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关税问题降温后,特别是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缓和,仍在持续鼓励着跨太平洋间的航运贸易,美线集运价格在5月12日中国联合声明发布后的第三周后依然呈现强势上涨,尽管集装箱运输预订量正逐渐开始放缓。 海事研究咨询公司德鲁里周四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上海到洛杉矶运输一个40英尺标准箱(FEU)的价格,在截至5月29日的一周内录得了今年以来最大的周涨幅——上涨近17%至3738美元。 虽然目前每个集装箱的运费价格仍比今年1月份的峰值低近三分之一,但已经明显高于3月底时的最低点2487美元,当时正值特朗普宣布“解放日”关税之前。 运输数据公司Xeneta预计,未来几周内运费可能还会翻番,甚至可能因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关税的最新裁决而涨得更高。 本周三,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出人意料地裁定,特朗普无权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一揽子全面关税。 在本周之前,美线集运价格的飙升几乎是由进口商抢运订单所推动的,在特朗普于4月初将对华关税税率提高到145%后,许多进口商暂停了订单的发货。Flexport的海运主管Nathan Strang表示,一些集装箱线一度爆满,船期被排到了7月份。人们几乎都在全然不确定的情况下运作,所以他们一旦看到机会,就会赶紧要求发货。 销售人造圣诞树和节日装饰品的美国企业Balsam Brands就表示,未来几周该公司要从中国运进500个集装箱的万圣节装饰品、圣诞树和饰品,预计与5月中旬的平均即期运价相比,其将为此多支付约100万美元的额外运输成本。 不过,目前尽管集运价格依然高居不下,但集装箱运输的预订紧张情况好歹已有所缓解。 物流技术公司Vizion和Dun & Bradstreet的数据显示,本周前三天,集装箱运输预订总量约为10.6万个20英尺标准箱,这比前一周同期的13.7万个标准箱已有所下降。在全球范围内,5月19日开始的一周是今年迄今为止预订量最高的一周。 追踪过去两周实际航运情况的数据——其变化往往滞后于集装箱预订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放缓趋势。 过去15天内约有34艘船从中国港口驶往美国,这比前一周的滚动15天数据48艘有所减少。这些船只运载的集装箱也减少了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局面”,德鲁里海运服务公司总监Jayendu Krishna表示,“我们看到的是供应链以及运费、订舱和开航等指标之间的不断再平衡。” 与此同时,相关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也正在开始恢复。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已经承诺增加运力,而随着需求改善,小型货运代理公司在缺席多年后也正在重返该航线。中联航运就正充分利用跨太平洋航线突然出现的繁荣时期,将开始提供横跨太平洋的航运服务,连接多个中国港口与美国长滩港;韩国的高丽海运在退出数十年后也将恢复跨太平洋航线服务。 中国的整体贸易量也仍处于高位,上周中国港口处理的集装箱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这是连续第16周出现同比增长。
“美线远东至洛杉矶的运价(较上周)翻倍了,价格每天都在变。”青岛一位货代企业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很多跑其他航线的船开始掉头跑美线,带着墨西哥等其他航线运价也涨了。 一家上海货代公司的销售人员今日还向财联社记者透露,“中东、非洲航线也爆舱了。手头一项中东业务,(较开航)提前10天订,都没订到舱,运价也涨了一两成。就在刚才,MSC还通知,地东线已无特价舱,执行FAK费率。这些都是美线爆舱涨价后的连锁效应。” 现货运价方面,美线运价从5月12日后,确有明显回升。极羽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至洛杉矶航线,截至今日发稿,马士基5月26日开航航次报价,已达到3705美元/FEU,较5月12日报价上涨了96%。欧线运价方面,当前涨幅较小,以上海至鹿特丹航线为例,截至今日上午,东方海外5月28日开航航次报价为1774美元/FEU,较5月12日时的报价上涨7.5%。 美线快航则因其运价高于普船,订舱变化不如普船明显。财联社记者从接近快航龙头公司美森(MATX.US)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公司的订舱情况来看相对平稳,并未出现全面爆舱的现象。公司近期对运价上调1500美元/FEU,是将价格调整至关税冲击前的正常水平。 “目前美线出现明确的运价上涨趋势,欧洲航线或存在一定程度跟涨,但涨幅较难与美线媲美。这与美线和欧线船舶配置的大小有较大差异相关。加上前期美线停航比例较高,部分船舶转向欧线,这些运力正陆续撤回美线,预计后续欧线直接转向美线或相对受限,但市场仍存在一定的联动效应。”中信期货研究所工业与周期组负责人武嘉璐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武嘉璐进一步分析道,中东地区爆舱,或由于(货主)本身需求偏好和旺季来临,叠加前期斋月囤积货物当前发运。墨西哥、南美地区运力紧张,是由于原先美线运力减少20%-30%,ZIM等航运公司开始部分将南美航线船舶调至美国航线。值得一提的是,高丽海运开始增加美线运营,美线高运价将带来市场的自发性调整。 此外,武嘉璐认为,预计集装箱(供应)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尽管2021年和2024年由于运价偏强航运公司订造了较多集装箱,但仍需观察美国此次抢运持续性和强度,是否会带动港口拥堵、周转放缓和集装箱短缺,同时还需关注若出货量不及预期的影响,以及欧线今年供给过剩、货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不过,班轮公司对今年全年收益预期仍趋谨慎。赫伯罗特在近日公布的Q1财报中表示,对今年的全年展望维持不变的观点,即在艰难市场环境中,预计集团EBITDA会低于2024年。