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

  • 宝地矿业开启申购 公司主营业务为铁矿石开采、选矿加工和铁精粉销售

    2月27日,宝地矿业(601121.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4.38元/股,申购上限为6万股,市盈率17.51倍,属于上交所,申万宏源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悉,宝地矿业从事的主营业务为铁矿石的开采、选矿加工和铁精粉销售。截至 2021 年末,公司铁矿石保有储量 4,103.89 万吨,铁矿石开采规模 200 万吨/年, 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选矿处理能力将达到 306 万吨/年。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铁精粉,公司目前拥有松湖铁矿、宝山铁矿、察汉乌苏铁矿、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 4 处矿区,其中,松湖铁矿、宝山铁矿为正常开采矿区,察汉乌苏铁矿、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系公司新获取矿区,尚处于开采设计阶段。此外,公司还拥有松湖选矿厂、宝山选矿厂、连木沁选矿厂、迪坎儿选矿厂、七克台选矿厂 5 个选矿厂。报告期内,公司铁精粉产量分别为 74.64 万吨、90.30 万吨、104.70 万吨和 48.54 万吨,自产铁精粉销售量分别为 79.98 万吨、91.83 万吨、88.78 万吨和 56.19 万吨。报告期内,公司自产铁精粉产品销售量、销售收入和销售价格情况如下: 除铁精粉产销外,公司还从事少量贸易业务,贸易产品主要包括铁精粉、石灰石、入炉矿等产品。公司作为新疆铁矿采选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其铁精粉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面向大型钢企。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产品品位及储量、区域位置及资源储备上拥有着一定的优势: 其一,铁矿石品位及储量优势。 国内铁矿石原矿品位普遍较低,根据《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2》,2021 年我国铁矿石资源地质平均品位为 34.50%。根据经伊犁州自然资源局审查的《新疆尼勒克县松湖铁矿 2021 年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天华矿业松湖铁矿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保有资源储量 3,987.50 万吨,铁矿石平均品位为 44.62%;根据经哈密市自然资源局审查的《新疆伊吾县宝山铁矿 2021 年资源储量年度报告》,公司下属伊吾宝山铁矿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保有资源储量 116.39 万吨,铁矿石平均品位为 46.78%。二者的平均品位均高于国家平均标准,使得公司铁矿石原矿在选矿过程中有效利用率更高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其二,区域位置优势。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部,地域辽阔,东西最长处 2,000 公里,南北最宽处 1,650 公里。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尔泰成矿带、东西天山成矿带及西昆仑成矿带,分布较广且偏远,铁矿石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较高。 公司拥有并正在运营的宝山铁矿、松湖铁矿地处新疆铁矿资源丰富地区,周边钢铁企业众多,所生产铁精粉产品可直接供应至下游钢企客户,相对于铁矿石进口贸易公司的产品具有显著的运输成本优势。 其三,资源储备优势。 公司目前已取得采矿权或已取得探矿权的储备项目中,松湖铁矿、察汉乌苏铁矿所处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矿集区,是国土资源部首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之一(国土资源部公告 2011 年第 10 号)。该等矿区作为保障国家铁矿资源安全供应的核心区域,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等方面会得到重点支持和保障。此外, 在松湖铁矿二期项目、察汉乌苏项目、长泉山项目、哈西亚图项目陆续建成达产后,铁矿石原矿开采以及铁精粉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的提升一方面将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亦将提升公司在西北区域铁矿采选企业中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除上述矿山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转让方式获得察汉乌苏铁矿探矿权并已完成采矿权证办理、通过股权竞拍取得哈西亚图铁多金属矿采矿权以及通过竞标方式获取新疆吐鲁番市长泉山磁铁矿探矿权。未来,在上述储备矿山完成开采设计并正式投产后,公司铁矿石储量和开采量将进一步增加。 财务方面,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宝地矿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92亿元、6.88亿元、9.18亿元及4.6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16亿元、1.55亿元、2.49亿元及1.26亿元人民币。 但是,由于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铁矿石产品, 铁矿石产品价格的波动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相关,如果未来铁矿石产品受供需关系、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导致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则可能会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另外,铁矿石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 国际方面, 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等大型矿业公司在世界铁矿石贸易中拥有较高份额,对于铁矿石的定价具有较大影响力; 国内方面, 铁矿石生产企业主要有大型钢铁企业的自有矿山开采、地方重点国企的独立矿山开采以及地方民营铁矿采选企业等三类。国内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产品差异较小。 与国际大型矿业公司相比,公司无论是在资源储量、品质,还是在资金实力、生产技术上都有较大差距, 由于我国铁矿石来源仍较为依赖海外进口,因此,在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中,公司经营状况可能处于不利地位。

