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04万亿元,占我出口总值的60.1%!前4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均出现增长,而出口机电产品的增幅更是高达9.5%,创年内最大增幅!一季度出口的机电产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家电、液晶平板显示模组以及船舶等均有明显增长!
前四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9.5%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04万亿元,增长9.5%,占我出口总值的60.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587.1亿元,增长5.6%;集成电路4051.5亿元,增长14.7%;汽车2649.8亿元,增长4%;船舶1136.9亿元,增长13.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万亿元,下降1.6%,占15.4%。其中,纺织品3291.7亿元,增长4.9%。出口农产品2355.7亿元,增长6.1%。
前四个月我国进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5.7%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88亿吨,减少5.5%,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10.4元,下跌17.8%;原油1.83亿吨,增加0.5%,每吨3936.7元,下跌8%;煤1.53亿吨,减少5.3%,每吨569.6元,下跌22.2%;天然气3899.4万吨,减少9.2%,每吨3318.3元,下跌6.1%;大豆2319万吨,减少14.6%,每吨3283.2元,下跌15%;成品油1292.2万吨,减少25.6%,每吨4381.8元,上涨1.6%。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52.5万吨,减少1.1%,每吨1.05万元,下跌0.5%;未锻轧铜及铜材174.2万吨,减少3.9%,每吨6.9万元,上涨8.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23万亿元,增长5.7%。
各方声音
据央视新闻消息,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4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展现出较强韧性。
吕大良4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吕大良还表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第二大消费市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同时我们有14亿多人口、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各类消费场景蓬勃发展,无论是从工业生产还是从居民消费来看,市场的需求都很大。特别是我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我们已经连续16年保持全球进口第二大国的地位,年均增速达到5.4%,全球进口份额也从7.9%稳步提升到10.5%。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进口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大市场始终是世界的大机遇。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网站消息,4月21日,张汉晖大使就中俄关系、中美关系等问题接受“报纸网”书面采访。哪些新产业有望成为双边贸易新增长点?张汉晖大使答: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在巩固能源、矿产等传统大宗商品以及汽车、工程机械等重点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同时,拓展新材料、绿色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合作,挖掘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合作潜力,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更为有利的合作条件,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推动两国贸易平稳发展。(财联社)
东方金诚发布的题为《2025年4月贸易数据解读:4月关税战影响开始体现,冲击烈度低于预期》的研报指出: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5年4月出口额同比增长8.1%,增速比3月低4.3个百分点。4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源于当月中美关税冲击下,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同时,上年同期高基数也有一定下拉作用。4月出口仍然保持较高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4月我国对美国之外的其它市场存在“抢出口”现象;二是外需仍有一定韧性,三是4月中美超高关税主要在中下旬执行,且存在部分商品豁免,对整体出口的冲击作用受到控制。接下来国内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或将显著加大。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自4月9日对等关税正式落地以来,其可以看到出口端出现了明显的“抢转口”现象,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同日宣布对其他75个国家给予90天的关税豁免。具体数据来看,一方面,我国对美直接出口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25年5月1日,由我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船数(15日滚动)较4月9日下滑达33.8%;另一方面,我国出口货物总量仍保持相对平稳,无论是从二十大港口离港船舶载重吨数还是从重点监测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看,均呈现4月9日对等关税落地后首周回落,而后两周明显反弹的趋势,且从绝对值来看均明显高于对等关税落地前的水平。两方面数据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短期明显出现了“抢转口”行为。目前中美关税谈判缓和的预期在航运价格上已经有所体现,从集装箱运价指数来看,在我国集装箱运价指数整体趋于下行的背景下,4月末美西和美东航线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有所改善,在目前船运运力较为充足的情况下,运价的改善更多的反映出对美出口预期的好转,后续可继续观察运价指数改善的持续性。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4月出口并未出现观望中的疲软迹象,这是否凸显了其在“经贸斗争”下的耐力和韧性?如此前所述,“抢转口”等对冲力量构成了我国出口的阶段性“顺流”,在7月8日“暂缓90天关税”的最后期限前,这一效应预计会持续存在。具体看,4月出口数据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以“抢转口”为代表的支撑动能凸显。暂缓90天关税下,美国进口商的提前备货“焦虑”、中方对于拓展非美贸易的侧重等,共同铸就了非美贸易伙伴对于中国商品的“抢转口”需求。这一点在4月的对不同国别出口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边际抬升9.2个百分点至20.8%,对总出口的贡献率接近一半。二是豁免清单下的部分商品暂时未受“波及”。按照对等关税的豁免条款,我国对美出口约1000亿美元的商品(铜、药品、半导体、木材制品、某些关键矿物以及能源和能源产品等)不征收对等关税。这自然会减轻相关产品的出口压力,集成电路就是典型代表,4月出口同比较上月大幅上行12.3个百分点至20.2%。三是关税冲击下的出口“逆流”已开始显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