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个
5月中旬,几内亚政府宣布收回51份矿业许可,涉及铝土矿、黄金、钻石、石墨和铁矿等多个领域。这一决策引发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当日触及涨停板,对于全球铝市场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此次几政府以“无偿收回”矿权的强硬姿态,揭示了其从资源出口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型的战略意图,同时也折射出西非地区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升温。 一、政策动因:资源主权与工业化转型的双重驱动 (一)资源主权的强化与收益再分配 几内亚军政府自2020年政变后,逐步收紧对矿产资源的控制权。此次收回的51份矿权覆盖2005-2023年间颁发的许可,主要针对“未履行开发义务或环保违规”的中小型企业。根据2019年修订的矿业法,政府要求矿企在获得开采权后必须限期启动生产,并承诺投资本地加工设施。这种“履约倒逼”策略旨在打破外资企业长期垄断资源开发却未带动本地产业链升级的困局。 (二)工业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作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全球24.3%),几内亚凭借74亿吨铝土矿储量(占全球24.7%)长期主导资源供应。尽管几内亚2024年铝土矿出口量达1.464亿吨,但出口产品以初级矿石为主,附加值极低。氧化铝国际价格约为铝土矿的10倍,而几内亚本土氧化铝产能几乎为零。几政府试图通过强制矿企投资下游加工,将资源红利转化为工业能力。例如,力拓集团在西芒杜铁矿项目中配套规划精炼设施,通过整合矿区至港口的铁路和深水码头实现资源加工本土化就是一例。 (三)区域资源民族主义浪潮的呼应 西非国家近年来普遍加强资源管控。2020年后,尼日尔、马里、布基纳法索相继通过立法或国有化手段提升矿产收益。几内亚政府的举措既是对这一趋势的顺应,亦试图以此巩固其作为区域矿业枢纽的地位。 二、典型案例解析:矿权回收的执行逻辑 (一)凯博能源: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连锁反应 2019年,凯博能源规划在几内亚开发年产1000万吨铝土矿及配套建设年产260万吨氧化铝厂,即铝土矿开采与氧化铝厂捆绑开发,预计2024年投产。然而,由于其未能筹集到约15亿美元建厂资金,导致此次被几政府以“未履行承诺”为由收回矿权。该案例凸显几方对矿企履约能力的严苛审查,尤其是要求企业证明其具备长期投资实力(如2024年修订的矿权条款规定:矿企需提供不低于初始投资25%的再投资担保)。 (二)阿联酋环球铝业:政策博弈的牺牲品 作为全球第三大铝生产商,阿联酋环球铝业自2024年起因拒绝建设100万吨氧化铝厂而与几政府陷入僵局。几方以“关税纠纷”暂停其铝土矿出口,最终升级为许可证吊销。这显示几政府更倾向于选择愿意技术转移的合作伙伴,例如通过吸引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和加拿大Lundin家族等多元化资本参与基建与加工项目。 (三)中小矿企的合规性清洗 此次被收回的51份许可中,46份属于“低活跃度或环保不达标”项目。例如某黄金勘探公司因未完成年度最低钻探量被清退,反映几政府正通过淘汰低效产能为大型综合项目腾出空间。 三、产业影响: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市场波动 (一)短期冲击:铝土矿供应风险加剧 几内亚铝土矿占中国进口量的56%,事件引发上海期货交易所氧化铝期货单日涨幅达7%。若今年几内亚境内所有主要矿企的氧化铝总产能扩张目标如预期突破2亿吨(同比增35%),短期内这一冲击或可控;但政策不确定性可能推高远期合约溢价。 (二)长期趋势:加工本土化与区域竞争 几内亚政府要求矿企在投产7年内建厂,将加速产能向资源地集中。例如,力拓西芒杜铁矿项目已配套规划精炼设施,而澳大利亚Predictive Discovery的Bankan金矿项目引入Lundin家族和紫金矿业联合注资6920万澳元,通过多元股东结构分散政策风险。 (三)投资策略调整:风险对冲成焦点 为应对几政府的政策规定,国际矿企开始采用“联合体模式”分散风险。例如,加拿大Lundin家族通过参股Bankan金矿项目(持股6.5%)扩大区域布局,而欧盟通过“全球门户计划”承诺投资几内亚基建项目以换取锂、钴资源准入。 四、挑战与未来展望:工业化道路的荆棘 (一)基础设施瓶颈 几内亚全国电网覆盖率仅34%,2024年电力缺口达10亿千瓦时。即便部分项目配套电厂落地(如力拓规划的250兆瓦电厂),内陆矿区仍需依赖成本高昂的公路运输(占物流成本60%以上)。 (二)政策执行风险 几内亚军政府政策稳定性存疑:2020年政变后,矿业政策已发生三次重大调整。企业需应对诸如2026年《新矿业法》修订、税率波动(当前企业所得税免缴期3-8年)等不确定性。 (三)国际资本竞争加剧 西非正成为国际资本的竞争焦点。美国《关键矿产安全法案》将铝土矿纳入战略储备清单,而欧盟通过“全球门户计划”承诺投资基建以换取资源准入。几内亚可能借助多方博弈提升议价权。 五、几内亚矿权回收决定的警示 综上所述,几内亚的矿权回收行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资源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分配失衡下的必然反击。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将资源主权转化为可持续的工业化能力——这既需要完善港口、电力等基建(如达比隆港扩建),更需要构建稳定的政策环境以吸引长期投资。对国际矿企而言,主动适应“资源换产业”的新规则,通过技术合作与本地化运营降低风险,将成为未来十年的生存法则。正如Panmure Liberum分析师Tom Price所言:“几内亚的警示已发出,下一个战场或许是刚果金的钴矿或纳米比亚的锂矿。”