  • 半导体芯片测试设备企业金海通开启申购 业内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

    2月20日,金海通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58.58元/股,申购上限为1.50万股,市盈率22.99倍,属于上交所主板,海通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金海通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并销售半导体芯片测试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集成电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深耕集成电路测试分选机(Test handler)领域,主要产品测试分选机销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市场。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全球半导体芯片测试设备领域,同时致力于以高端智能装备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以其自主研发的测试分选机产品加快半导体测试设备的进口替代。 金海通主要为知名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测试代工厂、IDM企业(半导体设计制造一体化厂商)、芯片设计公司等提供自动化测试设备中的测试分选机及相关定制化设备。公司的产品在集成电路封测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产品遍布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市场;客户涵盖安靠(AMKOR)、联合科技(UTAC)、嘉盛(CARSEM)、南茂科技(CHIPMOS)、长电科技(600584.SH)、通富微电(002156.SZ)、益纳利(INARI)、环旭电子(601231.SH)、甬矽电子、欣铨科技(ARDENTEC)等国内外知名封测企业,博通(BROADCOM)、瑞萨科技(RENESAS)等知名IDM企业,兴唐通信、澜起科技(688008.SH)、艾为电子(688798.SH)、英菲公司(INPHI)、芯科科技(SILICON LABS)等国内外知名芯片设计及信息通讯公司,以及国内知名研究院校和机构。 金海通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以下具体项目: 财务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金海通实现营收分别约为7158.83万元、1.85亿元、4.20亿元、2.11亿元人民币;同期,该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722.80万元、5636.81万元、1.54亿元、7678.75万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金海通存在半导体行业波动的风险。具体来看,公司所处的集成电路专用设备行业不仅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且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等半导体终端应用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全球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或半导体产业链下游增长放缓,行业景气度下降,则半导体厂商可能会减少对于专用设备的投入,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商艾能聚开启申购 公司或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2月15日,艾能聚(834770.BJ)开启申购,发行价格5.98元/股,申购上限为95万股,市盈率16倍,属于北交所,东吴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核心,并开展光伏产品制造等业务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专业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及服务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光伏产业链中除了晶体硅生产、硅锭、硅片生产和光伏组件生产之外的大部分环节。 艾能聚主营业务在分布式光伏产业链的位置如下: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持有19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8.38MW。2021年,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量113,170.81MWh,即11,317.08万度电,相当于节约近34,234.17吨标准煤;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341,886,419MWh,即34,188.64万度电,相当于节约近103,420.65吨标准煤。 据了解,艾能聚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以下项目: 报告期内,艾能聚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如下: 财务方面,于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61亿元、2.57亿元、3.42亿元。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5100.70万元、-2751.60万元、4570.82万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艾能聚或面临存货跌价风险。报告期内除2021年度以外,公司主要产品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售价与成本呈下降趋势。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281.01万元、1,842.94万元、3,911.86万元和2,336.3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5.25%、14.94%、26.03%和16.03%,保持在较低水平,主要系公司总体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原材料采用“按需采购”的经营模式,并根据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适当原材料备货。若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短期内出现产品价格急剧大幅下降或滞销,将使公司的存货增加并面临存货跌价风险。

  • 持有19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 光伏产品制造等清洁能源服务商今日申购

    今日1只新股申购,为北交所的艾能聚;无新股上市。 今日申购新股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核心,并开展光伏产品制造等业务的清洁能源服务商 ,专业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及服务和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持有190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118.38MW。 公司2019-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9亿、2.574亿、3.418亿、4.328亿;净利润分别为5101万、-2752万、4571万、6179万。

