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

  • 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工艺(一)——湿法冶金 【SMM分析】

    SMM4月20日讯: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工艺(一)——湿法冶金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电池行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锂电池将迎来大规模的退役潮,这将导致大量的废旧锂电池进入市场,锂电池回收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由于 废旧锂电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包含许多不同的成分,尤其是包含了锂、镍、钴、锰、铝等贵金属,因此,废旧锂电池回收,不仅可以满足环保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废旧锂电池市场不断扩张,回收技术也不断完善,目前市场上三元锂电池回收主流工艺有两种,湿法冶金及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技术: 湿法冶金按工序可以分为前置提锂和后置提锂两种工艺, 二者均可分为预处理阶段和湿法冶金阶段,预处理阶段的工艺步骤相似,差异主要体现在后端湿法冶金,本文将先介绍预处理阶段的工艺步骤,再具体阐述前置提锂和后置提锂两种不同的湿法冶炼工艺。 1. 预处理 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预处理通常包含放电 - 拆解 - 破碎 - 热解 - 分选等过程。 (1)拆解:首先将电池包拆解成模组,由于电池包规格不同,目前大多数企业都以人工拆解为主,产线自动化程度较低。 (2)放电: 由于废旧锂电池中仍残留部分电量, 为了保证回收生产的安全性,需要在拆解破碎前先对其进行充分的放电处理。安全放电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通过外接电阻的方式放电,化学法也叫做盐水放电法是通过导电溶液电解释放残余电量,通常使用NaCl溶液作为辅料。根据电池形态的不同,放电方法也有所差异,体积较小的软包电池以及圆柱型电池通常采用化学放电法,方形电池大多使用物理放电法。和物理法相比,化学法放电过程中易产生污水和废气,物理法由于外接电阻,可以将电能收集利用(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量产),经济性优于化学放电。 (3)破碎:破碎通常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电极材料与其它物质分离,由于电池破碎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的释放,因此易发生燃烧、爆炸,威胁到生产人员安全的问题,因此部分企业在破碎过程中会使用氮气保护,确保破碎安全。 (4)热解:利用高温将电解液、隔膜、粘结剂等有机物烧掉,热解的温度通常取决于企业自身对于窑炉温度的控制能力,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烧掉有机物,提升回收的收率,但同时超过700°C铝会直接和氧发生铝热反应,造成安全事故。 (5)分选:使用浮选、磁选、重力分选等方式将铝、铜、铁、石墨等物质筛分出来,得到黑粉进入到湿法冶金阶段进一步加工。 2.  冶金阶段——后置提锂 (1)酸浸:目前行业中使用两步浸出法较多,将黑粉和98%浓硫酸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均匀,使用热蒸汽加热至50°C-70°C,以提升反应效率,同时加入H 2 O 2 作为还原剂,可以提升金属的浸出效果。 (2)除杂:需要使用到铁粉、Ca(OH) 2、 H 2 O 2 、NaOH、Na 2 CO 3 等辅料,去除铜、铁、铝、钙、镁等杂质,提升产品收率。 (3)萃取:通常使用 P204 及 P507 萃取出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钴溶液,之后经过调节 PH 值、碳化热析 、沉淀 等工艺环节提取出碳酸锂。 3.  冶金阶段 —— 前置提锂 前置提锂作为新技术,一般是先提锂,再提镍钴锰,优点是可以减少锂的流失,提升锂收率;其次,该工艺可以和磷酸铁锂回收产线并线,减少产线投资成本,经济性较强,但是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被大规模推广应用。 如图所示,前置提锂按工序也可以分为酸浸 - 除杂 - 萃取,和后置法不同的是,酸浸后直接过滤,将硫酸锂溶液分离出来,输送至锂盐产线,继续除杂萃取。 4.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废旧三元电池的湿法回收工艺,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整体来看,国内企业大多使用湿法冶金工艺,海外企业大多使用火法冶金工艺。下一篇文章将介绍废旧三元电池的火法回收工艺,并且对两条技术路径进行对比分析。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 新能源行业势头正劲,正极材料发展正猛

    SMM4月18日讯:锂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趋势 短期来看,正极材料市场增长空间大,产能将快速扩张,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量最高。 长期来看,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将加入锰元素,或与镍钴锰酸锂电池 NCM 三元材料进行混合来在保证电池安全性的同时提升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将向高镍化、低钴化、高电压化和大单晶化方向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动力电池最为关键的材料,正极材料的变化备受关注。 一、正极材料市场概况 正极材料是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能直接决定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正极材料成本占锂电池材料整体成本的 45% ,可直接决定锂电池整体成本的高低; 正极材料主要分为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 (NCM) 和镍钴铝酸锂 (NCA) 等。   2022 年,全球正极材料总产能超过 421 万吨,根据各企业产能规划,据 SMM 测算, 2023 年 -2025 年正极材料总产能分别为 589 万吨、 846 万吨、 988 万吨。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当前最为流行的动力电池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为镍钴锰酸锂( Li ( NiCoMn ) O2 ),具有电池能量密度高,耐低温性能好的特点。磷酸铁锂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 (LFP) ,具有本低廉,安全性非常好,循环寿命高的特点。 图: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   二、正极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下游对锂电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迭代和升级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 近期,由于装载三元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性较高磷酸铁锂电池重新赢得业内重视;业内以保障其安全性的同时扩大电池能量密度为目标,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革新。 加入锰( Mn )元素:通过在磷酸铁锂中掺入锰( Mn )元素制成磷酸锰铁锂电池,以扩大电池电压和能量密度。 图: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磷酸锰铁锂材料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 与镍钴锰酸锂电池 NCM 三元材料进行混合:通过复合技术将磷酸铁锂与锰酸锂电池 NCM 三元材料进行混合,旨在保持磷酸铁锂电池高安全性的同时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 三元锂电池正向高镍化、低钴化、高电压化和大单晶化的方向发展。 高镍化:正极材料高镍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量密度。在三元电池体系中,镍含量越高,克容量越高; 低钴化:三元电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钴、锂、镍等。其中,钴的成本高且资源稀缺,三元锂电池厂商希望通过降低钴的元素用量,达到提高性价比的目的。所以,低钴化是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使用方面的未来趋势。 高电压化:高电压化路线是以中镍三元材料为基础,通过提高其电压平台使得正极材料在更高电压下脱出更多的锂离子,从而实现更高比容量和平均放电电压,进而达到提升能量密度的目的。 大单晶化: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多晶和单晶,单晶材料的循环性能优于多晶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各向异性的晶格变化,多晶材料易出现晶界开裂,导致二次颗粒发生破碎,从而导致副反应快速增加,阻抗上升,性能快速下降等。采用单晶颗粒,可以减少晶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还能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压实密度,从而提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参考信息来源: SMM ,网络。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唐鹏 021-51666749 马睿 021-51595780 杨玥 021-51666856 袁野 021-51595792 靳怡 021-51595796 冯棣生 021-51666714 徐颖 021-51666707 吕彦霖 021-20707875 柳育君 021-2070789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