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

  • 展望2024年,需求方面,在能源结构调整之下,新能源发电会逐步对火电形成替代。供应方面,国内原煤产量和进口量将维持高位,下游终端的高库存对动力煤价格形成持续压力,因此我们认为2024年动力煤价格中枢将继续下移。首先,从需求方面来看,总用电量增速稳定,但能源结构的调整已经明显出现,随着新能源的发力,火电占总发电量占比下滑会是大的趋势。从供应来看,在保供稳价的大背景下,国内原煤产量高位运行。进口煤方面,我们认为随着全球物流体系的重构,俄罗斯煤为代表的进口增量仍将维持,进口煤对沿海市场的冲击依然存在。从库存来看,目前下游终端的高库存会对动力煤价格形成压力,从而带动动力煤价格中枢在2024年继续下移。 从2024全年价格波动来看,预计秦皇岛港口动力煤5500大卡价格核心波动区间为700-1000元/吨。

  • 煤价企稳回升 煤炭板块三连阳!机构: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附概念股)

    2月21日,煤炭股继续走强,截至收盘,蒙古焦煤(00975)涨11.84%,兖矿能源(01171)、兖煤澳大利亚(03668)、中煤能源(01898)等跟涨。据统计,煤炭板块在过去一个月回调超10%,而近日煤炭股止跌反弹,板块指数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收大阳线。中信证券指出,基本面而言,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煤炭价格方面,国家统计局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上旬全国煤炭价格全面下跌。受新增产能释放及需求偏弱影响,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行,其中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行12%。 近期港口动力煤价企稳回升 ,双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澳洲焦煤价格延续强势。秦港5500大卡煤价2月17日最新报价1009元/吨(本周累计回升19元/吨)。年度长协2月港口5500大卡煤价为727元/吨,同比+2元/吨或0.3%。有机构预计在2月下旬至3月动力煤价有望处于上涨通道。 天风证券认为,煤炭供给增量或较有限。进口方面,海外能源危机尚未解决,能源市场预计仍维持紧平衡,海外煤价或仍维持高位,预计2023年进口煤数量同比2022年或有所减少。需求方面,在经济复苏和稳增长的背景下,基建、制造业和房建景气度或均有所回升,从而带动工业用电以及动力煤需求稳步扩张。综上所述, 在传统化石能源供给增量受限,需求稳增长的背景下,煤价具备较大上涨空间,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或逐渐从2022年的供给总量宽松,向紧平衡演化。 受去年煤价高企影响,煤炭行业在2022年迎来了难得的“景气周期”。在已披露业绩预报的公司中,煤炭板块表现亮眼,多家企业业绩预增。其中,中国神华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亿元至707亿元,盈利能力最强;兖矿能源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国盛证券表示, 当前煤炭板块已处于底部区域,随着煤价走强,板块亦有望随之上涨。 随着经济的边际修复和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动力煤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基本平衡但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且煤炭市场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如铁路外运、动煤 " 双规制 "、海外不确定性等,均将对煤价形成较强支撑。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短期钢材价格开始修复,带动黑色产业链利润扩张。钢厂高炉开工率节后环比逐步提升,焦煤需求也有望逐步累加。同时,澳大利亚峰景焦煤价格本周一重回400美元/吨以上,创2022年下半年以来的新高,较国内主焦煤价格再度出现溢价,或抑制未来焦煤进口量,利好短期国内焦煤价格预期。中期看,国内地产景气逐步恢复,地产新开工降幅有望收窄,也利好焦煤价格中期预期。 中信证券表示,下游需求有所恢复,煤价预期改善。目前板块在估值及股息率的预期方面具备价值吸引力,随着短期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以及后续潜在的宽松政策预期, 板块短期或进入反弹阶段。 相关概念股: 中国神华(01088):公司公告,1月煤炭销售量3010万吨,同比增长3.8%。商品煤产量2690万吨。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亿元至707亿元。 中煤能源(01898):公司1月商品煤产量1099万吨,同比增长4.2%;商品煤销量2413万吨,同比下跌3.0%,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73万吨,同比下跌9.0%。 兖矿能源(01171):近日公司旗下营盘壕矿井及选煤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兖矿营盘壕煤矿全面从建设型矿井向生产型矿井转变。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兖煤澳大利亚(03668):2022年三季度,公司销售煤炭平均实现价格为481澳元/吨,其中动力煤489澳元/吨,冶金煤434澳元/吨,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210%。

  • 电力股强势领涨!煤价有望松动 火电企业盈利修复可期 (附概念股)