  • 打入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今日申购

    今日1只新股申购,为深交所的多利科技;1只新股上市,为深交所的亿道信息。 今日申购新股 多利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冲压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为国内较早从事汽车冲压零部件生产的企业之一,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延续已久, 且近年来成功进入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新能源车企的供应链中。 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10亿元/16.84亿元/27.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1.56亿元/3.86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5亿元,同比增长21.03%;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5.50%。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为10.32%-21.93%。 今日上市新股 亿道信息为一站式电子产品原始设计制造商 ,公司专业从事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其他智能硬件等电子设备的ODM生产,公司是中国大陆少数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消费电子ODM厂商之一,主要服务于区域品牌客户。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19.11亿元/33.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1.85亿元/2.27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区间为19,000.00万元至21,4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6.28%至-5.71%。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彬科技拟首次公开发行3093.34万股新股

    一彬科技(001278.SZ)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3093.34万股,全部为新股,占公司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例为25.00%。此次发行上市的询价日期为2023年2月15日,网上、网下申购日期为2023年2月21日。 发行人自成立以来专注于乘用车市场的零部件配套领域,覆盖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上百个车系,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塑料件及金属件,广泛应用于副仪表盘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座椅系统、车内照明系统、门内护板系统、外饰件系统,并逐步开发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主要产品已广泛配套于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本田、日产、凯迪拉克、沃尔沃、大众、福特、启辰、吉利、领克、林肯、奇瑞、传祺等众多知名品牌,覆盖了不同档次的热销乘用车及众多主流车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06亿元、13.2亿元、14.2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743.10万元、8829.81万元、9811.86万元。 此次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以下用途:3.53亿元用于汽车零部件(慈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0.9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升级项目;0.22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舜宇精工开启申购 客户包括比亚迪、理想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

    2月10日,舜宇精工(831906.BJ)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11元/股,申购上限为38万股,市盈率16.9倍,属于北交所,德邦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舜宇精工是一家集内饰功能件设计、开发、制造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公司专注于出风口、杯托等内饰功能件的设计和制造,以产品协同设计开发、模具开发和制造为根本,顺应国内汽车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产品线逐步高端化并拓展至智能功能件、智能照明及智能摄像等产品。同时,公司与德国贝尔合资成立舜宇贝尔切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主要为整车制造提供AGV及AGV集成解决方案。 汽车内饰功能件业务服务客户包括延锋汽饰、一汽富维、佛吉亚、新泉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覆盖的车企品牌包括一汽红旗、上汽通用、比亚迪、梅赛德斯奔驰、法国标致等;同时也直接服务于包括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知名汽车厂商以及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公司AGV集成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并应用于一汽红旗、北京奔驰、蔚来等国内知名汽车厂商,同时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机械九院、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机械设计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具备产品与整车厂同步开发和自主开发能力,并已在核心技术领域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参与了自主品牌多款新能源及中高端车型的同步开发,其中比亚迪汉、宏光MINI、小鹏P7、比亚迪宋车型均进入乘联会发布的2021年新能源轿车及SUV销量排名前十;红旗H9、理想ONE进入乘联会发布的2021年高端轿车及SUV销量排名前十;公司的智能车载摄像产品CARLOG已成功应用于智己L7车型。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拥有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34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 财务方面,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以及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54亿元、5.09亿元、7.24亿元、3.69亿元。其中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2655.85万元、2931.77万元、4585.92万元、2485.21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包括延锋汽饰、佛吉亚、新泉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整车厂商。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合计为66.86%、68.56%、64.45%和68.54%。若未来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业务变化或者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量大幅下降,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 裕太微开启申购 已进入海康威视、汇川技术等客户供应链体系

