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个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8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新能源批发3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14%,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465.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9%。 8月1-20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5.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9%,较上月同期增长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407.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6%。 8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100.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8%,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413.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7%。8月1-20日市场零售94.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5%,较上月同期增长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24.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 崔东树表示,目前油价持续高位,有利于新能源车的增长。新能源车市场仍将全面加速,自主品牌经济型电动车(A00级+A0级)持续放量,形成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在该领域的补位替代效应。新能源车新品持续推出,覆盖广泛的价位段和车型品类,产品特点覆盖各细分市场人群,各主流厂商推广积极性处于高位, 尤其是増程和插混车型在车购税长期减免政策促进下成为车企必争焦点,带来新能源的同比较大增量。 8月第1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万台,同比去年8月降1%,环比上月同期增长9%。 8月第2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9万台,同比去年8月增13%,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0%。 8月第3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2万台,同比去年8月增3%,环比上月同期下降9%。 8月1-20日市场零售94.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5%,较上月同期增长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24.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 由于去年8月的车购税减税拉动销量作用放缓,而今年是正常销售时间,因此8月的同比走势仍较强。 今年是自2020年以来3年管控后的首个暑假,出行游玩热情较高,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选择,有利于购车消费。本地市场也面临着暑期学童接送、短途夏令营等活动场景,继续利好出行市场订单获取与恢复。 目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消费信心影响较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强,首购需求表现远不如换购需求大。前期楼市过旺带来居民债务压力较大,近期楼市降温利好车市,对车市购买力恢复有促进作用。 自7月以来极端天气带来地区性的洪涝灾害引发持续关注,多家车企纷纷行动,提供诸多抗洪救援关怀服务。日前,各地促销费活动较为丰富,商务部推动各地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部分地区开展大量发消费券等辅助措施,进一步提振了汽车消费热情。 2023年8月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走势较好 8月第1周批发日均3.5万台,同比去年8月下降8%,环比上月同期下降6%。 8月第2周批发日均5.4万台,同比去年8月增长18%,环比上月同期增14%。 8月第3周批发日均5.9万台,同比去年8月增长9%,环比上月同期降7%。 8月1-20日全国乘用车厂家批发100.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8%,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413.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7%。 8月车市总体较强。强台风带来8月第一周的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部分企业传统车产能充裕,去年高温缺水带来8月生产偏低,近期市场表现较好。 全国乘用车市场7月末库存348万台、库存56天 7月全国乘用车末库存348万台、库存56天。因今年春节属本世纪最早,在预期刺激政策带来的观望、促销战进一步助长观望情绪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3-6月零售走势逐步走强。7月全国乘用车车企生产提升较大,零售相对火爆,导致7月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微增到348万台,其中厂家库存75万台,渠道库存273万台。 7月末厂家库存占比库存的21.6%,较去年7月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由于8-10月的零售预期持续较高,因此目前7月末348万台的库存支持未来销售天数是56天,相对合理。 中国充电桩规模世界领先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023年1-7月的纯电动乘用车国内零售251万台,新建41万个公桩和130万个私桩。 目前按照1公桩=3个私桩的测算,中国2023年增量市场的纯电动车的车桩比已经1:1,绝对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数倍水平。