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2个
2023 年 9 月份 CPI 运行平稳 PPI 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均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9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上涨,同比持平 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 从环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今年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食品中,开学季叠加双节临近,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3.3%和3.2%;休渔期结束供应增加,虾蟹类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下降2.6%和0.8%;猪肉、鲜果、禽肉类等食品价格基本稳定。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2.4%;秋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暑期结束出行减少,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2.6%、5.5%和3.4%;新学期开学,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4%。 从同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主要是上年同期食品对比价格走高,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22.0%和6.4%,降幅分别扩大4.1和3.1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51个百分点,占食品价格总降幅近九成;羊肉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5.1%和3.1%,降幅均有扩大;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由涨转降,降幅分别为1.5%和0.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2%,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1.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4.0%、12.3%和10.4%,涨幅均有回落;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8%,涨幅有所扩大。 据测算,在9月份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PPI 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9月份,受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1%。需求改善、供给偏紧,推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持平。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0.6%,纺织业价格上涨0.2%;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7%,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5%;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 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6%,收窄0.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1%,收窄3.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7%,收窄2.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收窄1.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3%,收窄7.3个百分点。上述5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2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近六成。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7%;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8%。 据测算,在9月份2.5%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上月为-2.7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9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2%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8 月份增长 17.2%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8月份,随着一系列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恢复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营收改善,当月营收恢复增长。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产销衔接状况好转,工业企业营收逐步改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较1—7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由7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0.8%,为利润由降转增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企业盈利加快恢复,当月利润由降转增。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1—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降幅较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加快。其中, 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当月利润首次实现正增长。 工业品价格降幅连续两个月明显收窄,企业营收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 同比增长17.2%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七成以上行业利润回升。1—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0.5%,降幅较1—7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下降13.7%,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0.4%,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行业改善面超七成。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工业新动能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动车组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1—7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分行业看,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3.0%、32.5%,保持较高增速;汽车行业利润增长2.4%,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受产销回升等因素带动,利润降幅收窄5.8个百分点。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好转。1—8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42.9%,降幅较1—7月份收窄8.0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对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作用较大。分行业看,受成品油价格变动、利润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带动,石油加工行业利润降幅较1—7月份收窄18.1个百分点;受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企业产销改善带动,钢铁、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33.4和9.7个百分点。从8月份当月情况看,石油加工、钢铁行业均由上年同期全行业净亏损转为盈利。 消费品制造业盈利持续改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改善。1—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2.0%,降幅较1—7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其中,皮革制鞋、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0%、0.4%,利润均由1—7月份的同比下降转为增长;农副食品加工、造纸、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6.6、6.3和5.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一系列提信心、促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活力不断增强。1—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7月份分别收窄3.8和1.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利润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回升速度较快。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4.1、3.4、3.4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近期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而原材料为前期购入,价格相对较低,促进企业单位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6元,同比减少0.87元,环比减少0.2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今年以来首次同比提高,达到6.41%,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明显加快,但累计利润降幅仍然较大。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供给质量,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家统计局:CPI涨幅有望继续回升 居民消费扩大态势有望保持 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改善 》国家统计局:2023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558.2亿元,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841.6亿元,同比下降16.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018.4亿元,下降1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92.7亿元,下降11.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87.2亿元,下降4.6%。 1—8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8906.3亿元,同比下降20.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2982.8亿元,下降1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4669.1亿元,增长40.4%。 1—8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3.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0.8%,纺织业下降15.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0.6%,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6.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8.9%。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33万亿元,同比下降0.3%;发生营业成本71.83万亿元,增长0.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52%,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3.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负债合计93.87万亿元,增长7.0%;所有者权益合计69.14万亿元,增长6.1%;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41万亿元,同比增长9.5%;产成品存货6.15万亿元,增长2.4%。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7元,同比增加0.42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3元,同比增加0.28元。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9.2元,同比减少6.1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5.0万元,同比增加5.2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3天,同比增加1.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5天,同比增加6.0天。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7.2%。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8月份增长17.2%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8月份,随着一系列推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恢复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营收改善,当月营收恢复增长。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产销衔接状况好转,工业企业营收逐步改善。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较1—7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由7月份同比下降1.4%转为增长0.8%,为利润由降转增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业企业盈利加快恢复,当月利润由降转增。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逐月收窄。1—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降幅较1—7月份收窄3.8个百分点,回升明显加快。