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出海货轮频频被“点燃”,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难题到底如何解?

    日前,一艘装载3000多辆汽车的货轮在荷兰海域起火引发热议,火势持续一周仍未扑灭,并造成人员伤亡,初步判定起火原因和运载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关。无独有偶,一艘装有2000余量纯电和混动汽车的货轮相隔数日也在日本海域起火,推测火灾原因极有可能由运输车辆当中电动车的锂电池引起,再加上扑救不及时,最终造成了持续数天的大火。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其货运订单占比激增,伴随着的货轮起火事故愈发频繁。由于锂电池本身化学性质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热失控就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甚至出现爆炸风险。当下,消费者对电池安全的顾虑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打造安全的电池系统成为各厂商研发重心。 起底电池热管理,厂商应当如何预防 在新能源汽车一万多个零部件中,电池包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犹如一颗心脏,既是驱动整车运转的能量来源,也是车辆的“生命线”,关乎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于锂活泼的化学性质以及不当使用存在的短路风险,电池热失控时有发生。正因此,针对电池的针刺实验被业内认为非常严苛且难以完成的测试项目,是电池安全的珠穆朗玛峰。 作为一家始终把整车安全视作核心的车企,吉利告诉消费者,针刺实验只是电池安全的入门标准。此前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电池安全测试中,神盾电池被8mm钢针瞬间穿透,静置观察24小时后,电池包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烟,电压保持稳定,测试全程最高温度未超过40℃。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实验的钢针直径是5mm,更粗的钢针可能造成更大面积短路,自燃爆炸潜在风险也更大,吉利神盾电池相当于将针刺实验直接提升一个难度等级,并还能轻松应对。 同时,神盾电池还远超国标,出色完成海水浸泡、跌落重击、火烧等实验。国标规定海水浸泡只需2小时,神盾电池直接海水浸泡24小时,未出现泄漏、起火、爆炸等现象;在跌落重击试验中,国标只需一个电池包做从1米高度跌落一次即可,神盾电池不但将试验高度升至2米,还分别以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做了三次跌落;在火烧试验中,国标只需直接燃烧70秒+间接燃烧60秒,但神盾电池直接火烧105秒+间接燃烧有90秒,超出国标50%。 值得一提的是,神盾电池不仅指的是一块电池包,而是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系统,实现了电池系统与智能架构的高度融合,是一整套基于电池,又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首搭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次月销量就破万,成为新能源汽车中销量增长最快的车型之一,充分证明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已赢得市场认可。 黑科技般的电池安全体系,凭什么什么是吉利? 在起火的货轮中,涉及日产、大众ID系列、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多家品牌,究竟谁是罪魁祸首暂未披露,但也从侧面说明就算是国际汽车巨头,电池安全问题依旧难解。无论是国内新能源销量还是出口量激增的吉利,却没有发生过一起电池安全事故,并打造出极致安全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为什么?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内核是“八重神盾、八重防护”,从电芯层到pack层,再到架构层,最后到整车,在每一环节建立起安全体系。电芯层,采用低反应活性的电解液,通过降低电池内阻形式,减少电池产热;隔膜则是采用耐热涂层涂覆技术,耐高温、高强度复合结构,防止内短路扩散。 PACK 层,采用结构强度更高的“田字形框架”存放电芯,还在PACK 层底部,还增加了1180DP 高强钢板 和PVC 涂层,有效防护底部损伤。即便出现碰撞,电芯和腔体之间预留了较大的溃缩空间。 在架构层,电池包运用潜艇式整车架构分散压力,能提供更稳定的变形吸收碰撞能量来保护电池包;同时,三叶草溃缩结构专利具备两条泄力路径,两次弯折技术,比传统结构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 整车层面,基于神盾电池安全系统“BMS 3.0电池医生”以及吉利星睿智算中心云端安全监护,实现7x24小时的全天候监测,支持350万车主同步进行云端在线实时诊断、长时预警、故障统计分析,有效避免电池热失控风险,也能延长电池寿命。 此外,吉利和高校合作,研制出首个深入细胞层级的电磁防护体系,大幅降低电芯、电缆、电驱等辐射,对“电磁敏感人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背后,是吉利研发团队对电池系统反复验证的日日夜夜。在研发初期,吉利就专门组建了“神盾新能源安全技术中心”,包括电池安全实验室(聚焦三电安全)、电磁辐射安全实验室以及整车安全实验室。借助星睿仿真平台,对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车型进行超过12000次的全场景虚拟碰撞仿真,并在每个实验阶段进行2-3轮的碰撞测试,不断优化电池包整体结构和材料,最终才完成神盾电池安全体系的设计。 当汽车产业朝着新能源方向发展,也给整车安全提出更高的标准。作为一家拥有26年造车积淀的车企,安全一直是吉利产品设计最根本的原则。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不只考虑用户日常用车安全,还保障极端场景下的整车安全。随着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6和吉利银河E8陆续交付,凭借强大的安全体系力,吉利银河系列销量也将持续走高,并获得海内外消费者广泛认可。

