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4月16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亿丰金益(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 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 主论坛 上,俄铝市场营销部和低碳解决方案负责人 Inga Simonenko对“在挑战重重的国际铝市场中探索成长机遇”进行了探讨。 铝行业备受关注的话题 新一轮贸易紧张局势对需求复苏带来的不确定性、去全球化重塑供应链、脱碳议程受到美国的挑战、碳税的执行、低碳需求增长、与数据中心竞争低碳能源。 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抑制了需求,增加了物流成本,并提高了碳足迹 与此同时,中国铝材和铝制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持续增加 其从按产品种类和按贸易伙伴分类的角度,对中国出口的铝制品和铝车轮等进行了介绍。 2024年建筑业仍是铝需求增长的薄弱环节 东南亚等地区的建筑活动正在复苏成为需求增长的机会之一 主要影响因素: 在许多发达经济体中,利率下降以及持续存在的住房短缺问题将推动建筑施工活动的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正从交通投资转向公用事业投资。为实现气候目标,人们重新将重点放在电网脱碳上。 新兴亚洲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强劲的人口发展趋势、大量的外国投资以及政府政策将确保东南亚拥有增长最快的建筑市场。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增加,可能推高建筑成本。 2025年,电力和汽车板块是铝需求增长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 电动汽车在汽车行业对铝需求增长中起重要作用,而汽车产量的增长态势难以维持,这带来了进一步的挑战。 推动单车用铝量的五大组件:电驱动外壳、电池组外壳、大型/超大型铸件、防护部件以及电池冷却板。 与 2018 年峰值相比,发达国家原铝需求从低位开始复苏 当中国寻求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世界其他地区的需求在加速增长 全球市场将从2024年的平衡转向2025年的短缺。 2025年美国进口关税的实施成为地区贸易流的主要挑战,或抑制铝需求增长 此外,特朗普削减了对脱碳议程的资金支持,将提高美国的低碳转型成本 阻碍了美国和全球的净零转型和低碳铝需求增长。 具有ESG 理念的企业调整脱碳目标——铝的终端用户中仅有少数践行 其列举了一些知名企业的脱碳目标修订和进展情况。 与此同时,低碳铝区域溢价的设定,彰显出低碳铝需求的持续增长 在可预见的未来,原铝仍是主要的金属来源,而再生铝的份额将增加 中国原铝产能天花板,加速境外新冶炼项目的推进 高碳能源为依托的电解铝项目对绿色发展形成挑战。 同时,中国出台政策促进铝产业低碳发展 到2030年,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将比所有电解铝厂的总和还多50% 基础设施所需的铝也将大幅增加 其介绍:数据中心就像电解铝生产企业一样,需要可靠的电力来源。 受美国贸易和ESG政策的变化主导,铝行业面临新挑战 美国贸易和 ESG 政策修订:对整体铝需求造成挑战,复审全球ESG议题,重塑供应链,复审全球碳定价,成本通胀压力,对低碳铝需求造成挑战。 最后,其对俄铝:致力于可持续和低碳铝发展(LCA)做了介绍。 》点击查看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4月16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亿丰金益(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 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 主论坛 上,价格发现经济学家齐世军分享了世界格局重塑框架下,价格发现在行业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价格发现 首先其对价格发现进行了阐述。价格发现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名词,是在1997年才明确了其定义,定义为: “价格发现是指买卖双方在给定的时间和地方,对一种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成交易价格的过程,它涉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信息、期货市场和风险管理。”西方经济学认为,供需过程,因为买卖双方的博弈,通过竞价而形成均衡的价格。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发给了《价格的发现》一书,该书的作者是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R.Milgrom)和罗伯特·B·威尔逊(Robert B.Wilson)。 价格的发现主要是对未来价格的发现。因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价格,其发现价格的意义并不能对投资者、对企业、对一个行业、对世界经济格局分析起到关键作用。 西方经济学对未来价格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公司的财报、政策变化以及内幕消息,把这些信息通过交易行为融入价格。简单地说他们关注的是交易量和价格波动、流动性以及参与投资的人数,把这些作为价格发现的重要信息资源,在计算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统计学。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型科技手段也被应用于价格发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未来价格的波动,主要聚焦短期投机行为,对行业大周期的判断还处于盲区。 大宗商品价格与相关因素的构成关系 首先,将地球视为一个正方形模块,并在其上进行网格划分,形成若干等间距的正方形或矩形网格(如 10m×10m、100m×100m)。随后建立坐标系统,为每个网格赋予唯一坐标(如 X - Y 轴或经纬度),以便精准定位和进行数据关联。在每个网格内,执行统一的大宗商品调查流程,确保所获数据具有可比性。运用特定计算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由此生成的结果构成了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第一个矢量。 大宗商品与地缘的紧密关联 谈及算法,坚实的数学基础对价格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算术堪称基础数学的源头,在世界数学发展进程中,中国数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事实得到世界数学界的广泛认可。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申与甘德,记录了 810 颗恒星的位置,且采用赤道坐标系(比西方早约 200 年),测定了黄道附近 120 颗恒星的方位以及与北极的距离。尽管如今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他们的观测方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运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计算方法。