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征程风正劲 千钧重任再扬帆
——中国钛产业走过浓墨重彩的70年
星奔川骛,岁聿云暮。回首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2024年,我国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这一年,对钛行业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昂首凝眸间,中国钛工业已走过了70年。1954年,有色金属实验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前身)开始了从钛铁精矿中提取钛的研究,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生产钛的国家。70年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摸索学习、研究创新,我国钛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10年累计生产1000吨、90年代的10年累计生产1万吨,到2021年的全年生产10万吨,再到2023年的全年生产21.9万吨,中国海绵钛的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海绵钛产量将有望达到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70年风雨兼程,一代代钛业人呕心沥血、接续奋斗,才有了今日来之不易的成绩。2024年,我国钛产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的态势,在资源保障、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国际交流合作、拓展应用市场等方面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价格稳信心足
钛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钛产量显著增加,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钛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产业链不断整合优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全球钛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24年,国内海绵钛市场基本保持稳定。2024年上半年,国内部分新建海绵钛产能投产,供应量增加,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供需较为平衡,价格趋于稳定,1级海绵钛报价维持在5万元/吨左右。2024年下半年,国内海绵钛市场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整体走势平稳。2024年9月份,海绵钛产能增加引发的供需失衡问题逐渐显现,价格出现下滑,跌至全年最低点4.2万元/吨,海绵钛市场呈低位横盘态势;2024年底,海绵钛市场在经过减产调整后,价格逐步回升,供需关系有望达到新的平衡。
2024年上半年,我国海绵钛产量为12.35万吨,同比增长9.6%;钛锭产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4.1%;各类钛材消费量约为5.9万吨,船舶、冶金领域增长明显,医疗、海洋工程领域用量也有所增长。海绵钛产量的增长和钛材品质的不断提升,为打开下游应用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2024年下半年,消费端依然保持增长态势,钛产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强化资源保障
聚焦绿色冶炼
钛矿资源是钛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分布和储量直接影响着钛产业的发展格局,因此,钛矿的合理勘查、开采和利用十分重要。目前,在我国四川攀西、河北承德、云南等地区均有丰富的钛矿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开采的红格南矿攀枝花矿区露天钒钛磁铁矿。
2024年3月26日,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南矿建设开发启动仪式举行,正式拉开了高效推进红格南矿全产业链开发、高水平构建“千亿元投资、万亿元产值”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的帷幕。
据悉,红格南矿采矿权面积5.7823平方公里,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量32.56亿吨,其中,钛2.85亿吨。红格南矿的开发,将使国内钒钛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得到极大提高,对提升我国铁矿、钛矿和磷矿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总的来看,我国钛矿资源储量丰富,但仍存在高品位钛矿资源稀缺等问题,大部分钛矿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和冶炼工艺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2024年1月1日,《海绵钛和钛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正式执行。该标准的执行,提高了我国海绵钛、钛锭的能耗要求,规范了相关产品的能耗统计方法,对我国海绵钛、钛锭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到了促进作用,弥补了我国钛产业在科学的、宏观的、长期的产业规划方面的缺失,促进钛行业整体生产技术的进步。
2024年4月25日,2024年中国钛锆铪产业年会暨首届资源保障与绿色冶炼论坛召开,会议聚焦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汇集了钛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行业低成本制备、绿色制造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新思路。
对外广泛交流
对内积极合作
当前,全球钛供应链重构正加速演进,我国钛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正处在产业升级加速期,但关键技术仍有“卡脖子”风险,大尺寸型材、厚壁管材等产品依然没有摆脱进口依赖,国际交流对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我国钛产业迈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积极融入国际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与潜力。
2024年5月19日—2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受邀组织中国钛企业赴俄罗斯参加独联体钛业年会。与会代表还与独联体钛协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进一步深化了下一步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有色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中国钛企业赴俄罗斯参加独联体钛业年会并座谈。
国际会议是各国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解决共同挑战的重要平台。2024年10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和独联体国际钛协会等单位指导的首届中国—独联体钛工业发展论坛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丁文江、张平祥、宫声凯等多位院士出席会议。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钛行业骨干企业的踊跃参与,本次会议的俄方代表近百人,会议规模和行业影响力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2023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与独联体国际钛协会实现互访后,经协商沟通而倡导发起的,得到了双方科技界、实体企业、权威机构的积极响应,特别是得到了知名院士、学者和领军企业的大力支持。双方协会、商会更是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汇集双方业界诉求,聚焦共性与热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搭建高层次多方位交流协作平台,为以后国际间钛协会的合作厚植根基。
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内合作,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二者是推动钛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方面。
在实现高水平国际交流的同时,国内相关行业的合作也为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钛产业和镁产业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产业,镁作为钛冶炼的原料之一,两产业协同发展为钛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4年5月,镁钛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镁钛行业同仁齐聚一堂,就镁钛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与镁业分会、府谷县政府签署了《镁钛产业协同合作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镁钛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寻求镁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搭建镁钛企业间沟通桥梁,2024年11月2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7家国内海绵钛骨干企业代表到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调研,并召开镁钛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活动不仅对镁、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为钛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发展带来启发。
