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个
得益于国家电网加大投资力度,以及在手订单逐步兑现,平高电气(600312.SH)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超过去年全年。 “截至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超160亿元,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能够完全满足当前订单需求。”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今日晚间,平高电气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24 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5亿-8.7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3.87%-57.49%;预计扣非净利润约8.41亿-8.61亿元,同比增长53.63%-57.28%。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8.16亿元,公司预计的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超过了去年全年。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平高电气在公告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电网投资稳步提升,电网建设持续推进,公司重点项目陆续履约交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精益管理持续深入,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同时公司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高附加值产品交付同比增加。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精益管理持续深入”具体是指,公司深入推进“工位制、节拍化”连续流生产模式,建立6个精益示范产线,生产效率、产能分别提升35%、47%。“高附加值产品”主要是指高压板块产品。 财联社记者梳理平高电气今年以来的中标公告发现,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年内已中标5次,累计中标金额约48.56亿元,约占去年总营收的43.84%。 据悉,平高电气为国内三大高压开关设备制造商之一。截至2024年上半年,平高电气三大主营业务高压板块、配网板块、运维检修及其他的利润在公司总利润中的占比分别为70.57%、18.61%、11.38%。 平高电气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深耕高压开关行业,整体GIS产品市占率保持在20%-30%。其中,交流特高压百万伏产品市占率40%以上,直流特高压750、550kV GIS公司市占率也保持领先,对于后续招标项目,公司会以最优的投标策略争取订单,但最终中标情况以实际发布为准。
随着国家电网投资力度加大,特高压设备企业受益明显。近日,财联社记者从国内三大高压开关设备制造商之一的平高电气(600312.SH)调研获悉,在接连中标国家电网大额订单后,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产能在扩产与增效后可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记者从平高电气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公司的无氟环保产品,已开始对外招标。但受制于国内生产厂家较少、带电运行需得到进一步验证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司认为,未来输变电设备环保产品路线是大势所趋,公司将继续在高电压等级的环保产品上发力。 国网需求增长 在手订单饱满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加强了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中主要规划在西北地区的“风光大基地”,拉动了新一轮的电网建设热潮。 “随着‘风光大基地’的陆续开建,对与之配套的外送通道建设—电网端的需求与日俱增,按目前规划的节奏来看,预计截至到‘十五五’末期仍将能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平高电气董秘刘湘意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据悉,“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计电网总投资约3万亿元。据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公示,2022 年国家电网输变电设备集招6批总金额为504亿元。2023 年国家电网输变电设备集招截至10月初已完成4批,合计金额为496亿元,已基本与去年持平。 有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还剩余一个特高压项目没有招标,预计今年国网的整体需求与去年比会有不小的增幅。” 据公开信息,截至目前,平高电气中标国家电网输变电项目、特高压项目等招标采购总金额约67.75亿元,占公司2022年营收的七成多。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2021年-2022年来自国家电网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8.28%、67.08%。 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下半年是集中交货期,截至目前,转结到8月底的订单量可观,从目前在手较饱和的订单来看,预计下半年业绩依旧向好。” 产能方面,刘湘意表示,“在第二轮特高压建设时,公司产能已经提前扩产。同时公司也在做精益化生产提升效率,以110KV与220KV的常规产品产线为例,产能效率已提升了34%,产能可完全能满足当前的订单需求。” 发力高电压等级环保产品 财联社记者从平高电气了解到,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126KV无氟环保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成功挂网运行一年多,已作为重要产品,开始参与招标。 “在今年国网的第三批招标时,有环保GIS单独招标,我们与西门子等公司竞标胜出,一举中标了一个整站。公司在南网也实现了无氟环保产品的首次中标。”刘湘意向财联社财联社记者如此表示。 据悉,国内无氟环保型高压开关设备,此前受制于国外技术被“卡脖子”,产品溢价较高。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无氟型高压开关设备产品价格较高,以110KV为例,常规产品的单价约60万-100万元,但对应的无氟产品售价约280万元,所以毛利较高。” 平高电气相关人士表示,在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公司生产的126KV无氟环保GIS产品,以真空灭弧室作为开断单元,温室效应指标缩减99.99%以上,每台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用量约3525吨。先后被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和“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 刘湘意告诉财联社记者,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未来输变电设备环保产品路线是大势所趋,公司将继续在高电压等级的环保产品领域发力。