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

  • 先驱变先烈?中国氢燃料电池“第一股”易主

    3月12日晚间,中国旭阳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以定州旭阳氢能的全部股权换取亿华通A股股份,对价为每股18.53元,并计划出资不超过5.5亿元认购亿华通A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将成为亿华通的控股股东,双方将实现“双向整合”。 先驱:业绩下滑与亏损扩大 作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培育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亿华通是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公司集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专注于为商用车(如客车和货车)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等产品。2020年8月10日,亿华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氢能燃料电池领域的第一股。 然而,尽管氢能行业被长期看好,但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1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至12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5548辆和5405辆,同比分别下降10.4%和12.6%。这意味着自2021年以来,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全年累计产销同比增长的趋势被打破。实际上,2024年前11个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同比均实现增长,但12月的产销同比大幅下滑近80%,直接拖累了全年表现。当月,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仅为302辆和268辆。 在此背景下,亿华通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打破连续4年的上涨趋势,同比腰斩至3.67亿元。由此,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4.53亿元,亏损额较2023年同期扩大超86%,较2020年亏损幅度已扩大超一倍。 亿华通在公告中指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包括制氢成本较高、市场缺乏低成本氢供给、加氢站布局不足、加氢便利度有待提高,以及氢燃料电池成本仍然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等。受行业发展影响,公司近年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亟需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延链补链,拓宽应用场景,提升综合实力。 不过,自“双向整合”消息传出后,亿华通(688339)于3月13日复盘,股价开盘冲击涨停,最终以26.2元/股左右收盘,大涨8.13%。 重组:打造氢能产业全链条闭环 相较于在汽车产业较为知名的亿华通,旭阳集团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事实上,旭阳氢能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工业副产氢供应商。此次与亿华通整合的定州旭阳氢能,专注于高纯度氢及合成氨的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技术研发。 亿华通官方回应称,通过对旭阳集团氢能相关资产的收购,公司可进一步完善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形成业务协同效应,推动业务覆盖氢的“制-储-运-加-研-用”全链条。 从整个旭阳集团来看,自2020年开始,其积极布局氢能产业,至今已在河北定州、邢台、唐山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拥有5条高纯氢产线,高纯氢产能达34吨/天,成为京津冀第一大高纯氢供应商。集团连续3年通过清洁氢认证,拥有4座加氢站、5吨/天的加氢能力、5.5吨/天的运氢能力,并于2024年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旭阳定州园区建设国内首台套5吨/天液氢示范装置,该项目已被列为2025年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 旭阳氢能的销量连年翻番,2024年销售高纯氢2010万方,同比增长116%。在研发方面,集团设立专业氢能研究所,正在开展氢能热电联供、液氢、绿氢等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在下游应用端,旭阳搭建了5个氢能重卡应用场景,同时集团自有运输线路近400条,年运输量达4100万吨,氢车替代空间巨大。 旭阳集团与亿华通的重组,将快速形成“焦化副产氢提纯→储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重卡/公交应用”的全链条闭环。这一整合将降低氢能产业链的整体成本,提升商业化效率,打造协同发展的示范案例,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 工信部等三部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产品迭代开发应用

    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开发大功率、高效率、长寿命燃料电池,高效率氢(氨)内燃机,以及高压力等级、高储氢密度车载储氢装置。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就近利用高品质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推动建设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制氢加氢一体站。支持有条件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统筹推进“区对区”氢能物流干线和沿线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在钢厂物流、矿山基地、工业园区、港口码头等场景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形成完整、可靠、大流量的氢能物流网络。高质量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加快车辆推广和氢能供给体系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产品迭代开发应用。 以下是具体原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厅联节函﹝2024﹞4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能源主管部门: 现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4年12月30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 阿曼将与中企就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展开合作 2-3年内完成示范运营

