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凌并购慧荣在下一盘大旗?变局下国产主控芯片厂商的冰与火

本月初,美企MaxLinear(迈凌科技)与存储主控芯片龙头厂商Silicon Motion(慧荣科技)宣布达成协议,迈凌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慧荣,作价38亿美元。合并后新公司预计每年的总收入将超过20亿美元,潜在市场机会达到150亿美元,并有望晋升为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公司。从媒体爆出慧荣考虑潜在的收购到双方宣布达成协议仅十天左右,国内存储主控产业应以何种态度来看待这桩今年以来最出人意料的并购?

迈凌并购慧荣为哪班?

其实,已有媒体披露此番并购为迈凌考察已久后发起的主动邀约。集微咨询总经理韩晓敏指出,近两年半导体行业高度景气,许多美股科技股公司在股市等资本市场表现良好,手中现金流充裕,在整体行业、公司经营等各方面情况良好的背景下,出于财务投资的角度会收购一些体量不是特别大,但是盈利良好的公司,例如慧荣。他认为,从财务投资的角度,下一阶段半导体行业并购预计主要会是这类中小规模的并购。

华存电子副总经理Raymond对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他告诉爱集微,慧荣2021年全年营收达9.22亿美元,同比增长达71%;2022年全年营收预估近12亿美元,年营收成长率20%~30%,毛利率也在50%之间。“未来不管在营收或获利成长上都表现不错,但由于迈凌高达48%溢价,收购条件合理,慧荣董事会无法拒绝,被并购也并不一定是慧荣董事会的最初预期。”

Raymond认为,从迈凌角度来看,合并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造就“业绩超过20亿美元的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并对获利较弱的迈凌带来丰硕现金流与每股盈余表现,还可对未来可能的并购标的多准备一些“银弹”。因此他认为并购是否能发挥很大综效应该不是迈凌主要考量点。他还指出,从2015年至今迈凌已进行7次公司或产品线的并购,但多半属于射频、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领域,也就是为宽带通信和数据中心,地铁和长途传输网络应用提供集成的射频和混合信号电路。“虽然迈凌在宽频、连接、基础设施与慧荣在存储设备等应用市场上各自拥有强大的地位,但仔细观察双方产品线、使用的生产工艺和代工厂不相同,目标客户层更不一样。若论并购属性,迈凌此次并购属于‘相关多角化’策略,这种并购策略是很难产生‘水平整合’并购策略类似的规模经济优势的。

事实上,慧荣在SSD主控芯片领域的优势主要在消费级SSD市场,在企业级SSD市场属于开拓者。

为此他指出,在某些宽频通讯与工业应用领域,搭配迈凌的产品或许可以发挥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好处,但由于这些应用需求数量有限,对在存储芯片领域拥有高市占率的慧荣来说,不算发挥综效,“勉强谈得上有相关性的企业级应用,也只能说藉由相同的使用场景-数据中心,希望可以帮助慧荣在企业级客户的触及”。但观察企业存储市场,客户的考量点主要还是在SSD存储的产品表现、闪存稳定供应及市场准入等关键因素。

“此次并购案,上述关键因素强化有限。”Raymond强调,“如果进一步考量,经过此并购后,原管理和技术员工持有股权比例减少与未来获利被母公司稀释,经营组织架构如果有调整变化,可能会改变行业格局带来市占率变化,值得产业界持续观察。”

不过从另一家国内存储主控芯片厂商负责人王为(注:应受访者要求匿名)有着不同角度的判断。

数字化浪潮推动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两大计算场景的崛起。云计算拉动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增长,AI和5G带动的边缘计算将使得数据计算和高效存储的需求量呈指数级别的增长。为此企业级SSD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因为其具备优异的读写性能以及延迟特性,能满足新型服务器更低延时和更快传输能力的需求。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云、百度、腾讯等主流云计算厂商都将企业级SSD视为大数据运用场景下的最优选择。

