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 投资人眼中的新能源赛道

 “双碳”战略、政策驱动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门领域。

展望2023年,新能源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入局者如何更好参与全球化竞争?产业未来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

带着这些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媒体通过与业内多位投资人士展开对话,以探索新能源领域的变革、机遇、挑战等。

▍看当下:新能源领域投资热度高涨

媒体:在您看来,当前新能源领域投资有何特点?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市场共识度高、投资金额大、中国企业备受青睐。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新能源领域的整体投资热度还是非常高,是目前一级市场大家都在重点关注的赛道。具体而言热度在不同阶段有差别,体现在早期跟后期的项目热度更高,处于中间发展阶段的公司,在收入或利润乏力的情况下,面临更多挑战。

对于在存量市场中已经形成了领先行业地位的公司,在行业整体增长的情况下,公司也会随之进一步增长,这些收入和利润确定性比较高的后期企业会受到很多资本的关注。 另一方面,早期公司的特点是以改良型或是革新型技术产品为抓手,投资人也愿意去支持这些技术创新的领域,在更早的时间点投资也会有一个合理的估值。但有些处于中间阶段的公司,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估值已经涨到山腰,但在工艺的成熟度和和市场导入方面都还在刚刚起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展,这样透支了未来估值的公司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双碳”战略下,近年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备受市场关注。在过去5年时间里,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产业化实现快速发展。总体来看,目前整个新能源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未来3-5年将持续保持高增长。因此,新能源产业也被大家视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媒体:目前主流资本集中在产业链哪些环节?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太阳能、风能、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和新能源汽车等主要产业的上下游环节。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主流资本目前在产业链上、中、下游都有投资,对于一级市场来说,相对更为集中一些的会是在中下游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做更多投资。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目前我们提倡少用化石能源,而这部分的能源缺口由电来替代,换而言之,这本质上是一个电气化的过程。而清洁电力的来源则是光伏、风电、氢能等,这些赛道成长潜力巨大。

媒体:后疫情时代,新能源领域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哪些企业更能抵御风险?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挑战方面,成熟的主流赛道竞争呈现白热化以及打“价格战”,比如光伏、动力电池等;部分未来极具潜力的赛道,竞争也在加剧,比如氢能;一些非常前沿性的赛道受到资本关注,长期投入目前仍不足,比如聚变。

机遇方面,从赛道来看,新能源市场未来前景巨大,相关数据显示,2030年该领域投资金额将达20-42万亿美元。从政策来看,全球都在出台各种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且力度越来越大;从技术来看,能源产业的科技进步十分明显,仍有很多有价值的技术路线和项目值得挖掘。

技术壁垒高、团队能力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顺畅、公司发展战略清晰的企业更能抵御风险。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新能源领域的最大挑战是看到由于政策的支持和资本的聚集,整个市场的竞争在加剧,特别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来说,谁能找准技术的切入点,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占领市场,谁就能占得先机。

从机遇来看,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确定性还是很高的,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会。

我觉得在新能源领域,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的企业成功抵御风险的概率更大:有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同时通过技术或规模效应形成成本优势。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现阶段,一方面,考验企业的造血能力。无论是初创型企业还是成长型企业,一定要具备充沛的造血能力,不要盲目扩张,要有一定的现金流管理,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企业要避免恶性竞争、同质化竞争,因为这最终只会牺牲企业自己的利润。同时,企业一定要具备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

▍谈思考:在资本热潮中保持冷静,用长远目光看待产业发展

媒体:新能源领域投资火热的同时,也有一些投机性的钱进来形成部分泡沫。如何在新能源赛道中擦亮眼睛,投中优质的新能源企业?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从投资人自身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清楚技术趋势,要有系统性系的分析能力,对某些行业、公司拥有比别人更深的理解,这有才能够对技术和市场趋势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二是专注深耕一个或几个关联领域。只有专注,你才知道到底哪些技术具备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以及落地的大致节点;三是耐心,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硬科技投资是不能走捷径,要耐心资本。

从项目来说,也有三点:一是企业技术具有价值且壁垒高;二是市场空间和商业价值很大或是市场空间不错,但社会价值很大;三是团队很优秀,不管是战略制定能力、执行能力,还是创新、融资能力都很强。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要投中优质的新能源企业,我觉得比拼的还是认知能力。对投资机构来说,要做到“广”和“深”,既要覆盖得足够广,也要在细分领域看得足够深。

