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

  • 中铝国际各在建项目冲刺“开门红”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春节期间,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国际”)各在建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建设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坚守岗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向着“开门红”奋力冲刺。 由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院”)供货的印尼北加电解铝项目首批阴极组在连云港顺利完成发运。印尼北加电解铝项目由印尼Adaro集团和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沈阳院负责工程设计。该项目500kA电解槽中的关键技术设备——阴极炭块组,采用了沈阳院新式节能阴极组技术。沈阳院在2013年开始铝电解槽新式节能阴极组研发设计,该技术基于界面波动理论,通过优化阴极组导电结构来降低铝液中水平电流,实现降低垂直磁场,降低扰动电磁力,降低界面上静态电磁力,减小界面变形。2014年,沈阳院优化了阴极炭块组结构和浇铸工艺,在信发500kA电解槽上成功浇铸。随后该技术在华云一期、中润、蒙泰500kA电解槽、营口忠旺、中铝连城500kA复产、印尼国家铝业电解槽改造等多个项目上应用,通过阴极预热温度均匀性控制技术,浇铸成功率提升至100%,实现了电解槽铝液中水平电流与阴极压降双重大幅降低,延长阴极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性。 由沈阳院承建的广西银海铝业百色240kA电解系列和来宾330kA电解系列升级改造项目于近日完成了技术考核,考核成绩优异,吨铝节电高达900千瓦时,实现超额履约。该项目采用沈阳院铝电解槽多维优化技术。据悉,2024年10月份,铝电解槽多维优化技术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铝电解槽多维优化技术从铝电解槽设计、电极结构与材质、过程控制及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创新,攻克了在全石墨化阴极及低电压工艺条件下进一步提升磁流体稳定性的重大技术难题,不仅实现了电解槽低电压节能运行,还大幅提升了电流效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冶”)承建的宝鸡西部传感器产业园项目(二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该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六冶项目部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管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施工方案,严抓项目建设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以不惧挑战、精益求精的精神态度,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六冶云南云铜锌业搬迁项目迎来关键性进展——最大厢式压滤机成功安装完成。云铜锌业搬迁项目最大压滤机为浸出车间4台焙烧矿弱酸浸浓密底流压滤机,单台净重30吨。厢式压滤机体积庞大、结构复杂,需要精确计算和细致操作才能确保其稳定安装。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顺利进行,该项目部吊装前仔细规划吊装路径和吊装点,确保压滤机能够平稳、准确地移动到指定位置;根据不同压滤机的重量和体积,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确保其承载能力足够强大;吊装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压滤机滤板、滤布等易损部件,避免其受到损坏或变形;加强吊装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作,确保了吊装的顺利进行。六冶项目部将继续团结协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后续建设。 伴随着响亮的鞭炮声和阵阵欢呼声,九冶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冶”)承建的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20kt/a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项目于近日成功生产出第一罐铁水,首块阴极炭块浇铸成功。面对施工周期短、施工工序复杂等困难,九冶项目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资源,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与协调,使施工生产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实现磷生铁浇铸项目按期投产,赢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九冶施工的云南弥玉高速公路主线贯通通车,顺利完成关键节点。九冶项目部充分发扬“铁军精神”,克服了点多面广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等各种施工难题,强化资金保障和精细化管控,科学组织施工,狠抓质量安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通车节点,九冶项目部已经完成了主线所有关键工程节点,涵盖了路基施工、各类型的桥梁施工、边坡防护与支挡、防排水及绿化、弃土场及水环保工程等多个方面。九冶项目部将继续秉承“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工作理念,稳步推进支线施工的后续工作,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九冶承建的陕西中烟宝鸡卷烟厂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该项目按照施工节点顺利封顶得到了甲方高度赞誉,优质履约获得业主的表扬信。宝鸡卷烟厂醇化库项目位于宝鸡市高新区科技路2号,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随着主体封顶,项目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后续将全面展开内部装修、机电设备安装以及外立面装饰等工作。九冶项目部将继续加强各方协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使用,向业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国际)

  • 中铝国际发布公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1818个,新签合同金额为139.76亿元,同比增加26.58%。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未完工合同总额为659.62亿元,同比增加3.54%。具体情况如下: 3月28日中铝国际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香港CBC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邦普循环)签署玻利维亚Uyuni盐湖年产2.5万吨(LCE)提锂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合同。目前,公司不涉及盐湖提锂相关投资业务,不直接生产锂材料,仅为锂生产企业提供技术设计及咨询、工程施工服务,该业务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2022年公司在建项目共计6,042个,总金额为12,626,833.60万元。其中境内在建项目5,895个,金额为11,176,900.27万元,境外在建项目147个,金额为1,449,933.33万元。

