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了 不干了?电池新能源这“泼天的富贵”谁爱要谁要

【不投了 不干了?电池新能源这“泼天的富贵”谁爱要谁要】目前整个行业供需已经反转,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长不达预期及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降本增效应成为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增幅相对于2022年已经呈现大幅度下滑。

从出货结构来看,2023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EV LIB)出货量为865.2GWh,同比增长26.5%;储能电池(ESS LIB)出货量224.2GWh,同比增长40.7%;小型电池(SMALL LIB)出货量113.2GWh,同比下滑0.9%。

由于新能源汽车以及消费类电池等终端市场的增速放缓,叠加产能过剩导致原材料价格崩盘,2023年以来各大电池材料价格均在持续走低,产业链企业利润承压。

于产业链企业而言,规模化产能已成市场筹码,但考虑到全球经济、金融与市场环境存在剧烈波动风险,自2023年开始,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诸多项目开始频繁出现转产、暂停扩产甚至终止投资的情况。

电池网注意到,1月19日,华体科技公告,公司决定终止认购莫桑比克九州资源公司(KYUSHU RESOURCES,SA)85%股权并涉及锂矿矿权投资。而这一公告距离决议认购非洲锂矿公告发布仅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宣告终止。

华体科技表示,根据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判断,锂矿石价格持续下跌及低位运行时间无法确定,公司预计可能会对矿山开发带来较大影响。

终止投资,断尾求生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已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暂缓、终止部分项目投资。

原材料方面,2023年12月,云天化筹划了一年的定增项目正式流产。2022年11月,云天化宣布发起一项磷酸铁锂定增项目,计划募资不超过50亿元,但一年时间行业发生巨大变化,云天化方面表示,基于行业和市场变化,决定终止该项定增。

同月,寒锐钴业连续公告终止两个锂电项目,包括“6万金属吨镍高压浸出项目”,以及“26000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继而转为建设“年产2万吨镍金属量富氧连续吹炼高冰镍项目”。

针对三元前驱体项目,寒锐钴业表示,随着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三元前驱体产能快速扩张,供需关系已呈结构性过剩态势,考虑到市场环境变化,预计建设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不具有经济性。而6万金属吨镍高压浸出项目,寒锐钴业则指出镍领域新工艺更具优势。

2023年7月,百合花公告,取消使用发行募集资金实施募投项目之“年产40000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年产3000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2023年6月,协鑫能科公告拟对发行可转债方案进行调整,本次方案调整主要为删减募投项目中的“电池级碳酸锂工厂建设项目”,并将募资金额由不超过45亿元调整为26.49亿元。

另外,除了华体科技终止收购锂矿项目以外,天齐锂业、中矿资源、协鑫能科等企业也相继公告收购锂矿项目终止。据悉,天齐锂业终止收购澳大利亚矿企Essential MetalsLimited;中矿资源终止取得蒙古国URT锂矿项目51%权益的计划;协鑫能科与Zim-Thai Tantalum津巴布解除锂矿资源开发合作协议......

负极材料方面,2023年8月,中元股份公告拟终止向洛阳正浩定增募资不超7.72亿元。该定增原计划将用于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34.43亿元。

电解液方面,产业链头部企业也相继宣布终止部分项目建设。2023年11月,新宙邦公告终止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的珠海新宙邦电子化学品项目;2023年8月,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终止捷克天赐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并注销其子公司,同时计划在摩洛哥进行产能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及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

此外,2023年6月,多氟多公告称,原计划募资44亿元的“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缩减至仅募资15亿元。

不仅如此,面对行业去库存,电池企业同样也开始暂停产能扩张步伐。2023年6月,珠海冠宇发布公告拟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项目”。

谈及终止原因,珠海冠宇表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市场环境变化和客户配套业务需求变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公司动态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和产能规划布局......

