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

  • 5日下午,溧阳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武林作了题为《迎战电池TWH时代 铝塑膜国产化机遇与挑战浅析》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软包铝塑膜发展历史、趋势和方向,以及卓越新材料动力铝塑膜研发生产情况等内容: 2028年国产铝塑膜市占率将超90% 张武林在论坛上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1988年-2004年是中国电池行业铝塑膜进口依赖阶段;2005年-2015年是探索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是初步发展阶段,铝塑膜国产原材料开发加速推进。其预判,2023年国产铝塑膜市占率将超50%,2028年市占率将超90%。 “在过去的几年中,铝塑膜国产迎来了蓬勃发展,其实是与很多因素有关。”张武林分析称,铝塑膜的发展跟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一是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形成。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重新定义汽车,未来10年,汽车的电动化率预计将从目前的5%提高到50%以上。 二是锂电池技术进步和性能提升。 未来10年,锂电池在储能、两轮车、汽车启动电源、UPS、电动工具等领域替代其他电池技术路线,将不断提升,成为绝对主流的技术路线。 三是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能源形势将发生改变。 从传统的煤炭能源切换成光伏+储能的形式,光伏+储能的系统成本将不断下降,占有率将得到提升。未来10年内有望低于化石能源成本,实现真正的平价上网,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30年光伏+锂电储能的比例将提升至25%以上,储能锂电池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长。 四是5G技术发展带动加速全球智能网联时代来临。 催生更多的新型智能硬件设备锂电池应用和需求,如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的应用将是锂电池新的增长极。 在这样的背景下,软包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重量轻等优势,符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渗透率也将大幅提升,对铝塑膜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动力电池铝塑膜发展痛点与解决方案 但是,作为软包电池的核心材料,铝塑膜国产化面临着来自原材料、技术专利、设备、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等多方面的挑战。 张武林举例说,国内铝塑膜起步较晚,目前处于技术投入阶段;设备稼动率较低,智能化程度较低,生产对洁净度要求高;铝塑膜关键原材料依赖日本进口,原材料产能紧张;铝塑膜关键原材料依赖日本进口,原材料产能紧张;国产铝塑膜产品可靠性有待市场认可。 针对铝塑膜的发展方向,张武林提出了四个方向的优化:第一是聚焦安全性,需要优化铝塑膜的电绝缘性能,长期的耐电解液稳定,耐刺穿跌落,优异的封装性能,不漏液,长期可靠密闭。第二是通过铝塑膜薄型化、高冲深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第三是外观的优化。第四是提升工艺的适应性,比如封装窗口宽,时间短,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推进,需要更高效的封装。 据悉,溧阳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卓越新材料”)为璞泰来(股票代码:603659)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研发及量产铝塑膜最早的企业之一,先后攻克了铝箔钝化液配方及钝化工艺、CPP配方、热法加工工艺等技术难题。 针对国产铝塑膜发展痛点,张武林介绍,铝塑膜电绝缘性差,做成的电池容易产生离子通道,表现为边电压&边电阻不良,引起电池的电化学腐蚀。对此,卓越新材料通过自有钝化液配方及PP膜配方,实现铝塑膜边电压的稳定性。 同时,铝塑膜PP/AL耐电解液稳定性差,做成的电池长期使用会产生铝箔破损,导致电池阻隔性变差,水汽进入电芯,引起电池鼓包、漏液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卓越新材料通过自有钝化液配方及PP膜配方,实现铝塑膜长期耐电解液的稳定性,并推出了,应对储能领域的25年长寿命铝塑膜。 此外,电芯因为溢胶不规则,破损最终绝缘性差而腐蚀;二封受电解液污染产生封装不良漏液。张武林介绍,卓越新材料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特定的激光束,对PP加温,从而实现PP温度高达200℃,而尼龙温度低至130℃,可以有效解决封装烫伤;二是pp高温(200℃)封装可以高效气化电解液,增强PP的流动性,从而减少虚封;三是通过对激光能量束的实时在线监控,可以通过虚封位置激光能量异常变化,从而实现每个电芯100%全检,有效挑出虚封。四是由于激光封装的原理,PP变形5μm左右就足以让两层PP深度绞缠融合,从而达到更佳的密闭性。这样电池可以获得优异的绝缘性。 论坛上,张武林还提到,卓越新材料于2012年开始研发铝塑膜,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实现113、88、153铝塑膜量产。2019年,公司江苏溧阳基地投产,铝塑膜年销售量猛增,突破500W㎡,至2022年,在持续扩产下,公司铝塑膜产能已达6000W㎡/年,同时涂碳集流体项目新厂启动,涂碳铝箔产能达3000吨/年。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 浙江锂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文进分享了《软包储能电池铝塑膜关键技术与开发应用》的主题演讲,讲解了铝塑膜市场需求、关键技术等内容。 夏文进介绍,消费电池市场几乎全部以软包为主,随着消费电子,特别是智能穿戴/家居,电子烟等领域电池走向高容量、轻薄化,软包电池渗透率也迎来提升。 在动力电池领域,夏文进表示,长期来看,软包动力电池仍将是一种主流技术路线,对应铝塑膜需求也将日益增加。国产铝塑膜厂商有望凭借较高性价比,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固态电池是终极方案,在固态电池里面如何做更多的工作,是我内心极大向往的,在固态电池方面也有很多想法。”夏文进称,软包电池凭借叠片工艺、能量密度更高和经验更丰富的凝胶态封装技术,更适合于固态电池,有望随着固态电池进展带来新的需求。 资料显示,锂盾材料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池软包行业铝塑膜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产能方面,锂盾材料位于浙江湖州长兴,占地112亩,已建成高标准生产车间53,000平方米,设计产能2亿平方米,规划建设投产28条生产线,目前已建成产能60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8亿平方米微波非极性动力及储能电池软包铝塑膜的生产能力。 夏文进透露,锂盾材料预计2023年底实现产能1亿平方米。 在技术方面,夏文进提到,我国铝塑膜技术和产品长期处于被日本企业垄断的状态,锂盾材料微波固化技术可以实现铝塑膜多层涂布、复合、固化在一条生产线上集成连续生产,突破了日韩技术多条生产线、多步法才能完成铝塑膜制程工艺,将铝塑膜成品率从81%提高到95%,大大节约了制程工艺时间和过程损耗,实现了大规模量产效率提升与成本的降低。 此外,锂盾材料已完成C轮融资,引入湖北高投、上海泓成创投(涌金系)、湖北国创、湖北通瀛(日本大和株式会社)、融泰、国君、稼沃、西宇、中化等十几家国内国际投资机构战略入股。夏文进表示,“从今年内卷的情况看,过去的方法比较明智,有资本的支持,至少保证在内卷情况下我们能活得下来。”