具体来说,在新能源赛道覆盖的产业链和行业网络要足够大,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个广的重要性,就是“一叶知秋”。在行业发生变化的前期,可能是好的或者是坏的信号,足够广的覆盖可以比别人更早地看到信号进而作出判断。而在细分领域里,要扎得足够深,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技术路线以及应用边界。到底这个技术在哪些细分市场会更加适用,未来会发展得更好,要看得足够深才能对产品和市场形成准确的判断。

在“广“和“深”这两个能力之外,还要有一个“终局思维”,特别对投早期的机构来说,需要预判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行业最终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找出最关键的驱动要素。有过这样的深度思考后,我们对投的这家公司在行业的大版图里最终占据的位置心里是有底的,不管未来加注或者补投其他公司都会更加从容。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无论是锂电、光伏,还是其他赛道,我们都应该理性看待。从中国制造业的规律来看,当它被大家看好时,就会有大量资金涌入进来,这也会造成一定的产能过剩情况。而后考验的便是企业的技术、降本等实力。最终,整个行业将形成整合竞争,得以存活下来的将是具备战斗力、生命力的企业。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媒体:目前,新能源领域一些赛道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现象,同时也有一些赛道前景巨大,投资人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任何具有广阔前景的行业在兴起期都会面临“过热”的情况,甚至出现“产能过剩”,过冷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经济现象。在市场陷入非理性期间,投资人要做的就是尽力克制非理性因素,用长期的眼光去分析观察一个赛道,去寻找真正具有内生价值的项目,并选择合适的进入窗口期。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在未来10-20年是确定的,上升空间也很大,可能短期内不太容易找到其他这样的赛道,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一方面在存量市场,投资人看到了确定性一拥而入,也由此产生了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但因为这个赛道足够大,另一方面大家也在增量市场投一些改变行业的革新技术,这样的两种状态确实同时存在。

其实投资过热本身对行业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来看,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挤泡沫的过程,而最终能够存活的企业经过市场竞争取得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如果仅依靠技术优势,企业也有一定生存空间。但如果两者都不具备,我觉得在行业的整合过程中,这些企业可能逐渐会被市场淘汰。对投资人来说,我们需要在过热的领域保持克制和冷静。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这需要对行业有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找到关键价值点,而不是因为某个领域、赛道一时火热便投入资金。在新能源领域里,从锂电、光伏等赛道来看,回归到本质,都具有制造业属性。这也意味着,它的周期较长、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长。在这其中,短期内会存在下游需求、政策驱动等红利影响,但当红利过去后,行业还是会回归至平均、正常状态。

▍全球化: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企业走向更远未来

媒体:对比国内外市场,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逻辑有什么差异?差异中暗藏着哪些机会?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国外投资更关注颠覆性更强的技术,比如:可控核聚变。国内机构尽管慢一些,但可以从国外的发展路径来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投资逻辑上不存在本质的差异,投资人还是在投一个更好的技术和产品,但不同国家或区域的产业链配套和市场需求都有所不同,所以会导致投资领域和热度的差异。

比如我们中国由于有强大产业链支持,在需要强制造能力和基于现有存量市场的改进型技术领域走得更快,在光伏、风电、电池等领域都出现了位居全球市场前三的行业巨头。在海外,由于学术驱动在一些更前瞻性的领域会发展得更领先,比如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由于海外有碳税的经济性政策,CCUS的一些新技术在成本达到可用空间的时候,已经有了商业化的场景。

趋同点是海外对新能源基础的制造能力的看重程度在提升,美国也在加强新能源的制造能力,鼓励和支持三星和LG在美国建立电池产线。所以虽然在细分领域存在着差异,但大家对新能源基础制造能力的看重趋同,在这领域的投资在持续增长。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目前看来,国内新能源领域多以制造为主体,更偏向于硬件。海外的项目,如:美国、欧洲等VC类的投资,大部分偏向软件,硬件在其中的比例相对较小。当前,海外的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大多会与人工智能等场景相结合。这是两者大方向上存在的一些差异。

媒体:当前,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您认为,新能源企业和投资机构未来应当如何更好参与全球化竞争?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首先,不管是新能源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要先修炼好内功。真正地把技术做到全球领先,成本做到最佳,且敢于走出去,才有可能参与全球化竞争。