7月22日(周二),欧洲铝产商Norsk Hydro宣布下调其2025年资本支出目标15亿瑞典克朗,并冻结外部白领招聘,因为投入成本波动和需求不确定。 美国对铝加征关税扰乱了贸易流动,将实物市场溢价推至历史新高,放大了美国买家的成本压力并重新划定了全球供应链。 Norsk Hydro计划在旗下挤压铝部门裁员,优先考虑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Eivind Kallevi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业务因关税和潜在的贸易纷争而发生重大变化。我们主要担心的是这种不确定性是否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该公司公布的季报显示,其第二季度核心利润增长33.4%,这得益于铝和能源价格上涨。 该公司还表示,一些业务领域订单显示改善的早期迹象。 美国铝供应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加拿大供应了美国铝需求总量的约三分之二。 50%的新进口关税令外国金属进入美国的成本更高。
海关总署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6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812万吨,同比增加36.2%;1-6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0,325万吨,同比增加33.6%。 出口方面,中国6月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量为154,361吨,同比下降33.8%,1-6月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量为743,254吨,同比增长4.9%。 中国6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7万吨,同比增加8.9%;1-6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34万吨,同比增加65.7%。 具体详情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人民币
海关总署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5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751万吨,同比增加29.4%;1-5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8,518万吨,同比增加33.1%。 出口方面,中国5月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量为114,171吨,同比下降23.6%,1-5月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量为594,797吨,同比增长25.2%。 中国5月氧化铝出口量为21万吨,同比增加104.6%;1-5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17万吨,同比增加79.3%。 具体详情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人民币
统筹国内国外国别关系 提升铝矿资源安全保障 ——摘自在中资企业几内亚投资铝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也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对此,协会将认真吸收消化和积极研究。涉及国家政策层面的,协会将向国家有关部门转达并做好建言献策工作。比如,关于消除盲区,在几内亚设立中资银行、保险、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涉及行业的协会工作,我们将积极研究采纳,比如,和中资企业一起研究几内亚铝产业的发展规划、铝产业的中国标准转化等。 这是我第二次来几内亚,第一次是在2015年9月,虽然当时是为了西芒杜铁矿的开发而来,但几内亚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深深吸引了我,产生了中铝投资的想法。时隔10年,几内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GDP从2014年的87.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0%,达到2024年的GDP258.08亿美元。我个人认为,中资企业到几内亚对铝土矿的大规模投资和开发,不仅有力补充了我国铝土矿资源的缺口,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几内亚公路、铁路、港口、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几内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的实践证明,中资企业投资几内亚铝业,方向正确,成效卓著。其中,在座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劳苦功高,功不可没。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在国际上的宣传不够,包括在几内亚的宣传,宣传到位了,还有利于进一步得到几内亚政府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借此机会,我想就中资企业在几内亚投资铝业讲五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 一、充分认识我国铝土矿需求的 “天花板” 众所周知,铝产业链大体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四个环节,生产1吨电解铝大致需要2吨氧化铝和4吨(50%)铝土矿。