  • 明冠新材:公司已具备年产1300万平米铝塑膜设计产能

    明冠新材2月1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具备年产1300万平米铝塑膜设计产能,新规划的定增募投项目年产2亿平米铝塑膜项目处于办理用地规划许可等报建手续阶段,该项目已披露的建设周期为18个月。 明冠新材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66亿元,同比上升42.0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上升53.83%;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5亿元,同比上升30.4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040.84万元,同比上升25.4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7.0。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345.81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9792.68万,融券余额减少。 明冠新材的主营业务为新型复合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海顺新材:公司铝塑膜规划产能是1.2亿平方米

    2月13日,海顺新材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铝塑膜产品申请了相关专利,铝塑膜被喻为锂电产业链中“国产化最后一块高地”,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公司铝塑膜规划产能是1.2亿平方米,铝塑膜市场规模随着软包工艺的渗透在不断扩大,国产化在持续提升。 海顺新材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7.14亿元,同比上升14.92%;归母净利润8327.51万元,同比上升5.43%;扣非净利润7720.95万元,同比下降0.06%;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34亿元,同比上升21.5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25.41万元,同比上升38.7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590.75万元,同比上升31.07%;负债率29.89%,投资收益-61.28万元,财务费用-1144.94万元,毛利率26.73%。 海顺新材的主营业务为直接接触药品的高阻隔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超3.8倍 道明光学:新材料板块增长未达预期

    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加、商誉减值损失大幅减少,让道明光学2022年业绩大幅预增。从道明光学了解到,过去一年公司主业整体变动不大,其中反光材料业务整体可能略有增长,而新材料板块业务增长未达预期。 1月10日晚间,道明光学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2.64亿元至3.4亿元,同比增长380.49%到518.82%;扣非净利为1.28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243.95%到343.37%。据此计算,预计公司Q4净利1.49亿元至2.25亿元,环比增长192%到341%。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2022年公司主营收入可能是相对持平的状态,扣非净利在1.28亿元至1.65亿元,估计中位数水平应该可以达到。2023年的话,新材料板块重点项目在铝塑膜,如果铝塑膜能够得到有效突破,对公司整个业绩将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据了解,铝塑膜为软包锂离子电池用封装材料,是目前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难度最高,壁垒最高的环节,占软包锂电池成本的18%左右。智研咨询报告曾指出,中国铝塑膜市场和技术一直被日韩等少数企业垄断。有关新数据显示,目前国产铝塑膜厂商规划新增产能达7.17亿平方米,是全球现有产能的近3倍。 另外,公告显示,道明光学业绩预增主要系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浙江道明科创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道明科创”)100%股权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8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同时,上年同期因收购的常州华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华威新材料”)经营业绩亏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已全额计提商誉减值1.28亿元,本报告期预计无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因此商誉减值损失相比上年大幅减少。 2022年11月9日,道明光学披露公告称,公司与永康市小微企业园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永康企投”)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持有道明科创100%股权转让给永康企投,转让价款为6.3亿元。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目标公司其他应收款冲抵后,道明光学实收现金1.71亿元。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道明光学完全剥离房地产开发相关业务和资产。其表示,出售道明科创股权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主营业务的发展,“公司认为,符合现阶段业务发展需要及长远发展规划。” 过去几年,华威新材一直是道明光学的一道“隐痛”。2016年10月,道明光学作价3.5亿元收购华威新材料100%股权。根据业绩承诺,华威新材料2016-2018年净利分别不低于2700万元、3400万元和4400万元。根据公告,华威新材料2016-2018年累计完成承诺盈利的89.50%。而此次收购也形成了约2.32亿元商誉,直至2021年才全额计提完毕。 公开资料显示,道明光学初期围绕人、车、路三大公共安全防护产品发展;近几年,公司以薄膜技术平台为基础,研发生产综合功能性薄膜新型产品,延伸切入至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新型光学显示行业,形成反光材料+新材料双主营业务。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