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4

  • 1月2日SMM中国稀土市场日报

    SMM1月2日讯:今日,市场交投量较少,稀土氧化物方面报价依旧坚挺,镝铽氧化物产品市场询单活跃度相对较高,但金属市场交投氛围依旧冷清,金属产品倒挂程度加重。 》点击了解报告内容

  • 稀土市场成交清淡 产品价格整体稳定【SMM日评】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01月02日讯:今天,稀土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镨钕的报价仍在39.6万至40万元每吨之间,氧化镝的价格稳定在160万至162万元每吨,氧化铽价格上涨至559万至563万元每吨。同时,氧化钆和氧化钬的价格分别维持在14.8万至15万元每吨及40万至40.4万元每吨。 在金属市场方面,镨钕金属价格保持在48.7万至49.1万元每吨,镝铁合金价格稳定在156万至157万元每吨,金属铽价格则在695万至700万元每吨之间波动,而钆铁价格稳定在14.6万至14.9万元每吨。今日稀土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冷清,氧化物价格重心上移且报价趋于稳定,低价货源逐渐减少。金属厂商多持试探性询单态度,实际成交量非常有限。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下游磁材厂采购意愿不高,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较低。由于很多企业会在一月份陆续停产放假,SMM预计稀土市场或将继续保持平淡,价格可能持续稳定。

  • 【SMM稀土晨会纪要】市场观望情绪较重 持货商报价意愿降低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01月02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3.23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3.68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17万元/吨。 供需:当前,虽然缅甸矿已经恢复,但分离厂观望情绪较重,采购意愿不强。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主流报价区间在39.6-39.8万元/吨;氧化镝成交区间在161万元/吨左右,氧化铽报价约为558-564万元/吨左右。 供需:元旦归来,市场报价氛围并不活跃,市场主动报货较少,目前持货商多数处于观望状态,报价意愿较低,采购方试探性询价。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市场成交价格约为48.8-49.2万元/吨,镝铁价格对应氧化物报价156-157万元/吨左右,金属铽报价约为695-700万元/吨左右。 供需:元旦前夕,金属厂主动报价较少,市场观望氛围浓厚,预计今日市场交投氛围将依旧冷清。 磁材 价格:钕铁硼毛坯价格钕铁硼毛坯N35(Ce)报收125-135元/公斤;钕铁硼毛坯38H价格报收170-180元/公斤。 供需:在元旦假期临近时,磁材企业整体持观望态度,询盘积极性有所下降,市场对节后订单释放情况保持关注。目前,需求仍显疲软。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403-417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559-1580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014-5069元/公斤。 供需:随着年底的临近,企业备库意愿普遍较低,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减少库存为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成交量日趋减少。尽管市场上废料供应仍较为充足,企业主要关注成本控制,采取谨慎的采购策略。

