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旬,乘联分会和中汽协先后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汽车工业以及乘用车市场的相关数据。据中汽协方面消息,一季度,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消费市场提质向好,企业产品密集焕新,消费者信心增强,产销呈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SMM整合了2025年一季度关于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相关数据情况,以供读者翻阅了解。
汽车方面
中汽协:3月汽车产销双增 一季度汽车销量达747万辆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
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产销增速较1-2月分别收窄1.7和1.9个百分点。
中汽协: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破300万辆 同比增超47%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40.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4%。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1.2%。
中汽协:3月汽车出口环比同比双增 一季度汽车出口同比增7.3%
3月,汽车出口50.7万辆,环比增长14.9%,同比增长1%。1-3月,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
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环比增长20.1%,同比增长26.8%。1-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而乘联分会方面也发布了2025年3月乘用车市场情况。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12.7万辆,同比增长6.0%。近几年国内车市零售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今年3月零售仅稍低于2018年3月198万的最高水平,处于历年3月零售历史高位。由于国家双新政策的推动,价格战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改善,今年3月的同比零售增速是近10年最高的,扭转了近10年的3月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
新能源汽车方面,3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9.1万辆,同比增长38.0%,环比增长45.0%;1-3月累计零售242.0万辆,同比增长36.4%。
出口方面,乘联分会表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品牌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自主插混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迅猛,前景光明。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4.3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21.2%。占乘用车出口36.6%,较去年同期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占比新能源出口的62%(去年同期83%),作为核心焦点的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33%(去年同期37%)。
对于2025年3月的乘用车市场,乘联分会评论称,2025年3月共有21个工作日,与去年3月持平。由于春节假期后各行各业快速转入正常运作,因此2月的产销呈现强增长,3月逐步进入正常的消费期,2-3月的综合零售表现很优秀。3月5日,李强总理在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汽车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全年销量增长稳健和鼓励政策可期。国家以促消费为主要目标,安排了3,00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对全年的乘用车市场构成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主机厂厂补加码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3月车市开局走势良好。随着节前的燃油车消费潮转为节后的新能源消费潮,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源车成为春季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乘联分会表示,2025年3月乘用车市场特征如下:一、3月乘用车厂商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二、2025年1-2月乘用车国内零售实现1%的正增长,3月同比净增25万辆,实现2025年1-3月6%的超预期“开门红”;三、今年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但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3月降价车型数量23款,较去年3月的51款大幅减少。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逐步达到22.1%的水平,较上月增加0.4个点。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1%的高位,较上月增加0.3个点。合资燃油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1.5%的高位,较上月增加0.3个点;四、3月自主品牌乘用车批发份额66%,国内零售份额63%,较去年均增长7个百分点左右;五、2025年3月厂商发力,3月厂商库存增7万辆,渠道库存增8万辆,总体流通体系增15万库存,而去年同期厂商和渠道库存总体增11万辆;六、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回升到51.1%,呈现出由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强势增长;七、2025年1-3月自主燃油乘用车出口63万,较同期的69万出现9%下滑,自主新能源出口增长83%,新能源占自主出口35%,虽然一季度对俄罗斯出口下降,自主品牌主动去库存,但自主品牌的俄罗斯市场份额依旧保持55%以上高位。
动力电池方面
2025年一季度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85.8GWh 累计同比增长73.7%
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总销量75.8%,环比增长30.7%,同比增长46.9%;其他电池销量为28.0GWh,占总销量24.2%,环比增长21.0%,同比增长166.8%。
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285.8GWh,累计同比增长73.7%。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217.3GWh,占总销量76.0%,累计同比增长51.3%;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68.5GWh,占总销量24.0%,累计同比增长228.6%。
2025年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30.2GWh, 累计同比增长52.8%
3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增长97.0%。