其次,持续学习和开放观念。相较于中国市场,国际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一旦进入海外市场就要面临法律、政治、社会等挑战,如果不能够持续学习,保持取长补短的开放心态,就会重蹈过往一些中国企业出海遇到的覆辙。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企业,我们强在产业链,制造有成本和性能上的优势,在储能系统、光伏、电池等领域都已在参与全球化竞争;我们相对偏弱的是品牌和渠道,比如针对户用储能,企业需要更好地理解当地市场以及如何建立品牌,这会是新能源企业未来需要加强的内功。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我觉得有国际化背景,更了解国际市场的投资机构会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借助自身全球平台,品牌优势和合作伙伴,帮助中国新能源企业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这样的投资机构也能建立自己和其他国内基金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毫无疑问,“走出去”是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如:中国光伏。对于出口,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地需求;另一方面则要借助当地渠道来拓展业务。

▍谋未来:在加速中不断突破,挖掘产业下一增长点

媒体:您认为目前新能源领域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整个行业应着重关注哪些问题?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一是成本问题。部分新能源技术目前仍处在发展初期,成本与传统能源或成熟技术相比还是很高,一定时间内会持续影响市场接受度;

二是技术进展预期过慢。尽管可能很多技术目前已经通过了小试、中试,甚至有产品问世,但技术发展未必达到了商业化的可能,这需要行业关注,而不是一味追捧神化;

三是部分产业政策还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可能会影响一些技术路线或企业的发展;

四是国际局势。国际局势会影响能源大宗商品的变动,可能会引发替代风险。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中国要达成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这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发展要求,难点在于单点突破技术实际是需要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支持的,这方面我们还有长足的提升空间。比如我们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可能会超过40%, 规模如此之大,如何解决上网输送的调度和波动,如何让用户真正用起来,并不能仅依靠发电侧的光伏或风电等领先企业,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在技术和成本上的持续进步,比如储能,绿氢行业的发展;同时生态系统里的经济激励也需要电力交易市场的推进。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从新能源领域整体来看,在过去2-3年时间里,中国电动车、光伏、锂电赛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后续,则需要面临一个相对理性的规模整合阶段,这便需要行业、资本层面都需要进行冷静地梳理,从而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盲目地投资。后疫情时代,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度已开始趋于冷静。

同时,对于一些具体创新性的机会,需要给予更多的试错空间。因为这些技术通常较为前沿,且需要结合一些业务场景。这也意味着,它们需要被给予一些空间和包容度。其中,政策性支持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助力,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进入下一阶段的良性成长。

媒体:展望2023年,在新能源领域,您更看好哪些细分机会?理由是?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2023年,中科创星持续看好储能、动力电池、氢能、光伏(钙钛矿)和光电材料、可控核聚变、碳化硅芯片。

在“双碳”目标大战略下,一方面发电侧需要更高的转化效率,另一方面电网侧需要降低“弃光率、弃风率”及高效的调峰、调频,所以,不管是光伏还是储能赛道都还有很大的机会;氢的单位能量密度最高又环保,在电动车和eVTOL等产业非常具有竞争力,因而也非常值得期待;长远来看,可控核聚变作为“终极能源”,十分值得关注。当然,尽管目前距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但其涉及的超导、等离子体、基础材料等已然能够在其他产业得到应用;至于碳化硅芯片,则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的市场需求足够大,而在碳化硅的加持下,碳化硅MOS功率模块以更低的损耗,更小的体积,更方便集成的特性,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加持下,碳化硅MOS功率模块以更低的损耗,正逐渐成为头部新能源车厂商的新选择。

光速中国合伙人蔡伟:我们会看好存量市场的改进性技术,举例来说智能汽车的产业链存在国产替代机会,锂电池主要材料的新型方向(如:复合集流体等),在现有产业链里的关键环节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快速地融入到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中。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好增量市场的革新性技术,包括绿氢以及新型储能等领域。对于这些增量市场,市场格局还在变化中,现有技术在成本和成熟度上还有进步空间,行业龙头尚未确立,这就意味着优秀的创业公司是有巨大机会的,我们也非常看好这些领域。

顺为资本副总裁齐天宇:我们关注整个双碳与新能源领域,含电动车等。整体来看,我们坚定看好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这是未来5-10年都值得持续关注的大赛道。从具体赛道方向来看,如:锂电赛道,我们将持续关注上游关键材料的一些技术创新机会;光伏赛道,重点关注晶硅中关键材料的技术创新、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等;氢能赛道,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其中具有很多机会,但时间表尚不明确,这也使其存在一些争议。我们认为,它可以创造长期价值,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