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结构优化、一体衔接的设施网络,扩大多样化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培育创新驱动、融合高效的发展动能,强化绿色安全、开放合作的发展模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同时,《规划》明确服务大局、当好先锋,系统推进、衔接融合,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绿色转型、安全发展等基本原则。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展望2035年,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绿色集约、智能先进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基本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基本形成,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规划》明确九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勾画好美丽中国的“交通工笔画”。二是增强交通运输对重大战略支撑服务能力,差异化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强互联互通和一体衔接,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现代化。四是扩大优质运输服务供给,推动运输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智能技术深度推广应用。六是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七是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八是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九是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
《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二是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做好规划衔接落实。三是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加大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完善跨部门、跨区域重大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强化重点项目资源要素保障。五是做好规划评估和督导,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而该《规划》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的主要内容如下:
推广低碳设施设备。规划建设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重点推进交通枢纽场站、停车设施、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充电设施设备建设,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稳步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内河船舶更多使用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交通工具能耗。持续推进港口码头岸电设施、机场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施建设,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不断提高岸电使用率。
充换电设施网络构建。完善城乡公共充换电网络布局,积极建设城际充电网络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配套设施,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大力推进停车场与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实现停车和充电数据信息互联互通。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和港口、机场场内车辆电动化替代,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严寒地区除外)新增或更新地面公交、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出租、公务、环卫等车辆中电动车辆比例不低于80%。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和西江航运干线等开展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建设。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既有交通运输设施绿色化改造,加快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机场电动设施设备建设使用。推进京杭运河现代绿色航运综合整治工程。
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选择条件成熟的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港区、机场、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场站等区域,建设近零碳交通示范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
点此查看原文: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