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30.2GWh,累计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25.0GWh,占总装车量19.2%,累计同比下降19.0%;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05.2GWh,占总装车量80.8%,累计同比增长93.6%。
充电桩方面
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390.0万台,包含178.5万台直流充电桩与211.4万台交流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桩保有量为984.9万台。
自2024年年底至2025年3月,全国累计新增公共充电桩32.1万台,去年同期新增18.3万台,同比增幅达75.3%。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2025年一季度延续了2024年的增长态势。依据各地方政府的规划及已出台政策,预计2025年公共充电桩的增量与增速相较于2024年均将显著提升。
3月零跑拿下新势力交付量第一的成绩 比亚迪销量略超预期
财联社整理了3月部分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零跑汽车发力,凭借着单月交付37095辆的成绩超越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54.65%,1-3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新车87,552辆,同增长162.05%。
理想汽车3月交付新车36,674辆,同比增长26.53%;1-3月,累计交付92,864辆,同比增长15.50%,完成一季度交付指引。同时,理想汽车表示,理想L系列即将达成第100万辆交付里程碑。值得一提的是,4月26日晚间,理想汽车曾宣布,旗下的L6车型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从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到25万辆用时不到20天。作为理想家族中最小,且极为便宜的车型,理想L6的表现一直十分出色,在2024年4月上市之后,同年9月19日,理想L6上市5个月累计交付超过10万辆,创下新势力最快交付纪录。
小鹏汽车在连续两个月蝉联新势力交付榜首之后,3月被理想和零跑赶超,其3月共交付新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7.88%,连续5个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1-3月,累计交付新车94,008辆,同比增长330.81%,超出一季度交付指引上限。
蔚来在3月交付新车15,039辆,同比增长26.74% , 1-3月,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42,094辆,同样完成了一季度交付指引。
而比亚迪,作为国产电动车“一哥”,其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74万辆,环比增长约17%,本年累计销量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花旗对于比亚迪评价称,比亚迪3月汽车销量略高于市场预期。花旗分析师Jeff Chung在报告中表示,预计比亚迪一季度每辆车净利润超过9,000元,扣除约5亿元的潜在拨备后,预计净利润至少85亿元,高于此前预测的80亿元。预计二季度总销量在125万至135万辆之间,每辆车净利润维持在9,000元以上。
而此前深陷舆论风波的小米汽车,也在4月1日公布了其交付量数据,3月小米汽车单月交付单29000辆,小米汽车方面表示,目前产能提升进展顺利,有信心达成350000台全年交付目标。
中汽协方面评价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产需两端加快释放。一季度,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消费市场提质向好,企业产品密集焕新,消费者信心增强,产销呈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具体来看,乘用车延续良好态势,商用车市场呈现回暖趋势;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整车出口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尤为明显;中国品牌持续向上,销量占比维持高位。
展望4月份,乘联分会表示,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2024年春季的价格战带来2-3月的市场严重低迷,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在4月24日落地实施,去年4月后的车市逐步恢复增长,今年4月仍有一定低基数的促进效果。
此外,乘联分会还表示,今年"五一"的5天长假是驾车出游的好时机,近两年的自驾游持续火爆,高阶辅助驾驶加持下的自驾游体验更好。近期新产品通过增配不加价的方式来增强性价比,这也使出游消费会很好地拉动新购和换购群体的需求增长。
由于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且出现超预期的普遍加关税的巨大外部变盘压力,消费心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国家早有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因此我们的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也将持续体现。
展望二季度,中汽协方面表示,相关政策组合效应将持续释放,上海车展开启新品密集发布周期,多地促销活动火热进行,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延续市场增长态势。不过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行业运行总体仍面临较大压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形势,有效应对出口方面的负面冲击,助力行业平稳增长。
特朗普汽车关税“变幻莫测” 最新动态欲寻求方法减轻关税影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预计特朗普将采取措施减轻其汽车关税的影响,防止对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的关税叠加在他已经征收的其他关税之上,并放宽对用于在美国制造汽车的外国零部件征收的部分关税。这一决定将意味着,支付特朗普汽车关税的汽车制造商也不会被征收钢铁和铝等其他关税(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已报道)。特朗普政府还将修改对外国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原定于5月3日生效,税率为25%,调整之后,第一年退税额最高为美国本土生产汽车价值的3.75%,第二年降至2.5%,此后取消。这一政策具有追溯效力,已缴纳的钢铝等叠加关税可申请退还。
美国汽车制造商周一早些时候表示,他们预计特朗普将在访问密歇根州之前宣布汽车关税减免。密歇根州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和1000多家主要汽车供应商的所在地。特朗普将在密歇根州举行集会以纪念其就任100天。
需要注意的是,上周,随着汽车零部件关税日期的临近,代表美国汽车经销商、供应商和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六大汽车行业组织罕见联名致信美国财政部长、商务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呼吁联邦政府不要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信件说,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将会扰乱全球汽车供应链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汽车售价上涨、销量下降,并让汽车售后服务和维修变得更加昂贵和不可预测。
而白宫上周三也证实,特朗普正在考虑豁免汽车制造商的部分最严厉关税。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打算豁免汽车零部件的部分关税,其中包括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