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1月10日讯:1月10日早间,光伏设备板块盘中快速走高,指数盘中一度涨逾4%,在一众板块中强势领涨。个股方面,艾罗能源盘中一度20CM涨停,爱康科技盘中涨停,固德威、帝科股份、艾能聚、锦浪科技等多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近日,晶澳科技带领旗下漂浮式海上光伏产品强势杀入海上光伏领域。作为业内首家发布漂浮式海上光伏产品的企业,晶澳科技该项技术的诞生引发市场热议。据悉,该系列产品主要分为海上光伏组件Deep Blue4.0Pro湛蓝系列和耀蓝系列两种产品方案,分别适应在滩涂的桩基式安装和近海的漂浮式安装,两种产品组件功率最高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达22.8%。
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便已经有包括东方日升、隆基绿能在内的多个头部厂商发布海上光伏产品,多是以桩基式场景为主。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张军表示,晶澳科技通过对海上应用场景做出明确区分,率先发布漂浮式产品,而未来也将重点推广漂浮式产品。
海上光伏潜力巨大,张军介绍称,海上光伏发电具有发电量高、土地占用少等特点。且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光伏更接近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电能更容易并网消耗,减少了长距离输电的损失和成本。其表示,我国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上光伏装机规模可达百GW以上,全世界则有10TW以上的容量空间,潜力巨大。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海上光伏还面临着政策、海洋用地、建设和运维成本等多方面的降本挑战,目前技术背景下,海上光伏的收益率不及陆地项目。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数据显示,海上光伏收益率约在6%左右,勉强能够通过各大投资集团的决策收益水平。而陆上光伏收益率则达到8%-10%,分布式光伏收益率甚至更高。
但未雨绸缪总是令企业领先其他同行的关键要义之一,张军坦言,作为一体化组件厂,不能等到政策突破的那一天再去提供相应产品,至少在组件方面,可以通过率先发布产品,与客户一起主推海上光伏的推广。
而除了海上光伏方面的消息,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方面消息,青藏高原腹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青海海西基地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完成并网。该项目还配套建设10万千瓦光热项目,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
据悉,该项目是我国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大基地项目之一,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22.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8万吨。截至目前,海西州格尔木东出口、乌图美仁、德令哈西出口等3个光伏新能源基地已成规模,“十四五”期间,计划光伏装机新增1306万千瓦。
虽然2023年全年的光伏装机数据暂未出炉,但是2023年12月20日的数据来看,2023年前 11个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同比增长近150%,超出市场预期。此外,2023年11月光伏出口数据有所好转,据海关总署数据,当年前11个月逆变器累计出口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其中11月单月出口5.6亿美元,环比增长1.2%,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逆变器出口数据近半年来首次环比转正。
在对2023年光伏装机良好的预期带动下,自2023年12月20日以来,光伏设备板块运行重心明显上移,其中虽偶有波动,但整体依旧是维持上行态势。对于2024年光伏板块的预期,国元证券表示,在产业链降本增效趋势驱动下,光伏行业2024年终端需求旺盛,有望摆脱估值低洼困境,行业整体β回暖,头部厂商α凸显。
长江证券研报则表示,欧洲光伏市场加速去库存,相关企业上调出货预期。非欧美海外市场超预期,支撑需求持续增长。
2023年成光伏行业洗牌开始的“元年”各环节产品价格下行为企业利润带来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过剩”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的代名词,就连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也在此前坦言,当前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一定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而在光伏行业过剩的别井下,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游价格下跌明显,带动整体产业链相关产品价格均相较202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以硅料价格为例,据SMM历史价格显示,多晶硅致密料现货报价从2022年12月30日的189元/千克降至2023年12月29日的59元/千克,降幅高达68.78%。
而在产业链的产品价格中,组件价格的“雪崩式”下滑也一度引发市场热议。据SMM现货报价显示,以单晶PERC组件双面-182mm为例,其现货均价从2022年年底的1.81元/瓦降至2023年年底的1元/瓦,降幅达44.75%。
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曾表示,组件价格的快速下降对于企业利润带来了挑战,他表示,“仅一年时间,组件价格从2块钱降到1块钱,甚至有些招标已低于1块钱。这种招标价格产业链都没利润了,不可能持续。”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也曾表示,在组件价格直逼1元/瓦的非理性价格下,全产业链都难以盈利,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不过在上述发言之际,硅片价格还未跌至1元以下,进入2024年,因远期市场仍略显悲观,加之春节临近,市场避险情绪增加,不少组件厂出现减产计划,硅片价格也已经跌破1元/瓦的整数关口。
截至2024年1月10日,单晶PERC组件双面-182mm报价已经跌至0.93~1.01元/瓦,均价报0.97元/瓦。
据SMM近期调研显示,目前组件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大厂竞标价格仍维持低位,目前N型组件竞标偶有出现0.9元之下,市场情绪仍未出现显著恢复,1月预计排产或将不足40GW。
在光伏行业阶段性过剩的背景下,日趋白热化的内卷也令不少产业链企业不堪重负。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光伏产能过剩加剧供给侧竞争的情况下,产业链盈利或面临明显收缩,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面对行业加速优胜劣汰,产业链头部厂商或将凭借技术、成本、产能配套和市场布局优势,以及较强的资金实力和造血能力,有望行稳致远,穿越周期。
而国金证券则认为,光伏行业有望在2024年3月、4月形成“低库存+低原材料价格(低价订单进入可执行区间)+终端需求复苏”的三重利好叠加,从而有望拉动排产量在春节之后开始回升。
当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先进的产能永不过剩。浙商证券表示,光伏中N型产业链优势突出,新周期拐点加速到来光伏主产业链供需形势转换,2020年第四季度产业链盈利能力普遍下行。在能源转型、国际关系冲突等大背景下,看好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的确定性。供应端在经历产能出清后有望迎来盈利拐点,“重研发、低成本、三表稳健、国际化”特质的公司有望穿越周期保持领先,N型技术加速放量相关标的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