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

  • “锂业双雄”一季报出炉 天齐锂业扭亏、赣锋锂业亏损收窄 行业冷暖几何?

    “锂业双雄”天齐锂业(002466.SZ)与赣锋锂业(002460.SZ)在2024年分别遭遇不同程度的“巨亏”,今年一季报显示,天齐锂业扭亏为盈,赣锋锂业亏损收窄。 天齐锂业昨日晚间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同比下降0.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天齐锂业亏损38.97亿元。 天齐锂业表示,一季度业绩改善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 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 锂矿定价周期缩短成效显著。其全资子公司 Talison Lithium Pty Ltd 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过往年度存在的时间周期错配问题,已得到极大缓解。随着国内新购锂精矿陆续入库,以及库存锂精矿的逐步消化,公司各生产基地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已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与此同时,受自产工厂产能爬坡及技术改造的影响,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的产销量实现同比增长,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公司重要联营公司 Sociedad Químicay Minerade Chile S.A.(SQM)的税务争议裁决对其净利润的影响已于2024年度确认,根据彭博社预测数据,SQM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增长, 因此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另一锂业巨头赣锋锂业同日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7.72亿元,同比下降2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56亿元,虽然相较去年同期亏损 4.39亿元有所收窄,但亏损局面仍在延续。 赣锋锂业在公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锂价下跌和国内销售占比上升导致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以及票据贴现利率较高,公司主动控制票据贴现规模。同时,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Pilbara Minerals Limited股价下跌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但通过积极运用领式期权策略对冲了部分影响。 从行业来看,一季度以来,锂价依旧低位震荡,据SMM现货报价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从年初的75100元/吨跌至3月底的74000元/吨。 尽管需求端有一定修复迹象,但碳酸锂行业此前产能扩张与需求错配仍未结束,综合业内机构测算,2025年碳酸锂市场将继续面临供应过剩的基本格局,但过剩程度相比2024年可能有所调整。 在近期举办的业绩交流会上,赣锋锂业曾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跌至低位,行业资本开支明显放缓,行业供给增速有望下降,同时也有部分矿山开始减产和停产,未来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 矿山减产方面来看,国轩高科在4月28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中表示,虽然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但是公司在开采和冶炼等环节持续推动降本增效,配合阶段性减产,已取得一定成果,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可以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公司也在关注市场动态,为未来的产能释放做好准备。

  • 股价跌停!天齐锂业预计一季度大幅亏损! 深交所火速追问

    4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6亿元至4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业绩预告披露后引发监管关注,同日晚间,深交所对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亏损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持续亏损风险等。 受此消息打击,今日早盘天齐锂业A股以跌停开盘,报31.650元。 天齐锂业在公告中称,根据目前可得的资料,董事会认为本报告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 2、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ociedadQuímicayMineradeChileS.A.(「SQM」,智利化工矿业公司)尚未公布其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全面考虑所能获取的可靠信息,沿用一贯方式,采用彭博社预测的SQM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等信息为基础来计算同期公司对SQM的预计投资收益。 此外,SQM公布,智利圣地亚哥法院于2024年4月对其2017年和2018年税务年度的税务诉讼进行了裁决,撤销了税务和海关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对于该案件的裁决结论。SQM基于最新裁决情况重新审视所有税务争议金额的会计处理,并预计可能将减少其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约11亿美元。基于谨慎性原则并经反复论证,公司认为将上述SQM税务争议裁决影响确认在本报告期对SQM的投资收益中更符合会计准则规定,该事项预计将使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减少。 根据前述彭博社预测数据,结合SQM税务争议裁决的影响,SQM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下降,因此公司在本报告期确认的对SQM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 天齐锂业1.5亿美元投资smart 牵手多家车厂

    天齐锂业将向smart投资1.5亿美元,且合作不止于财务投资层面。投资smart品牌是天齐锂业首次和产业链最下游汽车端建立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理解。 尽管2023年上半年锂价有所回落,但结合政策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情况,从中长期来看,天齐锂业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 9月13日,天齐锂业与smart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根据协议,天齐锂业将向smart投资1.5亿美元,且合作不止于财务投资层面。通过此次合作,天齐锂业与smart将运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的协同效能。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表示,天齐锂业深耕锂行业30余年,深度聚焦锂电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投资smart品牌是天齐锂业首次和产业链最下游汽车端建立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其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理解。未来,天齐锂业将携手战略伙伴,共同推动锂电池汽车技术向低碳、环保、绿色转型。 同日,天齐锂业还与吉利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新的增长机会,为新能源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 天齐锂业认为,新能源是一个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落实“双碳”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推进整条产业链在减碳方面的协同效应。作为新能源产业代表企业,天齐锂业与吉利控股将依托各自优势携手并进,加速产业变革和转型升级。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上游资源、核心材料、锂电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锂电材料领域的研发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加快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天齐锂业提醒,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属于意向性文件,部分条款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亦不会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步入下跌通道。但天齐锂业表示,锂资源相对于其他有色金属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行业特殊性,尽管2023年上半年锂价有所回落,但结合政策变化,加上消费者变化及汽车制造商对电气化的承诺,都导致了锂需求的持续增长。 近日,天齐锂业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各生产基地生产运营正常有序地进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稳定开展,境内各生产基地的生产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天齐锂业在境内的射洪、张家港、铜梁三个基地可提供4.48万吨/年的锂化工产品产能,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工厂建成产能为2.4万吨/年,加上正在建设或规划中的安居工厂、奎纳纳二期工厂和张家港氢氧化锂项目,当它们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后,公司的锂化工产品总产能将超过14万吨/年。

