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融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项金属热加工工艺,在高温熔融金属企业中,普遍作业环境恶劣、手工作业量大、自动化水平差,存在大量危险有害因素。
高温熔融金属遇水、遇易燃物、遇到密闭容器会产生爆炸、灼烫和火灾风险。高温铝液泄漏遇水发生爆炸是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中最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隐患。
为做好我市钢铁及金属熔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严防事故多发重发,现就有关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提示如下:
主要风险
01、作业过程中,碾砂、回砂、打箱、落砂环节会产生大量粉尘。
02、金属熔炼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
03、电加热过程中,因加热功率较大,容易导致触电,中频、高频对人体也存在电磁辐射。
04、燃气加热过程中,存在燃气爆炸风险。
05、现场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大,导致了照明普遍不足。
06、各种铸造机械设备存在着机械伤害。
07、使用的各种化学品不仅对人体存在伤害,也有较大火灾风险。
08、高温熔融金属遇水、遇易燃物、遇到密闭容器会产生爆炸、灼烫和火灾风险。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
◇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如:向转炉中添加废钢)。
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
◇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起重机操作和指吊均由持证的专职人员负责,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
运输熔融金属的车辆安全要求
◇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措施。
◇运输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电缆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运输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混铁车耐材维护等)。
熔融金属的铸造安全
◇保温炉每次放熔融金属铸造前,应检查确认流眼砖、流槽完好,并确保流眼与流槽搭接处堵塞严实,控制流眼流量,防止冒槽。
◇倾倒熔融金属时,进行安全警戒,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铸造机应设置应急水源,保证在意外停水或停电时将铸造机流槽中的熔融金属冷却完。
熔融金属作业现场管理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门窗应避开铁口、渣口;也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熔融金属泄漏处置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土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流入积水。
◇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火器灭火。
◇存在高温辐射及熔融金属喷溅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防护用品。
加强四包一炉和鱼雷罐车的日常管理
◇强化炼钢四包一炉及鱼雷罐运输、装卸铁水作业的日常管理,切实落实设备、耐材维修等有关技术标准要求,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主要作业风险点严格执行指唱确认制度。
工作建议
监管层面
地方各级负有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聚焦突出问题,要求相关企业迅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高度重视高温铝水遇水爆炸风险,对涉高温熔融金属企业开展专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重大事故隐患闭环销号管理,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对核查发现弄虚作假企业应加大惩治力度,严防发现问题仅为书面整改。
企业层面
抓好节后复工复产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结合生产实际,逐项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一是重点排查对于停止使用的熔炼炉,定期进行炉衬检查。炉衬存在开裂的、厚度不满足要求的,必须修复。所有停炉的设备必须按照工艺,对炉体烘干。二是定期检查应急坑、铸造炉平台下方及熔炼炉周边,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是否存在非生产性积水、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三是盛装铝水、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是否按国家标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四是金属铸造、连铸、浇铸流程是否设置铁水罐、钢水罐、铝水罐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五是各相关企业应认真对照“铝7条”“钢8条”以及《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消除各类重大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