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2个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元。4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4%。4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2.4%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98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当月净投放现金313亿元。 二、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4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3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月份外币贷款减少213亿美元,同比少减4亿美元。 三、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 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79.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4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819亿美元,同比下降11.6%。4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96亿美元,同比少减192亿美元。 四、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6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7% 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68.64万亿元,日均成交8.4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0.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5.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6.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3.1%。 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69%,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7%,比上月低0.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6个百分点。 五、4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07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29亿元 4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07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7787亿元、2292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29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028亿元、3501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4: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修订后M0增速如下: 注5: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19亿元,同比少减44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3亿元,同比多增8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19亿元,同比多增73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347亿元,同比少减121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843亿元,同比少80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548亿元,同比多63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93亿元,同比少173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6万亿元,同比下降20.8%;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信托贷款余额为3.75万亿元,同比下降8.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6%;企业债券余额为31.49万亿元,同比增长0.6%;政府债券余额为62.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0.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从结构看,4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3%,同比高0.9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3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7%,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推荐阅读: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人民银行今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3月新增社融5.38万亿元,同比多增7079亿元。 3月金融数据明显好于市场预期。此前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3月新增信贷的预测中值为3.24万亿元,对3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4.31万亿元。 对于3月超预期的金融数据,市场人士指出,在信贷总量延续扩张的同时,信贷扩张的平衡度也在改善,主要体现在3月居民贷款改善明显,去年以来的对公与零售贷款失衡的状况得到优化。 信贷结构改善明显 住户贷款持续修复 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一季度信贷增量为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在信贷新增加量的同时,信贷结构亦持续改善,这体现在3月企(事)业单位、住户贷款均较上年同期明显增加,分别约2.7万亿元、1.24万亿元,同比多增约2200亿元、4908亿元。 3月住户贷款修复较为明显,当月新增短贷、中长贷分别为6094亿元、6348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多增超2000亿元。另从环比看,也出现大幅反弹,今年2月的住户短贷、中长贷仅为1218亿元、863亿元。 其中,3月住户中长贷已回升至2021年同期水平。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伴随累积需求加快释放、房地产销售收入由负转正,居民按揭贷款呈现明显的回暖迹象;此外,3月以来监管展开对不法贷款中介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也有助于按揭市场稳定,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整体反弹力度较大。 对于居民短贷改善,市场人士亦指出,在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消费场景和需求恢复,以及零售贷款价格下行拉动下,消费类信用扩张强度继续提升,同时经营贷也成为居民端信用扩张的重要支撑。 在企业端,3月新增企业中长贷继续升至2.07万亿元,同比多增约7252亿元;同时,3月新增企业短贷约1.08万亿元,同比多增2726亿元。 “3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成为推动信贷高增的主力,主要受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而在基本面改善带动贷款需求和银行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票据冲量现象持续降温,3月票据融资负增4687亿元,同比大幅多减7874亿元,这也与近期票据利率持续上行相印证。 表内信贷发力 新增社融超预期同比多增 数据显示,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一季度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 3月新增社融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在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中,机构的预测最高值即为5.3万亿元,而预测中值仅4.31万亿元,并有超半数机构认为或出现同比少增。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3月社融规模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展现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大幅回升,推动社融走强。 一方面是前述提到的表内信贷发力推动了社融回升,3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为3.9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超7200亿元,并在社融结构中占比达73%,仍为社融的主要贡献项。 此外,3月政府债和企业债净融资分别为6022亿元、3288亿元。对此,王青表示,3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大,但上年同期也处专项债发行前置阶段,基数较高,加之或出于为专项债发行“让道”考虑,3月国债发行量偏低,而到期量偏高,导致净融资为负。 一季度数据还显示,政府债券净融资1.83万亿元,同比多247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同比少4718亿元。 陈雳表示,今年财政靠前发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前置,政府债融资总体平稳;另在政策带动下,今年企业定增融资增加,债券融资相对较弱。 在表外融资方面,相较于前一月,3月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由负转正至174亿元、1790亿元,而信托贷款则为减少45亿元。另据计算,表外三项合计为1919亿元,上年同期仅为135亿元,这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503亿元。 对于3月表外票据融资同比激增,王青指出,这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关,但也因实体融资需求回暖背景下,银行以票冲贷现象明显缓解,表外票据融资转向表内的规模收缩。 3月人民币存款多增超1万亿 住户存款同比增幅降缓 在存款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3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另从增速来看,截至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7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2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分析指出,3月存款增速再度刷新近6年最高增速,主要受降准、央行逆回购与MLF增量、信贷投放加快等因素影响;其中财政存款减少8400亿元,财政政策保持较强的支出强度。 