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高盛:原油闲置产能即将耗尽 油价今年料再破100美元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周日表示,油价今年将回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随着闲置产能耗尽,2024年可能面临严重的供应问题。 Currie表示,由于制裁可能导致俄罗斯石油出口下降,而随着中国优化防疫政策、需求预计将恢复,油价将从目前的80美元左右升至100美元以上。 他还称,石油行业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生产支出也将是油价上涨的一个驱动因素,到2024年,这种产能不足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他说,“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一系列价格飙升,每一次高点都更高,每一次低点也都在抬高。”他说,到5月,石油市场应该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可能会消耗全球生产商大部分未使用的产能。 近几年来,油价波动很大,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跌至20美元以下,在俄乌冲突扰乱了本已无法满足全球需求的供应后,油价飙升至接近130美元。随着炼油厂产能达到极限,运输燃料成本进一步上涨,但各国争相找到替代能源后,运输燃料成本又回落。 上周六,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王子也在最新讲话中谴责炼油能力投资不足,导致全球供应不足。他重申,OPEC+将在决定何时增加产量方面保持谨慎。他还称,欧佩克+限制供应的努力在疫情期间需求暴跌期间拯救了石油市场。 Currie则重申了高盛的观点,即OPEC+将解除产量限制,并寻求在今年晚些时候提高产量。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市场监测委员会本月建议该组织保持石油产量不变。 他说,“目前,由于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反弹,我们的贸易仍处于平衡状态。他说,今年晚些时候,当需求超过供应时,产能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我们会耗尽闲置产能吗?可能到2024年,你就会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补充道。

  • 钙钛矿电池获“里程碑式”进展!机构预计未来5年产能或增超40倍

    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领导的科学家为钙钛矿材料开发了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保护脆弱的钙钛矿晶体免受温度变化带来的压力。报道称,此次HZB的科学家们在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研究中取得了“里程碑式进展”。他们发现,在前体钙钛矿溶液中添加偶极聚合物材料有助于晶体结构的稳定,并能使电池效率远高于24%,在-60至+80℃进行100次热循环试验后性能几乎不会下降。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通过元素工程设计晶体结构稳定的钙钛矿材料,并结合界面工程实现太阳能电池结构设计的优化,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问题是有望完全解决的。预计2026年产能有望达到37GW,5年增幅约41倍。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大族激光 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07年进入薄膜电池行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激光设备在该领域国内市占率一直位于市场前列,在钙钛矿电池行业几家龙头、前沿研究机构均取得激光设备的交付销售,及大尺寸激光加工设备的整线交付。 皇氏集团 公告,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互补与黑晶光电签署了《新一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技术合作框架协议》。

  • 晶澳科技抛出400亿投资计划 2023年布局组件总产能将达80GW

    进入2023年,光伏组件龙头的产能军备赛持续白热化,在隆基绿能(601012.SH)抛出450亿投资计划后,晶澳科技(002459.SZ)也不遑多让,1月19日晚间公告迅速放出400亿投资方案。 从晶澳科技获悉,公司预计2023年布局组件总产能将达80GW、硅片和电池分别达到70GW左右。未来公司会结合市场需求增长,按照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产能释放。 最新公告显示,晶澳科技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于2023年1月19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 从布局上,晶澳科技持续了一体化战略,项目包括建设生产15万吨/10万吨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及配套辅材项目,总投资约400亿元。公告表示,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能力,拓宽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中的布局,提升公司垂直一体化产能优势。 经历了2019年的低谷期后,光伏行业近两年重回上升趋势,新增装机屡创新高。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对比2021年54.88GW的装机量,同比增长近六成。 行业高景气下,光伏迎来新一轮扩产潮。晶澳科技方面,公司2022年发布投资计划近十项,累计投资金额超过500亿元。产能上,公司现有组件50GW、电池和硅片各40GW。 业绩方面,受益于一体化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下游需求持续放量,晶澳科技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至174.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2亿元至56.2亿元,同比增长160.99%至204.31%。 需注意的是,尽管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升级背景下,光伏需求高景气有望持续,但从近两年企业扩产情况看,产业链各环节过剩的预期已经显现。组件方面,据机构此前不完全统计,2022年行业新建组件扩产项目规模已超400GW,龙头大手笔扩产加上新秀跨界延伸,光伏组件总产能预计超过800GW,远超终端需求。 而在赛道拥挤之下,组件环节对于降本增效的竞争更加激烈。2022年被称为N型组件元年,头部企业无一缺席。晶澳科技方面,公司去年发布N型组件新品DeepBlue4.0X,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2.4%。 产能上,据东吴电新统计,晶澳科技目前共规划70GW新技术电池产能,预计2023年落地40GW,N型组件预计2023Q2开始明显起量交付,预计全年出货20GW左右,新技术占比30%,带动平均盈利持续改善。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