但221万个公共充电桩公桩的1-7月充电量11亿度。平均公桩1-7月充电量502度,月均72度/公桩,这样的充电利用率是不可能挣钱的。 中国领先全球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成就突出。根据国际调研公司报告分析,中国2022年下半年的公共充电桩的车桩比是7:1,每周是14.6:1,欧洲17.6:1,而直流公共充电桩的对比看,中国是16.7:1,全球是105:1,欧洲是120:1,美洲是66:1。 但国内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亟待提升。 锂矿供给应顺势加大 6月9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开幕。四川省长致辞说,四川是我国锂矿储量最丰富的省份,将坚定支持重点企业与资源地的深化合作,有序高效清洁开发锂矿资源。现在锂矿价格如此火爆,应该加大供给。 8月11日,四川省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竞拍结束,四川能投以10.1亿的价格竞拍成功,较起拍价57万升值率超1771倍。8月14日,大中矿业全资子公司大中新能源以42.06亿竞拍成功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勘查矿权。较起拍价319万,溢价达1317倍。 矿业的超高估值交易对新能源车行业有较大的影响,利润在矿上,仅勘察权就能溢价千倍,估计这样的矿产的超高溢价导致全行业成本压力和投资者支出增加巨大。 上世纪我们受教育说石油资源即将枯竭,带来氢能源的盲目投入。现在已经没人说石油枯竭了。现在的锂资源开发应该压低成本,让中游和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4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分论坛上,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在850万辆左右,整体增长30%,增速相对逐步放缓,而出口呈现较强增长态势。崔东树认为,未来随着电动化持续发展,燃油车的报废周期会缩短到10年或者更短时间,新车的销量会得到大幅增长。加上出口增长,总体上中国汽车的产销必然会突破4000万辆。 此前,崔东树表示,目前仍然存在驾驶员红利,未来驾驶员将达到6亿以上的规模,驾驶员逐步实现中年化、中老年化,这会给车市带来全面发展的良好机会。 乘联会预计,3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59.0万辆,同比持平,环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56.0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增长27.5%,渗透率35.2%。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1月8日发文称,新能源补贴退出的意义重大,已经很低的补贴即使延续,同步带来的补贴成本也是存在的。补贴成本与补贴的收入相比,没有补贴更有利于企业聚焦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占世界60%以上的份额,补贴取消,有利于降低市场增长的预期,前期大量的电池投资和上游矿产投资带来的供给充足,加之上游预期的调低,有利于降低资源价格。目前看到碳酸锂价格已经在期货端降到40万以下, 未来几个月的电池成本必然明显下降,这对改善整车企业盈利带来很大的利好。 新能源补贴退出 有利于碳酸锂价格回归中低位,也有利于整车价格的合理回归。 另外,崔东树表示,2023年车购税恢复10%是超预期的政策调整,对2023年的车市带来年末的增长压力。但由于2022年的10-11月的疫情管控带来的车市剧烈下滑,因此总体的2022年4季度的销量不算太高。2023年1季度预计零售458万台,同比下降7%。车购税减半政策对12月中旬后车市回暖、对填补10-11月的零售损失的贡献巨大,减少了疫情带来的损失。因此对2023年来说,12月的车购税政策退出并没有带来太大的2022年基数零售增量, 不会导致2023年的车市出现年末同比暴跌,因此目前预计2023年国内零售是0增长。
12月3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2年10月中国汽车出口35.3万台,同比增长58%,表现超强,相对于国内汽车销量10月平淡,出口市场的表现仍是较强的。2022年1-10月的出口市场销量262万台,同比增长52%,主要是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竞争力的大幅增强。近两年国际疫情下的中国出口增长较大。 从月度走势看,近几年的出口仍呈现季节性特征,呈现夏季走高过山车的见顶回落走势特征,但2021年改变为持续上升走势。2020年初出口处于历年的低位水平,2021年爆发增长,2022年车市出口开局较强,但受到疫情影响的3-5月,呈现出口量逐月环比下降的一路下行的趋势,6-10月出现逆转走势。 在疫情下,由于海外供应链的问题,中国汽车出口强势崛起,2022年出口继续保持强势,体现中国汽车产业的世界竞争力大幅提升。10月出口突破35万台,保持历史新高,走势很强。 从海外70个国家月度的当地销量统计数据来看,10月份中国车出口在当地市场销售达到8.7万台的水平,同比增长17%的表现相对较强,1-10月份达到79万台,同比增长36%,呈现强势良好增长的态势。 从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零售数据看,月度走势相对平稳,但是在近期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尤其10月份达到8.7万台的历史次新高水平,相对呈现较强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汽车的海外出口零售数据也呈现3月份、6月份和9月份的季度末的强势增长的特征。 中国汽车出口表现极其优秀,从海关数据来看增长极其迅猛;而从海外当地市场的数据统计来看,中国汽车出口也呈现更加强势良好增长局面,最主要原因是在于过去我们的汽车出口很多处于不发达国家,或者是难以统计的市场,因此海外数据体现的并不是很充分。而现在我们出口体现在海外的一些高端市场表现更为突出,所以总体可以看到海外数据的中国汽车出口增长速度在过去两年呈现强势增长态势,尤其2021年和2022年,整个中国汽车出口呈现一轮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欧洲市场呈现连续两年较强增长,在墨西哥等北美地区暴增,海外零售统计份额表现极其优秀。 中国车企的海外出口数据表现同样的亮眼,尤其是看到主力车企的海外表现相对比较突出。目前来看,主力车企的上汽(600104.SH)、奇瑞、长城(02333)、吉利(00175)以及长安汽车(000625.SZ)等表现是极强的走势,这里尤其是上汽集团的出口在近期表现极其强势良好的态势。 