另从居民储蓄来看,数据显示,3月住户存款增加2.90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70万亿元。与之相比的是,2月住户存款虽仅增加7926亿元,但比上年同期大幅多增超1万亿元。 由此来看,3月住户存款同比增幅出现下降。“这主要是居民消费场景加快恢复,消费信心回暖,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并减少预防性储蓄。”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 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去年四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 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创新高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9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987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3月末,外币存款余额9115亿美元,同比下降12.9%。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576亿美元,同比多增82亿美元。3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88亿美元,同比多增363亿美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91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3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587亿美元,同比下降19.6%。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171亿美元,同比少增134亿美元。3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多增306亿美元。 原文如下: 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606亿元,同比少增1144亿元;委托贷款增加681亿元,同比多增22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1亿元,同比少减164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83亿元,同比多增389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同比少471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83万亿元,同比多24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49亿元,同比少833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从结构看,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6%,同比高4.5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4%,同比低1.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5%,同比高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03%,同比高1.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3.2%,同比高2.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8%,同比低5.1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2.6%,同比低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5%,同比低1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2.7%,狭义货币增长5.1%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71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3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91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3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587亿美元,同比下降19.6%。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171亿美元,同比少增134亿美元。3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多增306亿美元。 三、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576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9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987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3月末,外币存款余额9115亿美元,同比下降12.9%。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576亿美元,同比多增82亿美元。3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88亿美元,同比多增363亿美元。 四、3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 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452.13万亿元,日均成交7.4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6.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0.8%。 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2个和0.3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2个和0.23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8万亿美元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8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717元人民币。 六、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89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73万亿元 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89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2.24万亿元、0.65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7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54万亿元、1.19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4: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修订后M0增速如下: 注5: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推荐阅读: 》央行:3月社融增量5.38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 M2同比增长12.7%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38万亿元,预估为45000亿元,前值为31560亿元。中国3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7%,预估为12.7%,前值为12.9%。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91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预估为33000亿元,前值为18121亿元。 原文如下: 2023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9.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8万亿元,同比下降19.3%;委托贷款余额为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信托贷款余额为3.74万亿元,同比下降10.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企业债券余额为3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政府债券余额为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 从结构看,3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2%,同比低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3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9%,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8%,同比低0.7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3%,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606亿元,同比少增1144亿元;委托贷款增加681亿元,同比多增22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41亿元,同比少减164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83亿元,同比多增389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480亿元,同比少471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83万亿元,同比多247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49亿元,同比少833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从结构看,一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6%,同比高4.5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4%,同比低1.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5%,同比高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03%,同比高1.