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一周5家官宣!最高投资近百亿!电池材料企业“出海潮”来袭?

【一周5家官宣!最高投资近百亿!电池材料企业“出海潮”来袭?】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8.1%;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电池出口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2.5GWh,同比增长142.2%,环比增长0.3%。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9万辆,同比增长8.1%;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

电池出口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口12.5GWh,同比增长142.2%,环比增长0.3%。1-8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87.9GWh,累计同比增长163.2%。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海外尤其欧洲各国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海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带动海外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以及市场扩张需求,正在逐渐走出国门,且新能源产品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不仅如此,面对庞大的海外市场,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正在全球选址,用于更好的配套海外市场。

电池网注意到,就在9月最后一周,有多家电池新能源企业密集宣布出海计划,其中最高投资达近百亿。

9月27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告,公司同意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芬兰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2.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98亿元,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项目分两期建设,两期项目产能规划各5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24个月。

同日(27日),龙蟠科技公告,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与LG Energy Solution,Ltd.于9月26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双方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或利用印尼锂源作为合资公司,在印尼运营一家正极材料工厂。

9月26日,厦钨新能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欧洲、北美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完善海外产能布局,实现公司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XTC New Energy Materials Europe GmbH(中文名称:厦门厦钨新能源欧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洲厦钨新能”)与ORANO MINING, Société par actions simplifiée(以下简称“Orano”)全资子公司Orano CAM在法国合资设立法国厦钨新能,其中欧洲厦钨新能以现金方式出资1020万欧元,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Orano CAM以现金方式出资980万欧元,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权;并由法国厦钨新能投资人民币39.61亿元建设年产40,000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

公告显示,项目的建设周期为44个月左右,分两期建设完成,最终建成年产40,000吨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车间;其中一期20,000吨正极材料产能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建设完成并试生产,二期预计于2027年第三季度完成建设;具体建设周期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

9月25日,格林美公告,公司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3万金吨镍/年)已进入达产达能新阶段,为了满足欧美等海外市场的需要,公司计划由下属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新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在印尼设立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摩洛哇丽(Morowali)县IMIP园区投资建设印尼第一条年产3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109,596.09万元。

此外,9月24日,韩国LG化学发布声明称,与华友钴业将在摩洛哥合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厂,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目标是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阴极材料。

LG化学称,摩洛哥工厂生产的磷酸铁锂阴极材料将供应北美市场,并获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LG化学还宣布了一项与华友钴业合作在摩洛哥建设锂转化工厂的额外投资计划,目标是到2025年开始量产,年产能为52,000吨锂。

根据EVTank最新数据,截止到2023年6月底,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全球46家动力(储能)电池企业的实际产能已经达到2383.6GWh,其中78.8%的产能来自中国国内,海外动力电池产能仅占21.2%,主要来自于欧洲和美国,海外产能目前主要由日韩电池企业贡献。

EVTank预计,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在欧美扩产以及欧美本土电池企业和车企的电池产能的逐步释放,未来几年海外动力(储能)电池产能的扩张速度将明显加快。

2023年电池新能源产业中游材料领域出海布局汇总

受益于海外电池产能急速扩张,电池材料企业海外布局正在提速,尤其是2023年以来,在电池网不完全统计下,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中游材料领域出海布局动态就已有21项。

电池网注意到,国内电池产业链企业海外建厂目的地多位于欧洲的匈牙利、芬兰,亚洲的印尼以及韩国。

据了解,选址欧洲,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欧盟逐步颁发一系列旨在减少碳排放的环境法规,使得欧洲车企正加速电动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此前预测,到2030年,欧洲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60%。

以匈牙利为例,该国家已拥有奔驰、宝马、奥迪等多家知名车企,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以面向整个欧洲市场,已成为部分车企的主要出口生产地。

不过,由于早些年欧洲地区传统车企转型缓慢,导致本地电池产能并不能满足未来的电动化转型需求。因此,目前已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多家电池企业前往匈牙利布局电池产能,用于就近配套当地车企。

电池企业的集中落户,对于材料端的需求自然随着增大,且欧洲地区本地材料供应缺口明显,需要大量依赖进口,因此对于想要扩张海外市场的国内材料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市场机遇。

7月28日,当升科技公告,公司拟在芬兰规划建成年产6万吨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74亿欧元。一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多元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生产线按照NCM811/NCA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具备生产多元材料NCM523、NCM622的能力。

当升科技认为,近年来,欧洲传统车企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下游客户也纷纷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锂离子电池产能。欧洲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与之配套的高端锂电正极材料需求也将大幅提升。

而选址亚洲的印尼以及韩国,主要是由于资源优势和产业需求。

以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印尼为例,该地区拥有世界四分之一镍资源,同时也是排名全球前列的钴生产国。对于需要大量原材料供应的电池企业以及上游材料企业而言,该地区有着明显的资源优势。因此,包括华友钴业、青山集团、格林美、龙蟠科技在内的资源开采企业,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在内的电池企业已皆落户于此。

近些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迅猛,成为全球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长安、上汽、合众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布局东南亚市场,整车业务的快速拓展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电池企业以及材料企业布局此地。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蜂巢能源泰国模组Pack工厂开工仪式就曾表示,泰国作为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是东南亚汽车制造、汽车出口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而布局韩国主要是采用与当地企业合资的方式,比如华友钴业与LG、格林美与SK、道氏技术与KH Energy、中伟股份与POSCO等。

近日,容百科技也在调研活动中介绍,正极材料企业独立出海门槛较高,对企业在海外开展技术研发、建设生产基地、前期资本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高要求,面对独立出海的门槛以及海外强劲的竞争对手,国内同行在国际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后,选择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到韩国展开布局。

今年年初以来,电池产能过剩的焦虑和跌跌不休的价格,使得整个产业链的行情都略显颓态,在此背景下,海外市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各企业的下一个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外建厂虽然能挖掘更多的海外市场资源,但是对于企业所承受的风险以及压力也势必会增加。

欧盟新电池法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发布,对于出海建厂的国内电池产业链产业企业而言都有着新的要求和条件。但天下生意,机遇与风险同在,对于头部企业而言,海外布局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抢占市场份额已成当前共识,如何应对政策风险,如何解决海外工厂运作难题将十分考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包括技术、降本、运营、创新、产品等等,竞争力强的企业才能更好活下去。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