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新年多地半导体项目忙开工!

    2023年开年仅十日,全国多地就有数个重大半导体项目或核心半导体产业园区宣布开工建设。 具体来看,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经济和技术产业活跃度较高的地区,新年以来众多优质项目陆续落子开建,备受市场和业界关注。上海超硅项目、义乌创豪半导体高阶封装基板项目、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项目、绵阳欣盛显示驱动项目等,对于当地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在外部压力下增强国内产业整体的发展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关注到,除了各地在新年开年之际纷纷开建半导体研发、生产型项目,一些科技产业园区还在探索半导体领域高端产业突破、优势产业集聚,或是在商业、教育、医疗、生活等的资源配套和完善方面,思考人才吸引、留存的重要问题。 多地新年以来重大项目开建 上海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城市。据上海松江1月3日消息,依托把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日前共有18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举行开竣工、投产仪式,其中9个开工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 围绕半导体产业,共有上海超硅芷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上海超硅研究院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泰启迪(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正泰智电港三期项目、上海慧镕电子产品再制造有限公司高端ICT产品全球维修再制造产业中心一期项目等正式开工建设。 记者注意到,上海超硅芷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此前媒体曾报道后者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拟于科创板上市。 而上海超硅研究院是上海超硅项目中重要的一环。据了解,上海超硅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300mm半导体硅片生产能力的企业,已于2020年9月28日正式投产。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60万片300mm抛光片和外延片,以及12万片450mm抛片生产能力,对于上海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具有战略性意义。 上海超硅称,公司300mm产线全部投产后,预计将占世界大尺寸硅片总用量的5%-10%,可基本解决IC产品在大硅片材料的自给自足。 在国际贸易活跃的浙江义乌,1月9日上午,浙江创豪半导体有限公司年产45万片高阶封装基板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据介绍,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义乌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产业投资最大的项目。 据了解,浙江创豪半导体有限公司年产45万片高阶封装基板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固投约90亿元,计划用地约180亩,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总投资24亿元,用地约80亩,生产FCCSP基板、BT材质的FCBGA基板,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可新增年产值10亿元。 该项目计划为国内外3C产品以及电动汽车产品大厂提供精密线路IC基板生产与测试,将为义乌半导体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浙江义乌围绕芯片半导体及智能终端产业,组建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多只产业基金,先后引进瞻芯、芯能、安测、创豪等项目近20个,协议总投资近300亿元。 江苏苏州,1月3日,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其中,在海外政策的种种不确定下,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项目备受外界关注。 此外一同开建的项目还有SEW-电机智能制造项目、科阳半导体先进封装项目、联东U谷项目、赛芯科技总部项目、源卓光电总部项目等。 在四川,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1月3日举行,当日活动共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现代产业等领域423个项目。 其中,绵阳欣盛显示驱动项目宣布开工建设,总投资100.5亿元,涵盖COF-IC及新型电池集流体材料项目。据了解,COF-IC项目将建设月产能6000万颗的COF-IC驱动显示芯片生产线;新型电池集流体材料项目将建设新型电池集流体材料产线72条。项目全部建成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5亿元。 总的来说, “项目驱动是提高半导体产业活跃度的重要方式,项目投资能够为半导体领域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并以此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未来政策和项目上还需持续发力,保持半导体产业的热度和活跃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引导半导体企业走技术发展路线,实现半导体产业的大发展。 技术产业园开工完善产业、资源配套 除各地在新年纷纷开工半导体研发、生产型项目,记者还关注到, 一些科技产业园区还在探索半导体领域高端产业突破、优势产业集聚,或是在商业、教育、医疗、生活等的资源配套和完善方面,思考人才吸引、留存的重要问题。 深圳日前发布消息称,规划在深汕汽车城西翼布局建设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 据介绍,该项目聚焦发展国内尚无或尚未大规模量产、属于小批量中试阶段的高端电子化学品项目,打造绿色智慧、安全规范、配套齐全的高端电子化学品园区,以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智慧园区的建设,推动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据报道,当前广东省正值建设集成电路“第三极”的关键时期,深圳已经出台了培育壮大“20+8”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前述上海正泰启迪智电港项目,是由正泰集团与启迪协信集团合作开发的智慧型科技园区,项目设计在10公里范围,企业可享有人才资源和各项税收、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松江新城老城的商业、医疗、交通配套。 据悉, 此次三期项目开建 ,总投资约9.4亿元,拟建设用地约4.7万平方米,其中三分之一为跨国企业客户定制建造。此外智电港三期还规划建设两栋区域稀缺的高标准厂房,计划2024年底建成交付。 目前,正泰智电港一期目前入驻率超90%,已吸引理想晶延、泰极氢、新开源、华道生物、菲斯特生物、睿速创生、睿植康等百余家企业,企业涵盖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区域主导产业,去年入园企业实现税收过亿元。 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上海张江,1月2日消息称,作为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要项目之一,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张江智盒”正式开工建设。 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汇聚了上海超过一半的半导体产业,其中不乏高通、安森美半导体、英伟达等全球知名公司,也包括了中兴微、乐鑫科技、紫光展锐、思必驰、瑞芯微、格科微、瀚博等一众本土芯片厂商。 据了解,“张江智盒”项目作为商业单体楼,将提供园区内餐饮配套和小型商业,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增添“科创”色彩,提供活力多元便利的公共空间,增强人才吸引。 在浙江,钱塘芯科园一期项目获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意味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据了解,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400平方米,总投资约1600万元,将新建一栋厂房,预计2023年9月投入使用。 同时,园区将重点围绕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进行招商引资,并结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金融链、服务链搭建园区生态。

  • 南钢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12月15日,南钢光伏发电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利用煤筒仓、智慧运营中心、职工食堂等区域,建设约30万平方米、装机容量25兆瓦的光伏发电机组。目前,已在能源动力事业部水厂区域施工。 南钢作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先后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能效领跑者”“绿色设计产品”,中钢协“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连续上榜“绿色发展标杆企业”,荣获“最美绿色钢城”称号。按照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固碳的总体思路,南钢实施“碳十条”行动纲要,“基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智慧能源体系建设”获得第二十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作为唯一钢企入选江苏省首批“双碳”科创专项。2022年,南钢上榜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入选江苏省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典型案例。 近年来,南钢坚持推进绿色化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率先于2020年5月11日完成光伏发电一期项目的建设,在南钢一号服务区、板材厂区、棒材厂区、港池库区等4个区域约50万平米屋面建设安装高效单晶硅光伏组件约9万块。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0MW,自并网发电至2022年11月累计发电量约5200万千瓦时,项目发电效率约8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个点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相当于节约了生产9万吨钢的电耗,极大地助力了南钢节能减排事业,为南钢打造节能减排绿色名片贡献了力量。 南钢二期分布式光伏项目计划于2023年6月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届时,南钢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5兆瓦,一年可增加光伏发电23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