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3.2%,同比高2.5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8%,同比低5.1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2.6%,同比低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5%,同比低1个百分点。 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2.7%,狭义货币增长5.1%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171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0.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3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44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9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03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791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 3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587亿美元,同比下降19.6%。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171亿美元,同比少增134亿美元。3月份,外币贷款增加181亿美元,同比多增306亿美元。 三、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576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9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987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3月末,外币存款余额9115亿美元,同比下降12.9%。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576亿美元,同比多增82亿美元。3月份,外币存款增加288亿美元,同比多增363亿美元。 四、3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 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452.13万亿元,日均成交7.4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6.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0.8%。 3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2个和0.3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2个和0.23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8万亿美元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8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717元人民币。 六、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89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73万亿元 一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89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2.24万亿元、0.65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7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54万亿元、1.19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4: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修订后M0增速如下: 注5: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推荐阅读: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信贷“开门红”在2月强势延续,好于市场预期的同时,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M2同比增12.9%,创七年新高!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同比多增5928亿元。 社融的回暖幅度更为超过市场预期,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9%,大幅高于1月末的9.4%。 原文如下: 2023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2.9% 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当月净回笼现金6999亿元。 二、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 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26.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3亿元。 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406亿美元,同比下降22.5%。2月份外币贷款减少67亿美元,同比多减316亿美元。 三、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 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74.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68.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270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92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2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55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5163亿元。 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828亿美元,同比下降16.2%。2月份外币存款减少50亿美元,同比多减347亿美元。 四、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7% 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42.23万亿元,日均成交7.11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7.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1.8%,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0.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1%。 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92%,比上月高0.4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1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51个和0.01个百分点。 五、2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9487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378亿元 2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948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7529亿元、1958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378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833亿元、3545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4: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修订后M0增速如下: 注5: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3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6万亿元,同比下降19%;委托贷款余额为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5%;信托贷款余额为3.75万亿元,同比下降10.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95万亿元,同比下降3.3%;企业债券余额为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政府债券余额为6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0.79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从结构看,2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2%,同比高0.9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2%,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8%,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3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10亿元,同比少增17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7亿元,同比多减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6亿元,同比多增81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0亿元,同比少减415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644亿元,同比多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138亿元,同比多541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71亿元,同比少14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由此,对社会融资规模中“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2023年1月末,上述三类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贷款核销余额1706亿元,当月增加30亿元。