2021年上汽集团出口在海外能够看到的数据是27万台的规模,2022年1-10月又达到26.7万台的规模,整体表现是极其良好的特征,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表现也同样的呈现强势增长的良好表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自2001年第一辆自主知识产权房车下线以来,房车在中国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2022年1-10月的房车销量9563台,下降9%,10月的房车销量787台,同比降18%,体现了疫情对房车生产的巨大冲击仍在持续。虽然有近期的疫情干扰,但未来几年房车市场消费快速回暖的特征仍会体现。 房车生产企业大量涌现,房车营地数量较快增长。尽管中国房车市场正快速发展,但消费者对房车产品较为陌生、房车露营意识不强仍是未来的增长瓶颈。因此,增加房车产品曝光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试驾和体验机会,逐步完善房车出游的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将是房车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疫情之下,跨省出游受到一定限制,房车露营成为“微度假”的“新宠”。但受到疫情影响,房车生产遭遇巨大的打击,原因也是上海周边是房车主产区,受灾于上海的损失巨大,近几个月的江浙地区的高端需求似乎不旺。 目前房车露营市场仍有增长的基础,相信2022年新冠疫情的现状让消费者更清醒,疫情对长途和海外旅行的影响仍极其巨大,短途房车露营市场必将恢复良好增长。 1、房车市场总体规模 中国房车市场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从2017年的5000台到2018年的7374台,增长62%。2019年又增长到9177台,增长24%。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的国产旅居车相对低迷,进口旅居车也大幅缩减。2021年房车市场达到了12582台的水平,同比增长43%。 2022年1-10月的房车销量9563台,下降9%;10月的房车销量787台,同比降18%,体现了疫情对房车的巨大冲击仍在持续。虽然有近期的疫情干扰,但未来几年房车市场消费快速回暖的特征仍会体现。 由于疫情多点散发的复杂性,目前车市销售相对结构性增长,商用车的房车表现突出。 中国房车市场的季节规律明显,春季和夏季的房车购买需求较强,到年末仍有一波需求,总体看房车市场的表现波动较大。 今年的房车总体销量表现较强,成为车市的增长亮点。今年1月的房车表现仍较强,上海疫情后的5-6月的房车市场快速回暖,但7-8月稍有改善,9-10月又受到疫情管控而低迷。 2、自行房车市场产品分析 中国房车市场的产品结构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颇为不同。在这些国家,拖挂式房车往往占到房车总销量的9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可作牵引的车型普及率高、车位充足,且拖挂式房车自身价格实惠、灵活度更高造成的。 • 可作牵引的车型普及率更高:通常,拖挂式房车需要排量2.0T及以上的SUV、皮卡牵引。由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高,汽车市场更为成熟,故可作牵引的SUV、皮卡普及率也相对较高,拖挂式房车的日常使用阻碍较小。 • 地广人稀,车位充足:车主多数情况下无需担忧拖挂式房车、牵引车的停车问题。 • 拖挂式房车价格实惠,灵活度高:从产品本身来看,由于缺少动力系统,拖挂式房车的价格比同样大小的自行式房车价格平均低廉30%-50%,且内部空间更加宽敞灵活,实用性高。因此在已拥有一辆符合要求的牵引车,且车位充足的情况下,消费者通常选择价格更为实惠、功能更强大的拖挂式房车。 从数据看中国市场情况,无论从现有产品种类看,短期内中国房车车型仍将以自行式为主,其中C型房车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还是从消费者需求来看,拖拽式很难上路,各地罚款政策不一致,拖拽房车走遍天下很难。因此看到更多配备“额头床”的C型房车上路行驶,将成为未来3-5年的公路最主流车型。 由于驾照的影响,一般用户选择房车都是6米以下的房车,实现较好的驾驶安全性和驾照通用性。 4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62号)将正式实施,其中机动车驾驶证类别将增加C6驾照。C6驾照所对应车型为轻型牵引挂车,这意味着持有C6驾照的驾驶员在家用车后面加装拖挂式房车可合法出行。 房车分为拖挂式房车和自行式房车两种类型。拖挂式房车与自行式房车不同,其自身没有动力,需要额外的车辆来对其进行拖挂行驶。拖挂式房车不用上牌,直接由前车拖挂即可,这也解决了个别城市限购的问题。同时,它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也是一大优势。 3、房车企业产品分析 以郑州宇通、上汽大通、奇瑞瑞弗为代表的B型房车及以依维柯为代表的二类底盘制作的C型房车是主要底盘供给。目前旅居车市场的产品主要是江苏的企业,南汽依维柯和上汽大通是主要的企业。江铃的旅居车产品也相对丰富,成为发展较快的。 福田汽车和长城皮卡的旅居车产品也有推出,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以及以长城为代表的皮卡房车作为房车市场仍有发展空间。A型房车、大型卡车及非知名底盘为载体的房车短期还不会有太高销量。 驾驶资格是厂家制造产品一个主要的决策指标,因此6米以下轻卡轻客是主力产品,企业也是这些较多。分析看一类底盘产品较多,说明企业对低门槛的产品比较青睐,说明了国内制造行业的通病,低门槛产品比较容易模仿制造,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已经进入价格竞争阶段。由于各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房车产品的口碑和品牌将逐渐分化,各类型企业的产品方向也将逐渐清晰,坚持质量和高性价比的企业胜出,有些企业逐步被淘汰。 4、区域市场特征 目前行业发展的区域特征较明显。江苏是主要的销售区域,其次是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区。今年的广东旅居车市场回落较快。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因为短期之内无法到国外去旅行,国内的短途自驾游实际上是很多高端群体新的选择,对房车市场也是一个很好的拉动,国内自驾游市场成为一个主力房车市场,因此房车也得到一定青睐。 随着市场高增长,一些房车企业也开始在这里头选择新的市场机会,因此房车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呈现一个较快的新一轮增长期。5、城市市场特征 近期苏州、北京等地的房车市场下降较大。今年长三角受疫情等影响较大,消费热情和能力不强。而威海等北边地区的房车表现较好。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