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1月19日,苹果(AAPL.US)Vision Pro 在美国官网开启预售,有 256GB、512GB 和 1TB 三个版本,其中256G基础款售价3499美元。目前该产品仅在美国上市且仅限在美国使用。苹果官网显示,开售后,所有规格的Vision Pro可能要等 1 个多月时间才能拿到,在线订单交货日期推迟到3月8日至15日。 购买Vision Pro的过程较为新颖,顾客需要用最新的iPhone或iPad扫描自己的头部,如有必要,还需要提供视力数据。即便该设备价格高昂且有地域限制,开售5分钟内,Vision Pro的预订服务器就被挤爆,很多人的订单都无法处理,半小时内实体店直接售罄。而交付的延迟表明,苹果该产品一定程度上供不应求。 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测,这款设备的开局将会缓慢。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预计,苹果今年的出货量将达到30万至40万部,营收高达14亿美元。对于一家去年销售额为383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无关紧要”。 不过,该头显是为苹果更大的版图奠定基础。苹果正在进入自2015年开始销售智能手表以来的首个主要新产品类别,而Vision Pro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流行起来。苹果将继续改进这款耳机,使其更便宜、更舒适,并为这款设备寻找更有吸引力的应用。 从长远来看,苹果可能需要一个新的摇钱树。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熟,该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压力尤其大。该公司的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这是20多年来最长时间的连续下降。最初,该公司只计划在美国销售Vision Pro,未来几个月将在其他市场推出。据报道,该公司正着眼于英国、加拿大和中国作为首批其他国家。 这是一种复杂的产品,可能会限制早期的供应。这款头显的双4K分辨率显示屏融合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生产上遇到了障碍。但苹果几个月来一直在扩大生产,这一事实表明,它将能够满足最初的需求。该公司还为员工提供了25%的折扣,表明供应并不太紧张。 在苹果公司内部,高管们预计首个周末将表现强劲,之后销量会逐渐下降。Vision Pro的售价1TB版本3899美元,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消费级头显之一,比VR市场领导者Meta Platforms(META.US)的最新设备贵约7倍多。 Vision Pro也将是一款很难分享的产品。它需要一个精确的拟合过程,以确保良好的体验。面部扫描的目的是为用户确定最佳配件尺寸,需要额外的费用。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长时间佩戴头显可能会很困难。在早期的测试中,一些用户发现它太重了。 此外,最近几天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顶级流媒体应用的支持。
近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聚焦3C、汽车等制造业重点领域,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打造人形机器人示范产线和工厂,在典型制造场景实现深度应用。 面向结构化生产制造环节,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装配、转运、检测、维护等工序的应用和推广。面向非结构化生产制造环节,加强人形机器人与设备、人员、环境协作交互能力,支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制造。 原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工信部科〔2023〕1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 现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年10月20日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苹果公司将于美东时间9月12日(北京时间9月13日)召开发布会。综合多家媒体、机构预测,iPhone 15系列、最新款Apple Watch届时有望发布。 iPhone 15系列 按照以往发布会的惯例,iPhone 15系列手机毋庸置疑是本次发布会的焦点。综合各方爆料,今年iPhone 15全系依然包括四款机型: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以及iPhone 15 Pro Max四款机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曾爆料,苹果欲以“Ultra”机型取代“Pro Max”,即iPhone最高端型号称为“Ultra”。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5全系机型将“登岛”。据悉,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将取消刘海屏,转而采用灵动岛设计。另外,Gurman还表示,iPhone 15系列将更换为全新的USB-C接口。 据海外爆料达人MajinBuOfficial最新放出的谍照,iPhone 15系列提供专属的USB-C to C的编织数据线,预计更耐用且传输速率更高。不过,目前并不确定该数据线是否随机附赠,不排除需要用户自掏腰包购买的可能。 与此同时,9to5Mac相关报道显示,iPhone 15 Pro系列将迎来机身材料的升级,该系列或将采用全新的钛合金中框。 硬件配置方面,Pro系列iPhone将会搭载台积电最新3nm工艺的A17芯片,基础版iPhone则会搭载A16芯片;另外,iPhone 15系列将会全系标配三星M12 OLED屏幕;Pro Max则将独具潜望式镜头。 价格方面,目前业内多数预测均指向iPhone 15 Pro系列将再次涨价。Forbes预测iPhone 15 Pro Max的入门容量机型价格可能高达1299美元,对比前一代上升了200美元。海通国际科技研究的分析师Jeff Pu也认为,Pro Max机型将涨价。 但对于iPhone 15基础机型的售价,各方预测不一。Wed bush证券分析师Dan Ives此前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预测,iPhone 15系列新机可能涨价100-200美元。9to5Mac相关报道则指出,iPhone 15、15 Plus的起售价将不变。 对于iPhone 15系列的销量,业内分析师也是各执一词。 台湾电子时报援引供应链消息称,与iPhone14相比,苹果订购的iPhone 15数量要更少,这是由于预计2023年下半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呈现疲软态势。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则认为iPhone今年销量会非常强劲,明年的iPhone16系列会更畅销。 Apple Watch系列 多方爆料指出,今年秋季苹果除了将发布iPhone 15系列外,还将推出新款Apple Watch手表,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9和第二代Apple Watch Ultra。 据悉,Apple Watch Series 9和第二代Apple Watch Ultra将升级各类传感器和组件。另外,新款Apple Watch将搭载全新的U2超宽带芯片。新芯片将提高iPhone的定位功能,允许在“查找我的应用程序”中更准确地跟踪人员和设备。 另外,据MacRumors最新报道显示,不锈钢材质的Apple Watch Series 9将使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外壳。苹果计划明年开始将3D打印技术运用在Apple Watch Ultra的生产中。
