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宏观新闻 1、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陪同下,来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加快建成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把琴澳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2、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表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上,明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进度上,明年要加快各项财政资金的下达、拨付,尽早落实到项目上、形成实际工作的成果;结构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3、据报道,美国政府针对中国路由器制造商TP-Link发起了国家安全方面的调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表示,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中方一贯反对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打压中国企业。美方的有关调查应客观理性,而不是无中生有,搞有罪推定。 行业新闻 1、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2月19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落实好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加快出台推进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2、《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发布,涉及存款、贷款、资管产品、保险、支付等多种金融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内容包括多项金融产品的展示规范,比如,网络营销内容涉及产品名称、利率费率、获利模式、费用构成等关键信息与合同条款保持一致;资管产品不得依据业绩比较基准高低排序展示;非银支付机构不得将贷款、资管产品列入支付选项等。 3、记者最新获悉,多地证监局近日陆续对券商等提出监管要求,旨在加强对公开言论的管理,尤其是首席经济学家、券商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从业人员对外发声的管理工作。 4、有传闻称“涤纶化纤龙头企业宣布为稳定市场,修复亏损,从12月19日开始适度减停产。”对此,新凤鸣、桐昆股份、恒逸石化均回应财联社记者称,暂时未有减产计划。 5、上海市国资委近期出台了《关于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监管企业功能定位,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意见》明确了分类分层。首创设立科创层,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子企业纳入科创层,加强穿透监管,助力政策精准“滴灌”。 6、“项目是否严格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是否依招投标法相关规定排除最低价投标?是否按国资委、发改委相关要求选择全生命周期性价比最优?是否是形式主义?”12月18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文,以颇为罕见的严厉措辞对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企业一光伏组件项目招投标发出一连串质问。原因是在该协会连续两个月公示组件最低成本价的背景下,该项目招标单位仍选择了报价低于“底价红线”的企业作为中标候选人。 7、国家能源局表示,国家能源局发布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用电量5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用电量1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 公司新闻 1、字节跳动官方账号发布风险提示,市场出现炒作“豆包概念股”现象,投资者勿轻信市场传言。 2、日前,多则网传消息称荣耀新一轮股改已完成。对此,12月19日,荣耀方面回应称,股改还未完成,目前仍在进行中,完成的具体时间暂无确切消息。 3、*ST傲农公告,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4、联泓新科公告,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5、博硕科技公告,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 6、*ST博信公告,公司股票可能存在因市值低于5亿元而终止上市的风险。 7、*ST卓朗公告,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信息,股票今起复牌。 8、极越员工善后方案出炉:员工获“N+1”赔偿,建立监管共管账户,百度吉利协助出资。 9、有传闻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制造副总裁宋钢将加入小米汽车。小米王化回应称,大家都在传的宋厂长(宋钢)确实很好,不过我们小米汽车工厂的季厂长(季国伟)也很优秀,足矣。 10、晶澳科技公告,拟投资39.57亿元于阿曼建设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 11、东易日盛公告,小米科技拟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12、富煌钢构公告,筹划发行股份购买中科视界控股权,股票复牌。 环球市场 1、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跌0.1%,标普500指数跌0.09%,道指涨0.04%。其中,道指终结10连跌。美光科技跌超16%,第二财季指引逊于预期。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06%。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德国DAX30指数跌1.39%。 2、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跌。WTI原油期货1月跌0.95%,布伦特原油期货2月跌幅0.69%。 3、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称,在政府面临停摆危机之前,已就一项临时拨款法案的“替代方案”达成一致。 投资机会参考 1、深圳提出构建人工智能百亿基金投资生态 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服务。