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

  • “新兔”行情即将展开!复盘上一轮生肖年 节后能否开门红?这类风格或迎高胜率

    1月20日,虎年行情以三大指数红盘收官,从整个虎年行情来看,指数、板块、个股均波动剧烈,期间共历经两次较大跌幅,同时也收获两次迅猛反弹。尤其是步入2023年后,随着市场行情持续向好走高,各个指数、板块、个股也普遍迎来修复,大幅收窄了去年的部分跌幅。 注:上证指数虎年全年走势图(截至1月20日收盘) 科创50跌幅居前,煤炭行业表现最佳 从数据上看,虎年行情(2022年2月7日至2023年1月20日)中,沪深两市核心指数基本收跌。其中,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不佳,跌幅高达16.28%,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也双双跌超10%,分别代表权重和小盘股的上证50、中证1000分别跌近7.11%、3.39%,同时,上证指数也跌幅近2.88%,不过,B股指数则逆市表现优异,其累计上涨近6.93%,成为为数不多的收涨指数。 注:A股各大主要指数虎年表现一览 板块方面,以申万行业一级统计,在虎年行情中,仅四分之一(近25.8%)的板块实现年度收涨。其中,煤炭板块在虎年行情中表现最为出色,其板块指数累计上涨近20.9%,综合、美容护理板块以17.6%、11.6%的涨幅分别位居涨幅榜的亚、季军。而跌幅居前的板块中,电子板块承压明显,其累计大跌近20.1%,钢铁、建筑材料、环保板块累计跌幅也均超10%。 注:A股市场虎年涨幅居前/跌幅居前板块一览(申万一级) 个股方面,同样以虎年行情统计,除去虎年期间上市的新股,近四成(41.5%)个股实现收涨,中位数个股跌近4.89%。其中,股价涨幅成功翻倍的个股达68只,具体来看,绿康生化、通润装备、宝明科技、传艺科技、盈方微位居涨幅榜前五名。此外,股价“腰斩”(超50%)的个股达48只,其中有ST股15只,占比近三成,具体来看,*ST紫晶、*ST泽达、*ST吉艾、*ST凯乐、*ST科林跌幅居前。 复盘上一轮生肖年,节后行情如何看待 从历史行情来看,以上一轮(近12年:农历2011年至2022年)生肖年统计,马年(2014年)市场表现最佳,当年上证指数全年(农历)累计上涨近60%,其次,鼠年(2020年)及猪年(2019年)行情也同样出色,其沪指涨幅分别达22.8%、13.7%。而狗年、兔年、蛇年、羊年则表现不佳,当年沪指跌幅均超10%,其中,狗年期间沪指全年跌幅近18.2%,位居跌幅榜第一。 注:近12年生肖年沪指行情(农历2011年至2022年) 若单从兔年表现来看,上一次兔年(农历2011年)各大主要指数均有所下跌,其中,创业板指跌幅近37%,深证成指、上证指数也均有21%、17%的跌幅。同时,代表小盘股的中证1000全年跌幅近29%,而代表权重的上证50指数仅下跌近9.8%,由此可见,上一次兔年行情中,中小盘股的跌幅较之大盘股更深。此外,上上一次兔年要追溯至1999年,由于恰逢史上最著名5·19行情,其沪指全年上涨近37%。 整体来看,历史上的两年兔年行情可谓是“喜忧参半”。目前,虎年行情成功收官,且在“虎尾”期间(今年1月),市场明显大幅发力,北向资金加速增持,随着2023年的“新兔”行情即将到来,市场对节后A股走势的热议度也是居高不下。复盘近些年的春节假期后的行情“胜率”来看,除去个别年份的极端行情,市场于春节后的上涨概率往往较大,存在一定的“春节效应”。而在市场风格方面,从历史数据上看,以中证1000指数为代表的小盘股上涨概率往往高于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市值权重股,小票显著占优。 对于今年节后行情,招商证券指出,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复苏进入兑现期, 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告一段落 。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新预期形成阶段,市场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尽管北上资金仍可能持续买入,但是随着融资盘回归,个人投资者在节后开始活跃,节后市场仍可能持续上涨,但是 中证1000可能会逐渐占优 ,演绎春节效应下半场, 中小成长相对占优,尤其是前期表现最差的科创50。

