有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的特点,占eVTOL整机价值量比例较高。
SMM认为,孚能科技拿下全球迄今最大的eVTOL电池独家供应合同(350架、10亿美元),并同步公开了3代半/全固态电池路线图。它不仅意味着孚能在低空经济赛道的卡位完成,也标志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首次在“空域”实现技术与商业的双重领跑。
而受此利好消息刺激,孚能科技今日跳空高开,盘中涨幅一度高达19.9%,但随后回落至7%左右。

此前在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提到,公司固态电池进展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半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已获得广汽、东风、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 eVTOL 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吉利沃飞等多个客户认可,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半固态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具备充分的技术积累与量产经验,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展。且公司的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 2022 年成功实现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循环寿命超过 4000 圈,预计将于 2025 年量产,有望率先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具备高技术壁垒、高性能要求的领域实现商业化。
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孚能科技充分发挥软包路线的先发优势和SPS产线的柔性生产优势,同步推进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等多种材料体系的研发,当前能量密度高达400-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其中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5年底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
提及公司在eVTOL、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孚能科技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与美国头部eVTOL 客户、上海时的以及吉利沃飞等企业紧密合作,特别是在飞行汽车领域,公司已获得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公司下一代机型的高压动力电池定点,产品技术壁垒与价值量较高。在无人机领域,公司已送样全球头部物流公司的无人机电池项目,目前进展与反馈良好。公司目前绝大多数 eVTOL 项目都采用第二代 eVTOL 半固态电池方案进行送样与交付,相对第一代实现了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安全性能等多方面性能的显著提升。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当前半固态电池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早于全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的领域,固态电池应用早于车端。目前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迭代正式开启,正在从0到1加速迈进。随着固态电池性能不断提升以及产业化加速落地,长期看好固态电池发展。
而早在2024年11月,搭载亿航智能旗下的高能量固态电池的EH216-S成功完成单次不间断飞行测试,达到48分10秒,适用不同飞行需求,续航时间显可著提升60%—90%,标志着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完成了固态电池飞行测试。
今年,亿航智能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再度亮相链博会。据其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亿航智能销售与交付无人驾驶航空器216架,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低空旅游观光服务。且他还提到,最开始公司布局这一赛道的时候,还没有其他玩家的加入,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低空经济作为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有望升至3.5万亿元。而固态电池通过其高安全性及高能量密度的特性,未来在低空经济的前景将不可限量。
国投证券评价称,eVTOL动力电池商用门槛高达400Wh/kg,远高于目前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并且对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等方面也有严苛要求,固态电池的优势完美契合。国内电池企业加码低空经济赛道,CIBF2025 固态电池成为核心展示方向,面向低空经济场景的固态电池方案层出不穷;人形机器人面临电池续航能力不足、体积占比过高和极端温度失控风险等一系列能源问题,固态电池有望凭借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长寿命成为人形机器人能源系统的首选。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带动固态电池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并推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技术的迭代升级。
在孚能科技公开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进展之后,恩捷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需较长时间,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共同努力,目前公司相关产品尚处于相对前期阶段,目前尚未能产生规模化的收入。
雄韬股份也在提及固态电池布局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量产前的各项工作,产品大批量可靠性和稳定性论证、工艺设计和优化、与供应商进行生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等都正在按计划推进之中。
德尔股份在提及其固态电池布局时表示,早在2017年,公司前瞻性地预判到固态电池技术的巨大市场价值,并于2018年成立了日本德尔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开发。目前,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样品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针刺、加热和过充电试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公司固态电池耐高温性能方面表现突出,无须加载降温装置,仅仅依靠自然散热,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
此外,德尔股份固态电池也成功通过UN38.3标准认证,确认了公司固态电池在海运和空运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标志着公司固态电池具备向国际客户交付的条件。且公司固态电池样品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针刺、加热和过充电试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另外,公司固态电池耐高温性能方面表现突出,无需加载降温装置,仅仅依靠自然散热,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