    1月30日,裕太微(688515.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92元/股,申购上限为0.35万股,属于上交所科创板,海通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 裕太微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是中国大陆极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大规模销售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据悉,裕太微产品应用范围涵盖信息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监控设备、工业控制等众多市场领域,目前已有商规级、工规级、车规级等不同性能等级,以及百兆、千兆等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端口数量的产品组合可供销售,可满足不同终端客户各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裕太微表示,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是数据通讯中有线传输的重要基础芯片之一,全球拥有突出研发实力和规模化运营能力的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境外,美国博通、美满电子和中国台湾瑞昱三家国际巨头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竞争格局。而裕太微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多速率、多端口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大规模销售的企业, 产品已成功进入普联、诺瓦星云、盛科通信、新华三、海康威视、汇川技术、大华股份、烽火通信等知名客户供应链体系 ,打入被国际巨头长期主导的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在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细分领域,裕太微是境内首家通过OPEN Alliance IOP认证的企业,自主研发的车载百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瞄准目前新兴的车载以太网市场,已通过AEC-Q100 Grade 1车规认证,陆续进入德赛西威等国内知名汽车配套设施供应商进行测试并实现小批量销售, 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逐步得到大规模应用。 财务方面,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裕太微实现营收分别约为132.62万元、1295.08万元、2.54亿元、1.92亿元;同一时期,该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2748.99万元、-4037.71万元、-46.25万元、1532.17万元。 报告期内,裕太微营业收入分产品情况如下表所示: 不过,裕太微也坦言,公司存在产品开发风险。裕太微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芯片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71%、93.08%、98.07%、99.91%。 公司目前主要销售产品集中在百兆和千兆的产品,车规级芯片仍处于市场开拓期,公司2.5G PHY芯片、车载千兆芯片、交换芯片和网卡芯片尚未实现销售。 若公司在研产品市场开拓失败或者量产失败,将导致公司产品布局及收入增长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 受到公司目前规模的制约,裕太微的供应商呈现较为集中状态 。报告期内,裕太微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占同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99.92%、99.80%,占比较高。同时,裕太微报告期内向中芯国际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70%、74.36%、61.71%、64.01%,向中芯国际采购晶圆及光罩金额占各期公司晶圆及光罩采购总额的比例达27.75%、97.45%、99.34、99.11%,集中度极高。裕太微称, 公司未与中芯国际签订产能保证协议 ,未来若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公司主要供应商业务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受限或合作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公司在供应商处的产品流片推迟或供应商不能足量及时出货,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今日两只半导体概念股申购 国内高端模拟芯片龙头在列

    今日3只新股申购,分别为科创板的杰华特、微导纳米,北交所的瑞奇智造。 今日申购新股 杰华特为高端模拟芯片龙头,公司是国内稀缺的采用虚拟IDM模式的模拟芯片厂商 ,已完成平台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基本构建起了较完整的全品类模拟芯片产品线,广泛覆盖汽车电子、通讯电子、计算和存储、工业应用、消费电子等各应用领域。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4.07亿元/10.4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80亿元/-2.70亿元/1.42亿元。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600万元至19,000万元之间,同比变动-4.21%至33.8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次发行市盈率为125.6倍,而行业市盈率仅为27.18倍。 微导纳米是光伏及半导体领域设备领先供应商,国内主要的光伏镀膜设备企业之一,产品已在TOPCon高效电池生产线开展应用。 公司主要从事先进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开发出适用于光伏、半导体等应用领域的多款薄膜沉积设备。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3.13亿元/4.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0.57亿元/0.46亿元。根据初步预测,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00至4,200万元,较上年度同比下降50.12%至8.92%。 瑞奇智造为高端过程装备专业提供商 ,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压力容器、智能集成装置、油气钻采专用设备等产品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电力专用设备的加工及锂电、核能安装工程等业务,能够为核能、新能源、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节能减排、清洁降耗的整体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2022年8月,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已成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通威股份、新特能源股份、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科研单位的合格供应商。

