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1. 盘面回顾 上个交易日,A股分化调整。 在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利空因素趋缓的背景下,昨天四大指数小幅高开,随即盘面多空分歧再度展开,各指数在短暂纠结后陆续迎来一波快速的下冲动作。 午后,大盘整体触底回升,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220点附近位置,全天仍在年线上方获得有效支撑。 四大指数中,上证50收跌0.60%,沪深300收跌0.17%,中证500收涨0.31%,中证1000收涨0.24%。 2. 消息分析 (1)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高开低走,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收跌1.24%,标普500收跌1.56%,美联储官员鹰派信号再现令部分投资者回吐前期涨幅,市场继续关注美联储加息路径以及高利率环境下可能存在的衰退前景。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CPI重回“6时代”,其中 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6.5%,核心CPI同比增长5.7%,符合市场预期。 就业市场上,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2.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失业率意外下降至3.5%,较前值3.6%与市场预期的3.7%均有所回落。 除此之外,美国12月劳动参与率有所上升,劳动力供需缺口的缓和催化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4%,投资者仍然相信2023年美国通胀放缓。 (2)国内方面,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社会面的出行半径正在加速扩大,我们对消费长期触底回升的趋势维持乐观态度,短期需关注春节前后返乡潮可能带来的感染面积再扩大。 (3)稳增长方面,本周中国2022年经济数据重磅出台,其中全年GDP再上台阶突破120万亿,同比增速报3%,好于市场预期。 从三驾马车的代理指标来看,去年12月我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较前一月显著缩窄;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报5.1%,普遍好于市场预期。 2022年受疫情反复与房地产断供等事件的干扰,我国经济基本面修复力度弱于预期,尤其是地产与消费数据显著疲软。 短期来说,线下消费回暖带动部分服务项价格上升,但低通胀环境尚不对货币政策发力构成制约。 (4)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23年经济工作大方向定下基调,预计春节后投资者交易将逐渐向两会预期切换,我们对市场信心回归的大趋势维持乐观态度。 综合来看,周末消息面对本周市场情绪影响呈中性。 3. 大盘分析 3.1 行业方面 昨日多元金融、软件等板块涨幅靠前,林木、食品等相继调整,全天个股上涨超过3000家,联储加息预期降温的背景下,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信心趋势回归。 昨日A股赚钱效应再度回温 ,但板块间持续性表现尚且不佳,其中餐饮、食品等权重类板块回落催化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类指数疲软。 3.2 技术分析 技术上,在经历了12月的快速下跌后,2023年开局大盘触底反弹,上周上证指数收复3150点失地并来到前期密集成交形成的重压区,但整体表现仍然坚挺。 本周大盘惯性上冲后,包括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类指数重新站上年线,短期上证指数在3150-3300区域内技术面压力仍强。 3.3 资金分析 周一放量大涨之后,昨日两市成交金额缩窄再度至6361亿元,短期市场做多意愿充分回归,考虑到春节假期临近,资金面入场热情正如期降温。 3.4 市场展望 开年以来,国内消息面利好不断释放,其中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刺激人民币汇率高歌猛进,短期技术面进入重压区后指数一次性完成突破的概率较低,惯性上冲后节前关注指数回落的可能性。 中期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触底回升的确定性较高,预计春节后投资者交易将逐渐向两会预期切换,节后A股估值修复行情将接续展开,建议期货端逢低布局多单。 品种选择上,投资者上半年可继续关注上证 50、沪深300 等传统蓝筹股在估值修复行情中的主导作用。 期权方面,长假是政策与消息面公布的重要窗口,本次春节假期我们对国内政策面抱有较强预期,不排除节后首日出现跳空的可能性,外围波动的不确定性也需重点关注,因此我们建议股指期权义务仓节前平仓。 鉴于当前各IV仍处于相对高位,投资者可选择在2月合约上适当构建认沽牛市价差策略,以获取安全边际较高的方向性收益。 4. 策略建议 期货:多头趋势持续,期货多单可持仓过节。品种方面率先关注IH、IF。 期权:股指期权义务仓建议节前平仓,看多投资者可适当构建沪深300股指期权认沽牛市价差策略。 风险因素:春运带来疫情感染面积再扩大;美联储加息路径再摇摆。 【信达期货研究所】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观点仅供参考。

