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个
宝马中国回应“退出价格战”传闻后,这一扔进市场的“石头”正在BBA等传统品牌间泛起愈发明显的波浪。 部分宝马4S店于上周末被曝出“霸王条款”——因价格回调,全国多地已下定的消费者被宝马4S店拒绝交付,销售临时要求加价才可提车。有消费者表示,5月底或6月定的车,7月提车时被要求临时加价多达3万元。同时各个4S店拒不交付的说辞亦不相同,理由包括产量减少、车型停产、总部审批没通过等。 7月22日,宝马中国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内容,并在内部进行了初步调查,涉及的案例均是个案,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在积极与相关经销商沟通,敦促宝马授权经销商遵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消费者获得满意的服务体验。” 同日,财联社记者在探访终端市场后发现,前述现象并不仅限于宝马4S店。“目前报的价格都是‘现车政策’,如果选择没有现车的车款、等车1-2个月的话,那就只能走‘期货政策’,即‘定车不定价’,最终价格以提车时的价格为准,到时候涨价的话需要再加钱。”一位北京某奔驰4S店销售人员直言,“期货政策”无法保住订车时的价格,“北京的店基本都是这样,据我所知,应该很快就会涨价了。” 相较前述奔驰4S店销售人员的直言不讳,多家奥迪4S店亦给出了相似的说法。“宝马那边的事情我们听说了,刚刚我们也开了会。我们不会那样做,但前提是针对现车或1-2周内提车的客户。如果需要几个月的长期等车,那到时候可能订单价格就会失效了。”另一家奥迪4S店销售人员则透露,涨价的趋势肯定是有的,有可能下周一就会宣布上调终端售价。 宝马“退出价格战”持续引发连锁反应的背景下,奔驰4S店的金融政策调整已悄然提前落地。另有奔驰4S店销售人员表示,原定于8月1日调整的提前还款政策提前到了7月22日实施。“五分钟前我们刚刚开完会,金融政策的还款年限从1年调整为2年,这个政策的调整时间提前了一周多。价格调整也会一样,不一定哪天就会突然发通知。” 持续“内卷”的车市,给众多仍依赖燃油车的汽车品牌经销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今年春节降价后的市场恢复相对缓慢,燃油车市场竞争压力较大。6月末344万台的总体厂商库存支持未来销售天数是56天,较去年6月的54天,结构性压力不小。“从目前的344万台的库存水平和预期的到未来几个月的市场增长的判断,行业库存消化压力不小。鉴于目前价格促销战带来的分化走势现状,车企需及时跟踪政策环境与市场变化,谨慎设定产销节奏,根据经销商库存结构,谨慎增加库存,及时清理历史库存。”
在各大自主车企纷纷公布过去一年终端数据后,宝马、奔驰、奥迪的2023年成绩单亦集中出炉。 1月11日,奔驰宣布2023年向中国客户累计交付约76.5万辆新车,与2022年交付水平基本持平;同日,奥迪公布去年在华交付数据,共计交付超过72.9万辆车,同比增长13.5%;宝马表示,2023年在中国市场共交付82.5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4.2%。至此,宝马最终拿下2023年BBA在华销量第一。 复杂多变、激烈内卷的竞争环境,成为诸多外资汽车品牌过去一年最为深刻的感受。去年3月,在那场被称作“史上最疯狂”的车市价格战中,一边是雪铁龙C6“一车难求”,另一边是罕见的价格“踩踏”。彼时,一篇名为“北京奔驰深夜大降价,据说都在连夜买机票去北京买奔驰”的帖子流传于网络,内容显示奔驰C级、奔驰E级的优惠幅度已达11万元;宝马则因旗下电动车型i3的大幅优惠信息被广泛关注——网传“宝马i3补贴全款购车仅需12万-18万元”。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直言,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玩家加入战场,新技术快速应用,竞争愈“卷”愈烈。 “出色的销量表现为(奥迪)新一年的发展奠定稳健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全球经济具有不确定性。”奥迪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表示,依据清晰的规划应对挑战,并专注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过去一年比亚迪、理想等自主新能源品牌势如破竹,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自主车企不断加码布局新能源车市场。作为传统德系豪华品牌,BBA的电动化转型虽成效显著,但仍任重道远。 奥迪在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78,000辆,实现同比增长51%。其中,奥迪纯电动e-tron系列车型2023年在华交付量为31,025辆;宝马在纯电市场方面的表现要更为出色,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全年共交付99,972辆,同比增长超过138%。其中,在去年11月和12月纯电动车型连续两个月单月销量突破一万台。尽管奔驰并未公布新能源车型具体销量,但强调称2023年纯电车型在华交付“超翻番”。 根据规划,宝马i5、奥迪Q6L e-tron、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迈巴赫EQS纯电SUV、全新CLE家族、新一代EQA、EQB SUV等新车将于2024年陆续上市。“2024年,我们将带来超过15款覆盖多种驱动方式、多个产品矩阵的全新和新一代产品。”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公司销售执行副总裁毕立思(Oliver Britz)透露。 补能网络建设亦将成为2024年BBA的发展重心。去年11月,奔驰与宝马共同宣布以50:50股比在中国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计划至2026年底,这一新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