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题

CCIE 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

大会围绕因全球粗炼产能快速扩张,铜冶炼厂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再生铜行业的格局变化,政策变动等日益严峻的挑战展开分析与交流;为全球铜业产业增添动力,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行业困境。

 | 进入专题>

CCIE 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

鹰潭国际陆港:建设一流国际内陆港 打造世界铜原料集散中心【SMM铜业大会】

来源:SMM

4月24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再生铜产业绿色发展论坛,鹰潭国际陆港管理办公室主任孙景峰分享了“建设一流国际内陆港 打造世界铜原料集散中心”。

一、陆 港 概 况

总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164亩、总投资:22亿元、核心区面积:554亩。

“六位一体“ 发展模式

主要聚焦铜产业,建设“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国际陆港,打造集进出口贸易、加工、保税、铜现货交割、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内陆开放平台。

鹰潭国际陆港运输仓储中心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2023年5月8日正式封关启用,主要承担陆港办理进出口业务查验等职能,项目占地8万多平方米,设计通过能力为2万标箱/年,查验能力为1万标箱/年。封关启用后,相当于港口、口岸功能内移,到区即抵港,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报关、查验,实现进出口货物就地监管,“一站式”办结所有海关手续。目前,监管作业场所由鹰潭海关全程运营。

►海铁联运

目前开通了宁波北仑、福建厦门、福建福州、福建泉州、广州南沙至鹰潭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实现与沿海港口海铁双向通道无缝对接。进出口货物品包括再生铜、铜精矿、电解铜、铝锭、化肥、铜产品、粮食可实现厦门港一个半工作日清关,宁波北仑港铁路运输五天来回。截至目前,鹰潭国际陆港已经合作多家国际知名船公司,如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以星航运、运达航运、长荣海运、太平船务等,进口货物航线覆盖欧亚非以及美洲,实现“买全球”的初步目标。

►保税仓库

2024年已完成入库货量1.71万吨,保税货值10.34亿元,实现缓征增值税1.31亿元。2025年保税仓库预计入库量可达5万吨,货值可达30亿元。保税仓库入驻了上海国储物流、帕克里尼集团(PGS)等国际国内知名仓储运营管理公司为仓储服务提供一流的技术及团队支持。

►海外仓

泰国仓:阿里巴巴集团、PGS仓:LME南非仓、宁波镇海仓:临港智能仓储(宁波)有限公司。

►海铁联运

目前开通了宁波北仑、福建厦门、福建福州、福建泉州、广州南沙至鹰潭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线条,实现与沿海港口海铁双向通道无缝对接。进出口货物品包括再生铜、铜精矿、电解铜、铝锭、化肥、铜产品、粮食可实现厦门港一个半工作日清关,宁波北仑港铁路运输五天来回。

►中欧班列

2022年5月29日鹰潭国际陆港正式开通暨中欧班列正式运营。

2023年4月列入中欧班列图定站点。

鹰潭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3年7月列入国家发改委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中部地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

►形成铜加工、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企业的集聚

于2023年5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引进268家企业入驻,包括兴奇集团、宇成集团、江铜再生资源、昌盛贵金属等代表性企业。

►中部地区有色金属线上交易平台

B2B 交易平台:包括信息发布、企业入驻、在线合同签订、在线支付、担保交易、发票管理、物流发货等。

线上交易平台由阿里巴巴Ewtp团队负责建设,同时与海南商品交易所进行合作打造再生铜赛道,让再生铜(非标产品)进行上市交易。

再生金属现货交易中心

买卖双方现场看货,灵活交易,购销服务快捷方便;

满足铜加工企业短期仓储、物流运输、货物堆场、交易洽谈、贸易办公;

5万平方米大型现代仓储。

再生金属智慧商检平台

在海关总署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下,结合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检验监管特点及难点,以智慧商检赋能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检验监管流程优化,全面提升海关金属原料类资源性商品智慧监管能力,积极促进高品质再生金属资源顺利进口,保障国内金属原料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鹰潭国际陆港通过上线运营再生金属智慧检验监管一体化平台,搭建成熟的风险判定模型,与海关业务主干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红黄绿分区管理”要求下的风险分级,以智慧商检优化检验监管流程,提高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检验监管效能,在安全风险可控基础上实现进口再生金属原料精准有效监管,推动再生金属原料检验监管的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确保再生金属类资源性商品“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进口再生金属转关

2024年8月起进口再生金属在宁波口岸转关、转场申报及操作实现全程信息化。

截至目前,已通过试点累计进口再生铜共117标箱,货重约2925吨,货值超2.22亿元。

►成效

成效一:减少口岸滞留时间,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增强金属铜原料保供稳价能力,完善铜产业供应链。

成效二:减少往返口岸产生的费用,采购商第一时间掌握货物质量,化解贸易纠纷。

成效三:大型贸易集团 集采模式 导入原材料到鹰潭,帮助企业采购第一手货源 降低企业采购及资金占用成本 每吨700-800元,以每年进口40万吨铜原料计算可降低综合成本约2.8亿元。

成效四:有利于本地形成“集货”供应模式,活跃区域铜产业贸易,形成铜产品集散中心和实货交易平台。

南昌海关铜检测中心投入运营

为更好地服务铜原料及铜产品检测,南昌海关技术检测中心在鹰潭国际陆港建设了铜原料及铜产品检测实验室,实验室位于鹰潭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办公楼,实验室总面积1500平方米,配备了60余台(套)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实验室可以为关区内进口再生铜及铜精矿等铜原料实行“源头+口岸+目的地”全链条智慧检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运营后可为鹰潭市周边地区企业提供再生铜、铜精矿、各类化工品等产品的检测服务,可有效降低查验货物检测结果等待时间3-4天,节约企业往返南昌的成本。鹰潭国际陆港海关检测实验室已于2024年12月12日投入使用。

服务承诺

八项服务承诺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暂无简介

李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