目前欧洲电网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量较大,但受制于国内生产厂家较少、带电运行需得到进一步验证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财联社记者从公司了解到,其145KV真空环保断路器采用真空灭弧室作为主开断单元,以纯氮气作为绝缘介质,完全摆脱对六氟化liu气体的依赖,该产品已销往欧洲市场,是我国首款出口至欧洲市场的全环保型开关。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平高电气海外业务占比较低,处于亏损状态。据公司财报数据,2020年-2022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1.92%、2.16%;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15%、-58.83%、-120.46%。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其主要负责国际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平高国际净利润为786.9万元,国际工程净利润同比增加9323.34万元。 平高电气在近几年财报中对此也做出了解释,主要受国际疫情与国际形势影响,部分海外项目取消和延期执行。去年在执行项目由于原材料、运输费等成本高涨,造成国际业务亏损。今年上半年盈利,主要受汇兑收益影响。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在国际业上实施“工程总包+单机设备”策略,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电站、输电线路总包工程,以工程带动设备外销,同时与大型能源类投资企业加强市场合作。
近日,全球最大氢能源卡车出口订单——澳大利亚147辆清运车签约仪式在漳州开发区举行,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力乾与澳大利亚纯氢公司/氢启国际公司董事长Mr.Scott Brown代表双方签订了订单。 据了解,2022年底,威驰腾与澳大利亚纯氢公司、澳大利亚氢启国际公司签订了5年交付12000辆氢燃料重卡的合作协议。今年3月,首辆出口澳大利亚的氢燃料重卡顺利交付并通过澳方客户验收。此次147辆清运车订单总销售额达4.5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氢能源重卡在发达国家实际应用的最大订单,同时也是威驰腾与纯氢、氢启公司合作的首次批量出口订单,计划于今年交付全部车辆。 本次出口澳大利亚的氢能源重卡搭载110kW~400kW的氢燃料系统,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满足城际货运、省际长途等多种重卡商业运输场景。同时,该重卡运用具有威驰腾特色的碳纤维车身覆盖技术、集成控制系统等独家技术和“流体雕塑”的设计理念,搭载360°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系统,将环保新能源与智能运输装备完美结合。
产能利用率大降,不少头部厂商选择降低售价。近日,有消息称,三星电子、格芯、世界先进等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商已纷纷降价“抢单”,有“价格战”之势。不过,Counterpoint研究总监Dale Gai告诉记者,行业目前的确疲弱,但由于晶圆代工厂今年的订单已相对固定,降价不是为了去竞争今年的订单,而是在上半年吸引客人来为下半年或者明年多投片。 记者咨询的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大厂们的“让利”、降低产能是目前低迷的半导体行情的缩影,尽管3nm等最先进制程晶圆的需求仍旺盛,但大部分晶圆产品已是供大于求、库存高企。在此情况下,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2023年晶圆厂预计难维持去年高收益,行业的“暴利”时代恐难再现。 库存高企 巨头带头让利 “目前,全球半导体的景气仍不明朗,上中下游供应商的库存水位依旧偏高,这主要是受高通胀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所致。” 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 Elvis Hsu向记者表示道。 在此背景下,曾经半导体大厂们满产满销的盛况不再。据集邦咨询统计,8英寸晶圆产线中,台积电(TSM.US)、联电(UMC.US)、世界先进、力积电的产能利用率预计分别下降至97%、80%、73%、86%;12英寸晶圆产线,台积电、三星、联电产能利用率分别下降至96%、90%、92%。 除国际巨头外,境内头部晶圆企业中芯国际也披露称,由于去年四季度产能利用率下滑至79.5%,其全年产能利用率从去年年中的97.1%下滑至92%。 不少头部厂商选择降低售价,应对产能利用率大降。有消息称,近日三星、力积电、格芯等传出已直接降价;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等代工牌价并未变化,但私下与客户协调代工价,给予优惠,以维持ASP与毛利率。由“供不应求”到纷纷降价,晶圆厂商的价格战显然已打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晶圆厂商们的产能利用率均在降低,但3nm等先进制程的进度仍在不断推进。近日,有消息称三星削弱成熟制程的人力支持3nm的研发,加上此前台积电呼吁非3nm产线员工放假,可见大厂们对于这一领域的重视。 Dale告诉记者,台积电4、5nm甚至3nm制程的产品,目前完全是产销平衡的,没有出现其他制程产品普遍的供大于求现象。 先进制程芯片对于产品性能的提升是其受高端产品欢迎的主因,近日还有消息称,苹果最快会在2023年年底推出24英寸iMac,其搭载芯片将采用台积电3nm工艺制程。 “以台积电为例,其3nm对比N5制程,N3功耗可降低约25%-30%,性能可提升10%-15%,电晶体密度提升约70%,也就是3nm可提供低功耗、高性能、高密度的芯片制造”Elvis道。 半导体暴利难再 展望2023年全年,行业难以乐观,从两家境内头部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01347.HK )的业绩预期中也可窥见一二。 2022年,中芯国际Q4未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为27.44亿元,同比下滑19.7%。对于2023年,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其中一季度营收或环比下降10%-12%至19%-21%之间。 “目前整个市场的产能已经比那个时候(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多了很多,所以需求量、wafer out(生产完成阶段)的量,是应该会回来的,但价格未必回到原来那么高,这要求企业做的产品和技术要更有竞争力,以及跟终端客户捆绑得要更牢,而不是低价竞争。”中芯国际CEO赵海军在近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透露。 华虹半导体方面,其上年Q4销售收入达到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但亦出现今年Q1预期下滑的情况,公司预计Q1营收约6.3亿美元左右,环比持平,预计毛利率会较去年四季度的38.2%下滑至32%-34%之间。 华虹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鼎在2月14日举行的业绩电话会上表示,Q1的毛利率下滑与12寸厂产能扩张折旧增加、两座8英寸厂的年度维修(每个厂各耽误5天)、年终奖发放等原因有关。 集邦咨询预计,2023年晶圆代工产值将年减约4%,衰退幅度更甚2019年。 “过去两年可以说是半导体有史以来成长最高的时期,各家供应商产能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大部分厂家都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通胀造成需求下降,至去年底之前几乎所有的产业包含消费、电脑及通讯市场,均面临库存过高毛利逐渐下降的困境,未来暴利的情况不易再现。” Elvis表示道。