  • 包钢股份:目前北方稀土是公司稀土精矿产品唯一客户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 1、包钢稀土独家卖给北方稀土 2、北方稀土作为采购稀土客户,占包钢稀土的营收金额和营收占比 3、北方稀土是否独家从包钢采购稀土 4、包钢和北方稀土有合并意向?包钢股份12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 目前,北方稀土是公司稀土精矿产品的唯一客户。2023年公司销售稀土精矿收入91.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12.91%。有关和北方稀土有无合并意向的问题,请关注公司公告,若有相关事宜,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包钢股份12月10日公告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显示: 被问及“你好,贵公司之前报告中提出要建设资源型企业,最近的报告中不在提资源的事宜,是不是不在做转型了?” 包钢股份回应: 公司高度重视白云鄂博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经过多年科研攻关以及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截至目前,铁、稀土、萤石已得到有效利用。主要资源产业链突破延伸,相关资源开发研究取得阶段成果,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我们也将持续关注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情况,结合实际,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于“孙绍骋书记在贵公司调研时曾指出:要树立改错就是改革的理念,面对科技发展对稀土高效开发应用的急切期盼,贵公司是否有理顺或改变现有管理格局,改变包钢长期在盈亏之间徘徊的局面的计划?”包钢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公司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立足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保持钢铁长期稳定盈利”目标,制定了《精准提升经营质效改革方案》,通过加速由产品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从战略定位升级支撑盈利能力提升;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突破,从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支撑盈利能力提升;深化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从体制机制优化方面支撑盈利能力提升;持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从提升运营效率方面支撑盈利能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稳健经营保障方面支撑盈利能力提升;强化党的建设和监督,从把牢政治方向方面支撑盈利能力提升等六个方面推进经营质效提升。同时,公司也将把《方案》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把有解思维、交账意识、交卷意识贯穿到改革的每个环节,以实绩实效交出一份合格的改革答卷。 包钢股份此前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65亿元,同比下降6.94%;归母净利润亏损5.1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7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6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8亿元,上年同期为-11.14亿元;报告期内,包钢股份基本每股收益为-0.011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 北方稀土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环比上涨6.22% 谈及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北方稀土10月9日晚间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4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 2024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7782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55.64元/吨。与2024年三季度16741元/吨相比,上涨了1041元/吨,环比上涨6.22%。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1041元/吨的涨幅与SMM此前的预期基本一致。 北方稀土7月9日晚间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4年第二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4年第13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4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6741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34.82元/吨。与2024年二季度16792元/吨相比,下降了51元/吨,环比下降0.3%。 北方稀土4月9日晚间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4年第一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4年第6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4年第二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6792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35.84元/吨。较2024年一季度下降了3945元/吨,环比下降19.02%。 北方稀土1月9日晚间公告: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3年第四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2024年第1次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4年第一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0,737元/吨(干量,REO=50%),较2023年四季度上调了201元/吨,环比上调0.98%。 稀土市场价格整体稳定 缅甸矿恢复通行消息影响有限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12月31日,稀土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据SMM数据显示,碳酸稀土报价为32100~32400元/吨,与前一交易日持平;氧化镨钕报价依然在39.6万至40万元/吨之间,氧化镝和氧化铽的价格分别上调至160万至162万元/吨和559万至561万元/吨。此外,氧化钆和氧化钬的价格保持在14.8万至15万元/吨和40万至40.4万元/吨。 在金属市场方面,镨钕金属价格降至48.7万至49.1万元/吨,镝铁合金价格维持在156万至157万元/吨,金属铽价格在695万至700万元/吨之间波动,而钆铁价格则稳定在14.6万至14.9万元/吨。31日尽管下游询单增多,但整体成交量依旧偏低,市场上下游之间的博弈仍然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缅甸矿恢复通行的消息在短期内未对市场造成显著影响,重稀土价格走势依旧偏强,镨钕产品价格整体较为平稳。SMM预计短期内稀土价格将持续维持平稳走势。 推荐阅读: 》86.7%!锗锭夺得2024金属现货涨幅榜榜首 锌锡等金属表现如何【SMM专题】

  • 稀土市场价格整体稳定 缅甸矿恢复通行消息影响有限【SMM日评】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2月31日讯:今天,稀土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镨钕报价依然在39.6万至40万元/吨之间,氧化镝和氧化铽的价格分别上调至160万至162万元/吨和559万至561万元/吨。此外,氧化钆和氧化钬的价格保持在14.8万至15万元/吨和40万至40.4万元/吨。 在金属市场方面,镨钕金属价格降至48.7万至49.1万元/吨,镝铁合金价格维持在156万至157万元/吨,金属铽价格在695万至700万元/吨之间波动,而钆铁价格则稳定在14.6万至14.9万元/吨。今日尽管下游询单增多,但整体成交量依旧偏低,市场上下游之间的博弈仍然激烈。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缅甸矿恢复通行的消息在短期内未对市场造成显著影响,重稀土价格走势依旧偏强,镨钕产品价格整体较为平稳。SMM预计短期内稀土价格将持续维持平稳走势。