如果说数据中心催生了“第三颗”大芯片DPU概念的一夜爆红,那么边缘侧的消费级与企业级SSD应用令存储主控芯片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前者,DPU迅速崛起已经促使英伟达、英特尔、博通、赛灵思以及云服务巨头等纷纷布局。“从英伟达收购Mellanox开始,各家巨头已开始在DPU领域跑马圈地,后英特尔时代,如何更加高效地结合计算、网络和存储,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必定是未来数据中心应用和各项应用的关键。”王为认为,“因此,迈凌收购慧荣,不仅仅是资本层面和技术层面的收购,更多的将影响存储应用未来的发展。”

王为指出,迈凌不仅有射频技术,还拥有各项接口技术,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接口技术。“如果能够和慧荣的存储技术相结合,再加上如果得到英特尔等在计算技术方面的助力,或者即使不能得到英特尔助力,再寻找一家RISC-V技术公司整合,其未来在DPU领域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不过,这盘棋局可能过于宏大,对于迈凌的激进求购市场反馈忧虑重重,致使迈凌股价在交易公告后一度暴跌21%。

慧荣被并购,国内主控厂商面临的“冰与火”

作为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控制芯片供应商,同时也是SSD控制芯片领域的龙头厂商,慧荣被并购后,是否就意味着国内存储主控厂商迎来更多市场空间?另外国内半导体行业也担心,由于慧荣与中国大陆主要存储芯片制造公司有合作关系,并购后是否影响对后者的支持?

存储器芯片作为我国进口集成电路中占比最大的品类,对进口的依赖成为直接影响国家产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问题。受益于国家对存储器芯片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国家产业将资金和政策层面的高度支持下,国内逐步成长出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国产存储器芯片制造商,其中长江存储已逐步量产并向市场供应NAND Flash芯片,从根本上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境外厂商垄断的市场格局。

闪存主控芯片是CPU与存储器之间数据交换的中介,决定了存储器最大容量、存取速度等重要性能参数以及信息安全,可以说主控芯片性能直接影响着存储器计算能力和信息安全。目前,存储市场的主控芯片主要来自中国台湾或美国等厂商。数据显示,全球控制芯片市场中,三星、西部数据等为主的原厂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慧荣科技、群联电子、Marvell等厂商,合计占据超过40%的市场份额。大陆闪存主控芯片市场尚处于快速成长期,自给率亟待提升,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也是深受青睐的赛道之一。

据TrendForce旗下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统计,2021年国内存储领域IPO、投资/融资等利好消息不断,并且主要集中在主控芯片领域。

在扶持政策、资金加持下,国内DRAM、NAND闪存发展取得突破,以及SSD主控芯片赛道不断壮大,逐渐形成移动存储产品从晶圆到闪存主控芯片的100%国产化,去年以来更是由于晶圆代工产能短缺,主控芯片价格也进入水涨船高的紧俏产品行列。但是在一片火热的市场大潮之下,主控芯片市场也存在不少隐忧。在这桩并购案后,是否会使国内行业格局发生更大的裂变?

华存电子宋远岑认为,慧荣被并购地缘意义大于产业意义,短期内市场不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但从中长期来看,国内无论是消费级还是企业级主控芯片技术团队的逐步成熟,市占率将会快速提升,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受到国产厂商逐步蚕食。另外,他也指出,中国台湾地区芯片设计产业无论是从历史发展沿革、产业链上下游格局或是资本层面受美国影响都非常深,当地缘政治因素抬头时,台湾企业可能不得不面临一个“选市场”的局面。“多方面影响叠加下,中长期内台湾地区特定领域的半导体企业,尤其是在某些细分赛道有较强技术能力的全球行业龙头,服务哪里的市场,融入哪里的产业链,是包括大陆、台湾或美国的半导体从业者都亟需思考的问题。”

王为也认为,中美交恶不可避免,慧荣被并购会对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产业发生新一轮洗牌,中小模组公司的发展都会有影响,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群联电子,其在国内几家厂商的布局很深,“而且国内一些主控芯片厂商都是以国产化的噱头行跑马圈地之实,对国内产业发展未必是好事。”