另一家班轮公司人士此前也告诉财联社记者,对今年全年集运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关税缓和背景下,货主出货需求增加,美线集运市场短期内表现供不应求,运价明显上涨。财联社记者近日采访多名港航企业人士获悉,班轮公司订舱量较此前有增加,但运力调配仍需时日;港口方面,有港区称此前受关税冲击货量下滑约三至四成,货量的明显上行变化预计需要1-2周后显现。 “5月12日至今,向运去哪询价美线舱位的客户量,预计较5月12日前增长接近一倍。”国际物流服务商运去哪的美线航管专家雷磊(化名)告诉财联社记者。 某国际班轮公司人士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因关税缓和,公司美线订舱量出现上涨。 询价增多、订舱量增加,但运力仍未恢复。针对当前市场上出现的爆舱情况,华东地区港口某港区人士认为,这主要原因仍是舱位有限,前期班轮公司运力调整、航次调整所致。另一名华南地区的港口上市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透露,目前其所在港区,船公司已经将原来撤出美线去中东、地中海等方向的运力,陆续调回美线。 “实际上,此前关税冲击背景下,我们公司并未取消任何美线服务,运力上确实有所缩减(比如换小船)。当前美线货量水平若要恢复,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比如客户决定下单到船公司接到舱位需要一定时长、船公司重新调配运力也需要时间。”前述国际班轮公司人士进一步说。 基于此,多名港口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1-2周后,港口货量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集卡拖车层面的市场反应也并不会这么快。 上海秃鹫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道ALUCK创始人王文涛也向财联社记者解释道,集卡拖车环节处于货代订舱后,目前其所在平台数据也并未反映出增量,预计下周订单量才能在集卡车队上有所体现。 “这主要是因为,即便是5月12日下单订舱的客户,也要等到1周后报关、清关等流程完成,方能发货上船。”雷磊分析称,货量若要恢复至常态水平,预计至少需要1-2个月来消化此前受关税冲击影响而积压的出货需求。 不过,财联社记者还注意到,因运力不足市场供不应求,市场运价已经出现明显变化。 极羽科技今日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至长滩、洛杉矶港可查询的航次数量明显增加,从昨日的12个航次,增加到了27个。其中,截至今日,马士基5月26日开航航次报价为3035美元/FEU,该航次报价较昨日的2020美元/FEU增加了1015美元/FEU;ONE、MSC报价与昨日持平;达飞5月18日-6月3日开航航次运价已从昨日的3646美元/FEU-3846美元/FEU,上涨至了4546美元/FEU;赫伯罗特6月开航航次报价,甚至达到9013美元/FEU。 至于今年全年,集运市场走势,另一家班轮巨头的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今年该市场的发展仍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目前形势趋于谨慎乐观。
中美关税大幅下调,恰逢集运订单旺季,业内预计,随着运力调整、货量增加,美线集运市场有望迎来一波抢运潮。 或受此影响,今日A股航运板块大涨。截至收盘,国航远洋(833171.BJ)股价涨23.54%、华光源海(872351.BJ)股价涨17.74%;宁波海运(600798.SH)、宁波远洋(601022.SH)、海通发展(603162.SH)、凤凰航运(000520.SZ)涨停。集运欧线期货EC2508涨幅达12.38%。 不过,一家货代公司的美线业务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除非货主有库存,否则货物都需要先生产再出口,因此航运市场反应会有所滞后,可能一周后才会有货量上的变化。此外,班轮公司此前缩减美线运力,实则也让舱位表现紧张状态,使得市场一直呈现‘爆舱’态势,未来市场出货量能否进一步增加,还要根据班轮公司舱位增加的情况。” 现货运价来看,上海至洛杉矶航线方面,极羽科技提供的报价信息显示,截至5月13日,马士基5月20日、5月26日开航航次报价分别为2070美元/FEU、2020美元/FEU,较上周五的报价数据有所上升,当时的报价分别为1945美元/FEU、1865美元/FEU。马士基上海至鹿特丹航线5月22日开航航次报价,也从截至上周五的1490美元/FEU提升至今日的1536美元/FEU。 至于未来运价走势,有机构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分析道,欧线方面,受此前高额关税政策影响,美线货量大幅降低使得班轮公司缩减美线运力,调配至欧线,在欧线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运力的增多使得欧线供求失衡,打击了欧线运价。随着班轮公司恢复美线运营,将调配至欧线的运力调回美线,缓解了欧线运力过多的压力,从而对欧线运价有提振作用。 美线方面,中信期货研究所工业与周期组负责人武嘉璐表示,短期市场或将围绕美线补库效应带动抢出口交易。 前述机构人士进一步称,关税豁免期,叠加美线6-8月基本是订单旺季,美线需求有回升预期,运价也会有上涨驱动。但考虑到30%的关税仍会对不少出口企业的利润造成压制,需要关注实际的抢运规模。 集运市场外,航空货运市场也迎来转机。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白宫官网发布行政命令,修正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低到54%。 一家空运货代公司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当前不少做FBA货的电商,囤积了一定量的小包货,担心运价会出现飞涨,急于出货。同时,国内三大航提高了现有航班(上半月低密度美线航班)的运价,并准备美线航班的恢复。但航班的恢复和大贸货订单的确认和生产仍需要时间。整体来看,美线航空运价大概率会提升,不过美国取消T86的政策还是没有改变,跨境电商物流仍面临挑战。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