  • 【SMM稀土晨会纪要】持货商观望情绪较重 市场交投氛围冷清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2月31日讯: 稀土矿 价格:碳酸稀土价格约为3.23万元/吨左右,独居石价格约为3.68万元/吨,中钇富铕矿标矿价格约为17万元/吨。 供需:当前,虽然缅甸矿已恢复进口,但分离厂观望情绪较重,采购意愿不强。 稀土氧化物 价格:镨钕氧化物主流报价区间在39.6-39.9万元/吨;氧化镝成交区间在160-161万元/吨,氧化铽报价约为558-564万元/吨左右。 供需:昨日,在市场消息因素的影响下,持货商观望情绪较重,部分分离厂报价坚挺,下游采购犹豫,市场交投氛围冷清,氧化物价格较为稳定。 稀土金属 价格:镨钕金属市场成交价格约为48.8-49.2万元/吨,镝铁价格对应氧化物报价156-157万元/吨左右,金属铽报价约为695-700万元/吨左右。 供需:昨日,金属厂报价活跃度较低,临近元旦,多数业者出货询盘意愿较弱,市场采购氛围冷清。 磁材 价格:钕铁硼毛坯价格钕铁硼毛坯N35(Ce)报收125-135元/公斤;钕铁硼毛坯38H价格报收170-180元/公斤。 供需:昨日,稀土价格总体保持平稳。磁材市场的生产状况相对稳定,短期内订单未见显著增加,下游需求仍显疲软,预计在春节前订单难以大幅增长。 钕铁硼废料 价格:钕铁硼废料镨钕价格报收408-417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镝价格报收1559-1580元/公斤;钕铁硼废料铽价格报收5014-5069元/公斤。 供需:昨日,废料市场整体情况较为稳定。在年底之前,贸易企业已开始小规模地进行询价和库存准备,但对于高价依然保持谨慎。与此同时,生产厂家在采购策略上没有改变,主要专注于少量的刚性需求采购。

  • 12月30日SMM中国稀土市场日报

    SMM12月30日讯:今日,镨钕价格较为稳定,镝铽价格却仍保持偏强走势。据SMM调研了解,当前,部分原矿分离企业正在考虑1月份的停产检修事宜,预计1月中国稀土氧化物产量将环比出现明显缩减,在此情况下,分离厂对原矿的需求量也将下降,稀土矿市场交投量减少,但稀土氧化物供应缩减使得持货商报价坚挺,低价货源进一步收紧。 》点击了解报告内容

  • 上下游博弈激烈 稀土价格走势平稳【SMM日评】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12月30日讯:今天,稀土市场价格整体保持稳定。据SMM数据显示,氧化镨钕报价位于39.6万至40万元/吨之间,氧化镝和氧化铽分别在159万至161万元/吨和557万至559万元/吨之间波动。同时,氧化钆和氧化钬的价格分别保持在14.8万至15万元/吨和40万至40.4万元/吨。 在金属市场,镨钕金属价格稳定在49万至49.2万元/吨,镝铁合金价格维持在156万至157万元/吨,金属铽的价格则在695万至700万元/吨之间波动,而钆铁的价格则保持在14.6万至14.9万元/吨之间。目前,稀土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冷清。上游供应商不愿降低报价,持货态度坚挺;而下游市场由于需求疲软,对于高价原材料难以接受,导致供需双方博弈激烈。预计镨钕产品价格在短期内或将维持稳定或略显偏弱走势,同时随着缅甸矿的恢复进口,中重稀土价格可能也将呈现偏弱趋势。