“慧荣对中国大陆客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指出,“真正应该收购慧荣的,应该是深圳政府。20年来,该公司帮深圳养活了至少几百家SSD模组公司和几十万业内从业人员,如果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或者产业整合原因,慧荣不能继续供货,严重点可能对深圳来说,就是每年几百亿元规模的产值化为乌有。

韩晓敏表示,慧荣被并购后国内部分特定应用场景可能将更倾向于国产主控芯片,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给国内芯片产业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国产主控芯片行业乱象丛生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通胀、疫情等不断冲击着全球经济,消费类市场表现低迷。在终端出货量达到"瓶颈"的情况下,无论是SSD还是嵌入式存储设备,由于每个存储设备尽管容量持续增长,但也只需要搭载一个主控芯片。再加上制程工艺不断迭代,每颗主控芯片投入的研发成本在不断上升,未来高阶制程的控制芯片研发成本更是翻倍增长,同时售价整体呈下降趋势,主控市场的发展似乎出现“天花板”。即使慧荣能让出更多的市场空间,国产主控是否就有更大成长空间?

对此,宋远岑认为,尽管当前国内市场经济环境有一定下行风险,但中长期来看,国内对于底层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的建设的决心不变。在高性能计算高速增长推动下,对存储设备计算、传输速度和功耗的要求提高不断推动主控芯片的技术演进。例如预计2022年PCIe 4.0/5.0消费级和企业级产品迎来大爆发,主控芯片也将迎来新一轮升级。

与原厂相比,第三方主控芯片厂商需满足对存储原厂各类型NAND Flash存储晶圆的通用兼容性和适配性,相较之下面临更大的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同时,随着NAND Flash工艺制程演进,存储颗粒中出现坏块的概率增加,擦写寿命呈降低趋势,这些对主控芯片的设计方案和算法适配性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ECC纠错算法、碎片整理技术、擦写均衡技术、坏块管理技术等等,才能更好地提高存储颗粒利用率和足容率、加强产品读写速度和稳定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相关设计公司只有具备深厚技术底蕴和丰富的技术经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内立足,而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使得后进入的设计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本质的技术突破。

“存储产品绝非一日之功,尽管越来越多的SSD控制器公司崭露头角,真正拥有完整技术、底层IP和应用场景的公司几乎没有,每一家几乎都是在国产化应用中寻找机会。”王为表示,“底层IP技术几乎都是购买自Synopsys、Candence等美国公司,基本没有消化核心技术,这也是为何很多公司只能是一代拳王的原因。目前更多只能算是模仿和copy,后期产业发展能否跟得上行业趋势,值得深思。

因此他呼吁行业支持那些真正拥有核心底层技术的公司发展,支持能够真正对产业链生态形成良性发展的公司。

宋远岑则补充说,购买的标准IP,加上设计企业自己的核心功能性IP和创新性架构算法IP,通过不断整合、优化、测试、验证、开发才能最终转化为量产芯片,在市场上经过长时间、大规模使用,才算完成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成熟,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沉淀、积累经验。“在核心零部件和芯片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国内产业上下游生态共同携手来打造一个日趋成熟的国产生态链。”

结语

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局势下,加上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发酵,半导体供应链本地化成为近几年全球多个国家、地区越发重视的问题。值此关键节点,慧荣科技突发如此重大变故,势必或多或少对其市场扩展和业务推进造成影响。

在这个大趋势下,国产主控厂商无论是为此获得更多既有市场空间,还是开垦未来庞大需求带来的“处女地”, 都需要苦练内功,一方面把握宏观环境变化创造的市场机会,同时必须下沉到应用场景中去,潜下心做到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才能在芯片产业的长周期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成长壮大。

吃提子不吐提子皮?访问TA的主页

暂无简介

吃提子不吐提子皮?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