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
“2022年,尽管受疫情散发频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财联社记者统计了13家A/H股上市车企在2022年销量情况,其中,9家车企在2022年销量同比上涨,占比70%左右。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江淮汽车和海马汽车出现了同比销量下滑,海马汽车下滑幅度最大为17.35%。
展望2023年,已公布新一年销量目标的六家上市车企均提出了销量同比增长的目标。此外,机构预测,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为350万-400万辆,同比增幅超87.1%,位列所有车企之首。
新能源爆发增长助中国车市“回暖”
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其中,作为新能源车企的代表,比亚迪在2022年实现了152.46%的高速同比增长,并超越一汽-大众等主流合资企业,首次拿下中国车市销冠位置。
自主品牌的崛起也是这一年汽车市场的显著特点。中汽协表示,中国品牌表现亮眼,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全面向上,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乘用车市场份额接近50%,为近年新高。
除比亚迪,2022年上汽集团自主品牌销量约278.5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2.5%;长安汽车自主品牌187.46万辆,同比增加6.83%;广汽埃安和广汽传祺销量分别达到了30.95万辆和36.25万辆;吉利汽车则依然延续了年销量100万辆以上的水平。造车新势力也不甘示弱,四家上市公司“蔚小理零”均在这一年迈过了10万辆的大关。
“自主厂家销量总体较强,新能源产品表现突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2022年自主车企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市场表现已超预期。”
自主品牌的强势背后,折射出了部分合资品牌的落寞。无论是宣布破产的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的讴歌,还是在边缘苦苦挣扎的斯柯达和神龙汽车,均成为合资车企的代表。即便是销量一直坚挺的丰田,2022年以194.06万辆的销量较上年减少0.2%,在2012年后十年来首次同比下滑。而受上汽通用同比下滑12.13%的拖累,上汽集团也在2022年出现了销量的小幅下滑。
“迪王”2023目标剑指400万辆
对于2023年的表现,中汽协方面表示,随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和消费活力,加之新的一年芯片供应短缺等问题有望得到较大缓解,预计2023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呈现3%左右增长。
在当前市场和政策形势下,多家车企宣布了2023年的销量目标。根据更新后的数据,去年铩羽而归的长城汽车,2023年销量目标从此前的280万辆降至160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迟缓、传统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新旧市场的切换中,长城汽车也迎来艰难转型的一年。
由此可见,加速新能源转型是实现车企2023年销量目标的重要依托。其中,H股上市的东风汽车集团2023年销量目标定为300万辆,相比2022年销量增长约22%。在2022年底的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启辰宣布停止研发燃油车,向新能源领域全面转型。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除特殊用途车型外,红旗品牌已经做到‘两个全部,一个停止’,即,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对于红旗品牌的新能源转型,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不过,由于今年“国补”退出且油价回落,崔东树预计,“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将回归到一个平稳状态”。
有机构预测,比亚迪2023年销量目标为350万-400万辆。对此,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受疫情影响,市场及消费需求、供应链体系等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及变化,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灵活制定各项计划。”
此外,相对于新能源市场的红火,对2022年燃油车市场起到巨大拉动作用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也再度被提及。“如果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相关部门会考虑政策的延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透露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