  • 光伏板块掀涨停潮 硅料降价有望刺激装机回升 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

    SMM1月6日讯:光伏板块今日强势上涨,盘中一度涨超7%,截止日间收盘,涨幅达5.99%。个股方面,今日更是掀起涨停潮,海优新材、东方日升、明冠新材超15%涨幅居前,能辉科技、中信博等涨超10%,福莱特、福斯特、爱旭股份、芯能科技等股纷纷涨停。 硅料、硅片降价潮迅速向电池片、组件环节蔓延 近期,硅料、硅片报价持续下跌,产业链价格博弈日益激烈,降价潮迅速向电池片、组件环节蔓延。随着上游跌价带来的产业链降本,多家机构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或将爆发。 根据SMM最新报价显示,1月6日 多晶硅复投料均价报 16.75万/吨,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 报15.75万/吨。较上周均价均有大幅下跌。目前市场成交情况清淡,因市场价格跌幅和跌速远超预期,大多一线上下游企业仍处于僵持观望中。 此外,硅片价格近期同样持续下调,根据SMM最新报价显示, M6单晶硅片日均价 为3.30元/片, M10单晶硅片日均价 为3.55元/片, G12单晶硅片日均价 为4.95元/片,M6单晶硅片报价较上周均价下跌21.52%,G12单晶硅片则下跌达26.56%。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硅料、硅片环节降价正加速向下游电池片、组件环节传导。 据SMM最新报价显示,单晶PERC电池片1月6日均价报价在0.65-0.80元/片,较上周周均价下跌超30%;单晶topcon电池片日均价报价在0.94-0.97元/片,较上周周均价下跌超20%。 年关将近,终端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需求阶段性乏力,SMM认为,导致国内硅片价格”腰斩“最核心原因仍是2022年底需求的持续不振,进入12月以来由于全国疫情影响、劳动力短缺以及终端成本的影响,终端电站项目开工情况持续转淡。 SMM认为,1月仍是整体走跌的行情,后续随着光伏各级产能的投放,2023年过剩必然是市场常态,但目前供需的严重失衡还有一定疫情及季节性影响。1月之后随着春节以及疫情高峰期的结束,下游各个环节将迎来一波复工高潮。一季度随着各个一体化龙头企业将库存消耗至正常水平,企业后顾之忧减少,市场将逐渐止稳甚至不乏小幅反弹的可能。 硅料降价有望刺激光伏装机需求回升 SMM认为, 按照目前行情来看,电池片的整体收益确实较大。硅料的下降,其实最先开始的就是硅片的降价,硅片价格的下行给了电池片充足的让利空间。但电池片由于产能相对于硅片以及组件来说相对不足,所以它的整体跌幅也较小一些,近期电池片的利润其实有明显的扩大。但从长期来看,电池片和组件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随着硅料硅片的降价,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趋势也会相继下行。根据我们和组件厂的沟通来看,组建后期也会出现跟跌的情况。硅料降价的最大受益者,长期来看可能是终端电站。因为对电站来说,之前由于收件价格的固定以及组件价格的高涨,整体的利润其实较为薄弱,甚至出现了倒挂的情况。上游的价格逐渐走低,但输电的价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对于终端电站,它未来的利润空间是长期且稳定的扩大趋势。 华鑫证券指出 ,从供应方面以及价格方面来看,2023年,硅料不会成为光伏装机的限制因素,硅料价格下跌将直接推动装机积极性。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硅料价格下降利好2023年装机预期,预计光伏电池产能建设进入加速期。电池片为产业链短板环节,2023年产能建设将全面加速。上游材料价格回落最终会带动组件价格下降,进而带来装机需求提升。经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65.71GW,长城国瑞证券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超过80GW,2023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00GW。 财信证券亦指出,2023年国内外光伏成本同步下降,组件价格触及1.8元/W后,全球光伏市场新需求将启动。对于明年国内的光伏装机量,财信证券同样向上看到100GW。 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介绍,从历史复盘去看,每轮加速下行之后,不单单是中国市场会有需求激发可能,海外其余价格敏感市场或在今年一季度组件降价后带来超预期需求和弹性。 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 “拥硅为王”的时代结束,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行业将从供需错配产生的价格弹性转向技术变革的发展久期。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盈利修复、电池技术迭代以及光伏材料缺口等。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电池片为产业链短板环节,2023年产能建设将全面加速。N型电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电池产能存在较大缺口。华鑫证券认为,电池新技术将成为行业争夺的制高点,有望在2023年放量,TOPCon进入红利释放期。就盈利能力而言,财信预测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迎来强劲修复,毛利率可达到20%左右,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中信证券则看好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N型电池技术迭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三个光伏材料环节,包括焊带、POE胶膜、银浆等。华鑫同样指出,POE胶膜性能优异,N型组件产业化加速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光伏级POE粒子需求,推荐关注布局POE粒子、胶膜的企业等。