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汇聚多元资本构建人工智能百亿基金投资生态,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担保费资助、科技保险资助、知识产权融资贴息等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 AI有望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并带动产业升级,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明年重点任务,都表明了AI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兴业证券表示,持续看好AI投资热潮,推荐AI生态的龙头软件厂商及AI在细分行业的垂类应用。 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此前贸易冲突、俄乌冲突等都在一定时期内对全球粮食贸易及价格产生了影响。但贸易格局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浙商证券钟凯锋认为,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背景下,农业板块自主可控主题凸显,同时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积极推动中长期政策发力,格局大幅优化,板块投资价值显现。 3、行业龙头签下大单,机构称AI需求爆发下该细分领域再迎复兴 美国先进核能技术公司OkloInc.在官网宣布,其与美国数据中心运营商Switch建立里程碑式战略合作关系。新闻稿写道,Oklo与Switch签署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框架电力采购协议”,将为后者在未来二十年内(2044年前)部署12吉瓦的电力。Oklo声称,这是有史以来签署的最大企业清洁能源协议之一。 AI行业为电力需求带来爆发式增长,核电被看作关键方向之一。据高盛集团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AI)狂热将造成电力需求激增的预期带动下,对冲基金三季度蜂拥至核电板块。近几年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美国科技公司纷纷布局核能,积极寻求核能作为其数据中心的能源解决方案。据报道,全美约1/3核电运营商都在与科技公司就新建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进行谈判。受益于核电清洁低碳、稳定可靠的特性,“核电站+数据中心”的供电合作模式逐渐走热。 4、火山引擎联合润欣科技等打造AI语音玩具 在火山引擎Force大会上,字节跳动正式发布了豆包视觉理解模型、豆包3D生成模型,以及全面升级的豆包通用模型pro、音乐模型和文生图模型等。据了解,火山引擎边缘云联合润欣科技打造AI语音玩具,其Wi-Fi模组采用恒玄科技,涂鸦智能也有参与提供相关模组和对接平台。 近期,特斯拉机器人玩具、字节跳动的“显眼包”、BubblePal挂件等AI玩具因其创新性和AI技术的加持迅速热销,二手市场价格飙升。广发证券旷实指出,国内AI玩具已能够应对复杂场景,变现方式包括ToB、ToC及模型功能付费。AI玩具赛道兼具教育与陪伴属性,是具有真实需求的AI硬件落地方向,看好AI玩具市场潜力。
2025年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越来越重要,能够通过创新、创意、形式新颖等优势,激发丰富消费新需求的“首发经济”成为一大亮点。 “首发经济”即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其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特点,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也展现了地区的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开放程度等。 在首发经济所包含的众多“第一次”概念中,首次开设门店即“首店经济”的辐射影响力早已在今年年初席卷国内多个省市。地区“首店”、全国“首店”等消费新场景成为年轻人群、消费活跃人群打卡娱乐、休闲放松的重要选择。 作为“首店经济”概念的提出地,上海近些年为了充分激发企业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活力,提出了多项开放招商、补贴优惠政策。据悉,每年二季度伊始上海都会推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通过一次性奖励、协议优惠吸引国内外优质品牌在上海开设“全国首店”“亚洲首店”等具有广泛地区影响力的门店。 据中商数据历年披露情况显示, 2021年至2023年,上海地区分别引进首店1078家、1073家和1100家。 上海与“首店”紧密合作的“首发”大秀规模也居全国前列,至2023年末,有超过45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不少海外品牌门店也借进博会机遇入驻上海,形成了领先全国的消费创新、创意影响力。 同一时期,上海多个商圈、综合商业体也积极引入了相关潮玩旗舰店、创意店等形态,形成了丰富的打卡、消费、娱乐、社交多形态商业空间,为线下餐饮、零售等带来新活力。创新业态“盘活”老商场也成为全国各地热议的话题。 除了此类迎合年轻人的“首店经济”形态外,各类服饰、餐饮品牌首店也扎堆上海。2024年1-7月期间,上海新开业的首店数量达到770家,同比增长16.5%。 众多新兴品牌落地首店的同时,安踏、阿迪达斯、萨洛蒙、迪卡侬、迪士尼、7鲜超市、等多家知名连锁品牌也推出了多种“非标”概念店、旗舰店、体验店等,持续激发线下互动打卡、消费娱乐、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放大效益。 “首店经济”不仅在上海火爆,在北京、广州、成都等一线、新一线城市,吸引新品牌、新门店类型入驻已成为城市商圈运营的“流量密码”。 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开设717家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较去年同期增长40%。其中,位于北京朝阳区的THE BOX A馆已引进首店超40家,吸引客流量超1500万人次。 在广州,2021年到2023年间总计引进794家品牌首店,其中2023年引入超过420家,首店总量超越了前两年之和。 2024年,随着广州各大商圈、商场的积极响应,“首店经济”持续繁荣。其中,广州黄埔大悦汇开业一年间,引入110余家优质品牌,区域首店占比超30%,实现全年客流量超100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超5.6亿元。 为了积极抢占“首店经济”优势,近期成都市商务局发布文件透露,未来将重点培育多个服务业聚集区、重点商圈,预计至2025、2027、2029年底,推动全市商务商贸园区分别新落户高能级首店130、145、160家以上,分别开展首秀、首发、首展活动30、40、50场以上。 据此前统计显示,2023年成都新增首店813家,全市累计首店数量超3400家,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国第三。2024年1-7月,成都已新增落户首店414家。 此外,山东、福建、贵州等地也纷纷披露,年内累计引入各类零售、餐饮、娱乐消费首店规模,从数十家至上百家不等。