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存储芯片因供需失衡,今年以来价格延续下跌趋势且久未见底。而近日三星、海力士发布的财报显示,存储芯片业务大幅下滑,使得不同调研机构对行业给予悲观预期。 存储芯片价格下跌对国内存储产业及公司影响几何? 据了解,当前存储芯片价格下跌主要集中于NAND、DRAM环节,且以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外厂商为主。而国内多家A股公司,因产品在终端应用中的价值含量相对较小,在产业链位置靠上,切中技术迭代、下游车用存储等机遇,在过去一段时期存储芯片降价潮中,受影响程度及其逻辑有所不同。 分析人士指出,内存配套芯片、内存接口芯片在存储产品中价值量相对较小,不过受益于DDR5产品价格下降、渗透率提升,有望迎来较大增速;存储模组因消费需求低迷,去库存压力较大,但未来仍有国产PC服务器、汽车等市场的增长机遇。 降价主要集中于存储颗粒 经历了终端需求不足笼罩的2022年,近日三星、海力士等半导体巨头发布的最新财报,还是给予市场沉重一击。 海力士方面称,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下降38%,运营亏损1.7万亿韩元(合14亿美元),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三星以存储芯片为主的芯片业务,在2022年四季度的营业利润为2700亿韩元(约合2.2亿美元),同比骤降96.9%。 数据显示,目前存储芯片价格已经较2022年的峰值下跌逾50%。而这一行情远未见底。不少市场调研机构予以悲观预期。例如TrendForce预计,DRAM、NAND Flash价格将继续下跌,可能需要以大规模减产来支撑价格。 International Data负责存储半导体部门的副总裁Kim Soo-kyoum表示,因需求低迷,预估今年存储半导体价格将持续下滑,下半年季跌幅可能收窄或趋缓,但具体情况取决于买家回归的时间。 目前在A股市场存储器领域,已盘踞数家核心公司,包括存储模组厂商江波龙、佰维存储,EEPROM提供商聚辰股份、内存接口芯片龙头澜起科技,以及发力车载、工业应用存储产品的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 华安通信首席分析师张天接受采访表示,尽管此次存储芯片价格下跌是全产业链的,涵盖芯片、模组及固态硬盘,但其中由于存储颗粒(主要是NAND、DRAM颗粒)供应商更集中,因此短期看可能价格波动更大一些。 “行业谈存储芯片价格变动,主要指的是内存DRAM和NAND闪存颗粒的价格”。创道咨询执行董事步日欣表示,这些也是三星、海力士等国际大厂的主打产品。国内DRAM、NAND则有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属于存储行业的后起之秀,目前正在逐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上述人士认为,国内A股相关领域公司,因产品在终端应用中的价值含量相对较小,在产业链位置靠上,切中技术迭代或下游车用存储的机遇,在过去存储芯片降价潮中,受影响程度及其逻辑有所不同。 存储芯片降价利好配套及内存接口芯片 从2022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A股存储领域主要上市公司数据分化较为明显。 其中,江波龙、佰维存储归母净利润分别预计下滑91.63%-94.39%、31.37%-44.24%;北京君正整体业绩下滑4.05%-17.97%;而聚辰股份、澜起科技则发布预增报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3.32%-251.04%、50%-65%。 如何理解这一差异? 聚辰股份公司人士表示, 海力士等厂商的DDR5产品从去年到现在降价幅度不小,但公司产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其原因是内存条价格下降,但价值量最大的是DRAM颗粒,聚辰股份提供的EEPROM价值量及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步日欣表示,虽然下游存储库存不断扩大,特别是存储模组的库存提升,但聚辰股份的EEPROM属于存储细分领域、市场占比较小,澜起科技的内存接口芯片属于存储产业链的更上游,因此这两家的业绩受整体行业的传导效应较少。 值得关注的是,DDR5产品价格下降反而利好内存配套芯片、内存接口芯片等多个环节。 聚辰股份方面认为,DDR5与四代产品价差越来越小,对公司是一项利好因素,因为可以加速新一代产品渗透,而产品价格仍然不变。 澜起科技在业绩预增报告中称,2022年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的出货量稳步提升,业绩增长系受益于内存模组市场由DDR4向DDR5迭代升级,赶上了成长红利。 “聚辰、澜起是量价齐升的逻辑,核心变量是DDR5渗透率。其产品为内存模组中的接口和配套芯片,虽然价值量占比不高,但DDR5技术标准迭代带来市场空间的大幅提升”。张天表示,预计在DDR5渗透率饱和后,市场空间将会是DDR4世代的4到5倍,因此随着DDR5渗透率在服务器、PC的提升,接口和配套芯片增速也会较存储芯片快很多。 此外,张天提到,类似的增量还有服务器中的Retimer芯片、MXC芯片等,在SSD产品中可关注更高端的存储控制器芯片价值量提升。 存储模组厂商存货大额减值计提 相对而言,存储模组厂商的业绩,受下游需求的影响最直接明显。且在存货中,存储晶圆占比较高,不少厂商2021年财报中曾减值计提。 财报数据显示,江波龙2022年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6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对此,江波龙内部人士表示,公司财务数据主要受终端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影响。“存储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在一个正常范围。目前管理层对市场关注度比较高,2023年从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来看,会比2022年的情况要好,公司正在积极调整库存水位。”。 佰维存储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存货以库存商品为主,占比为53.41%,计提跌价准备7813.48万元;其次是存储颗粒等原材料,跌价准备2067.98万元。此外据公告,去年上半年在手订单为4.95亿元,意向订单为14.57亿元,在手订单对库存商品的覆盖率为43.16%。 步日欣认为,“目前看短期并没有需求快速恢复的迹象。存储模组厂需要考虑如何在消费不振的局面下,消化掉库存的问题。” 张天表示,内存模组环节除了需求下降带来的预期低迷外,另一方面也存在机遇,如国产PC、服务器等信创需求对国产存储的拉动,汽车存储赛道高增长的拉动等。 “按照业内预期,存储市场最快有望在今年Q3回暖。”张天补充道,存储模组厂商收入和毛利率有望提升,当前很多投资者关注左侧布局。”
由于暖冬天气引发的需求下降有助于欧洲大陆补充其储存的能源储备,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降至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最后记录水平。数据显示,作为欧洲基准合约的荷兰TTF天然气期货周三一度下跌7.4%至76.78欧元/兆瓦时,为10个月来最低水平。上一次记录到这一价格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截至发稿,该价格有所反弹,回升至85.60欧元/兆瓦时。 据了解,由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再加上创下历史纪录的气温水平,欧洲天然气价格在今年夏季一度升至300欧元/兆瓦时以上。为了遏制价格上涨,欧盟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制性的天然气储存和减少消费目标。 而此次天然气价格下跌的原因在于整个欧洲西北部的气温高于往常,并且预计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3年。由于温暖的天气减少了供暖需求,欧洲的天然气库存在11月中旬(包括12月前几周的寒流)减少后得以再次增加。 自平安夜以来,欧洲向其储存设施输送的天然气规模一直多于提取量,截至当地时间周一,储存水平增加了0.28%。行业组织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欧洲天然气库存容量水平为83.2%,低于11月中旬95.6%的高点。 天然气需求的减少也有助于库存,继10月份出现类似需求下降之后,该地区11月的需求量较5年平均水平减少了约四分之一。 不过,分析人士警告称,明年欧洲在试图补充天然气库存时将处于困难境地,因为届时来自俄罗斯管道供应的天然气量将大幅下降,而该地区今年一直依赖的液化天然气市场依然紧张。 咨询公司CRU的电力部门主管Glen Kurokawa表示:“为了建立明年冬季的天然气库存,欧洲仍需要考虑如何应对需求、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进口量下降,以及随着亚洲主要经济体复苏,对液化天然气的竞争加剧。” 他表示,“如果TTF天然气价格继续走低,欧洲工业用气可能会出现一些向上修正”,比如用于合成氨生产。“然而,任何上调都可能有限,因为工业生产成本仍将非常高。2023年初,欧洲天然气需求可能仍将普遍承压”。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