  • 国家重申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 地产股修复机会到来?

    1月4日,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 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国信证券指出,继2022年11月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端的利好政策频出后,房地产行业支柱地位被频频提及,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依旧重要,合理自住需求政策加码预期不变。 中长期看,地产股债也逐步渡过最艰难的时候,地产股修复机会到来。 相关概念股: 保利发展(600048.SH)、万科A(000002.SZ)、招商蛇口(001979.SZ)、金地集团(600383.SH)、深振业A(000006.SZ)。 消息面上, 近期,房地产再度被重申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2月19日,依据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作深入解读。中央财办认为,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左右,加上建筑业则占到14%。 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刘鹤指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 在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再强调了“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许家印、莫斌等地产大佬均通过新年致辞的方式,总结2022年的工作,并对2023年行业及企业发展做出展望。他们不讳言过去一年的挑战,不过对未来仍有希望。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近日公司内部信中称,2022年恒大地产732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全年累计交楼30.1万套。“2023年是恒大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千方百计保交楼的关键年,只要全体恒大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保交楼任务,偿还各种债务、化解风险。”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近日在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如是说。“第三支箭”持续加力正在开启房地产市场信心修复之路。 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华在1月1日发布的新年致辞中称,过去的2022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极其艰辛的一年,众多同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至暗中艰难求索。同时,2022年也是行业加速寻找破局之道、重塑信心的关键一年。 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李欣在新年献词中提到,2022年房地产行业由“速度与规模至上”走向“稳健与质量至上”,趋势转折、市场收缩、格局重塑。 对于后市展望,中指研究院测算认为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特点为:“销售量价趋稳,新开工面积调整态势难改,投资或继续下行”。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恢复较为缓慢,购房者收入预期、置业信心修复仍需时间,预计销售市场最快或在今年二季度企稳。 国信证券指出,继2022年11月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端的利好政策频出后,房地产行业支柱地位被频频提及,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依旧重要,合理自住需求政策加码预期不变。尽管当前地产基本面尚未反转,但随着稳地产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政策根本性拐点出现与基本面筑底接近结束,共同带来地产贝塔行情。 中长期看,地产股债也逐步渡过最艰难的时候,地产股修复机会到来。 中信证券研报称,预计2023年房地产销售前低后高,有望重回正增长。2022年的疫情及管控措施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销售、也影响到居民购房预期。行业分化明显,一二线城市的市场销售复苏可能更快。总体而言,预计2023年商品房销售额将同比略有增长,市场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房价也将逐渐走稳。 相关概念股: 保利发展(600048.SH):主营高端精品住宅开发、城市地标性商用物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成涵盖物业服务,全域化管理,销售代理,商业管理,不动产金融等在内的不动产生态平台,综合实力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五,央企第一。 万科A(000002.SZ):中国最响亮的品牌地产开发商,2021年本集团在全国商品房市场的份额约3.5%,销售金额在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沈阳,长春,西安,合肥,济南,南昌,西宁,无锡,南通,烟台,三亚等20个城市位列第一。 招商蛇口(001979.SZ):在深圳拥有大量待开发的优质土地资源,拿地聚焦高能级城市,扩储方式多元;持有型物业多点开花,向双百目标迈进;保持央企融资优势,财务持续稳健。 金地集团(600383.SH):深耕一二线主流城市的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华南,华北,华东,华中,西部,东北,东南七大区域的全国化布局,精耕全国78座城市。 深振业A(000006.SZ):公司是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聚焦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开发商。公司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在深圳、广州、南京、天津、南宁、长沙、惠州、西安、东莞、深汕合作区、河源等地分别设立地区公司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产品类别涉及普通居民住宅、商用物业、别墅等多种类型。