文中数据均按可比口径计算。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财联社3月“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2月人民币贷款新增的预测中值为1.47万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1.23万亿元;另对社融新增的预测中值为2.49万亿元,有望恢复同比多增;M2增速则较1月或出现小幅下降。 对于3月流动性展望,市场人士指出,资金利率并不具备继续大幅上行的基础,7天资金利率整体将围绕政策利率于2.0%至2.2%区间波动。面对3月2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多数机构预计,MLF将延续增量平价续做。 “C50风向指数”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参与本期问卷调查的机构数近20家。 食品价格下降推动CPI重启回落 1月CPI同比回升至2.1%,自去年11月以来已连续3个月上涨。本期调查显示,2月CPI同比读数可能重启回落,参与机构的预测范围在1.7%至2.0%,中值为1.9%,较1月下行0.3个百分点。 多家机构预测显示,2月CPI或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春节后蔬菜等食品价格的季节性回落。“2月猪肉价格走势继续偏弱,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同时鸡蛋价格也延续回落,且春节后蔬菜和鲜果价格涨势明显放缓。”安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池光胜分析称。 另在非食品项中,服务价格的持续回升或将继续对CPI环比形成正向拉动。招商证券宏观团队指出,考虑到今年存在防疫调整后消费服务业需求复苏的情况,2月非食品CPI环比可能仍然小幅正增、同比小幅回落。 PPI方面,与去年12月相比,1月PPI同比、环比均下跌0.1个百分点至-0.8%、-0.4%。展望2月数据,参与机构认为,PPI同比读数预计将延续回落,中值为-1.3%,最高值、最低值分别为-0.7%、-1.8%。其中,有近6成参与机构对2月PPI同比的预测值集中在-1.4%与-1.3%。 综合来看,由于上年同期爆发的俄乌冲突大幅推高油价,致使2022年2月PPI处在8.8%的高位,受高基数影响,预计今年2月PPI同比延续回落。 结合当月价格走势来看,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指出,2月国际油价受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升温叠加海外经济走弱影响有所下行,带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震荡,生活资料受需求端影响相对平稳,工业生产价格同比继续回落,预计2月PPI同比下跌1.3%,较上期下降0.5个百分点。 2月信贷将维持同比多增 居民端延续修复 1月信贷迎来强势“开门红”,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227亿元,创下自2001年有记录以来单月增量新高。 展望2月,人民币信贷有望延续同比多增态势。本期调查显示,参与机构对2月人民币信贷新增的预测中值为1.47万亿元,超过上年同期的1.23万亿元,预测最高、最低值分别为1.1万亿元、2万亿元,其中,有接近半数机构的预测值在1.4至1.6万亿元区间内。 结合票据市场来看,2月票据利率整体延续1月特征,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多家机构据此分析,随着票据冲量需求减弱,2月信贷数据将延续积极扩张。 分结构来看,对于居民信贷能否迎来一定改善,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团队指出,2月居民端受较低基数影响(去年2月居民中长期、短期贷款分别减少459、2911亿元),或将大幅同比改善,但提前还贷现象频现,预计将呈现“中长期弱、短期强”的特点。 另在对公端,多家机构观点显示,2月企业贷款仍能保持强劲,一方面体现在基建领域的信贷供需均较为旺盛,另一方面在于制造业的信贷需求正持续回暖。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2月螺纹钢开工率、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明显上升,制造业企业投融资需求持续上升,叠加基建项目配套融资持续推进,企业部门信贷将继续保持较大增量,虽然比1月会出现季节性下降,但仍会同比多增。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也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的基建配套贷款与设备更新贷款以及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是未来几个月新增信贷的最重要推动。 社融有望恢复同比多增 M2或小幅减速 在社融方面,1月社融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约1900亿元,“同比少增”符合市场预期。从本期预测来看,2月社融新增有望恢复同比多增,机构预测中值为2.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万亿元,有超过8成参与机构的预测值高于2万亿元。 分项来看,1月企业债券净融资仅为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多家机构认为,2月企业债券发行有望迎来明显改善,对社融新增的拖累也将减弱。 李超团队预计,2月企业债券同比多增约3800亿,主要受信用债收益率大幅回落,企业债务融资需求回暖的影响。 兴业研究亦指出,由于当月企业债券的偿还量较低,因此企业债券净融资额走高,预计2月企业债券规模将恢复至约3600亿元。 同时,随着政府债发行节奏继续前置,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有望同比小幅增加。兴业研究认为,由于1月恰逢春节假期,部分债券发行工作可能延后至节后,2月政府债券规模可能较1月提高。 在表外三项,值得注意的是,去年2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4228亿元,同比多减4867亿元,在低基数效应下,今年2月是否将大幅回升? “由于去年2月银行表内‘冲票据’导致表外票据体量较小,基数较低,而今年经济走势平稳叠加贴现量减少,预计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或将大幅同比多增。”李超团队指出。 虽然2月社融料将同比小幅反弹,但本期参与机构对M2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2.3%,略低于1月的12.6%,整体预测范围在11.8%至12.7%。 2月M2可能出现小幅减速更多是受到季节性影响。华泰证券宏观团队指出,主要是春节移位因素,节前企业和政府存款向居民存款季节性转移可能短暂推升春节前后的居民储蓄及M2增长。 3月MLF或延续增量续做 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2月资金面趋紧,月末DR007质押式回购利率收于2.42%,当月利率中枢为2.11%,高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1BP。 多家机构预计,3月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的状态,资金利率将逐渐向政策利率回归。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2022年四季度货政报告重提“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流动性大幅宽松场景或难再现,但资金利率中枢基本完成回归政策利率附近的过程,后续资金进一步收紧的概率较低。 3月将有2000亿元MLF到期。本期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机构认为,MLF操作可能延续增量续做,利率预计仍维持在2.75%。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预计,3月央行大概率会进行MLF超量续做,以及搭配逆回购缩量操作6000亿元,流动性约有2985亿元的富余。在此情况下,据该机构测算,2023年3月超储率将小幅回升至1.3%左右。 “参考历年3月均未有降息,预计今年3月MLF仍将是平价超量续做。”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此外,在两会各项政策出台后,宽信用动能或呈现较强态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因此预计央行在3月乃至二季度调降政策利率的必要性并不高,但宽信用诉求下,LPR有一定调降可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亦表示,为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助力经济回升势头,不排除上半年引导5年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在经济增速回升前景趋于明朗的前景下,短期内降息、降准的概率已不大。
2月10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数据。1月社融余额同比9.4%,新增社融5.98万亿,其中表内贷款新增4.9万亿。1月M2同比12.6%,M1同比6.7%。 虽然市场已有心理准备,但“狂飙”的1月社融,总量投放还是强于预期。 1月社融存量同比9.4%,较前值(9.6%)走低0.2个百分点,直观读数上1月社融同比走低,然而市场反而将1月社融解读为超预期。 这是因为债券发行融资是高频数据,市场对1月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偏低早有预期。1月社融的关注点主要落在信贷。 2023年财政或仍是扩张大年,可能主要借助准财政工具,即银行信用扩张。银行信贷投放的逻辑是节奏前倾,年初明显放量。因此市场给予1月新增信贷较高期待,预计开年信贷投放或在4万亿,略持平于去年同期,当然也是历史极高水平。 2月10日国债期货日内跳水,显示4.9万亿的人民币信贷和5.98万亿的新增社融,还是超过了市场之前的预期准备。 “狂飙”的社融数据,老故事中酝酿着一些新变化,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细拆1月社融结构,社融主要依靠信贷驱动,而信贷又主要依靠企业中长期贷款驱动。 这样的社融结构意味着当下宏观基本面的主体叙事,还是延续去年的老故事——政府加杠杆,私人部门投融资动能不足,杠杆动力有限。 然而当我们保持足够敏感性时,便会发现开年社融数据给出了一些新的信号。 首先是这次社融扩量是在极低的债券融资条件下完成的。1月企业和政府债券分别同比收缩4352亿元和1886亿元,前者因为理财赎回余波冲击所致,后者因为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调整所致。 其次就是居民信贷。春节疫情达峰期间三四线城市未能迎来一波返乡置业潮,1月居民信贷不出意外地维持弱势表现。不过有意思的是,春节后人流返城,高能级城市二手房交易热度初显苗头,地产销售及居民信贷后续走向,能否迎来一次趋势反转,当下需要给予充分关注。 2月初以来多维数据侧面印证理财赎回有所收敛,部分理财产品规模开始扩张。试想一旦企业债券发行修复,3月两会召开之后政府债券发行如期推进,叠加居民信贷环比边际改善,这意味着不久后的将来,多因素共振之下有可能会迎来一个偏强的社融脉冲。 “狂飙”的开年社融,如何理解它对当下股债的定价影响? 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过去这三月市场明显交易国内复苏预期,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层面的理财赎回,加大债市回调压力。 进入2月以来,市场等待政策推进以及数据兑现。市场交易聚焦于后续的复苏持续及复苏弹性。 开年这一份社融,信贷投放量明显超预期,至少说明当前复苏交易没有被证伪。 1月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居民信贷偏弱,考虑到这一点,开年“狂飙”的社融数据还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信用扩张仍具备足够动能。 