    中国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与阿曼Synergy Investment LLC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探索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的战略合作路径。 未势能源在其官网刊登的声明中表示,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氢能战略伙伴关系,这是未势能源布局中东市场的重要一步,将为中东地区的绿色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提供新动力。 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在阿曼及其他中东国家建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站点、技术支持以及售后服务体系,以开拓中东地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车企长城控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其主要专注于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及零部件开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在中国上海、保定以及加拿大、日本、德国运营着5个研发中心。其产品包括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车载储氢系统、罐上阀门以及压力调节器等。 未势能源计划利用其在氢能领域的丰富经验,与汽车制造商合作,为阿曼合作伙伴 Synergy提供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产品以及氢能汽车。Synergy将负责市场开发和本地化运营。 未势能源表示: “目前双方计划在未来2-3年内,在阿曼打造并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并推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氢能场景的多样化应用,为中东地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6.25亿!财政部下达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群应用奖励资金

    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按照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提出的资金分配方案,现提前下达2025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合计奖励资金达约16.25亿元,用于2021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已推广但尚未完成清算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和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拨付。其中,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附件信息显示,第二年可获得补贴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共有北京、天津、河北等10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奖励资金前五市依次为唐山39,830万元;上海31,349万元;郑州26,368万元;北京24,308万元;天津11207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约11.42亿元。 获得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比第一年新增江苏、宁夏,减少安徽、广东;共有25个市区,比第一年新增北京经开区、邯郸、辛集、苏州、洛阳、焦作、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减少乌海、六安、广州、佛山、中山。 附件:1.提前下达2025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汇总表 2.2021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汇总表 3.已推广但未完成清算车辆补助资金预拨汇总表 4.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二年度奖励资金汇总表 5.提前下达2025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整体绩效目标表 附件下载: 附件1-4.xlsx 附件5.xlsx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 交通运输部:原则同意在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

    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交办规划〔2022〕61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如下: 一、 原则同意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 (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交通运输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 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重卡换电站网络建设、换电站产品及设备研发、氢燃料电池研发、城市级绿能交通建设模式研究、绿能交通数据平台和智慧调度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督导和总结,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及时报告交通运输部。每年12月15日之前向交通运输部报送年度工作总结。 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单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积极指导,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强国建设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试点任务要点 一、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 (一)试点组织单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指导单位。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牵头,公路局、运输服务司、科技司配合。 (三)试点实施单位。 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绿电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四)试点内容。 研制高速重载换电机器人和双向架载机,研发快速、兼容、共享、具有站网互动功能的换电站产品及设备。依托换电站产品,研究面向短倒场景的换电站高效布局技术规范,推出建设验收、安全管理等团体标准。在多种短倒需求场景,推广“车电分离”运营模式的换电重卡应用和换电站建设。建设跨场景、跨城市群的重卡换电站网络,针对换电站的用地规划、电网接线及收费标准等开展研究。建立换电车辆综合智慧运营平台,开展站网互动的 应用示范。 (五)预期成果。 到2026年,成功研发智能双向架载机、兆瓦级双向互动换电站等新产品、新装备。完成“万达开”、唐山“三纵一横”和上海洋山港集疏运中心换电重卡应用示范,编制《电动重卡电池更换场站工程设计导则》。建成“甘肃—内蒙古—山西—河北”千公里级重卡换电走廊和干线换电网络,累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换电重卡不少于20000辆。建成“换电车辆、换电站、电池、电网”四位一体的协同控制平台,制定换电站聚合参与电网互动相关的技术标准,成功打造至少1个站网互动示范项目。 二、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 (一)试点组织单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指导单位。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牵头,运输服务司、科技司配合。 (三)试点实施单位。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四)试点内容。 开发新型车用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系列化产品、百千瓦级大功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和氢能船舶使用的燃料电池系统,探索先进氢能技术在中重型牵引车、自卸车、船舶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多个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投入各类氢能车辆进行市场化模式运营,摸索全套化运输服务及平台商业模式。 (五)预期成果。 到2026年,完成新型车用水冷燃料电池电堆模块系列化产品的研发,开发百千瓦级大功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并实现示范应用。形成船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标准测试并交付。完成1—3个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建设,依托平台持续推广氢能车应用。 三、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 (一)试点组织单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指导单位。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牵头,运输服务司、科技司配合。 (三)试点实施单位。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沈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四)试点内容。 研究城市级绿能交通建设模式,提出“绿色交通用能供应+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交通工具推广替代+智慧管控平台”的城市级绿能交通综合解决方案。开展零碳交通供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零碳交通绿色供能模拟仿真与智能规划演示系统,研制移动智慧充电机器人,打造移动式加固定式充电服务相结合的新型新能源充电模式并在多种场景示范应用。开展新能源车辆在市政、物流、客运等场景的应用,探索建设智慧充换电站,开展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及“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应用,打造绿能交通数据平台和智慧调度平台。开展新能源车辆车电分离模式、金融置换模式及电池租赁银行模式的推广应用,探索创新充换电场站运营盈利模式。 (五)预期成果。 到2026年,形成涵盖交通用能、供能、绿色交通装备推广和智慧运营综合解决方案的城市级绿能交通建设指引。完成绿色供能模拟仿真与智能规划演示系统开发,成功研制集多功能于一体新型智能化、模块化、装配式即时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在全国选取不少于2个城市开展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示范,在辽宁省朝阳市、河南省郑州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探索实现V2G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于100辆车。建成集能源、场站、车辆、智慧运行于一体的绿能交通数据平台和智慧调度平台。形成新能源重卡车电分离、充换电场站运营盈利模式、电池租赁银行模式、新增负荷配建新能源等多种商业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抄送: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湖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绿电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电(沈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部综合规划司、公路局、运输服务司、科技司。