  • 2024年是稀土行业持续调整的第三个年头。从政策端看,2024年对稀土行业而言却是个“大年”。作为战略小金属,受地缘政治、供需关系影响,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走势波动频率加大。在此背景下,稀土企业的业绩进一步下滑。与此同时,2024年稀土指标的增速在放缓,但产业整合的步伐仍在加速。 今年1月,广晟有色实控人将由广东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国内稀土行业“一南一北”格局加速演进;10月,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行……这些激荡的故事,注定将在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震荡”中的稀土行业后市走势如何?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稀土价格指数为163.5点,较年内1月2日最高点198点跌去17.42%。现货市场方面,12月27日氧化镨钕市场均价为39.8万元/吨,较年初(1月2日)44.3万元/吨的价格下降10.16%;镝价则已至今年新低160万元/吨。 (图表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12月27日发布) 谈及稀土行情,中国稀土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2024年,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在第一季度呈快速下行走势,第二、三季度在相对低位呈波动变化。进入第四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 另据“SMM稀土”公众号12月26日发布称,随着缅甸水果已经运往国内,预计缅甸矿进口也将于月底或者下月月初进入国内,进而带来供应的增加。 亏损下,稀土产业整合的步伐加速 从业绩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几大稀土巨头中仅厦门钨业(600549.SH)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公司营收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稀土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厦门钨业稀土业务营收32.03亿元,同比下降18.25%,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原稀土冶炼分离业务本期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影响;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增长61.92%。 同期,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营利双降,前者净利下跌七成,后者净利下跌四成,主要原因是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毛利减少;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包钢股份分别净亏损2.03亿元、2.76亿元、5.16亿元,其营收降幅分别为45.03%、43.85%和6.94%。可见,前三季度稀土巨头亏损的比例达50%。 记者注意到,2024年北方稀土生产经营主要目标是实现营收43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43亿元以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为215.6亿元、10.04亿元。据此计算,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仅完成全年目标的50.24%和23.35%。 另一方面,今年北方稀土稀土产品产销量再创新高。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95%,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9.46%,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1.35%。 出现亏损的三家企业中,包钢股份独占白云鄂博矿的稀土精矿资源,并销售给唯一客户北方稀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5.1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6.25亿元。要知道,上半年公司还是盈利1.08亿元。 对此,包钢股份解释称,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强供给、弱需求、低价格、高成本态势明显,三季度钢材市场价格下行,钢价跌幅高于原材料价格跌幅,盈利水平下降。 除了钢铁业务不振外,稀土价格下跌对包钢股份的业绩冲击也不小。2023年,公司预计稀土精矿销售金额132.8亿元,最终实际发生金额91.09亿元。2024年,包钢股份预计稀土精矿销售金额106.1亿元,但据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稀土精矿收入仅54.02亿元。 无独有偶,受稀土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中国稀土集团旗下的中国稀土、广晟有色两家上市企业因前三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增加也陷入亏损。2024年1月,广晟有色公告,中国稀土集团将无偿受让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持有公司38.45%的股份;划转完成后,其实控人将由广东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至此,国内“一南一北,南重北轻”的稀土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另外,中国稀土集团和福建稀土集团的合作也已在推进中。业内普遍认为,厦门钨业被纳入中国稀土集团或已提上日程。 供给端约束成效初显 众所周知,国内的稀土生产和分离受到指标管控调节。因此,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每年下发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备受市场关注。相较于2023年,2024年稀土指标的批次回归正常,但由于缺少第三批稀土指标的加持,今年全年的稀土指标增幅收窄。 总体来看,2024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2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6%和5.88%。对比来看,2023年全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增幅分别为21.4%和20.7%。 从稀土开采总量指标的分类来看,2024年离子型开采总量指标为1.915万吨,与往年保持一致;岩矿型开采总量指标为25.085万吨,同比增长6.36%。2020年至2023年,轻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7.09%、23.17%、28.22%和23.6%。不难发现,这是2020年以来,轻稀土开采指标增速首次跌破7%。 银河证券8月25日在研报中称,假设年内不发放第三批稀土指标,今年国内稀土矿供给增速为6%。据其预测,2024年全球稀土供应增速为5%,而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增速为9%,高于稀土供给增速,因此稀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稀土价格有望迎来底部回升。 除稀土指标增速放缓外,稀土行业供给侧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今年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稀土产业迎来首部专门的立法规范。 《条例》共32条,涵盖了稀土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产业发展、全产业链监管等多个方面。条例明确规定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稀土资源,国家将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同时,《条例》要求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 11月12日,中国稀土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伴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国泰君安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于嘉懿认为,随着国内稀土指标从强供给释放周期转换到供给约束格局,叠加海外规划增量多但实际放量缓慢,供给端约束成效初显。“新能源车、风电需求延续增长,工业电机的设备更新需求有效抬升2025-2026年需求曲线,或接力新能源成为稀土的重要需求增长来源;再叠加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扩张,2025年或再度开启稀土磁材成长大年。”