消费电子寒冬持续,“果链”告别了曾经的“躺赢”时代,产业链企业业绩持续分化。财联社梳理主要“果链”企业上半年业绩发现,超半数企业营收下滑;但亦有立讯精密(002475.SZ)、蓝思科技(300433.SZ)、领益智造(002600.SZ)等企业受益于AI、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业绩增长明显。 9月初,苹果即将举办秋季发布会,iPhone 15系列即将走上台前。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深耕产业链十余年的Ivan Lam表示,预计苹果今年第四季度整体销售应该会比去年要高。 富士康、鹏鼎控股(002938.SZ)等不少产业链企业近期都透露出繁忙气息。“我们目前产能饱满,主要为大客户新机做准备。”鹏鼎控股证券部人士向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道。在此情况下,iphone15会否成为“果链”们的翻身机会? “果链”几家欢喜几家愁 调查机构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年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连续八季度出现年同比下降。 大环境低迷,纵是苹果也难独善其身,季度营收三连跌。苹果2023财年第三财季报告显示,实现总净营收为817.97亿美元,较上年下滑1.4%;净利润为19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 靠苹果吃饭的“果链”厂商们也难逃业绩下滑命运。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值超过100亿的“果链”厂商中,已有20家披露半年度业绩或业绩预告,其中营业收入下降的11家,净利润下滑10家。 (果链H1业绩不完全统计,财联社记者制图) “智能手机需求疲软”成为存量时代的财报关键词。舜宇光学科技(3282.HK)财报显示,公司H1手机镜头相关产品、VR/AR相关产品、数码相机相关产品收入H1均下降,手机镜头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1.3%至约5.13亿件;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1.8%至约2.55亿件。 不过,在整体环境低迷下,“果链”企业的毛利率并未出现明显下滑。Ivan Lam表示,“今年果链的企业的利润比其他企业相对要好一点。一部分国内专注中低端手机的一些供应链公司会更加困难。”以今年普遍低迷的PCB行业为例,东威科技(688700.SH)、生益电子(688183.SH)毛利率下滑幅度均超3成,但鹏鼎控股、胜宏科技(300476.SZ)的毛利率却有提升。 从H1业绩情况来看,能否实现“两条腿走路”成为“果链”们接下来发展的关键。 工业富联(601138.SH)今年因与英伟达的合作关系在二级市场风生水起,H1公司服务器毛利率同比增长25%,上半年公司也因此实现“不增收却增利”。接下来,公司或将持续押注AI。公司董事长郑弘孟此前在股东会上亦曾表示,““AI服务器市场比市场预期更大,预期下半年有望强劲增长。换句话说, 目前从需求来看AI服务器一季比一季好,越来越好”。 苹果“砍单”阴霾之下的歌尔股份(002241.SZ)则交出近6年最惨成绩单——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4.99亿元,同比下降76-84%。同时,歌尔股份近期披露的2023年股权激励业绩目标较2022年下滑超15%,或也是对行业信心不足。 歌尔在公开场合已多次表达新业务的重要性,可见企业发展逻辑已变。歌尔股份董事长姜滨此前演讲表示,当前有两大机遇,一是元宇宙本身,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虚拟现实作为元宇宙的入口,正推动元宇宙生态构建,生态规模远超当前的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迭代,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汽车电子产业增长。 失去苹果的欧菲光(002456.SZ)H1营业收入 63.15 亿元,同比下降 18.79%。不过,欧菲光此次颇有“底部反弹”之势。公司净利润上半年亏损3.54 亿元,同比减亏 59.52%。其中,Q2欧菲光单季净利润439.2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通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大力布局的智能汽车业务发展提速,进入业绩兑现期。”欧菲光方面进一步表示,“接下来将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力争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 iPhone 15发售在即 产业链迎新机遇 上半年的低迷已过去,除了押注新业务外,外界猜测已久的iPhone15也成为“果链”们能否翻身的关键。Ivan告诉记者,预期iPhone15外形的没有大变化,但会在芯片摄像头窄边框电池容量等方面有所提升。 不过,从去年开始,关于苹果供应链变化的消息不断,“目前,苹果的供应链规划第一原则是多供;第二会逐渐要求多地供应;第三在ESG方面需要和苹果的要求统一;第四苹果供应链企业头部化愈趋明显。”Ivan道。 因此,国内“果链”的“蛋糕”是否变小成为焦点。Ivan告诉记者,“国内企业参与环节没有减少,反倒是增加了。尽管生产组装转移出去一部分,但是国内企业的角色并没有变化,而且因为要转移,要参与的环节合作的工作要更多。” 对于iPhone 15系列订单分布,立讯精密占比较高的消息,财联社记者已向公司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在此情况下,近日,不少“果链”企业都透露出繁忙气息。鹏鼎控股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下半年的产线较上半年饱满,主要用于备战大客户的新机。 一位富士康招工中介告诉记者,目前富士康的招工高峰仍在继续,但快接近尾声。27日最新的招聘人员可享受返费9000元。鸿海董事长刘扬伟此前也透露,在消费智能产品方面,预期本季公司相关业务较上季将有强劲成长。 对于15系列整体的销售情况,Ivan认为会与14系列相近。“15系列首期备货方面还是维持在8000万上下,今年第四季度整体销售预期会比去年同期要高。但由于消费恢复缓慢,预期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加总跟去年同期大致持平。”Ivan Lam表示道。据悉,2022年iPhone14系列的备货量约为9000万-1亿台,但2022年出货量约为7810万支。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