  • 源杰科技开启申购 已实现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大批量供货

    12月12日,源杰科技(688498.SH)开启申购,发行价格为100.66元/股,申购上限为0.35万股,属于上交所科创板,国泰君安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悉,源杰科技聚焦于光芯片行业,主营业务为光芯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2.5G、10G和25G及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光纤接入、4G/5G移动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在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开发及演变情况如下: 在技术研发上,公司已建立了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加工和测试的IDM全流程业务体系,拥有多条覆盖MOCVD外延生长、光栅工艺、光波导制作、金属化工艺、端面镀膜、自动化芯片测试、芯片高频测试、可靠性测试验证等全流程自主可控的生产线,已实现向客户A1、海信宽带、中际旭创(300308.SZ)、博创科技(300548.SZ)、铭普光磁(002902.SZ)等国际前十大及国内主流光模块厂商批量供货,产品用于客户A、中兴通讯、诺基亚等国内外大型通讯设备商,并最终应用于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联通(600050.SH)、中国电信(601728.SH)、AT&T等国内外知名运营商网络中,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光芯片供应商。 在此基础上,公司形成了 “掩埋型激光器芯片制造平台”“脊波导型激光器芯片制造平台”两大平台,积累了“高速调制激光器芯片技术”、“异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接生长技术”以及“小发散角技术”等八大技术。在技术积累的同时,公司实现激光器芯片的性能优化及成本降低。其中, 优化产品性能方面, 可实现激光器芯片的高速调制、高可靠性、高信噪比、高电光转换、高耦合效率、抗反射等; 降低产品成本方面, 可提高激光器芯片的良率,并可简化激光器芯片封装过程中对其他器件的需求,降低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下游封装环节的复杂度及对进口组件的依赖,有助于解决大规模光网络部署的供应链安全。 其中,在高速调制激光器芯片技术方面,高速调制激光器的开发难点在于对有源区量子阱进行高速应用设计、纳米级精度的外延生长技术与高速芯片谐振腔的设计。公司开发了高速调制激光器芯片技术,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同时, 解决高速晶圆外延精度问题、芯片高温环境运行可靠性、寄生电容限制芯片高速特性等技术难题,突破了高速激光器芯片产品的技术瓶颈,有助于实现25G、50G PAM4 DFB激光器芯片的规模化、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制造。 异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接生长技术方面,速率要求达到10G及以上的激光器芯片制程中,量子阱发光区一般使用铝铟镓砷(AlInGaAs)等复合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因该材料在空气中易氧化,导致芯片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快速裂化失效,极大限制终端室外通信设备的可靠性。 公司开发的异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接生长技术,降低半导体材料在制程时曝露空气产生缺陷的概率,从根本上解决可靠性劣化问题。并且,该项技术开发难度极高,提供了产品劣化解决方案,实现高速率激光器芯片的高可靠性。 此外,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器芯片发射出的光信号需耦合到光纤中,才能真正用于通信传输,因此芯片发光耦合到光纤的效率为下游模块厂商关注的重点。为提升耦合效率,传统耦合方案中下游模块厂商常采用昂贵的进口耦合透镜,与激光器芯片进行光模块的封装生产。公司开发的小发散角技术, 在不牺牲芯片性能前提下,可以整形激光器芯片发射的光斑,使得芯片输出的光信号更易耦合至光纤中,从而使得模块厂商采用国产普通耦合透镜,就可封装出高性能的产品,有效提升了耦合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国内光芯片市场中,2.5G、10G激光器芯片市场国产化程度较高,但不同波段产品应用场景不同,工艺难度差异大,公司凭借长期技术积累实现激光器光源发散角更小、抗反射光能力更强等差异化特性,为光模块厂商提供全波段、多品类产品,同时提供更低成本的集成方案,实现差异化竞争; 25G及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市场国产化率低,公司凭借核心技术及IDM模式,率先攻克技术难关、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大批量供货。 根据C&C统计, 2020年在磷化铟(InP)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产品对外销售的国内厂商中,公司收入排名第一,其中10G、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均排名第一,2.5G激光器芯片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排名领先。 在细分产品方面,2020年,凭借2.5G 1490nm DFB激光器芯片,公司成为客户A该领域的主要芯片供应商;凭借10G 1270nm DFB激光器芯片,公司在出口海外10G-PON(XGS-PON)市场中已实现批量供货; 凭借25G MWDM 12波段DFB激光器芯片,公司成为满足中国移动相关5G建设方案批量供货的厂商。 财务方面,于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上半年,源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131.23万元、2.33亿元、2.32亿元及1.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约为1320.70万元、7884.49万元、9528.78万元及4904.94万元人民币。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