整体来看,投资终止的项目大多为电池材料端,所影响的企业也主要为材料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与投资扩产项目接连终止同步发生的是,部分企业由于电池新能源业务经营不善逐渐放弃相关业务,“断尾求生”;同时,借势跨界入局的部分企业,也由于供给风向的转变继而停止跨界步伐。

2023年9月,厚能股份公告,因锂电池生产规模小及设备陈旧原因,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决定停止锂电池生产;2023年5月,松下蓄电池(沈阳)工厂全面停止生产,进入解散清算程序;2023年2月,珈伟新能公告,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后续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相关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停产。

此外,明冠新材彻底剥离锂电正极材料业务,短期内不会再通过其他方式布局锂电正极材料;松发股份公告终止购买安徽利维能股权;万里股份宣布终止收购特瑞电池48.15%股权;日播时尚、*ST园城也公告宣布终止跨界锂电的计划。

仅仅一年时间,争相入局的电池新能源项目却成了“烫手山芋”,即便是海外市场同样如此。据了解,锂业巨头雅保宣布将出售其在Liontown Resources的股份,并放弃在西澳大利亚某地区建造第四条锂加工生产线的计划;澳大利亚北领地唯一的锂矿商Core Lithium宣布暂停其芬尼斯锂矿的采矿作业;

“不投了,不是不想扩大规模,而是不敢。”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如今产业链企业一方面要经受业绩方面的压力,还要考虑已经规划的产能要不要投建,花上大成本建设的产线利用不起来,反而拖累自己。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整个电池产业链共有403个投资扩产项目,其中328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逾14,219.12亿元。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部分企业而言,此时继续跑马圈地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从2023年初到2023年第三季度,整个电池行业去库存的力度还是不够大,库存降低比例相对较少。库存要降到合理的水平,可能要到2024年下半年才会有比较好的库存水平。”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分析称,引起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是预期过高引起投资过热,下游需求跟预期差距较大。

内卷升级,淘汰加剧

“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擅自扩张,那只能是自sha。”华为任正非曾在《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一文中表示。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也曾直言,竞争已经到了深水区,很多公司都在生死边缘,很多冲进来的公司最后一定是灰头土脸地出去,对电池的复杂性要有敬畏。

吴辉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是当前的火爆行业,但企业要想入场,还应基于对行业供需关系的认真分析和研究,不能看到行业价格暴涨就贸然进入。

2022年,原材料价格一路暴涨,继而使得整个材料价格全面上扬,产业链材料企业赚了个盆满钵满,甚至有些企业2022年一年的净利润比前几年加起来的净利润都高。而进入2023年,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的高点一路下行至9万元/吨的区间,受此影响,产业链企业业绩压力愈发加大,通过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也可以看出,预期净利润几乎全部同比下跌。

维科技术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亏损约1.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主要原因为原材料钴酸锂等材料大幅降价,导致下游客户要求降低产品价格,但公司前期高位买入主材且有部分库存备货,导致进一步压缩原有利润空间。

长远锂科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1.1亿元到1.5亿元,同比将由盈转亏,相比2022年14.8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长远锂科预计的2023年业绩可谓惨淡,主要原因包括受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下游企业去库存的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同比下降;公司投产项目的增加,相应折旧费用导致单位成本上涨;叠加存货跌价影响,利润下降。

当升科技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20亿元,同比下降11.45%~18.09%,主要原因为,受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公司业绩相应出现下降。

近期,有市场消息表示,宁德时代正在梳理产线资源,推动降本。该公司正在向车企推广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单品路线,且电芯价格不超过0.4元/Wh。

与此同时,近日弗迪电池也在内部通知,当前,采购降本空间依旧巨大,2024年将继续加强非生产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降本增效。

可以预见,随着两大电池龙头企业进一步降低电芯价格,行业内其余电池厂也会继续跟进,届时电池制造成本也将会进一步压缩。在当前的产能过剩环境下,电芯价格的持续下降预示着上游材料市场正逐渐转变为存量竞争,多个项目的终止进一步凸显出产业链的优胜劣汰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亿纬锂能副总裁陈翔曾提到,整个储能行业不是即将进行洗牌,而是正在洗牌的过程中。储能行业对于低价的追求,会逐渐从一次性购买低价,转向全生命周期的使用低价。

结语:

2024年,电池新能源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各领域分化也将更加激烈,对于产业链企业来说,这也将是决定其生存的关键一年,在面对行业发展、市场波动、全球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企业在进行产能布局时需要量力而行。

目前整个行业供需已经反转,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长不达预期及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降本增效应成为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其实,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投资界,落后产能、重复建设产能、盲目高估值等项目VC、LP们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在海外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下,企业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出海的积极性大增。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