SMM12月14日讯:内蒙一机12月13日发布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包头北方创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创公司”)与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铁路装备公司”)于12月9日签订了《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购置新造C80型铝合金运煤敞车采购合同》,铁路装备公司向北创公司采购400辆C80型铝合金运煤敞车,合同金额合计2.62亿元(含税)人民币。 内蒙一机主要以军品装备、铁路车辆、车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及资产经营为主要业务。其中,军品业务是其核心业务,铁路车辆及车辆零部件业务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内蒙一机的铁路车辆可生产敞车、罐车、平车、棚车、漏斗车、专用车6大系列40多个型号,覆盖60吨级直至100吨级的整车产品。车辆零部件主要围绕军品、重型汽车、铁路车辆发展,拥有冶炼、铸造、机加、冲压、热处理及试验检测等一整套机械加工综合制造能力,形成以车辆传动、行动、悬挂、大型精密结构件等为核心的零部件产业集群。 铁路装备公司是国家能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集团公司机车货车的维修保障、设备租赁及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等业务。2019年11月,原铁路货车公司与原神维公司重组整合为铁路装备公司。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降碳也随之被提上日程。铝合金因其高轻度、轻质量的优点,能够实现运能增加,耗能减少,并降低维修费用。有公开资料显示,交通工具的重量每减少10%,燃料可节约8%。在报废回收时,铝型材产品可以实现100%回收,回收铝型材循环再用可以减少95%的能源消耗。 而工业铝型材作为高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铁车皮的主要材料。早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较发达的一些国家就开始采用铝型材来制造铁路车辆,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等国,目前国内高铁列车车厢已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
受铝锭价格下行及及国内外铝价倒挂影响,明泰铝业三季度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景象。在11月24日举行的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明泰铝业总经理刘杰向财联社记者及投资者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排至明年1月份,四季度铝锭价格较为稳定,国内外铝锭价差得到改善。 财报显示,明泰铝业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1亿元,同比增长3.97%;归母净利润为2.29 亿元,同比下滑58.96%,环比下滑54.21%。这主要因为第三季度铝锭价格呈下行趋势,公司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同时欧盟反倾销及国外客户消耗库存导致外贸销量有所下滑,国内外铝锭价格倒挂减弱外贸盈利。 对于三季度业绩下滑,公司表示上述因素均为临时性因素,不会影响公司盈利长期增长。刘杰在业绩会中透露,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排产至明年1月份,截至10月底整体产销仍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毛利处于行业中上等水平,市场波动性大,确实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四季度铝锭价格较为稳定,国内外铝锭价差得到改善,LME价格及汇率都有所上升,这些有助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 产能方面,刘杰表示,在建义瑞新材年产70万吨绿色新型铝合金材料项目,产品涉及再生铝、新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再生铝及热轧产线已初步投产。此外,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产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据了解,25万吨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主要产品为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较大的锂电池用铝箔、铝塑膜、电池pack 包用铝及电池水冷板等。 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刘杰表示,新能源产品认证顺利,动力电池壳、电池托盘等产品已有批量生产交付,水冷板等其他新能源产品的验证进展顺利,公司参与了新能源电池厂商明年订单的招标。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郑州宣布将于11月25日至29日对主城区进行流动性管理,有投资者关注管控政策是否会对11月产销产生影响。刘杰回复,公司生产经营目前基本正常,工厂内部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郑州市主城区即将实行的静默管理不包含巩义市,公司在郑州市区内的明晟新材厂区属于省级白名单客户,整体影响较小。
11月23日晚间,万顺新材公告,公司全资孙公司安徽中基电池箔科技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300750)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2023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安徽中基承诺向宁德时代供应锂电铝箔,最低供货量合计为32万吨。 资料显示,万顺新材主要从事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和功能性薄膜三大业务,公司围绕发展战略,整体稳步发展,是国内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和功能性薄膜行业的领先企业。目前,公司拥有铝箔产能12.3万吨,配套铝板带产能11万吨。 万顺新材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安徽中基现有电池箔产能4万吨/年,二期3.2万吨项目计划明年开始投产,另外正在筹建年产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 据悉,年产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是万顺新材今年1月份公告的定增募投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为20.8亿元,拟使用本次募集资金12亿元。今年10月,该定增申请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在业绩方面,万顺新材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2.81亿元,同比增长5.0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631.68%。 电池网还注意到,除了铝箔,宁德时代在今年10月还与嘉元科技签订了《高端锂电铜箔采购合作意向备忘录》,在现有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业务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宁德时代根据其经营情况,预计2023年全年拟向嘉元科技采购4.5微米及5微米高端锂电铜箔不低于2万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