  •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天齐锂业2023年一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 4月28日晚间,天齐锂业(002466)披露2023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4.49亿元,同比增长1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5亿元,同比增长46.49%。 对于营收增长,天齐锂业表示,主要系一季度公司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和锂矿的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0.47%和245.09%所致。净利同比增长主要原因系:一季度公司主要锂产品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增长;根据彭博社预计,公司联营公司SQM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将大幅增长,公司在一季度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领式期权业务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今年一季度内无此事项;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参股公司SE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因被动稀释所持SES股权导致失去对SES的重大影响,产生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投资收益,今年一季度内无此事项所致。 值得关注的是,4月20日晚间,天齐锂业还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终止购买澳大利亚Essential Metals Limited(简称“ESS”)股权事宜。由于此次交易未获ESS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在此前提下,协议双方均无需因交易终止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交易终止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据悉,ESS的锂矿石资源量为1120万吨,品位为1.16%,合计为12.90万吨氧化锂当量。天齐锂业表示,本次交易终止不会对公司目前的锂精矿原料供应及锂盐产品加工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天齐锂业在3月30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未来五年战略规划(2023-2027年)的议案》。未来五年,公司在充分发挥现有锂资源及加工产业的产能和优势基础上,拟继续开拓上游优质锂资源,扩大锂化工产品加工产能,力争到2027年达到30万吨左右碳酸锂当量的锂化工产品产能,拓展下游产业链合作与衍生机遇,提高公司相关领域市场占有率,以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为导向,全产业链渗透,并积极联动上下游,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力争成为具备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企业。 赣锋锂业2023年一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单位:元) 4月27日晚间,赣锋锂业(002460)已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4.38亿元,同比增长7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7亿元,同比减少32.01%。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系本期公司相关产能释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所致。 同日,赣锋锂业还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新余赣锋矿业10%股权涉及矿业权投资的议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3.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上海聚锦归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的新余赣锋矿业1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新余赣锋矿业90%的股权。 新余赣锋矿业有限公司间接拥有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松树岗钽铌矿项目,目前已取得采矿证。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储备字【2018】16号《关于〈江西省横峰县松树岗矿区铌钽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勘探报告备案合计矿石量29860.4万吨,Ta2O5、Nb2O5氧化物量分别为42,444吨、63,591吨,伴生氧化铷601,834吨,伴生氧化锂603,813吨,平均品位0.2022%。 赣锋锂业表示,本次交易主要是为保障公司的资源供给,进一步完善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在日前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赣锋锂业分析,本轮碳酸锂价格调整主要是下游厂商去库存所致,但是从终端来看需求仍在。公司将持续提高资源自给率,优化成本控制,加强技术研发,根据市场和订单情况扩张电池产能,完善上下游一体化的赣锋生态,以应对未来的锂价波动。

  •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锂业巨头天齐锂业自年初开始筹措的一项锂矿收购交易宣布告吹。 今年1月,天齐锂业宣布拟通过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IGO Ltd.的合资企业TLEA(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以1.36亿澳元(按照1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折合人民币约6.32亿元)竞购Essential Metals Ltd.,其中包括后者位于西澳大利亚的Pioneer Dome项目。当时,天齐锂业对Essential Metals的报价较后者上一个收盘价高出45%。 然而日前,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由于未能获得收购目标股东的足够支持,将放弃以1.36亿澳元(合9,100万美元)收购澳大利亚锂矿勘探公司Essential Metals Ltd.的计划。 Essential随后也在一份声明中透露,该公司现在可以自由地与其他各方接触,以推进其Pioneer Dome项目的生产。 4月21日,Essential股价一度下跌9%,截至悉尼时间下午2点37分,该股报0.46澳元,低于天齐锂业提出的每股0.50澳元的报价。然而彭博智库分析师Mohsen Crofts表示,Essential股东可能会坚持要求更高的报价,因为当前“IGO、天齐锂业和Mineral Resources等均正试图增加锂储量,以利用对该金属的巨大长期需求”。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另一家锂矿商Liontown Resources Ltd.也以公司价值被低估为由,于上月拒绝了全球最大的锂生产商雅保(Albemarle Corp)的收购要约。 这两项收购交易告吹正值全球矿商争相获取锂储量之际。由于锂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当前需求量急剧攀升。根据BloombergNEF的预测数据,到2050年,锂材料的消费量预计将增长9倍。

