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尽管美股在7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遗憾收低,但标普500指数在当月仍然上涨了逾2%,多次刷新历史收盘高位纪录,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指表现甚至更好。 多重迹象显示,在经历了今年早些时候的高度焦虑后,华尔街似乎已经重新回归到了疫情后追逐风险的“常态”,而散户投资者也正试图抢占这轮升势行情的主导权。 从消息面看,美国"大而美"法案在7月初通过,为公司税收、政府支出计划以及纳入该法案的其他因素,提供了更多明确性。 在二季度美国资产一度遭遇“股债汇”三杀后,围绕“美国例外论”的交易似乎又开始卷土重来。 7月,衡量美国主权信用风险的指标——美国1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继续下降,现已回落到了去年大选时的低位水平…… 在美国主要股指里,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指数是当月表现最差的主要股指,而 大型科技股的飙升则推动纳指领涨,目前已连续第四个月走出阳线…… 科技股权重较大的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得到了坚实的上市公司盈利支撑:第二季度财报季开始时预期较低(仅预期盈利增长4%),但迄今为止财报季的表现显然超过了这一预期,尤其是AI领域的动能强劲。 英伟达的市值在7月惊人地增长了700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首家迈过4万亿市值门槛的公司,而微软市值也一度在周四盘中越过了该里程碑门槛。 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技股表现外,7月美股市场令人难忘的另一幕,无疑是散户投机浪潮的再度兴起。 过去两周时间里,模因股(MEME)先是大幅上涨,然后又是迅速下跌。 散户投资者在Opendoor 、柯尔百货、Healthcare Triangle等多只网红股身上接连“切换阵地”。 在宏观经济层面,本月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稳健,连续出现了多组令人惊喜的积极数据 ,这推动了花旗美国经济惊奇指数持续回升。 与上半年的低迷势头不同的是,7月份美国硬数据和软数据均意外上涨,其中软数据表现更佳——这显然也成为了美联储毅然顶住鲍威尔施压,坚决不降息的有力理由。 强劲的宏观数据以及鲍威尔本周明显鹰派的表态,已导致利率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幅度的预期大幅回落 ——现在预计年内降息两次的概率已低于了五成,而对2026年降息幅度的预期则攀升。 在美债市场上,7月份,美债收益率全面走高。 其中,与美联储利率预期变动关联最为紧密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升幅最大。 这帮助美元在7月份上涨了逾2.5%——这也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彭博美元指数首次在月线走高。 此消彼长的是,金价目前已经连续第三个月表现平平——现货黄金价格7月累计下跌了0.3%。 而若盘点7月表现最强势的标的,许多加密货币显然榜上有名: 比特币在上半月一度升破12万美元,续创历史新高,随后在下半月始终徘徊在11.8万美元的高位附近…… 以太坊7月份更是飙升逾50%,为2022年7月以来表现最好的一个月,整个月仅有一天出现了以太坊ETF资金流出。 最后,七月份真正引人注目的事情是投机性冒险行为的复兴…… 高盛编制的投机交易指标(STI))大幅上涨,目前已处于了1998-2001年和2020-2021年以外的最高水平(尽管眼下仍远低于这两个时期达到的高点。 有趣的是,高盛策略师Chris Hussey指出,尽管STI此前两次达到如此高位之后都出现了大幅市场抛售,但近期投机交易活动的增加,预示着股市短期内可能仍存在上行风险。正如人们在1999年和2021年所看到的那样,在科技泡沫破裂之前,股市可能会大幅走高。
尽管日本当局迄今还没有正式官宣进行了外汇干预,但美日两国越来越多的官方数据已显示,过去一周日元的两次盘中飙涨,显然与日本央行脱不了关系…… 先来看美联储这边提供的“证据”。最新的美联储各账户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日本央行很可能通过两种潜在方式为货币干预提供了资金,以支撑陷入困境的日元。 一个来源可能是美联储提供的外国逆回购协议工具——各国央行在这里存放隔夜现金以赚取市场利率。美联储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美联储的外国逆回购协议融资机制所持有的金额比一周前减少了约80亿美元,降至3600亿美元下方。这是自截至4月10日的一周以来的首次下降。 此外,央行使用的一个独立现金账户规模也减少了约178亿美元。 这些数据涵盖的一周中,有两次日本决策者(北京时间周一中午和周四凌晨)可能进入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日元是今年G10货币中相对于美元表现最疲软的货币。 而如果说,美联储这边的“证据”还相对云遮雾绕的话,日本这边留下的一些“蛛丝马迹”要更为明确。 业内人士通过对日本央行账户的深入分析,推测此类干预确实存在。根据日本银行账户和货币经纪商预测的比较,日本当局在周四最新动用的干预资金可能约为3.5万亿日元(约合225亿美元)。 日本央行周四报告称,由于与政府部门进行交易,其经常账户余额可能会在下一个工作日——也就是下周二(由于休市原因)下降4.36万亿日元。相比之下,货币经纪商对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的平均预测数字为8330亿日元。两组数据相减得出了上述3.5万亿日元的预估。 而此前,市场人士已经用同样的 办法 ,预估到周一日本央行干预的规模可能高达5.5万亿日元。 两相叠加,日本央行本周两次干预的规模总量可能已高达9万亿(按当前汇率计算接近600亿美元)。 这一数字显然不小。作为对比,在2022年9月至10月期间的上一次干预期中,日本财务省在三次行动中总共花费了9.2万亿日元,这也预示着当前的干预规模已与当时相仿。 当然,这些估计值与央行账户的比较计算得出的只是大概数字,而不是具体数额。有关日本当局干预规模的官方月度数据要到于5月31日才会公布。而想要看到具体的每日数据,交易员更是需要等到8月或更晚。 道明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iy Goldberg表示,“他们(日本当局)很好地隐藏了干预措施。他们一定是提前做好了准备,例如他们事先没有再进行滚动投资并将大量资金保持为现金状态。” 干预也讲究“天时地利” 从本周两次疑似入市干预的窗口看,日本央行显然也试图更大程度地借助“天时地利”。 周一的疑似干预恰好发生在日本假期,日元汇率一度跌至34年新低160.17,但随后在清淡的交易时段中大幅反弹。而周三,在美联储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结束并意外“放鸽”后,日元在纽约时段最后几个小时中又突然反弹超过3%。 明治安田研究所经济学家Yuya Kikkawa表示,“ 随着日本假期和美国就业数据的到来,这是当局应对投机者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 将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我感觉到了日本当局捍卫1美元兑160日元这一底线的坚定决心。” 日本财务省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约为1.15万亿美元,比上月增加了46亿美元。其中,约有1550亿美元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外国中央银行,比2月底的1557亿美元略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次日本央行疑似干预期里,美联储的外国逆回购协议工具余额有所减少,但花旗集团策略师在上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到,日本官员在2022年的上一轮货币干预行动中并未使用美联储的这一工具,而且该工具中的大部分资金已近十年未曾动用。 对此花旗反而认为投资者应留意一下日本美国国债的持仓变动。该机构策略师预计,如果日本央行再次进行干预,可能会出售部分短期美国国债。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