石申与甘德在教科书中或许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但在 1970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将月球背面北极圈附近的一座古老撞击坑命名为 “石申环形山”。现代人们常常自认为比古人聪慧,实际上,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都有着传承的脉络。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和万户等先辈在数学上的成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从而更好地为当今科技发展服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数学基础在大宗商品价格研究等领域的深远意义,进而关联到大宗商品与地缘因素的内在联系。 大宗商品与世界格局的相互关系 把地理矢量纳入世界格局的变量体系中,使其与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因素、贸易政策变化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冲突的概率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参数,这便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第二矢量。这一概念较为抽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此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文化不单纯依赖各类数据,而是更侧重于智慧层面的思辨,用现代的表述即哲学思辨。这种思辨看似无形,却蕴含着通过数字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演绎。其 曾列举两个成功预判股市和美元指数价格走势的实例,用以阐释这一现象。大宗商品与世界格局关系的核心,在于大宗商品与汇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联。从全球对关税应对中可以看出,其为中国带来的机遇可能大于挑战。此次事件给中国带来的真正机遇在于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数字化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大宗商品市场的两种需求 在大宗商品市场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一种源于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这类参与者需要对价格走势的高点、低点做出精准判断,尤其是对价格趋势的判断不容有误。 另一种需求来自大宗商品的生产、销售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它们需要对未来一年甚至五年、十年的价格趋势进行预判。期货和现货可实现立体化交易,企业若能开展期现立体化交易,将是当下以及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铝行业在世界格局重塑下的战略地位 铝行业对于世界格局概念的理解,需从多维度深入剖析。从价格走势来看,2015 年沪铝价格最低触及 9620 元 / 吨,随后一路攀升,到 2017 年 9 月涨至 16680 元 / 吨。2020 年 4 月初价格为 11225 元 / 吨,至 2021 年更是飙升至 24765 元 / 吨,涨幅高达 157%。传统市场分析将铝价上涨归因于供需关系,诸如汽车产业、光伏发电产业需求激增,供应端产能收缩以及上游原材料供应趋紧等因素。然而,这种分析存在局限,缺失了对世界格局变化这一关键变量的考量。 对大宗商品属性进行梳理可知,任何商品都兼具贸易属性与资本属性,铝亦不例外。当铝行业全面融入全球化框架,特别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体系时,市场需求曾被极大地放大。在这一趋势下,铝行业顺势加大投入,新建众多工厂以扩充产能。但在供给增加后,2015 年美国、欧盟等对全球化进程进行调整。按传统市场思维,往往会在供需平衡框架内将此视为短期现象,而实际上这背后反映的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出现深层次问题,世界格局已悄然转变为后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 在当前复杂局势下,铝价的决定因素值得深究。尽管美元地位有所下滑,但大宗商品全球交易体系基本延续旧有模式。如今全球贸易壁垒重重,大宗商品运输通道面临诸多风险,即便供需平衡面临挑战,资本对大宗商品的竞价却从未停歇。故而,铝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资本力量主导,所谓的供需平衡,更多时候只是资本炒作定价方向的 “幌子”。 其指出,近期关税相关话题备受关注,关税使得商品在世界格局中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美元霸权正受到商品经济的有力冲击,这恰好印证了其在 2023 年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在当下世界格局中,若企业仅着眼于世界供需平衡的表面变化,无疑是自废金融竞争的 “武功”。在传统认知里,期货被视作现货规避风险的工具,然而本质上,期货更是现货获取更高利润的有效通道。所以,“期现立体化交易” 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大宗商品企业,尤其是铝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生命线。而要通过期现立体化交易取得成功,精准的未来价格发现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铝行业只有把握好价格发现这一关键,积极开展期现立体化交易,才能在世界格局重塑的浪潮中找准战略定位,实现稳健发展 。 世界格局的演变 人们常热议海权、地缘战略,美国借此打造 “币缘” 战略,历经美元与黄金、石油的脱钩、挂钩。但该战略有缺陷,美国印钞投放又回收,易引发危机收割全球,自身也面临贸易逆差等问题。如今市场处于商品冲击美元霸权的转折点,铝等大宗商品有望重塑世界格局。 在未来世界格局的重塑进程中,其创新性地提出 “物缘” 战略。这里所提及的 “物” 并非泛指普通物质,而是专指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的贸易属性,正以强劲之势突破其原有的资本属性束缚,成为构建全新世界格局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大宗商品贸易不再仅仅是资本运作的附属,而是凭借其自身蕴含的强大能量,逐步塑造起全新的全球经济与政治关系架构,引领世界格局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个前提 第一,世界货币正迈向多元化进程。鉴于市场从美国币缘战略的失败中汲取了教训,清晰认识到其中弊端,故而不会重蹈美国覆辙,走上相同的发展路径。 第二,大宗商品的运输通道,诸如铁路干线、港口枢纽以及航空运输网络,正逐步演变为 “物缘” 战略的核心通道。在这一关键领域,率先布局的国家或主体,将在 “物缘” 战略竞争中抢占先机,有望成为未来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 。 第三,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对材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单纯依靠地缘条件已难以满足。部分前沿新材料的获取,甚至需将目光投向月球、火星乃至太阳等宇宙天体 。 》点击查看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