    2月7日,电力概念股领涨港股市场,涨幅达4.51%。其中,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涨6.58%,华润电力(00836)、中国电力(0238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等涨超4%。消息面上,2月5日,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 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电价机制迎来改变。 电价上涨有望缓解成本压力,完善定价凸显绿色价值。 西南证券指出,2022年全国绿电交易占直接交易比例仅为0.6%,绿色环境溢价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定价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助力推进“双碳”目标达成。该行建议重点关注高弹性火电及补贴占比较高的优质绿电企业。 此前,广东、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分别公布两省2023年度电力市场年度交易结果。结果显示: 2023年广东省双边协商成交电量2426.50亿千瓦时,成交均价0.55388元/千瓦时,同比2022年上涨5.7分/千瓦时,涨幅11.4%;较广东煤电基准价0.463元/千瓦时上涨9.1分/千瓦时,涨幅19.6%。 2023年江苏省年度交易总成交电量3389.89亿千瓦时,同比2022年增加742.6亿千瓦时,增幅28.1%;成交均价0.46664元/千瓦时,延续2022年顶格上浮趋势,较江苏燃煤基准价上涨19.4%。 而据此前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局联合印发《关于2023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原则,对每份年度合同成交均价设置上下限,其中基准价为0.463元/千瓦时,成交均价上限暂定为0.554元/千瓦时,下限暂定为0.372元/千瓦时。 广东省上述年度长协均价已接近成交上限。年度长协成交均价提高,有望推动区域内火电企业收益增厚。 并且,上述通知提出,当一次能源价格波动超出一定范围时,视市场运行情况启动一次能源价格波动传导机制,推动成本端压力向下游传导。 安信证券2月6日发布研报称,根据煤炭市场网数据,印尼4700大卡进口动力煤从1月28日的970元/吨下降至2月3日的920元/吨,周环比下跌50元/吨,跌幅为5.15%。国内外煤炭价格下跌趋势下, 火电板块成本有望下行、业绩有望改善。 另外,天风证券表示,展望2023年,在国际资源品价格下跌的大背景下,印尼上调2023年煤炭目标产量,同时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冲击后人民币汇率有望走强, 进口煤价有望松动,进而推动沿海电厂盈利修复。 具体标的方面,建议关注:宝新能源、粤电力、上海电力、华能国际、浙能电力、国电电力、华电国际。 相关概念股: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公司主要从事发电厂的开发、建造、运营和管理。该公司主要从事发电和电力销售业务。该公司还供应热力。该公司在国内与海外市场开展业务。 华润电力(00836):公司主要从事电厂的投资、开发及经营业务。该公司通过三大分部运营。火力发电分部从事燃煤电厂及燃气电厂的投资、开发、经营及管理业务以及热力及电力销售业务。可再生能源分部从事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及光伏发电以及电力销售业务。煤矿开采分部从事煤矿开采及煤炭销售业务。 中国电力(02380):公司主要从事向地级及省级电网公司售电业务,还从事提供代发电及相关服务业务。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01071):公司主要业务为建设、经营电厂,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及多项可再生能源项目。 大唐发电(00991):公司主要从事煤电、水电、光伏和风电等发电业务。

  • 利好煤价!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2023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煤炭2023》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1.2%,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天然气短缺是煤炭需求飙升的主要原因,用于发电的煤炭使用量增加了2%。即使欧洲能够在2025年之前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亚洲对这种能源的需求在未来几年似乎仍将增长。  虽然从长期来看,煤炭使用量预计将减少,被天然气和可再生替代品取代,但到2023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 本月,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一份报告显示,除非加快向更清洁替代品的过渡,否则煤炭消费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2022年至2025年间保持稳定。该机构预计2023年煤炭消费量将增长1.2%,创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能源署在其《2023年煤炭报告》中强调,天然气短缺和昂贵是欧洲持续依赖煤炭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产量下降,钢铁产量下降了约1%,但煤炭使用量却在增加。但由于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能力,欧洲已经重新转向煤炭发电,预计2023年用于发电的煤炭将增长2%。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未来三年煤炭需求将进入平稳期,这是基于人们预计煤炭将从煤炭转向更清洁的能源,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预计煤炭使用量将增加。 国际能源机构称,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发布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并大举投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试图实现经济脱碳,预计煤炭仍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二氧化碳排放源。国际能源机构能源市场和安全总监Keisuke Sadamori表示:“世界化石燃料的使用接近峰值,煤炭将是第一个下降的,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 俄罗斯今年2月入侵乌克兰,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对能源使用的预测,原因是一个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突然中断,几个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许多希望在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取得进展的欧洲国家突然发现,他们正在为自己的能源安全而战,并转向不太可能的能源——比如煤炭和核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2022年煤炭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贸易流动中断,价格飙升,需求将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公吨。” 英国曾表示,将从2024年开始不再使用煤炭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本月,英国批准了一座新煤矿,这是该国对化石燃料的态度的意外转变。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伍德豪斯煤矿(Woodhouse Colliery)将是英国30年来的首个新煤矿,主要用于向欧洲出口煤炭。英国政府预计该工厂将运行到2049年,比英国计划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时间早一年。 与此同时,亚洲煤炭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扩张。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其他地区的煤炭需求也很高。 一家印尼矿业公司表示:“印尼和印度等国经济前景强劲,预计总体(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随着各国适应新的贸易流动,战争的影响将逐渐减轻。印度等亚洲国家可能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煤炭,同时扩大国内产量。”这令人担忧的原因有几个:首先,亚洲的煤炭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其次,因为这些国家中的许多国家继续依赖俄罗斯的煤炭供应;第三,许多亚洲国家都计划建设更多的燃煤电厂,提高全国产量。这表明,即使欧洲能够控制其对煤炭的依赖,在未来几年,亚洲对煤炭的依赖将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抵消欧洲需求的下滑。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