  • “震荡”的稀土:供给约束成效初显 2025有望开启稀土磁材成长大年|年终盘点

    2024年是稀土行业持续调整的第三个年头。从政策端看,2024年对稀土行业而言却是个“大年”。作为战略小金属,受地缘政治、供需关系影响,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走势波动频率加大。在此背景下,稀土企业的业绩进一步下滑。与此同时,2024年稀土指标的增速在放缓,但产业整合的步伐仍在加速。 今年1月,广晟有色实控人将由广东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国内稀土行业“一南一北”格局加速演进;10月,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行……这些激荡的故事,注定将在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震荡”中的稀土行业后市走势如何?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稀土价格指数为163.5点,较年内1月2日最高点198点跌去17.42%。现货市场方面,12月27日氧化镨钕市场均价为39.8万元/吨,较年初(1月2日)44.3万元/吨的价格下降10.16%;镝价则已至今年新低160万元/吨。 (图表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12月27日发布) 谈及稀土行情,中国稀土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2024年,受市场环境、行业供需周期等因素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在第一季度呈快速下行走势,第二、三季度在相对低位呈波动变化。进入第四季度,部分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暖。 另据“SMM稀土”公众号12月26日发布称,随着缅甸水果已经运往国内,预计缅甸矿进口也将于月底或者下月月初进入国内,进而带来供应的增加。 亏损下,稀土产业整合的步伐加速 从业绩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几大稀土巨头中仅厦门钨业(600549.SH)的净利润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公司营收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稀土业务板块,前三季度厦门钨业稀土业务营收32.03亿元,同比下降18.25%,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原稀土冶炼分离业务本期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影响;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增长61.92%。 同期,北方稀土和盛和资源营利双降,前者净利下跌七成,后者净利下跌四成,主要原因是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导致毛利减少;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包钢股份分别净亏损2.03亿元、2.76亿元、5.16亿元,其营收降幅分别为45.03%、43.85%和6.94%。可见,前三季度稀土巨头亏损的比例达50%。 记者注意到,2024年北方稀土生产经营主要目标是实现营收43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43亿元以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为215.6亿元、10.04亿元。据此计算,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利润总额分别仅完成全年目标的50.24%和23.35%。 另一方面,今年北方稀土稀土产品产销量再创新高。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95%,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9.46%,稀土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1.35%。 出现亏损的三家企业中,包钢股份独占白云鄂博矿的稀土精矿资源,并销售给唯一客户北方稀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5.1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6.25亿元。要知道,上半年公司还是盈利1.08亿元。 对此,包钢股份解释称,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强供给、弱需求、低价格、高成本态势明显,三季度钢材市场价格下行,钢价跌幅高于原材料价格跌幅,盈利水平下降。 除了钢铁业务不振外,稀土价格下跌对包钢股份的业绩冲击也不小。2023年,公司预计稀土精矿销售金额132.8亿元,最终实际发生金额91.09亿元。2024年,包钢股份预计稀土精矿销售金额106.1亿元,但据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稀土精矿收入仅54.02亿元。 无独有偶,受稀土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中国稀土集团旗下的中国稀土、广晟有色两家上市企业因前三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增加也陷入亏损。2024年1月,广晟有色公告,中国稀土集团将无偿受让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持有公司38.45%的股份;划转完成后,其实控人将由广东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至此,国内“一南一北,南重北轻”的稀土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另外,中国稀土集团和福建稀土集团的合作也已在推进中。业内普遍认为,厦门钨业被纳入中国稀土集团或已提上日程。 供给端约束成效初显 众所周知,国内的稀土生产和分离受到指标管控调节。因此,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每年下发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备受市场关注。相较于2023年,2024年稀土指标的批次回归正常,但由于缺少第三批稀土指标的加持,今年全年的稀土指标增幅收窄。 总体来看,2024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万吨、2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6%和5.88%。对比来看,2023年全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增幅分别为21.4%和20.7%。 从稀土开采总量指标的分类来看,2024年离子型开采总量指标为1.915万吨,与往年保持一致;岩矿型开采总量指标为25.085万吨,同比增长6.36%。2020年至2023年,轻稀土开采指标同比增速分别为7.09%、23.17%、28.22%和23.6%。不难发现,这是2020年以来,轻稀土开采指标增速首次跌破7%。 银河证券8月25日在研报中称,假设年内不发放第三批稀土指标,今年国内稀土矿供给增速为6%。据其预测,2024年全球稀土供应增速为5%,而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增速为9%,高于稀土供给增速,因此稀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稀土价格有望迎来底部回升。 除稀土指标增速放缓外,稀土行业供给侧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今年6月2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稀土管理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稀土产业迎来首部专门的立法规范。 《条例》共32条,涵盖了稀土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产业发展、全产业链监管等多个方面。条例明确规定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稀土资源,国家将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同时,《条例》要求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 11月12日,中国稀土发布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伴随着《稀土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供需格局的改善,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望回归至相对合理区间。 国泰君安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首席分析师于嘉懿认为,随着国内稀土指标从强供给释放周期转换到供给约束格局,叠加海外规划增量多但实际放量缓慢,供给端约束成效初显。“新能源车、风电需求延续增长,工业电机的设备更新需求有效抬升2025-2026年需求曲线,或接力新能源成为稀土的重要需求增长来源;再叠加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扩张,2025年或再度开启稀土磁材成长大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