  • 700亿绿电股50亿投建海上风电项目 风电板块强势涨近6%【股市异动】

    SMM12月26日讯:受到国电电力宣布50亿投建海上风电项目消息的影响,今日风电板块开盘持续走强,截止日间收盘涨幅达5.98%。个股方面,金雷股份以超12%涨幅居前,天顺风能、大金重工双双涨停,恒润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等十余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国电电力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象山公司拟投资建设象山1号海上风电工程项,该项目项目动态总投资49.74亿元。公司持有象山公司51%股权,按照股比计算,公司需向象山公司增资5.07亿元用于该项目投资建设。 与此同时,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中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1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据悉,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一期建设规模为12台单机容量16MW以上的风机,装机规模为20万千瓦,2025年底全部建成并网;二期工程装机容量80万千瓦,计划于2027年底全部投产。 另外,太原重工上周五发布公告,拟引入山西绿色转型发展升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绿色发展基金”)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向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增资3亿元。据悉,本次引入绿色发展基金对新能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及老股转让,有利于提升太原重工资产证券化水平,助力新能源板块发展,加快推动风电产业链拓展和做强做优。 中银证券认为风电招标量维持高位,整体需求景气持续验证,海上风电高增长进入兑现期。整机价格持稳有助于稳定产业链盈利中枢,大宗原材料价格松动有望修复中游盈利能力,产业链方面,建议优先配置业绩增速有望匹配或超越行业需求增速的海风、国产化替代环节的龙头企业。海风方面,海缆、桩基环节或受益于2023年海风需求同比翻倍式增长;此外,深远海化是海风长期发展的大方向,漂浮式风机项目逐步落地或带动锚链环节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方面,海外轴承厂涨价背景下,国内轴承性价比优势有望凸显,掌握大兆瓦主轴轴承量产技术的企业有望领衔国产替代,同时国内专业化第三方滚子厂商或凭借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安信证券预计2023年海外居民电价中枢仍将上行,户储需求无忧。相较于波动较大的电力批发市场,海外发达地区终端居民电价调整的频次相对较低,而在2022年批发市场电力采购成本大幅上行的背景下,售电公司普遍对2023年居民电价进行了明显上调,高电价背景下海外户储经济性突出。长期来看,当前欧盟、美国等地区户储仍处于发展初期,潜在渗透空间巨大。因此,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海外户储需求端的变化,在2022年高增长的基础上,2023年行业仍将延续较高的景气度。 此外,11月国内新增风光装机数据较为平淡,看好2023年装机弹性。根据能源局发布数据,11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38GW,同比下滑75.0%,环比下降27.4%;新增光伏装机7.47GW,同比增长35.3%,环比10月提升约32.4%。虽然短期内大型风光项目建设进度受疫情、供应链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大,但随着上游供应链瓶颈的破除以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提速,我们对于2023年国内风光装机弹性仍然较为乐观。