有色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钛企业到府谷县调研镁企业。
冲破行业壁垒
激活应用潜能
近年来,钛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海绵钛产能不断增长,如何有效打开下游应用市场,将产能转化为实际的市场需求,是实现钛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钛作为战略性稀有金属,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化工、建筑、日用品、新能源、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钛合金因其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被用于飞机的结构框架件及零部件的制造,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减轻自身重量,还能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降低能耗。
在舰船制造领域,钛是制造舰船和海洋工程设备的理想材料,被用于制造核潜艇、深潜器等;在海洋工程中,钛还应用于海水淡化、海洋石油钻探等;在化工与石化工业领域,用钛制造电解槽、反应器等化工设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换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化学工业中,用钛量最大的行业是氯碱制造,占总用钛量的50%左右;在建筑领域,钛可用于制造屋顶、幕墙、外壁等建筑材料,以及艺术雕塑、纪念碑等装饰品;在生活用品领域,钛被用于制造厨具、杯壶、小家电等生活用品,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网球拍等运动器械。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钛产业又将目光投向了高速发展的3C电子领域。随着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发展,钛材在3C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钛合金批量进入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用于制造边框、机身等部件,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和耐用性,也进一步推动了钛在民用市场的发展。
此外,在生物医疗、新能源等民用领域,钛材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钛材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在医疗器械材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牙科、骨科到心血管系统的应用,钛材正逐渐成为医疗器械和人体植入物的首选材料。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钛材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在能源领域,钛的应用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电池方面,钛合金被应用于氢燃料电池中钛双极板、水电解制氢的电解槽等;在地热能源开发中,钛被用于制造冷凝器、汽轮机、泵等设备,可以提高采热实收率并延长地热井的寿命;在热能和核能发电装置中,钛制成的冷凝器和热交换器使用寿命长达40年之久。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在城市管网、医疗装备、食品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还将不断拓展和深化。未来,钛将开启更多应用场景,助推产业升级,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我国钛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心协力在矿产资源开发、冶炼技术升级、工艺流程创新、绿色低碳环保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取得了新进展与新成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70载砥砺前行,我国钛产业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全球领先的辉煌蜕变,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钛业满怀信心、阔步向前,乘势而上创伟业,接续奋斗谱新篇!
求进更要求稳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各国经济政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钛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迎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2024年,钛产业铆足了干劲谋发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稳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保持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稳的基础上。
近年来,钛行业的高景气度获得了多方资本的青睐,钛产能迅速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钛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迅猛发展的背后,我们更要考虑到行业可能会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产能过剩、供需失衡、恶性价格竞争等都将影响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产业发展在求进的同时,更要求稳。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唯有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健康的发展。
稳,并非止步不前,而是要在稳定中夯实技术根基,寻求发展的机遇。市场发展前景向好,大量人力和资本的进入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为产业技术迭代升级提供资金和人员支撑,聚焦工艺技术研发,加大科研力度,破解钛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
重视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市场也至关重要。钛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直以来,钛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钛企业为打开民用市场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然而,价格的波动、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本的控制一直制约着钛的大规模应用。
稳定的价格和成熟的技术是拓宽钛下游市场的关键前提。把价格稳下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钛的优异性能,逐步打开钛材在下游产业中大规模应用的大门,进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需要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
海绵钛企业要加强生产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和提升生产效率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稳定海绵钛价格,为下游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严格把控产品品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下游企业要积极进行需求引导,加强市场调研,提高钛产品知名度,提升钛材的应用广度和深度。
另外,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及时关注市场发展的动向,引导和规范产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产能优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过剩产能,避免市场供需失衡,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企业间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目标。当前,我国钛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能逐一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实现钛产业量的飞跃和质的蜕变,创造中国钛产业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