  • 1. 本周大盘分析 1.1 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上周风险偏好显著回归 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近期社会面的出行半径正在加速扩大,叠加2022年底以来政策暖风不断,上周投资者风险偏好已显著回归。 未来我们对消费长期触底回升的趋势维持乐观态度,短期需关注春节前后返乡潮可能带来的感染面积再扩大。 流动性方面,美国公布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高于市场预期;失业率意外下降至3.5%,较前值3.6%与市场预期的3.7%均有所回落,投资者押住通胀降温趋势持续。 对于国内而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降温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再加速。 结合2022年货币市场的核心矛盾,我们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币宽松的大环境有望在稳经济目标下继续维持,全年货币政策节奏将以“中性回归”为主,其中政策着力点逐渐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过渡。 1.2 市场交易经济回升“强预期”,短期技术面压力偏强 短期来看,周末消息面对今日盘面影响中性偏多,尤其是美联储加息降温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再升值的预期,但上周连续反弹之后,周度视角需要关注技术面进入重压区后可能存在的波动。 资金面上,上周两市成交金额较前一周有所放大,短期市场做多意愿有所回归,但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大多数投资者驻足观望的特征尚未退潮,尤其是春节假期效应临近,资金面的可持续表现仍需重点关注。 中期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触底回升的确定性较高,预计政策端的“强预期”仍是投资者接下去交易的重心。 2. 上周消息分析 2.1 上周央行实现公开市场净回笼16010亿元 其中展开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570亿元,累计逆回购到期金额16580亿元,主要受元旦节前央行大量投放的流动性到期影响,上周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一现象并未改变货币政策宽松托底的大基调。 从利率表现来看,上周各市场利率保持低位运行,其中Shibor隔夜下降141.8bp,Shibor一周下降64.3bp,Shibor两周下降164.9bp,R001下降169.6bp,R007下降87.94bp,R014下降101.84bp。 2.2 美国通胀预期再降温,中国疫情打击经济继续承压 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2.3万人,高于市场预期的20万人;失业率意外下降至3.5%,较前值3.6%与市场预期的3.7%均有所回落。 除此之外,美国12月劳动参与率有所上升,劳动力供需缺口的缓和催化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4%,健康的劳动力市场再次点燃交易者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 国内方面,上周中国 12 月官方制造业 PMI 上周公布报 47%,较前一月延续回落,其中包括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在内的分项指标显著下滑,暗示 12 月疫情扩散背景下经济基本面供需双弱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对于这一弱现实的预期交易已较为充分,该数据的公布并未对上周盘面产生明显干扰。 2.3 综合来看 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近期社会面的出行半径正在加速扩大,叠加2022年底以来政策暖风不断,上周投资者风险偏好已显著回归,短期需关注春节前后返乡潮可能带来的感染面积再扩大。 3. 上周股指运行梳理 3.1 全球股市反弹,A股成长风格领涨 在经历了前一周的快速下跌后,上周A股大盘止跌反弹。 其中受国内疫情政策调整以及社会面出行人数激增的驱动,市场情绪连续高涨,赛道类个股补涨带领创业50、双创50等成长类指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收复3150点失地并来到前期密集成交形成的重压区。 四大指数中,上证50收涨2.97%,沪深300收涨2.82%,中证500收涨2.53%,中证1000收涨3.48%。海外方面,美股三大股指周线相继收红,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收涨0.98%,投资者押住通胀降温趋势持续,部分抄底资金入场消化前期跌幅。 3.2 行业板块多数反弹,计算机涨幅靠前 从申万2021最新行业分类的表现来看,上周有25个行业上涨收红,少数行业下跌。 具体来看,上周涨幅较大的板块有计算机(5.15%)、建筑材料(5.08%)和通信(5.05%);少数下跌的板块有社会服务(-0.96%)和农林牧渔(-1.22%)。 资金面上,上周半数行业主力资金流出,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等资金流入额度靠前。从风格表现来看,上周中信风格指数普遍收涨,成长、周期风格涨幅靠前,高价股+高PE表现较好。 3.3 综合来看 周末消息面对今日盘面影响中性偏多,尤其是美联储加息降温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再升值的预期,但上周连续反弹之后,周度视角需要关注技术面进入重压区(3150-3300)后可能存在的波动。 