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2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主要内容如下: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 当前市场对人民币没有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 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 李斌表示,外汇市场预期保持平稳,从远期、期权等外汇市场指标看,当前市场对人民币没有明显的升值或贬值预期,市场交易理性有序。总体看,没有追涨杀跌的非理性交易行为。 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李斌表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这三个有利因素将支持我国外汇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9% 李斌表示,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9%。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15到7.35区间双向浮动,既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也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上半年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 李斌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目前参与改革的银行总数已经达到22家。机构类型覆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业务范围也拓展到全国。参与银行目前共评定展业一类客户2万多家,较2024年末增加23%。 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同比增长16% 李斌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稳中有增,总体处于合理均衡水平,与金融账户顺差相对应。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逆差,与经常账户顺差规模大体相当,国际收支呈现出自主平衡的格局。1—5月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约330亿美元,逆转了去年下半年的净流出态势。 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达到21万亿美元 李斌表示,上半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上半年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量总计达到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上半年涉外收支规模合计7.6万亿美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李斌表示,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贾宁表示,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保持稳定,外资投资人民币债券规模上升。目前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总量超过了6000亿美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近期外资投资境内的股票总体向好,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的态势,尤其是在5、6月份净增持规模增加至188亿美元,显示全球资本配置境内股市的意愿增强。我们判断未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空间。 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跨境旅行收入增42% 贾宁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收入稳步扩大,支出平稳增长,逆差整体收窄。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同比增长13%,其中,跨境旅行收入增42%;服务贸易支出增长2%,服务贸易逆差下降14%。 调研显示全球30%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 贾宁表示,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普遍认为,更需要在全球开展更加多样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比较独立的收益表现,已成为全球投资者风险分散风险的重要资产和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标的。近期国际机构对全球75家央行的调研结果显示,30%的央行表示将增配人民币资产。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专家表示,近期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发力,新的调控框架也基本成形,会议新增人民币汇率表述预示着稳汇率权重上升,并可能对降息形成掣肘。此外,本次会议涉及货币政策表述更偏稳健,短期内货币政策可能更关注已出台政策的落实与疏通,重点可能是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M1口径调整。 但也有专家更乐观,认为三季度降准有空间,考虑未来经济和物价走势,也不排除四季度政策利率再度下调的可能。此外,会议提及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但主要围绕房地产、地方债、资本市场三个领域,并未提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意味着什么? 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近期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发力,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LPR、SLF、MLF利率,MLF的政策利率色彩淡化,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将发挥基准政策利率功能,新的调控框架也已基本成型。 但与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相比,“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调整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并新增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表述。温彬认为,这或许预示着稳汇率的政策权重有所上升,进而可能会对进一步降息形成掣肘。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表示,本次会议涉及货币政策的表述较4月更偏稳健,货币政策短期可能更关注已出台政策的落实与疏通,以及与财政和产业的统筹协调。近期货币政策框架演进已有不少兑现,其中LPR报价、利率调控机制改革均已落地,后续重点可能是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M1口径的调整。 但也有专家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三季度降准可期,四季度政策利率下调也有可能。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表示,这预示着,在7月央行降息、引导LPR报价下行之后,接下来为支持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三季度降准也有空间。另外,在二季度金融“挤水分”取得明显效果后,三季度银行有可能借势央行降息,加快信贷投放,这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在当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关键是要有效解决物价水平偏低的问题,引导实际利率由升转降,避免形成‘低物价、低收入、低消费’循环,稳住‘5.0%左右’的经济增速平台”,王青认为,综合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和物价走势,也不排除四季度政策利率再度下调的可能。 “央行政策保持一定灵活性,降准与结构工具仍在工具箱中,择机而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周茂华表示。 防范化解风险,未提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其中一方面是关于房地产,会议指出“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房地产继续围绕‘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展开。去库存仍然是政策重点,保交房工作继续推进”,温彬表示,摒弃高周转、高杠杆的运营模式,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要在防风险、去库存(增量和存量结合)、保交房、新模式这几个内容之间要寻找切入点,下半年预计存量收购可能会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提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主要围绕房地产、地方债、资本市场三个领域,并未提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这是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最新判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房地产、地方债是制约经济持续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潜在风险需要防范化解。同时,资本市场领域风险也在积累,债券市场中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股票市场稳定压力较大,需要围绕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防范化解风险。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多位专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看好今年人民币的整体走势,在坚实基本面的支撑下,今年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轻,实际走势可能维持稳中有升的趋势。对外方面,市场普遍预计202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部金融环境趋于缓和,也有助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均衡。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汇率本身就是波动性的指标,关键在于波动的可控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在汇率问题的表述上面没有新的变化,在汇率问题上继续强调基本稳定的概念,这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周期走势以及外贸形势是重要的因素。” 对于2024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多位专家保持乐观的态度。 “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央行的措施以及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轻,实际走势可能维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整体对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保持乐观预期。“主要是今年人民币汇率面临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消费向趋势水平回归,宏观政策支持有力有效,经济稳步修复,外贸韧性、国际收支有望基本保持平衡,人民币汇率有坚实基本面支撑。” 对外方面,市场普遍预计202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将开启降息周期,外部金融环境趋于缓和,也有助于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加均衡。 在周茂华看来,发达经济体通胀与经济前景趋缓,相应利率政策逐步向降息周期过渡,海外政策对我国外溢影响将逐步减弱,美元上涨空间实际受制约。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期监管多次发声,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表示,下一阶段,要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2024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市场开局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具体来看,2024年以来,CFETS、BIS货币篮子和SDR货币篮子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稳中有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1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曾给出对今年人民币汇率的判断。他表示,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支撑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国内经济稳健运行;二是外部国际金融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即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有望得到改善,这将推动中美利差趋于收敛,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和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趋于稳定和平衡;三是人民币资产具有较好的投资和避险价值;四是汇率稳定的微观基础更加坚实。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