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苏州国际车展汽车促消费效果显现

    自2004年创办以来,苏州国际车展在展会面积、参展企业、观展人数、成交量等方面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已经成为继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会之一。苏州车展既是丰富百姓假期生活,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好去处,也成为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消费的动力和平台。 据介绍,苏州十一国际车展亮相展出车辆1000多辆,其中包含了迈凯伦、捷豹路虎、林肯、阿斯顿马丁、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型,红旗、上汽、东风、北汽、比亚迪、广汽等国产品牌,以及蔚来、小鹏等众多国内“造车新势力”。 在展会现场,比亚迪、奔驰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的展台无论是在面积、设计还是科技程度等方面都堪比北京车展、上海车展等国内顶级车展的水平。同时,本届苏州车展上的新能源汽车比重大大提升。比亚迪、理想、特斯拉、岚图、阿维塔等数十个品牌携旗下最新款新能源车型参展。车展还特设了新能源试驾专区,让车友可以近距离体验。 同时,展会以“国风科技融合展”为主题,以新能源“黑科技”为亮点,成为国内汽车工业新成就、新技术和新车型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车展设立新能源汽车展馆,突出展示新能源汽车的“黑科技”亮点。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在馆内进行的静态展示,在场馆外还特设了动态体验区,让车友亲自驾驶,测试汽车性能,感受科技魅力。 据介绍,苏州国际车展每年“五一”和“十一”期间举行。2021年10月,虽然受疫情影响,苏州国际车展展示规模仍然超过了10万平方米,在5天展期内共接待观众超过20万人次,销售车辆近1.7万辆,总成交额近24亿元。今年“五一”期间,国内展会开始全面恢复,苏州国际车展5天内观众突破23万余人次,成交车辆2万余台,成交金额超38亿元。本次十一车展,各项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苏州市新域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建明表示,苏州国际车展的规模和品质持续稳步提升,消费者的需求也很旺盛。本届苏州国际车展在参观人数、销售数量、成交金额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车展恰逢“双节”,现场除了室外试乘试驾体验区之外,少儿篮球赛、模特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也同期举行,让大家节日期间在车展上不仅能买到心仪的车,还能逛得开心,玩得愉快。 作为华东汽车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风向标,苏州十一国际车展提振了苏州以及华东地区的汽车消费。今年,除了官方发布的政策优惠,购车补贴、品牌给出的新车优惠、车展折扣等福利,有力推动了汽车消费的复苏。同时,这也是一场以“汽车”为主,集齐吃、喝、玩、乐、购的综合型活动展会,有效带动了苏州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餐饮、住宿、娱乐、广告、交通运输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周边生活服务消费。 近期,国家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7月以来,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地方上也正加紧落实。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将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汽车使用环境、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三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另外,商务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部门也纷纷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措施。而地方层面汽车促消费政策密集出炉,多地也已出台发放汽车消费券、放宽限牌、电网改造等扶持政策,切实促进汽车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7.5万辆和258.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2%和8.2%,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今年前8个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822.5万辆和18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8%。 中汽协表示,预计伴随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落地,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中汽协预测今年全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60万辆,同比增长3%。

  • 慕尼黑车展开幕在即,在德国地盘看中国车

    IAA是德国一年一度的车展,其中的“I”代表国际。今年的车展前所未有地突出了这一点。 9月4日在慕尼黑举行的国际汽车展上,对德国来说将有一半的公司是外国公司,其中41%的参展商来自亚洲。 考虑到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汽车出口国,将本届慕尼黑车展称为最不具德国特色的车展再合适不过了。除了占据更多的展览中心空间外,中国汽车制造商还占据了大众(Volkswagen)、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等管理层主要的注意力。 在欧洲最重要的车展上,欧洲老牌汽车制造商如何抵御中国一众竞争对手和美国后起之秀特斯拉日益增长的威胁,是看点之一。 “在国际车展上的大举参展,代表着中国正在向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心地位发起冲击,当地制造商不应低估这一点。”凯捷工程咨询公司的顾问彼得·芬特尔(Peter Fintl),“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具竞争力的汽车,这些汽车的设计和制造对西方买家很有吸引力。” 4月上海车展 摄影:CFOTO/Future Publishing 中国汽车制造商以迅猛速度推出电动汽车,并在国内激烈的价格战中向海外扩张。与此同时,德国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加快研发的压力,因为软件问题延误了新车型的研发。通胀压力、熟练工人匮乏以及整个欧洲能源价格高企,都加剧了欧洲车企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虽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汽油动力的外国汽车公司,但政府补贴和中国日益壮大的程序员队伍帮助他们在最新的电动技术和数字技术方面取得了先机。此外,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世界一流的电池供应链也让中国受益匪浅。 比如,阿维塔是长安汽车、华为和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CATL)合作打造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将推出阿维塔12,这是它在中国以外推出的首款车型。现已归中国上汽集团所有的英国品牌MG名爵,计划推出双座电动敞篷跑车Cyberster。 大众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首次推出了ID.7轿车 摄影:Qilai Shen/Bloomberg 德国将推出包括大众ID.7轿车在内的电动汽车,该车配备了增强现实(AR)显示屏,可将信息传送到驾驶员的视野中,起价约为5.7万欧元(6.2万美元)。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慕尼黑带来更多电动汽车,但他们的下一代汽车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上市。 尽管中国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在海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国内价格战愈演愈烈,他们在财务上举步维艰。此外,他们还缺乏欧洲老牌企业数十年来建立起来的经销商渠道和营销基础设施,这可能会使海外销售推广变得更加复杂。 德国人并不只是在与中国人竞争,一些德国人正在与他们的挑战者合作,以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上获得新技术和消费者。今年7月,大众汽车公布了向小鹏汽车投资 7亿美元的计划,小鹏汽车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合作的第四家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与北汽合作,而宝马联合长城汽车研发全新一代MINI。 “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并没有闲着,但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起飞,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芬特尔说,“好消息是,每个厂商都面临着扩大规模的压力,包括中国厂商。” 中国汽车品牌、特斯拉将在慕尼黑车展上与宝马、大众和奔驰对决。 战场很明显: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快速充电电池、长途续航里程和用户友好的软件功能,这些将是慕尼黑国际汽车展(IAA)(原法兰克福车展)的主题。今年参展的中国品牌数量将是2021年的两倍。 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汽车是欧洲品牌的主要威胁。比亚迪和名爵正通过瞄准主要市场和建立零售网络,逐步向欧洲扩张。这两家公司还希望在欧洲开设工厂。 他们的战略与丰田、现代和起亚等日本和韩国汽车制造商如出一辙。此次车展上没有日本或韩国品牌的身影,这让中国的新晋品牌更加引人注目。 欧洲的巨头们也没有停滞不前。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雷诺(Renault)将在慕尼黑首次亮相其最新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罕见地亮相车展,在慕尼黑车展国王广场的露天展台上展示其汽车,新款Model 3将会亮相。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5月份表示,公司将首次使用传统广告,于是这就参加了今年的慕尼黑车展。 博世(Robert Bosch)、大陆(Continental)和法雷奥(Valeo)等欧洲供应商巨头也面临着来自中国竞争对手以及美国科技巨头在自动驾驶、电池技术和软件等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 高通(Qualcomm)、英伟达(Nvidia)和英特尔(Intel)旗下的Mobileye将与谷歌(Google)和亚马逊(Amazon)一起展示其最新技术。 9月5日晚,轩辕之学联合汽车商业评论举行的“轩辕新汽车之夜”将在慕尼黑海波酒店举行,主题为“全新节奏”。届时,将有中国主机厂和供应链代表参会。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作为慕尼黑车展的一部分于9月6日举行,这是该活动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举行。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策(Oliver Zipse)和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llenius)将在会上发言。