  • 赛道股回暖 半导体强势涨超3% 三星计划明年增加芯片产能【股市异动】

    SMM12月26日讯:今日赛道股集体回暖,光伏、半导体等板块强势反弹,其中,半导体板块早盘迅速走强,并全天保持强势,截止日间收盘,板块涨幅达3.48%。个股方面,芯海科技以超13%涨幅领先,睿能科技、铖昌科技涨停,龙芯中科、臻镭科技、帝奥微、国科微等十余股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据《首尔经济日报》25日晚些时候报道,尽管全球芯片需求预计将放缓,但韩国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依旧计划于明年增加其最大半导体工厂的芯片产能。 三星电子位于韩国平泽地区的P3工厂今年开始生产高精端的NAND闪存芯片,这是三星电子最大的芯片生产工厂。据一位未具名的业内消息人士透露,三星计划让P3工厂扩增DRAM生产设备,增加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计到明年,P3工厂每月可生产7万片12寸晶圆,高于目前DRAM产线的每月2万片产能。 有分析师表示,三星坚持增产和扩大投资计划,可能有助于其在存储芯片市场扩大份额,并在需求复苏时更对其股价有利。 此外,根据日本2022年度设备投资动向调查显示,日本全部产业的投资额比上财年增长25.1%,增至30.8048万亿日元。自以雷曼危机前的繁荣为背景、投资增加的2007年度以来的新高。增长率也创出2000年度以后新高。在面临经济衰退隐忧的背景下,汽车和精密器械的去碳化、半导体相关投资仍明显增长。 中航证券认为,行业具备强周期、高弹性、事件驱动的特点,稳定的全球政治环境、宽松的货币环境、主流意愿的消费爆品是驱动行业上行的因素。明年看好3个方向:有高景气下游的功率半导体、超跌反弹、困境反转的标的。2)模拟芯片:行业下游广泛,市场格局分散,国产芯片较容易在单一领域获得成长空间,看好后续有业务横向拓展能力的公司。3)存储芯片:海外巨头集体削减开支以清理库存,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行业基本供需平衡。看好在车载存储市场中进展顺利,且现阶段配置性价比较高的公司。 民生证券表示,半导体发展最终还是要看增量市场。未来产业链投资机遇将围绕新能源电子、特种芯片等增量赛道展开,设备材料零部件等,短期受外围因素扰动,长期仍坚定看好。 东吴证券表示,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整体向下的背景下,大陆头部晶圆厂延续大规模扩产步伐,在政策资金的强加码下,逆周期扩产成为大陆半导体行业的现状。无论是当前业绩还是未来业绩,半导体设备都是自主可控链条里业绩确定性最强的板块之一。

  • 港股内房股集体下挫 合景泰富折价近15%配售超2亿股

    今日内房股多数下挫,其中合景泰富集团(01813.HK)、合生创展集团(00754.HK)、禹州集团(01628.HK)分别下跌12.29%、11.09%、7.27%。 注:内房股表现 内房股度多数走低,或许与近期内房股频繁配售募资相关,最新一例就是合景泰富集团,其在周日发布配售公告。 注:合景泰富集团配售公告 合景泰富集团在周日宣布,已就配售及认购事项订立协议,拟先旧后新配售2.35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约7.38%;每股作价2.01港元,较上周五收报折让14.83%;所得净额4.67亿元,拟用于现有债务的再融资及一般企业用途。 受此影响,合景泰富集团股价早盘一度下挫近15%。截至发稿,合景泰富集团跌12.29%,报2.07港元。 注:合景泰富集团走势 事实上,房地产企业近期频频受利好影响,目前股价相较于此前低点已大幅反弹。与此同时,包括合景泰富、碧桂园等多家房地产相继开启融资渠道,市场对此就为关注。 海通国际近日指出,只要有足够的认购需求,大部分民企内房开发商都会考虑发行新股。虽然今年下半年配售募集资金规模非常小,但开发商仍希望继续配售,因令公司存续比每股资产净值大幅摊薄更重要,而开发商目前境外融资渠道有限,境外融资能够帮助开发商偿还境外美元债务。 对于房地产财务何时改善,海通国际指出,内地房地产投资仍然很低,在2022年剩余时间不太可能出现好转,虽然随着近期政策放松下,开发商的财务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善,相信这种改善可能会从2023年首季度开始广泛出现。 房地产市场信心尚未修复 短期下行或将持续 虽然此前利好频发,令房地产公司回血。东方证券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的纾困本身不创造信用,后续决定企业信用修复的关键是资产价格和销售去化速度。需求端政策亦在继续加码,认房认贷等政策放松进一步扩大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但由于当前居民对收入预期和房价预期转弱,疫情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房企在购房者端的信用也未完全修复,短期内销售惯性下行或会持续。 国家统计局也在15日公布房地产前11个月数据,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资94016亿元,下降9.2%。房屋新开工面积111632万平方米,下降38.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1734万平方米,下降39.5%。房屋竣工面积55709万平方米,下降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442万平方米,下降18.4%。 而在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方面,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2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2%。商品房销售额118648亿元,下降26.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4%。