资金面上,上周两市成交金额较前一周有所放大,短期市场做多意愿有所回归,但整体仍处于相对低位,大多数投资者驻足观望的特征尚未退潮,尤其是春节假期效应临近,资金的可持续表现仍需重点关注。 中期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触底回升的确定性较高,预计政策端的“强预期”仍是投资者接下去交易的重心。 品种选择上,我们认为2023年上半年A股将率先迎来估值修复行情,预计上证 50、沪深300等稳定性较高的传统蓝筹指数在此轮行情中占优,投资者上半年可率先考虑单边做多策略。 4. 观点及操作建议 操作上,我们认为2023年上半年A股将率先迎来估值修复行情,预计上证 50、沪深300等稳定性较高的传统蓝筹指数在此轮行情中占优,投资者上半年可率先考虑单边做多策略。 周度视角需要关注技术面压力临近,短期投资者可适当降低仓位。 【信达期货研究所】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观点仅供参考。

  • 1. 盘面回顾 上个交易日,A股强势收高。 在前期抛压充分释放的背景下,昨天四大指数集体高开,随即市场氛围迅速走热,各指数全天单边上行,上证指数录得四连阳。 四大指数中,上证50收涨1.86%,沪深300收涨1.94%,中证500收涨0.97%,中证1000收涨1.00%。 2. 消息分析 (1)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其中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收跌1.47%,标普500收跌1.16%,投资者继续聚焦美联储2023年的加息路径以及高利率环境下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从数据端情况来看,包括住房销售、制造业PMI等数据已提前指向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退。与此同时,美联储公布12月会议纪要显示抗击通胀仍是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要目标。 市场认为距离美联储达成通胀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外围的波动持续。 (2)国内方面,上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总体方案表示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随后中外人员往来措施公布,表示届时将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及常规检疫正常的入境人员放入社会面。 从元旦出行人数来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加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假期的42.8%。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社会面的出行半径开始逐步扩大,但部分地区疫情感染面积仍在扩大。 叠加新毒株出现带来的不确定性,短期消费提振预期尚未有传导至现实数据端。 (3)稳增长方面, 2022年受疫情反复与房地产断供等事件的干扰,我国经济基本面修复力度弱于预期,其中地产与消费数据的疲软现状尤为显著。 在此背景下,央行、银保监会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下降3个月的城市可阶段性调整当地房贷政策利率下限。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为2023年经济工作大方向定下基调,会议将原有的“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改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提振市场信心、扩大稳定内需放在关键突出位置。 为2023年我国经济触底回升打下“强预期”。 综合来看,周末消息面对本周市场情绪影响呈中性。 3. 大盘分析 3.1  行业分析 昨日包括酒类、电工电网等板块涨幅靠前,零售、水务等相继调整,全天个股上涨超过3000家,居民出行半径逐渐恢复后。 本周市场情绪大幅回暖,餐饮、酒类等权重板块领涨催化上证50等大盘指数表现强势,短期板块间持续性表现尚且不佳。 3.2 技术分析 在经历了前一周的快速下跌后,本周大盘止跌反弹,昨日上证指数收复3150点失地并来到前期密集成交区域下方位置,短期技术面压力临近。 3.3 资金分析 昨日两市成交金额8429亿元,较前一日有所放大但仍处于相对低位,暗示市场做多意愿有所回归,但大多数投资者驻足观望的特征尚未退潮。 4. 市场展望 短期来看,连续的“缩量”磨底后,我们认为指数此轮的探底动作已经完成,短期需关注技术面进入重压区后可能存在的波动。 中期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触底回升的确定性较高,预计政策端的“强预期”仍是投资者接下去交易的重心,投资者逢低可布局或继续持有多单。 品种选择上,投资者可继续关注上证 50、沪深300 等传统蓝筹股在上半年行情中的主导作用。 5. 策略建议 指数底部区间探明,短期技术面压力临近,中期政策端的“强预期”仍是交易重心,多单可逢低布局或继续持有。 风险因素:病毒变异带来的疫情再冲击。 【信达期货研究所】 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的资料,观点仅供参考。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