  • 旗芯微与普华基础软件联合打造国产车用安全数字底座

    近日,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旗芯微)与国内领先的基础软件供应商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基础软件)携手,正式推出基于AUTOSAR标准的纯国产智能网联汽车软硬件一体化数字底座解决方案,为汽车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旗芯微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控制器芯片提供商,核心团队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车用MCU 8/16/32 bit 开发能力的原生本土团队。公司提供功能安全ASIL-B、ASIL-D的高算力车规级控制器芯片及解决方案,产品均满足车规AEC-Q100以及各项车规可靠性测试。功能安全ASIL-B的 FC4150系列产品已经在众多主机厂和Tier1量产上车。多应用核、高算力、功能安全ASIL-D的 FC7300系列产品在众多主机厂及Tier1的项目正在研发测试中,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域控制器、悬架、800/400V BMS、EPS等。作为AUTOSAR开发者会员,旗芯微为FC4150和FC7300系列车规级MCU产品,推出了完全自主开发的MCAL软件产品。 普华基础软件是AUTOSAR高级合作伙伴,深耕车用基础软件领域研发与产业化15年,已形成从操作系统、工具链到中间件的完整产品与技术方案,提供车用基础软件设计、开发、配置、集成、测试全生命周期的工具链、本地化一站式增值服务及车用芯片的生态支持。普华灵智安全车控操作系统遵循ISO 26262设计开发要求,采用危害分析、失效分析、安全架构设计、安全机制设计、安全测试和确认等方法,应用于动力、底盘等高安全系统,可快速适配国产芯片。 旗芯微FC4150系列产品于2023年5月通过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是国内首批获得德国莱茵功能安全产品认证的车规级MCU产品。FC7300产品系列功能安全ASIL-D的产品认证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Q2完成认证并获得产品认证证书。值得一提的是,普华灵智安全车控基础软件平台早于2020年5月通过德国莱茵ISO 26262 ASIL D最高安全等级产品认证,是国内最早通过该认证的国产自主车用操作系统产品。双方强强联手打造的软硬件一体化数字底座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车控领域,将为国产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护航。 未来,双方将在高性能车规芯片、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领域展开更多的合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打造更多高可靠、国产化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关于旗芯微 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基于ARM Cortex M4、M7等系列架构构建面向汽车不同应用场景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片上系统,开发智能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通过采用自研IP,多核锁步等技术以及应用于车规芯片的六西格玛模拟电路设计流程,设计出覆盖安全标准ISO26262 ASIL-B至ASIL-D的全系列产品家族。 公司产品均满足车规AEC-Q100、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以及各项车规可靠性测试,可广泛应用于车身、中控、域控、底盘、安全、动力、电池管理等领域。 关于普华基础软件 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基础软件)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共同投资设立的发展基础软件的重要平台。在车用基础软件领域,普华基础软件拥有国内技术实力顶尖的AUTOSAR基础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专业团队,面向中国整车企业和一级供应商提供基于AUTOSAR标准的国产车用基础软件平台、开发工具和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普华车用基础软件平台全面支持国内外主流汽车芯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具有丰富的用户案例及产品与服务的实战经验。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