2016年,面对电解铝生产的产量过剩和严重亏损,有色金属行业的一些有识之士,对电解铝的产能调控提出了判断性的意见。从法治化的判断来看,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令禁止电解铝新增产能项目建设,电解铝的合规产能应截止到那个时间节点,大约在4500万吨。从市场化的判断来看,电解铝生产出现了绝对的过剩。按照发达国家的用铝需求,4500万吨电解铝产能,加上再生铝的使用,以及继续严控电解铝的出口,完全能满足我国未来15年的需求。于是,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关于《亟须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的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四次重要批示。在全国开展了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行业自律的4500万吨的“天花板”。按照生产的原料配比,也形成了约9000万吨氧化铝以及约2亿吨铝土矿(含铝45%矿)的“天花板”。 ➤ 二、充分认识从几内亚进口铝土矿的 “天花板” 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禀赋远远低于几内亚,无论是从品质、储量还是开采性等,于是吸引了众多中资企业积极投资几内亚铝土矿的开采,导致近十年来的几内亚铝土矿进口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这就让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对我国氧化铝生产所需的铝土矿,要不要建立国产矿与进口矿的合理比例?二是对我国进口铝土矿的国别,要不要建立合理布局?答案显然是必须的。就国内外的供给比例来看,首先需要确定国产矿的占比底线,是20%,30%,还是40%。就进口矿的占比底线,几内亚矿占比,是70%,60%,还是50%。假设在国产矿占比20%,几内亚铝土矿占比70%的极端情况条件下,仅需几内亚供矿1.12亿吨(2.0*0.8*0.7),该数据已经超过2024年我国进口几内亚铝土矿的1.1亿吨,并且低于今天参会的中铝博法、赢联盟(SMB)、国家电投、河南国际、淄博润迪金波等企业2024年1.205亿吨产量,更加低于2025年在几内亚新上项目后的1.4亿吨。多出来的余量,将逼迫我们转销到世界其他地区,即使我们部分转为在几内亚当地生产氧化铝,但若将氧化铝运回国内生产,也将直接减少国内对铝土矿的需求。 ➤ 三、充分认识和统筹好国内国外国别的供给 提升国际资源开发与获取的安全性,必须统筹平衡好国内、国外,以及国别的供给比例关系。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国内矿供给的下降幅度过快,国外矿供给国别集中度过大。不能见识早,行动慢。 对前者,我们必须依托国内新一轮找矿行动,实现铝土矿增储上产。借国家矿业权政策的改革之势,加大铝土矿资源普查与勘探力度,提升国内资源储备,特别是大力推动煤下铝、高铝粉煤灰等资源储备,保障我国铝产业链铝土矿供应安全。对后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别的风险问题,在一个国家的开采不是量越多越好,如果不与国内矿和非几内亚矿做好综合平衡,导致比例失调,从依靠变为依赖,必将埋下日后的安全隐患,大家都要冷静思考。此外,加之在座有的企业承诺的二期乃至三期的如期实现,以及还有一些中资企业试图的新加入,那么更会加剧集中度风险。过去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国别的集中度过大,必然导致国别政府的政策收紧,管控收紧,一旦企业为了获取资源,作出承诺未能如期兑现,很容易成为被制裁的借口。 从我们此次调研情况看,中资企业在几铝土矿开发基本形成了各自特点。一类是业内企业,开发铝土矿资源是为了延长和完善自身铝产业链建设,以做强做优自身主责主业。还有一类是跨界企业,发挥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与优势,从事铝土矿资源开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单纯觉得铝土矿赚钱而涉足铝土矿开发的企业,则要充分了解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特别是长期的需求趋势,制定发展规划。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别风险,提升国际资源开发与获取的安全性。 ➤ 四、充分认识和履行好境外投资的社会责任 昨天,我们调研了赢联盟翡翠仁和医院,医疗条件和环境很好,给我留下十分好的印象,是融入当地社会,造福当地民众的好项目。未来,中资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和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是率先垂范,注重绿色低碳发展。要积极参与绿色低碳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坚决做到不出现污染事件,确保项目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要以国际眼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这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是提升形象,深化友好社区建设。