新入驻的地区零售商超、品牌首店,为当地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更多样化的消费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首发”营销创意带来的话题和关注度虽高,但“流量”变为“留量”仍需在发布前进行充分调研、考察,并做好长期稳定运营的完整规划。 各地商圈、商业综合体、品牌创业者通过积极自我调整,保持创新、提升创意,打造优质商品和服务,才能充分把握“首发经济”机遇。 据悉,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预计至2025年,“首店经济”进一步扩展至“首发经济”更多的品牌产品、服务业态、门店模式创新,将持续为全国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为地区商业注入新活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今日举办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并发表讲话。 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指导各地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首发经济;发展数字消费,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广“人工智能+”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推进健康消费,组织开展健康消费系列促进活动;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推出更多务实举措 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住消费基本盘;二是要创新举办促消费活动,营造消费氛围;三是扩大服务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四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激发消费活力;五是多措并举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
引燃消费热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首发经济”近期成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明年重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什么是首发经济? 简而言之,就是首次发布的产品,首次推出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也包括这些年来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首店经济。 学习时报此前刊文就“何为首发经济”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首发经济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首发经济具备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次亮相:首发经济强调“首次”,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的首次发布和展示。 链式发展:首发经济不仅关注首次活动,还强调整个链式发展过程,包括新品研发、发布、展示、推广和销售的完整体系。 引领性和潮流性:首发经济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的特征,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地区商业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首发经济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首发经济始于“首店经济”:2015年,上海率先提出抢抓首店经济。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相比于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的内涵更为丰富。 学习时报表示,首发经济与首店经济存在较大差异, 首店经济 是指利用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从而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经济形态。首店可以是全球首店、中国首店、区域首店等,通过这些首店的开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个性化的选择,同时也促进商业的创新与升级。 然而, 首发经济 强调链式发展全过程,这种链式发展不仅为城市带来新品发布活动、品牌展示等短期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围绕新品、新业态、新模式,以及首店和总部集聚的产业生态圈,逐渐构建起新品研发、发布、展示、推广以及销售等完整的体系网络。 为什么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近年来,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武汉等多个城市都推出了政策以支持首发经济的发展,旨在充分发挥首发经济的聚客引流作用,带动地方整个产业链,赋能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那么,为什么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学习时报指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引领消费潮流:首发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的消费趋势,满足消费者对新鲜事物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激发消费潜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首发经济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扩大消费需求。 提升品牌形象:企业通过首发活动可以迅速建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首发经济促进企业引入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业态,推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但也要清楚看到,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各地区首发经济发展动力不强,创新性和个性化不足。同时,相关支持政策保障不足,导致首发经济尚未在激发消费潜能和扩大消费中发挥应有作用。未来,还需要不断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首发经济。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