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 11月14日讯:11月14日开盘,半导体概念板块便快速拉升,走势活跃,盘中一度涨逾1%,截至收盘,半导体概念指数以1.14%的涨幅报1492.87,较10月23日低点涨幅达15.16%。个股方面,寒武纪涨13.19%,炬光科技涨10.91%,芯海科技涨9.47%,恒玄科技、华海诚科、恒烁股份、气派科技等多股纷纷跟涨。
港股半导体指数也连续第二日反弹,个股方面,华虹半导体一马当先,以超5%的涨幅持续领涨。
公司消息面上,高盛发布研报指出,华虹半导体管理层认为主要产品都将面临价格压力,不过相信客户正在消化库存,并预计需求将在明年复苏。高盛认为,在电动汽车、新能源和工业应用发展的推动下,本地客户对华虹的IGBT、MCU、模拟等专业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维持长期增长的正面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华虹半导体发布其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提到,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41.09亿元,同比下滑5.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583.41万元,同比下滑86.39%。 华虹公司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君评价表示,半导体行情尚未复苏,当季毛利率为16.1%,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符合指引预期。
放眼整个半导体行业,消息面上,近日,国内唯一一家具备90nm及以下芯片制造能力的光刻机整机厂商——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该公司的产品在后道封装光刻机领域具有市场优势。
且近期,随着小米14系列新机开售以及华为Mate 60 Pro的横空出世,业内对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长信心重燃,与此同时,业内也对消费电子上游的半导体产业充满了期待。
中原证券此前提到,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底部区域,半导体行业估值低于近十年中位值,下游需求呈现结构分化趋势,消费类需求在逐步复苏中,新能源汽车需求相对较好。且随着存储芯片领域的供需关系不断改善,存储器价格有望继续反弹,周期复苏或降至。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国内存储厂商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成长期。
东吴证券也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板块受益零部件国产化推进,收入获得稳步增长。考虑到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升级提速、2023年四季度海外半导体景气度有望复苏,业绩增速有望逐步回暖。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也曾提到,受半导体需求的持续疲软和宏观经济状况影响,2023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预计将下降14%。不过同时其也提到,机构预测,随着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5G、汽车和工业等应用带动硅芯片需求的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将反弹8.5%,达到135.78亿平方英寸。这一反弹势头将延续至2026年,预计出货量将超过162亿平方英寸。
11月10日,身为国内两大晶圆厂之一的中芯国际也在其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地缘政治影响,多个国家、地区都在单独扩建自身产能,但全球整体需求并不及产能扩建速度,个人预计全球范围产能可能会过剩,需要较长时间消化过剩产能。
国内半导体产业上游硅晶圆龙头沪硅产业曾表示,其预计行业周期已经来到底部,2023年上半年客户需求确实一直持续下滑,但是三季度开始已经企稳,偶尔还有部分急单,因此,沪硅产业预计半导体行业周期已到底部。
五矿证券方面认为,伴随着半导体行业中上游去库存调整、下游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消费电子出现回暖趋势、政策发力、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半导体板块有望触底回升。
开源证券方面也表示,从历史盈利情况来看,半导体行业位于周期底部区域,指数盈利水平符合周期底。国内分析师预计本轮半导体周期将在2023年触底,2024年重回增长通道。分析师预计2024年和2025年半导体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45.91%和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