  •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4月28日晚间,天齐锂业披露2023年一季报。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14.49亿元,同比增长1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75亿元,同比增长46.49%,扣非净利润为48.36亿元,同比增长70.67%。继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增超10倍后,公司在2023年首季再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锂价的上涨仍然是推动天齐锂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第一季度,公司锂化合物及衍生品、锂矿的销售均价同比分别增加40.47%和245.09%,此外根据彭博社预计,天齐锂业联营公司SQM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将大幅增长,带动公司的相关投资收益增长;另一方面,天齐锂业领式期权业务在上年同期产生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参股公司SES在纽交所上市带来相关投资收益变动,而2023年第一季度并无上述事项影响。 不惧锂价下跌,下游去库,Q1毛利率、净利率岿然不动 一季度属于汽车最淡季,而受累于终端需求下滑和原材料价格下跌,中下游的锂电和材料厂商都集体进入去库存阶段,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在2023年一季度出现大规模的下滑,当然也并非单独针对锂价,由于终端需求不振,中游各大材料的加工费如六氟磷酸锂和磷酸铁锂等加工费都环比下滑了20%以上。 其中,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价格从季度初的52万元/吨和53万元/吨一路跌至季度末的24.5万元/吨和34万元/吨,下滑幅度高达52.9%和35.8%(虽然锂价下滑趋势自从去年11月中旬就已经开始展现,但是很明显主要的下跌幅度都集中在今年一季度),锂价下跌趋势已经延续至二季度,截止4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20万元/吨来到18万元/吨左右。 而即使锂价距离前高位已经下滑了超60%,但是一季度来看,下游的厂商还是没有明显加库存的意图,观望态势严重,担心一旦购买过多反而在锂价下跌下导致亏损,所以买卖的量也只是满足短期需求。 但是从天齐锂业一季度业绩来看,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虽然由于一季度淡季,锂价下跌,下游去库等原因,使得天齐锂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环比增速转负,但是下降幅度不仅强过老对手赣锋锂业(营收环比下滑34%,利润下滑94%),更是远优于融捷股份(营收环比下滑85%,利润下滑58%)、江特电机(营收环比下滑64%,利润下滑86%)等一众二线锂盐厂商。 背后原因或在于天齐锂业的锂精矿高度自供使得其成本大降,这也使得天齐锂业在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相较新能源景气度最高的2022年任何一个季度水平也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考虑到同期的原材料锂辉石的价格却只从5500美元/吨跌至4350美元/吨,下跌了20%左右,这对于自供率100%的天齐锂业还算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没有自有锂矿的锂盐厂商来说,产品价格下降程度远高过于原材料成本的下滑程度,这也变相使得这类锂盐厂商的营业收入、利润和毛利率影响将会更大。 二季度有望迎来锂价触底 由于2022年锂价的持续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促使中下游材料厂商和动力电池厂商在大部分时间段内都是不计成本的拿货扫货,使得各自的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库存积压严重,而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整体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总的来说差强人意,未有超预期的地方, 所以一旦锂价触及顶部开始回调,中下游的厂商都不约而同的进入去库存的阶段,而他们的清库存速度的快慢将决定后续锂价的底部出现时间的长短。 但是长时间的锂价暴跌也不可能持久,作为锂盐原材料的5%锂精矿中国到岸价格在今年四月中旬虽然也跌到了3550美元/吨,但是折算碳酸锂的成本依旧在24万元/吨左右,已经高出同期的碳酸锂现货价5万元以上,这对于纯粹的外采矿的锂盐厂商显然是极为不友好,部分中小厂商甚至已经处于亏本状态。 除此之外,国内整体碳酸锂的产量也已经连续5周出现下滑,整体的开工率也低至50%左右,较今年年初下跌了超18个百分点,而作为需求端的中下游厂商的去库存也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了一个季度,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叠加一年中新能源车市的最淡季一季度已经过去,需求或将随着上海车展的高景气的到来而有所回暖。 目前来看碳酸锂价格已经率先在4月21日出现了止跌现象,并在4月27日首次出现价格上涨,目前以后回暖至18.9万元/吨,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认为,今年二季度锂价有望在需求回暖的带动下的迎来彻底的触底反弹。 智利锂资源国有化对天齐锂业影响不大 4月20日,锂资源大国智利官方发布国家锂资源开发战略,宣布国家将参与锂资源开发全流程,换而言之智利政府将介入锂资源产业,结合此前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就有创建所谓的锂欧佩克组织的想法来看,其实智利该举动并不意外。而该项事件对于天齐锂业毫无疑问是有负面冲击的,但是总体影响其实并不大。 一方面,能在智利本国进行大规模锂资源开采的公司其实就只有SQM和雅宝,且各自的锂资源开采合同的到期日分别是2030年和2043年,后者与天齐锂业的业务并无太多直接的关联,而前者虽然被天齐锂业收购了22.16%的股权从而使得天齐锂业或得了智利阿塔卡马盐湖(总资源量4551万吨LCE)的部分权益。 但是目前实现锂矿自供率100%的天齐锂业的主要锂资源来源都是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锂矿(矿区目前锂精矿建成产能为 162 万吨/年,规划产能为210万吨/年),即使天齐锂业未来进行锂盐的扩产也完全能够满足其需求。 而且,智利表示未来的理矿合同将只向国家控制下的公私合营企业发放,但是政府不会终止目前的合同,不排除后续智利政府参股SQM和雅宝的可能性,这样各自的配额也不会100%被全部收回。 另一方面,SQM对于天齐锂业业绩来说,更多的实际价值体现在于其投资收益,作为SQM第二大股东,天齐锂业2018年以65美元/股的价格,以现金方式购买SQM 0.63亿股A类股,总金额高达278.44亿元,而天齐锂业2019年至2022年的对SQM的投资收益已经分别达到了4.03亿元、1.75亿元、7.6亿元和56.41亿元。 由于天齐锂业与智利当地签订合约,并获得2030年12月31日之前的锂资源配额,该配额不会改变,所以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无论是天齐锂业,还是SQM其实都不会受到实际的影响,投资收益也不会因此出现大幅度下滑,所以整体来看影响不大。