其中,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2%,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当月利润首次实现正增长。工业品价格降幅连续两个月明显收窄,企业营收连续三个月下降后首次增长,带动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效益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七成以上行业利润回升。1—8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0.5%,降幅较1—7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下降13.7%,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0.4%,增速加快2.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行业改善面超七成。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工业新动能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设备、动车组等产品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1—8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1—7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分行业看,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3.0%、32.5%,保持较高增速;汽车行业利润增长2.4%,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电子行业受产销回升等因素带动,利润降幅收窄5.8个百分点。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好转。1—8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42.9%,降幅较1—7月份收窄8.0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收窄2.5个百分点,对工业企业利润改善作用较大。分行业看,受成品油价格变动、利润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带动,石油加工行业利润降幅较1—7月份收窄18.1个百分点;受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回升、企业产销改善带动,钢铁、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33.4和9.7个百分点。从8月份当月情况看,石油加工、钢铁行业均由上年同期全行业净亏损转为盈利。 消费品制造业盈利持续改善。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持续改善。1—8月份,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12.0%,降幅较1—7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其中,皮革制鞋、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0%、0.4%,利润均由1—7月份的同比下降转为增长;农副食品加工、造纸、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6.6、6.3和5.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一系列提信心、促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活力不断增强。1—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7月份分别收窄3.8和1.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利润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回升速度较快。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4.1、3.4、3.4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近期部分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而原材料为前期购入,价格相对较低,促进企业单位成本下降,盈利空间扩大。8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6元,同比减少0.87元,环比减少0.2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今年以来首次同比提高,达到6.41%,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明显加快,但累计利润降幅仍然较大。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供给质量,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900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住宅投资58425亿元,下降8.0%。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6900亿元,同比下降8.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58425亿元,下降8.0%。 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064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67792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63891万平方米,下降24.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6636万平方米,下降24.7%。房屋竣工面积43726万平方米,增长19.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1775万平方米,增长19.5%。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739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5.5%。商品房销售额78158亿元,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5%。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7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9%。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116亿元,同比下降12.9%。其中,国内贷款10671亿元,下降12.8%;利用外资35亿元,下降41.6%;自筹资金27195亿元,下降22.9%;定金及预收款30185亿元,下降7.3%;个人按揭贷款15453亿元,下降4.3%。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8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56。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态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3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3年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8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PMI环比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生产需求同步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0.2%,比上月上升1.7和0.7个百分点,均为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特别是新订单指数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二)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在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改善的带动下,近期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采购量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为50.5%,高于上月1.0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等行业采购量指数和反映原材料进口变化情况的进口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且位于53.5%以上的较高运行水平。 (三)价格指数持续上升。随着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企业采购活动加快,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比上月上升4.1和3.4个百分点,分别为56.5%和52.0%,其中出厂价格指数重返扩张区间。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处于60.0%以上高位,环比上升均超过7.0个百分点。 (四)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升。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企业景气水平稳中有升。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6%和47.7%,比上月上升0.6和0.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改善。从产需看,大、中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产需两端同步增长;小型企业两个指数虽低于临界点,但环比回升较为明显。 (五)企业信心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近期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从行业看,除纺织业外,其他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景气区间,尤其是农副食品加工、汽车等行业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调查结果还显示,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制造业恢复发展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扩张 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一)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服务业继续保持扩张。从行业看,本月暑期消费对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较为明显,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继续较快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继续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多数服务业企业对未来行业发展较为乐观,其中零售、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二)建筑业景气水平回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活动加快。从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6%,高于上月4.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6%,升至扩张区间,表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施工进度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市场需求改善。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持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向好。 三、综合PMI 产出指数小幅回升 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9%和51.0%。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8月制造业PMI为49.7%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1日)发布8月份中国制造业经理指数。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8%、49.6%和47.7%,比上月上升0.5、0.6和0.3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有所增强。 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基本稳定。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6%,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加快。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持续扩张。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资本市场服务、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7.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1.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与上月持平。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4%,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6.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升。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4.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2%,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继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扩张。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态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3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023年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持续位于扩张区间;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8月份,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PMI环比上升,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一)生产需求同步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0.2%,比上月上升1.7和0.7个百分点,均为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特别是新订单指数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二)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在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改善的带动下,近期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采购量指数升至扩张区间,为50.5%,高于上月1.0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等行业采购量指数和反映原材料进口变化情况的进口指数环比均有所上升,且位于53.5%以上的较高运行水平。 (三)价格指数持续上升。随着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企业采购活动加快,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比上月上升4.1和3.4个百分点,分别为56.5%和52.0%,其中出厂价格指数重返扩张区间。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处于60.0%以上高位,环比上升均超过7.0个百分点。 (四)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回升。大型企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企业景气水平稳中有升。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6%和47.7%,比上月上升0.6和0.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改善。从产需看,大、中型企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产需两端同步增长;小型企业两个指数虽低于临界点,但环比回升较为明显。 (五)企业信心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随着近期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从行业看,除纺织业外,其他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景气区间,尤其是农副食品加工、汽车等行业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调查结果还显示,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制造业恢复发展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扩张 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一)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服务业继续保持扩张。从行业看,本月暑期消费对服务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依然较为明显,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继续较快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8%,继续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多数服务业企业对未来行业发展较为乐观,其中零售、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二)建筑业景气水平回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活动加快。从行业看,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6%,高于上月4.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6%,升至扩张区间,表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施工进度加快,土木工程建筑业市场需求改善。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持续位于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向好。 三、综合PMI 产出指数小幅回升 8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稳定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1.9%和51.0%。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8月制造业PMI连升三个月 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
7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7%。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0.0%、11.2%、7.6%、7.3%。1-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1-6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7%,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原材料制造业增长加快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0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制造业增长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8%;私营企业增长2.5%。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5.1%、24.9%。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1%。 三、市场销售继续恢复,服务消费较快增长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0.0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920亿元,同比增长2.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41亿元,增长3.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2483亿元,增长1.0%;餐饮收入4277亿元,增长15.8%。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饮料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5%、3.7%、3.1%、3.0%。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网上零售额83097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9856亿元,增长1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制造业投资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下降0.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11.6%。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0%、13.9%;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4.9%、23.8%。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02%。 五、货物进出口同比下降,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563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160亿元,下降9.2%;进口14403亿元,下降6.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57亿元。1-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235521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出口134728亿元,增长1.5%;进口100793亿元,下降1.1%。1-7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7%,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9%,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1%。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平稳 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4.7%,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26.0%,鲜菜价格下降1.5%,粮食价格上涨0.3%,鲜果价格上涨5.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1-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6.1%,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1-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2%和3.5%。 总的来看,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 》国家统计局: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 》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国家统计局: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 同比下降8.5% 》国家统计局:7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6月份比,原煤、原油生产有所放缓,天然气、电力生产有所加快。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同比略增,进口增速仍处高位。7月份,生产原煤3.8亿吨,同比增长0.1%,增速比6月份放缓2.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18万吨。进口煤炭3926万吨,同比增长66.9%,增速比6月份回落43.2个百分点。 1—7月份,生产原煤26.7亿吨,同比增长3.6%。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88.6%。 原油产量小幅增加,进口保持较快增长。7月份,生产原油1731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比6月份放缓0.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5.8万吨。进口原油4369万吨,同比增长17.0%,增速比6月份回落28.4个百分点。 1—7月份,生产原油12237万吨,同比增长1.9%。进口原油32575万吨,同比增长12.4%。 原油加工增速加快。7月份,加工原油6313万吨,同比增长17.4%,增速比6月份加快7.2个百分点,日均加工原油203.7万吨。1—7月份,加工原油42671万吨,同比增长10.9%。 天然气生产加快,进口较快增长。7月份,生产天然气1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增速比6月份加快2.1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31万吨,同比增长18.5%,增速比6月份放缓1.1个百分点。 1—7月份,生产天然气13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进口天然气6688万吨,同比增长7.6%。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有所加快。7月份,发电量84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增速比6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73.0亿千瓦时。1—7月份,发电量501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分品种看,7月份,火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风电增速由负转正。其中,火电同比增长7.2%,增速比6月份回落7.0个百分点;水电下降17.5%,降幅比6月份收窄16.4个百分点;核电增长2.9%,增速比6月份回落10.9个百分点;风电增长25.0%,6月份为下降1.8%;太阳能发电增长6.4%,增速比6月份放缓2.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资51485亿元,下降7.6%。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0.7%。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5%。 2023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17亿元,同比下降8.5%(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51485亿元,下降7.6%。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96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63026万平方米,下降7.1%。房屋新开工面积56969万平方米,下降24.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1546万平方米,下降25.0%。房屋竣工面积38405万平方米,增长20.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7954万平方米,增长20.8%。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0.7%。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5%。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217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国内贷款9732亿元,下降11.5%;利用外资30亿元,下降43.0%;自筹资金23916亿元,下降23.0%;定金及预收款27377亿元,下降3.8%;个人按揭贷款13950亿元,下降1.0%。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7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9436亿元,同比下降0.5%。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0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066亿元,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投资89385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190446亿元,增长1.2%。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5%。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0%,制造业投资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4%。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6.8%。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4.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7.5%,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8%,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0.8%。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9%,中部地区投资下降1.9%,西部地区投资下降0.3%,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2%,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