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化解风光集中发电消纳难题 远景赤峰3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投产

    内蒙古地区风光发电资源集中,但面临电力消纳难题,发展大规模绿氢制取项目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途径。7月8日,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据悉,该工程实现了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高效耦合,可以为沪蒙绿色燃料走廊和蒙东绿色氢氨醇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据业内人士介绍,受限于其物理特性和运输成本,氢能主要以转化合成氨方式,解决储运难题,并实现跨行业脱碳。目前欧美日韩等国都在打造以氢作为基础的能源体系,绿色氢氨成为了全球碳关税背景下的最具竞争力的载体之一。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国内,氢氨新能源行业已进入规模化示范与初步商业化阶段,主要以“绿电—绿氢—绿氨/醇”为核心模式。在区域分布上,绿氢主要聚集在风光资源富集区,如内蒙古正加速成为全国绿氢核心产区,其依托当地丰富的绿电资源,以“风光制氢+储运加一体化”模式,再配套下游化工(绿氨/醇)、冶金场景等,发挥政策与成本优势。 据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项目基地从赤峰北部 GW 级风光发电场输送绿色电力,通过重新设计和配置风光发电与储能,形成“风氨一体机”。通过自研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当电力充沛时,生产氮气的“动态储能空分装置”会自动提高负荷,将富余的绿电高效转化为 –196 ℃的液态氮气储存起来。 与此同时,生产氢气的电解槽能在5 分钟内完成全负荷快速调节,精准吸收电网的每一次波动,合成氨装置可在半小时内确保绿色氢气都被即时转化为更易储运的绿色氨。 在投产现场,首罐绿氨从远景赤峰零碳氢能产业园发车。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在与财联社记者交流时表示,商业化的运营离不开成本。在各个链条协作和新型电网的调度下,动态合成氨各环节达到了全系统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对比目前行业已投入的氢氨项目,远景的综合成本控制居领先水平。 相比于电池储能,绿氨能量密度高、储存寿命长,更具成本优势。据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介绍,如果要把一个储罐装满氨,它折合的能量大致是一亿度电,两万多方液氨。一亿度电的储能成本需要投资600亿,但使用氨罐储存的的成本只需要1.5亿元。 赤峰市作为蒙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抢抓新能源发展风口,加快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积极推动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以打通“风光资源—绿电转化—高载能产业”发展路径。 财联社记者从赤峰市有关方面获悉,该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绿电占比达到64.2%,以远景152万吨零碳氢氨项目为代表的风光制氢氨醇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 埃及与法国达成70亿欧元协议 打造红海沿岸绿色氢氨产业集群

    近日,埃及与法国签署了一项总投资达70亿欧元的合作协议,将在红海沿岸的喇斯舒海尔(Ras Shokeir)建设大型绿色氢氨生产基地。 项目将由法国可再生能源公司EDF Renewables和埃及企业ZeroWaste牵头,联合埃及红海港务局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局共同推进。 据悉,该项目将完全由私营企业融资建设,政府不承担任何财政或基础设施义务。 项目将分三阶段实施,自2029年起,每年可生产多达100万吨绿色氨。首期项目投资额为20亿欧元,年产量预计为30万吨。 为保障清洁能源供应,项目已获批喇斯舒海尔(Ras Shokeir)368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另有120万平方米用于建设综合产业设施。 此外,项目还将建设一座400米长、吃水深度17米的出口码头,以及7公里长的输电走廊。海水淡化设施也将配套建设,用于保障项目用水。 埃及工业发展部副部长Kamel El-Wazir表示,项目将完全由私营企业运营,自负盈亏,投资周期预计达50年。 他表示,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预计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承建企业承诺将培训并雇用本地劳动力,力争项目团队中的埃及员工占比达95%。同时,该项目也有望带动电解槽、太阳能板和风电设备等绿色能源关键部件的本地制造。 El-Wazir指出,该项目还将为苏伊士运河航运提供绿色燃料,配套建设的红海新港口将由红海港口总局开发,不增加财政负担。 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初访问埃及,期间出席了埃法商务论坛,并就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工业领域合作展开讨论。 该合作协议是访问中取得的成果之一,也与埃及在推进清洁能源和绿色燃料出口方面的战略意图相契合。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