中资企业在几铝土矿开发过程中,已经与当地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关系。我们要充分总结过往经验,持续深化友好社区建设。通过倾听社区需求,参与社区发展,更好地融入当地,加深与社区的信任关系。在提供就业机会、本地化人才培养等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福利与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也有助于我们项目在当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是形成合力,强化政企沟通交流。中资企业要形成与当地政府的交流沟通,争取高层理解和支持,这方面央企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形成国企民企的命运共同体。 ➤ 五、充分认识和强化团结合作互利共赢 中资企业在外投资,一定要团结合作、互利包容、利益共享。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一些企业之间进一步建立了信息互通与物资互助等合作渠道与方式。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的团结合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协同共享。在铁路、公路等运输通道及基础设施建设,氧化铝项目建设,以及物资、设备、备件等标准化统一与协同仓储上再下功夫,提升在几企业间的共享保障能力,从而在提升自身企业经营能力、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中资企业集体利益最大化。 二是进一步强化联合攻关。通过定期交流与座谈等不同形式,梳理发现在当地采选、运输等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难点问题,以联合科技攻关的形式予以化解。这既可实现集思广益,又可实现资源协同。 三是进一步避免海外“内卷”。“内卷”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一旦出现“内卷”,往往很难自行修复和消除,有的修复时间长,有的消除代价大。当前,国内正在治理行业“内卷”的问题,我们要吸取国内的经验教训,切实避免中资在几企业海外“内卷”,削弱在几地位与议价能力,造成整体利益损失。
海关总署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2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498万吨,同比增加26.6%。1-12月累计进口量为15,877万吨,同比增加12.4%。 出口方面,中国12月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量为78,877吨,同比增加18.8%。1-12月累计出口量为1,285,044吨,同比增加34.2%。 中国12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9万吨,同比增加44.9%。1-12月累计出口量为179万吨,同比增加42.7%。
海关总署10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155万吨,同比增加15.9%。1-9月累计进口量为11,939万吨,同比增加12.1%。 中国9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为27万吨,同比减少20.0%。1-9月累计进口量为285万吨,同比增加39.5%。 中国9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4万吨,同比攀升57.5%。1-9月累计出口量为124万吨,同比增加33.1%。
海关总署9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555万吨,同比增加34.4%。1-8月累计进口量为10,786万吨,同比增加11.8%。 中国8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为28万吨,同比增加1.9%。1-8月累计进口量为258万吨,同比增加51.0%。 中国8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4万吨,同比下降1.9%。1-8月累计出口量为110万吨,同比增加30.6%。
海关总署8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500万吨,同比增加16.5%。1-7月累计进口量为9,235万吨,同比增加8.7%。 中国7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为26万吨,同比增加11.1%。1-7月累计进口量为230万吨,同比增加60.6%。 中国7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5万吨,同比增加9.6%。1-7月累计出口量为96万吨,同比增加37.4%。
海关总署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铝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1,333万吨,同比增加15.4%。1-6月累计进口量为7,735万吨,同比增加7.4%。 中国6月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量为24万吨,同比增加16.0%。1-6月累计进口量为204万吨,同比增加70.1%。 中国6月氧化铝出口量为16万吨,同比增加109.1%。1-6月累计出口量为81万吨,同比增加44.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