  • 燕东微为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企业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金额较高

    12月7日,燕东微(688172.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21.98元/股,申购上限为2.50万股,市盈率68.39倍,属于上交所科创板,中信建投为其独家保荐人。 燕东微是一家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半导体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公司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及分立器件制造和系统方案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16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或技改项目,其中包括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参与了4项国家标准及1项电子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连续六年获得“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称号。 招股书显示,燕东微主营业务包括产品与方案和制造与服务两类业务。公司产品与方案业务聚焦于设计、生产和销售分立器件及模拟集成电路、特种集成电路及器件;制造与服务业务聚焦于提供半导体开放式晶圆制造与封装测试服务。公司主要市场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电力电子、新能源和特种应用等。2020年,公司作为北京市首批两家入选企业之一,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行动”名单,致力于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展望未来,燕东微指出,公司将面向AIoT、汽车电子、5G通信、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等应用领域,坚持高密度功率器件、显示驱动IC、电源管理IC、硅光芯片四大产品方向,坚持More than Moore+特色工艺的技术路线,坚持IDM+Foundry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设计、芯片制造、封测的能力,努力成为卓越的集成电路制造商和系统方案提供商。 值得注意的是,燕东微存在关联交易相关风险等。具体来看,燕东微的关联交易金额较高。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8,588.28万元、17,225.65万元、27,836.85万元和35,207.35万元,占发行人总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91%、9.63%、13.02%和15.87%;其中主要为向北方华创采购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交易金额分别为7,381.11万元、16,915.70万元、26,960.83万元33,943.25万元。北方华创为我国国产集成电路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燕东微的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采购了大量国产成套关键装备、实现了国产装备在大规模生产线上的量产应用验证,因此,燕东微向北方华创采购金额较大具有合理性,相关交易预计会持续发生。 燕东微称,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 财务方面,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度,燕东微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41亿元、10.3亿元、20.35亿元及11.56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1.76亿元、2481.57万元、5.69亿元及3.19亿元人民币。

  • 连续2年增收不增利 新材料“小巨人”今日申购

    今日2只新股申购,分别为北交所的康比特、汉维科技;2只新股上市,为科创板的三未信安,北交所的格利尔。 今日申购新股 康比特是国内运动营养食品领先品牌 ,自成立以来,连续入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集中采购营养食品目录,入围产品的品类、数量、销售额多年位居前列。公司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等。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97亿、3.569亿、4.896亿;净利润分别为4613万、1667万、4540万。 汉维科技为新材料“小巨人”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环保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产品为脂肪酸盐助剂和复合助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之塑料、涂料、橡胶、石化行业,同时可应用于造纸、食品、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2021年, 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87亿、4.750亿、5.257亿;净利润分别为5166万、4334万、3294万。 今日上市新股 三未信安是国内商用密码领域的领先厂商 ,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证券、电力等关键行业,以及海关、公安、税务、医疗保障等政府部门,客户包括吉大正元、数字认证等网络安全企业,公安部、财政部、医保局等国家部委用户以及国家电网、中石油、腾讯等国内国际大型企业客户。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2.02亿元/2.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0亿元/0.52亿元/0.75亿元。 根据初步预测,2022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263.99万元至12,006.13万元,同比增长37.41%至60.74%。 格利尔是一家专业从事LED照明及磁性器件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3亿元、3.72亿元、5.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24万元、3143万元、3644万元。2022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52,44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5,567.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2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