  • 车企打响年度收官战 2022广州车展不太“冷”

    在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之时,延期举办的2022广州国际车展打响了汽车行业的年度收官之战。 12月30日,素有“汽车市场风向标”之称的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车展横跨了元旦假期,更是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举行的首个国内A级车展。 “广州车展恢复举办略显突然。”某合资品牌内部人士则坦言,由于此前广州车展已经宣布延期举办,原本计划在车展上发布的新车已通过别的渠道发布,但毕竟已缴纳了参展费用,不得不参加。“目前,公司已将重点转向2023年的上海车展。“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广州车展首发车型约20余款,此前一年的2021年广州车展的展车总数达到了102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达54辆。尽管大部分为参展车型,且首发新车数量也稍逊于往年,但作为车企打响2023年的“第一炮”的舞台,从豪华品牌到主流合资品牌,从自主品牌到新创企业,各个品牌仍悉数出席,并拿出了各自旗下的重磅车型。 自主品牌方面,包括埃安、智己、极氪、集度等多家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悉数登场。其中,极氪带来了基于浩瀚-M 架构打造的极氪 M-Vision 概念车,该车将于2024 年具备量产条件,具有 L4 级智能驾驶能力;合创品牌全新MPV——合创V09正式首发亮相,作为合创品牌第四款量产车型,新车基于合创Concept-M概念车进行打造,定位为一款纯电中大型MPV;智己则在首款轿车上市不到一年后将推出旗下首款SUV车型智己LS7;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 ROBO-01量产版正式亮相,并发布第二款车型ROBO-02;蔚来全新ES8以及蔚来EC7,理想L7、L8、L9等也将出现在本届车展上。此外,广汽埃安在车展上带来 AION Hyper GT,新车基于埃安全新一代纯电平台—AEP 3.0打造,是继Hyper SSR后,Hyper系列的第二款新车,也是搭载星灵架构的首款车型,这预示着埃安将真正全面发力30万元以上市场。 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则带“电”而来。其中,参展车型包括基于PPE电动化平台打造的奥迪A6 Avante-tron概念车;定位紧凑级纯电动跨界轿车的smart精灵#3、奥特能纯电平台车型别克ELECTRA E5以及定位豪华旗舰纯电轿车的BMW i7、中大型SUV奔驰EQE SUV等。 值得留意的是,供给端节奏放缓,为汽车市场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压力。中汽协数据显示, 1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2%和7.1%,同比均下降7.9%,产销略显疲弱,环比、同比均呈现下降,下行趋势明显,总体表现不及预期。 “当前,汽车行业批发端增速放缓,国内终端市场增长乏力,汽车市场整体承压明显,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分析11月国内汽车市场时表示。 “车企利用车展渠道进行新车发布、技术展示,包括促成订单的效率都要比企业单独组织策划活动高得多。“一位自主车企的高管告诉记者,近年线上活动虽然多,但作为消费者还是要到现场“眼见为实”;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需要一种“仪式感”,更可以借助车展这一大IP释放声量。“广州车展能够恢复举办,对车企而言是个利好消息,这不仅对各品牌明年的新车发布和销售压力会起到一定的释放作用,对明年车市肯定也有提振。”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亦认为,广州车展的举办将进一步增强车市活力,促进车企向常态化生产销售宣发节奏迈进,“同时,车展的举办对提振经济、复苏市场信心也有一定意义。” 随着全国放开,汽车行业也将逐步进入正轨。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2760万辆,同比增长3%。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