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

  • 俄外长:俄中贸易结算已经几乎完全去美元化了

    当地时间周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在俄中经贸合作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两国之间超过90%的相互结算以本国货币进行,双方在贸易结算中已经几乎完全去美元化。 在当天的一个会议上,拉夫罗夫声称:“尽管西方国家试图阻挠,但俄中经贸合作正在积极发展。如今,90%以上的相互结算已转换为本国货币,相互结算几乎完全去美元化.... 我国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供应量不断增长。 ” 他总结道,能源领域的互动正在稳步推进,投资和工业领域的联合项目正在实施中,中俄双方都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合作的互利性。 拉夫罗夫强调,俄中两国在双边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水平,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西方制裁导致该国市场上的欧洲商品份额不断下滑,它便从中国增加进口。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而2022年为1900亿美元左右。 这位高级外交官指出,两国在贸易和经济、文化和人文、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互动强度显著增加,现有的统计数据证实,俄中双方对发展区域间合作的兴趣日益浓厚。 在3月底,俄罗斯央行发布报告称,在俄乌冲突爆发两年时间、俄罗斯资产被大量冻结后,人民币成为了俄罗斯外汇储备唯一、也是最佳的选择。 俄罗斯央行声称,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及其流动性“显著增加”。去年,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俄罗斯交易量最大的外国货币。而在俄乌冲突之前,人民币在俄罗斯市场的交易量微不足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不可逆转,且正在提速。美元是美国强盛的基础,但美国却将美元作为外交政策斗争的工具,这是美国政治领导层最严重的战略性失误之一。 他表示,即使在美国的盟国中,美元储备现在也在缩水。如果美国对某些国家采取限制措施,如限制支付、冻结资产等,对全世界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警报和信号。源于美国的傲慢,你们自己正在扼杀美元。

  • 寻求加速“去美元化”!马来西亚呼吁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

    当地时间周二(10月1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提出了“去美元化”倡议,呼吁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安瓦尔当天在国会指出,他建议马来西亚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增加当地货币的数量。“完全停止对美元的依赖将是困难的,但马来西亚将更加积极地使用林吉特进行贸易。” 在东南亚,去美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马来西亚总理指出,马来西亚已经与印尼、中国、泰国等贸易国签订了协议,鼓励以本币进行更多贸易和投资。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马来西亚不久前在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峰会上与中国和东盟国家进行会谈的结果。 在今年初,东盟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也讨论了“减少交易过程中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推进本土货币清算的制度建设和交易规模。 以本币进行贸易的努力正值马来西亚货币兑美元大幅贬值之际,林吉特目前接近历史低点,兑美元汇率今年已下跌约7.6%。 东南亚的许多经济学家强调,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本国货币,这削弱了美元的特殊地位。专家们认为,美元和与美元挂钩的金融机构已经过时,不应再成为主要的依赖。 目前,马来西亚正与数个国家讨论使用当地货币进行贸易。安瓦尔声称,中国特别欢迎这一倡议。他还解释称,“在中国价值数十亿林吉特的大规模投资中,约有20-28%是以林吉特而非美元进行的。” 安瓦尔指出,如果所有交易都以美元进行,林吉特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在谈到林吉特兑美元持续贬值时,安瓦尔表示,这与基本面无关,更多的是由于美联储暴力加息造成的。“我们的经济增长良好,投资良好,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在下降,但林吉特也在下跌。” 他还谈提到,周一晚间与该国央行行长举行了会晤,后者对2023年底前林吉特的走势表示乐观。

  • “去美元化”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小摩:失去应对经济危机关键工具

    今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去美元化”大潮。在摩根大通看来,对美国而言,“去美元化”的最大风险不是其他国家的货币,而是美国可能会失去应对经济危机的关键工具。 以马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为首的摩根大通策略师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去美元化”风险不太可能意味着新兴大国会突然停止使用美元或用另一种货币取代美元。 他们解释称,相反, 西方经济体面临的关键“去美元化”风险主要与通胀及债务负担有关 。 摩根大通指出,从历史上看,通过与全球南部和东部国家进行贸易输入通缩;外包利润较低的经济部门,将贸易顺差转化为美元资产;以及国内能源独立(美国页岩油增长)是美元霸权的关键要素。 “输入型通缩和债务需求使得西方央行能够通过货币和财政措施的结合,成功地应对近年来的每一次经济危机。”该行表示。 但策略师警告称,在能源价格上涨之际, 随着全球经济体相互脱钩或陷入彻底冲突,这些应对危机的措施将面临风险,可能引发西方的通胀和债务螺旋式上升 。 他们补充称,惠誉最近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提醒人们存在出现这种情况的风险,即使这种风险很低。 分析师还指出,环境因素放大了这一风险,制造业、大宗商品生产等碳密集型产业被外包给其他国家,这也导致西方工业相当脆弱,容易受到通胀冲击。 报告称,事实上,西方在过去一年里无法为乌克兰生产足够的天然气、廉价食品或军火就是例子。 在上周四的另一份报告中,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去美元化的迹象已经扎根。看看石油市场,这种大宗商品越来越多地以非美货币进行交易。 摩根大通预计会出现“边际去美元化”,但预计步伐不会很快,原因在于美元在庞大的全球金融生态系统中仍被广泛使用。 就在上述报告发布之际,全球“去美元化”仍在持续。当地时间周一,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索契进行了会晤,双方提议在两国贸易中提高本币结算比例。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