  • 威孚高科: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1413%-1623% 氢燃料电池业务全球三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威孚高科表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179,717万元-204,717万元,同比增1413%-1623%。 业绩变动原因 1、上年同期,公司因“平台贸易”诈骗事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4,406.83万元的特殊影响,导致2022年度净利润大幅度下降。 2、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共轨泵产品销量稳中有升;四缸增压器产品销量创历史新高,汽油增压器产品实现多个国内头部乘用车客户项目量产;汽油净化器、柴油净化器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汽油净化器产品在混动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全年销量近280万套,同比增长近30%;天然气净化器产品全年销量超6万套,同比增长超1.5倍;受益非道路T4标准实施,公司柴油净化器、增压器等产品在非道路市场取得较快增长;紧抓出口市场机遇,公司直列泵、增压器等产品在海外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增长。 3、报告期内,公司强化战略引领,新业布局取得积极成效。公司2022年并购的VH国内外业务推进顺利,真空泵和电子油泵产品业务均有积极进展,特别电子油泵产品已获取多个国内外头部乘用车和商用车客户定点项目并已实现批产。电驱核心零件业务量保持高增长,电机轴产品全年销量近140万件,同比增长近1.5倍。氢燃料电池业务全球三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公司正大力拓展雷达、智能座椅等业务,为转型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运营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大力推进降本增效举措,提质增效较为明显,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5、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联营企业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威孚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等继续保持高水平运营,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

  • Stellantis合资公司Symbio建成欧洲最大氢燃料电池工厂

    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佛瑞亚和米其林的合资氢燃料电池企业Symbio在法国奥弗涅-罗纳-阿尔卑斯(Auvergne-Rhône-Alpes)地区开设了欧洲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工厂,并为新工厂举行了落成典礼。 12月5日,Symbi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工厂名为SymphonHy,当前每年可生产1.6万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到2026年时将年产能提高到5万套。燃料电池利用氢气或其他燃料的化学能发电。在使用氢气时,唯一的副产品是电、水和热量。 Stellantis于2021 年推出了雪铁龙、欧宝/沃克斯豪尔和标致品牌的氢动力中型厢式车,并计划于2024年在欧洲、2025年在美国将氢动力产品扩大到大型厢式车上,并有可能推出氢动力重型卡车。该公司在欧洲销售的氢动力厢式车,是在欧宝位于德国吕塞尔斯海姆(Rüsselsheim)的工厂生产的。 Stellantis在声明中称:“凭借Symbio提供的燃料电池,Stellantis将继续扩大氢动力产品的供应范围,除了已经在欧洲发布的中型厢式车外,公司还将为北美市场提供氢动力大型厢式车、Ram皮卡和重型卡车。”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补充说,Symbio的氢燃料电池工厂“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氢动力是我们为轻型商用车客户提供的多种技术的一部分”。 SymphonHy是HyMotive项目的一部分,后者由欧盟和法国政府支持,耗资10亿欧元,预计将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