  • 中铝国际扭亏背后:财务费用锐减 业务增长持续性存疑

    3月7日,中铝国际(02068)披露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9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0.84%;净利润1.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7亿元,同比扭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26亿元。扭亏为盈的年报成绩单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而细究其财报反映的经营质地几何,更为重要。 靠“降本”扭亏 中铝国际是公司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领先的技术、工程服务与设备提供商,能为整个有色金属产业链各类业务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技术及工程设计及建设服务。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工程及施工承包、装备制造及贸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2022年,公司继续蝉联《财富》中国500强。 分业务而言,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是中铝国际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该业务2022年营业收入为185.4亿元,同比下降5.31%,营收占比为78.7%,毛利率为10.16%,同比减少2.43个百分点。简言之,中铝国际的第一大业务呈现规模与盈利双降的情况。 然而,工程设计与咨询与装备制造业务的增长弥补了部分营收缺口,两项业务收入分别为26.87亿元与24.49亿元,同比分别上涨9.62%与58.37%。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两项业务的毛利率也有上升,工程设计与咨询与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04%与13%,同比增加6.93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由于两项业务规模与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使得在第一大业务下滑的同时,公司的收入同比微降0.84%,毛利率同比减少0.21个百分点,几乎与去年持平。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2022年装备制造业务收入规模大增,主要是公司专注于有色金属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坚持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订单金额较大的海外电解铝、全石墨阴极碳块等项目稳步推进,收入规模增加明显。这也成为中铝国际转型的一大成果。 既然毛利率与去年水平相当,中铝国际扭亏的原因,离不开费用端改善。2022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1.19亿元,同比增长21.5%;管理费用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0.59%,与上年基本持平;财务费用为2.87亿元,同比下降48.02%;研发费用为9.12亿元,同比增长16.11%。可见财务费用的大幅降低,是当期净利润为正的重要原因。  财报显示,财务费用的大幅减少,主要为公司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控制融资规模,财务费用降低,同时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产生部分汇兑收益。 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亿元,同比减少净流入1.35亿元。现金流入较少的原因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采用的是分期付款和按预付款。这也导致中铝国际的应收账款不断走高,甚至于突破百亿规模,2022年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52.65亿元。 应收账款高企之下,该公司的负债规模也处于较高水平,中铝国际2022年资本负债比率82.44%,较年初下降2.33%,略有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转让弥玉公司股权而减少公司有息负债,借款及其他负债总额较年初下降15.58%。 转让股权减少有息负债、优化融资结构减少财务费用,加上业务转型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无怪乎中铝国际能够扭亏了。 增长性如何持续? 降负债及减费用,的确让中铝国际的财报好看了不少。但从业务着手,公司的增长性又如何持续呢? 从业务格局来看,中铝国际实施全公司“233”业务发展战略,即:实施“科技+国际”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国际化水平;构建全公司“3+3”业务结构,做强做优勘察设计咨询、有色及工业工程总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用工程总承包三个核心业务,做亮做实工程用铝、科技产业化、新兴产业三个拓展业务。 由上文可以看出,中铝国际的第一大主业规模有所减少。事实上,这一趋势从2018年就开始了,该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214.70亿元逐渐缩小至2022年的185.4.78亿元。反而是装备制造展现了强劲的增长能力,但该业务规模较小,短时间内不能成为营收支柱。从这一点来看,中铝国际主营业务示弱,另外两项业务规模较小,成长力稍显不足。 可喜的是,去年先后推出政策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较好弥补了财政缺口,推动全年基建投资同比逆势上升11.5%。展望2023年,在宏观政策结构性放松的背景下,建筑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及下游需求有望继续改善,基建投资仍将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从落地节奏来看,去年大量开工项目料将在今年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春节以来全国复工复产率持续加快即为印证。 考虑到去年以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基建项目开工建设的延续性、大量前置发行的专项债,以及四季度疫情对施工的扰动和延迟,中信证券认为,2023年年初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10%-15%的高增速,实物工作量有望实现更加显著的提升。 总之,在专项债规划总体规模大于去年,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形势下,今年国内经济增长料仍依赖基建发力,建筑建材行业整体需求有望迎来提升。而预计宏观环境总体上将给中铝国际的转型升级和业务拓展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 回到资本市场上,2022年为国企改革行动方案收官之年,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对国企改革提出要求,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等。 近期国企相关政策频发,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进行动员部署,且近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综合来看,国企改革为今年重点工作内容。 中信证券指出,为提升自身价值,近年在股权激励方案推出、提升分红率、分拆优质资产单独上市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下,当前估值处于低位的建筑央国企估值仍具备较大修复空间。 综上来看,目前中铝国际的扭亏为盈背后,是费用的减少所致。而从业务端来看,2023年建筑建材行业整体需求有望迎来提升是其增长持续最大看点。

  • 中铝国际发布年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中铝国际(02068)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取得营业收入人民币236.97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减少0.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1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4.26亿元。 2022年,公司确立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年“稳经营”,生产经营情况明显改善,财务费用同比大幅降低,实现当期净利润为正。“化风险”,全力压降“两金”,诉讼案件去存控增,全年未新增重大风险事件。“推转型”,“一主一特一拓”业务模式正在构建起新的业务布局,打造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收入结构显著优化。“强改革”,全面落实国企改革叁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企业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稳步推进长沙院、中色科技和昆明院“科改示范行动”改革任务,激发了企业动力与活力。 公司2022年工程施工及承包业务收入规模为187.1亿元,较2021年下降5.31%,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司受业务转型和疫情影响,收入规模减少。毛利率为10.16%,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严格控制风险相对较高的垫资承包业务,高毛利的高速公路项目在本报告期的占比减少,对利润的贡献下降。 本报告内,工程施工承包业务利润总额为1.56亿元,同比增加21.48%,主要是本报告期加强债权清收,减值损失减少,对利润贡献较大。 公司2022年装备制造业务收入规模为24.49亿元,较2021年增加9.03亿元,主要是公司坚持自主科技创新,专注于有色金属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坚持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订单金额较大的海外电解铝、全石墨阴极碳块等项目稳步推进,收入规模增加明显。毛利率为13.00%,较2021年上升4.4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业务及收入占比增加,毛利贡献增多;同时持续强化生产全流程各环节降本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毛利贡献增多。 本报告期,装备制造业务利润总额为0.6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该板块业务质量和规模同步得到改善带来的效果。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