这一份开年社融,可以解读为利好股票,利空债券。 当然,信用扩张的持续性也好,复苏的持续性也好,最终落脚到一个最为关键的判断,地产能否企稳。 开年“狂飙”的社融数据背后,我们还可以捕捉到另一个信息点,今年财政仍将牵引流动性节奏。 民生宏观团队之前研究——《中国式财政货币化对资金面影响》中明确提到,2023年中国财政货币化将采用预算内外同时扩表。不同形式的财政投放工具,对流动性的影响截然不同。这在客观上会看到一个效果,年内财政投放节奏及不同工具使用,扰动资金面表现。 我们预计2023年资金面波动率将显著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社融、M2增速、人民币新增贷款均高于预期。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刷新单月历史新高! 同比多增9227亿元。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在一月份的信贷增长当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通常只有企业对未来有信心,才会借助中长期贷款进行投资扩大生产。曾刚预计,新投放的信贷很快将形成企业端的实际投资支出,由此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 M2同比增长12.6% 一、广义货币增长12.6% 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当月净投放现金9971亿元。 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 1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2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1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473亿美元,同比下降19.7%。1月份外币贷款增加58亿美元,同比少增123亿美元。 三、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 1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7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65.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1个和3.2个百分点。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1万亿元。 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878亿美元,同比下降13.3%。1月份外币存款增加339亿美元,同比多增67亿美元。 四、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4%,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6% 1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23.28万亿元,日均成交6.8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6%。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7.3%,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0.8%,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2.9%。 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4%,比上月高0.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6%,比上月高0.1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48个百分点。 五、1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142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269亿元 1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142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6249亿元、1893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269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510亿元、3759亿元。 ▍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 初步统计,2023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0.9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8万亿元,同比下降21.6%;委托贷款余额为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3.5%;信托贷款余额为3.74万亿元,同比下降12.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96万亿元,同比下降14.9%;企业债券余额为3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政府债券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从结构看,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2%,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2%,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8%,同比低0.7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3%,同比高0.6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0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1亿元,同比多减116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84亿元,同比多增1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963亿元,同比少增177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64亿元,同比少475亿元。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原文如下: 一、广义货币增长11.8%,狭义货币增长3.7%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净投放现金1.39万亿元。 二、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779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7.0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96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54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348亿美元,同比下降19.5%。全年外币贷款减少1779亿美元,同比多减2236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减少342亿美元,同比少减19亿美元。 三、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外币存款减少1430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64.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5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5.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38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242亿元,同比少增4403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39亿美元,同比下降14.3%。全年外币存款减少1430亿美元,同比多减2507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减少82亿美元,同比少减129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26%,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1% 全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798.2万亿元,日均成交7.19万亿元。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5873亿元,现券日均成交1.08万亿元,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5.5万亿元。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2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9个和0.7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68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3万亿美元 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3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9646元人民币。 六、2022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51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76万亿元 2022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51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7.92万亿元、2.59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76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92万亿元、4.84万亿元。 注1:当期数据为初步数。 注2:自2015年起,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存款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人民币、外币和本外币贷款含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 注3:报告中的企(事)业单位贷款是指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注4:自2022年12月起,“流通中货币(M0)”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修订后,2022年各月末M1、M2增速无明显变化。修订后M0增速如下: 》央行:2022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9.6% 》央行: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