  • 天齐锂业超10倍预增背后:成本控制发力 今年理论出货有望达15万吨LCE

    锂矿龙头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预增最高约11倍。有锂盐专家表示,天齐锂业业绩大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是成本控制能力优异,2022年H1有较多低价精矿库存,随着SQM扩产后,天齐在2023年理论出货有望达15.03万吨LCE。 天齐锂业昨日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Q3净利56.54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预计71.19亿元-96.19亿元,环比增长26%-70%。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联营公司SQM2022年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上升。 有锂盐专家表示,天齐业绩大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是成本控制能力优异,该专家从IGO给予的季度生产数据/Bunbury港每月锂盐出口数据交叉验证分析,泰利森2022年H1共计出口8.2万吨LCE,对应天齐锂业在2022年H1共计获得4.1万吨LCE锂精矿,而天齐锂业在2022年H1仅生产(包含代工)2.45万吨LCE,对应仅2022年上半年就存下1.65万吨LCE精矿低价库存。 此外,上述专家继续分析,天齐锂业使用全球最优的泰利森精矿,生产单吨碳酸锂实际消耗或低于行业默认的8吨锂精矿,再次给予留存精矿库存空间。 从锂盐价格来看,2022年Q4碳酸锂价格再创“波峰”,一度接近60万元/吨,12月底价格开始下跌但扔维持在50万元/吨以上的高位。 天齐锂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产品和锂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据公开披露信息,公司目前拥有合计约6.88万吨的锂化工产品年产能,其中包括3.45万吨碳酸锂、2.9万吨氢氧化锂、0.45万吨氯化锂和800吨金属锂产能(含已建成未投产的奎纳纳一期2.4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此外,公司还有2.4万吨/年氢氧化锂、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的在建项目。 锂矿资源上,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但目前仅格林布什矿产在产锂矿,已建成产能为162万吨/年,2025年的锂精矿规划产能为214万吨/年,前期中报交流会上,天齐锂业相关人士表示,从最新行业报告来看,明年泰利森的矿产量约149万吨锂精矿。 对SQM的投资收益亦是天齐锂业净利润重要来源,公司去年11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对SQM的总持股比例约22.16%。 公司相关人士在去年Q3业绩会中表示,SQM2023年将生产21万吨LCE锂产品;其中,18万吨将在智利生产,使用来自阿塔卡马盐湖的氯化锂;3万吨将在中国生产,原料为硫酸锂。 今年第三季度,SQM在智利的氢氧化锂产能将从2.2万吨增加到3.7万吨,使SQM在2023年将拥有接近7万吨的氢氧化锂产能。此外,SQM与西农集团合作的澳大利亚MtHolland项目的35万吨锂精矿产能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5万吨氢氧化锂年产能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作为SQM第二大股东,公司有望从其快速的产能扩张中获得好的投资收益。 上述锂盐专家推测,SQM扩产后,天齐在2023年理论出货可达15.03万吨LCE,相比2022年9.33万吨LCE,在量上环比增长61%。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