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22

  •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向好态势明显

    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前三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逐季回升,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7.8和1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4%、12.7%, 三季度利润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 分月看, 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9%,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企业当季营收由降转增,带动利润加快改善。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品价格逐步回升,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和0.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同比增长0.3%,拉动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连续两个月增长,增速较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六成行业利润好转。三季度,采矿业利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4.5%,增速较二季度加快1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61.0%。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显著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叠加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8.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0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60.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钢铁、石油加工、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8、51.9和28.9个百分点。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明显好转。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扩内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等因素,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消费品行业利润明显好转。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酒饮料茶行业利润由上半年同比下降转为增长5.6%;化纤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4.7个百分点;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3.6—19.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10.3和2.3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0.9、4.5和3.5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盈利空间扩大。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4元,同比减少0.7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2%,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逐季改善,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下阶段,要继续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定企业预期,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向好基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

  •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 2023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9.0%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0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3.7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1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0亿元,下降3.2%。 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9928.1亿元,同比下降19.9%;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8910.7亿元,下降1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281.1亿元,增长38.7%。 1—9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汽车制造业增长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9.4%, 纺织业下降10.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5.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40.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6.5%。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35万亿元,同比持平;发生营业成本81.96万亿元,增长0.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2%,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4.40万亿元,同比增长6.4%;负债合计94.63万亿元,增长6.7%;所有者权益合计69.77万亿元,增长6.0%;资产负债率为57.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产成品存货6.13万亿元,增长3.1%。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07元,同比增加0.30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34元,同比增加0.28元。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0.1元,同比减少5.8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7.4万元,同比增加6.0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同比增加1.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0天,同比增加5.9天。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 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7%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前三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企业营收利润持续恢复向好,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工业企业利润逐季回升,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7.8和1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4%、12.7%,三季度利润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9%,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企业当季营收由降转增,带动利润加快改善。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品价格逐步回升,工业企业营收明显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回升0.4和0.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同比增长0.3%,拉动当季利润由降转增。分月看,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连续两个月增长,增速较8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三大门类利润均有改善,六成行业利润好转。三季度,采矿业利润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1.6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4.5%,增速较二季度加快1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61.0%。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显著收窄。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叠加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推动原材料行业利润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8.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0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其中三季度原材料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60.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钢铁、石油加工、有色冶炼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8、51.9和28.9个百分点。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明显好转。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扩内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等因素,消费需求持续回暖,消费品行业利润明显好转。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由二季度同比下降转为增长11.8%。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酒饮料茶行业利润由上半年同比下降转为增长5.6%;化纤行业利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4.7个百分点;造纸、农副食品加工、纺织行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3.6—19.3个百分点。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均有回升。随着各项惠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私营、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同比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9.5、10.3和2.3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利润降幅分别收窄10.9、4.5和3.5个百分点。 企业单位成本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升,带动企业营收改善,盈利空间扩大。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4元,同比减少0.71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02%,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总体看,前三季度工业企业利润逐季改善,恢复向好态势明显。下阶段,要继续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定企业预期,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向好基础,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有力实施宏观政策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供给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130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37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53659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93亿元,增长6.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四季度GDP只要同比增长4.4%以上,我国就可以完成全年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18日在“国是论坛:2023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正处于平稳回升、积极向好的局面。全年GDP增长预期目标是5%左右,今年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没有问题。从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当前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预计四季度消费会延续向好发展态势,投资、出口也会有所好转。 面对外媒唱衰中国经济前景这样的论调,近日,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中国经济规模约占全球GDP的18%。他还提到,如果中国今年GDP增长5.5%,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仍将达到30%左右,因此,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他说,“如果你看看欧美,他们的增长率只有1%左右,欧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小于中国。”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畜牧业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比上年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长0.8%。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正常,全国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6974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6%、5.0%、5.2%、4.0%;牛奶产量增长7.2%,禽蛋产量增长2.1%。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4229万头,同比下降0.4%。前三季度,生猪出栏53723万头,增长3.3%。 二、工业生产恢复加快,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制造业增长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2.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5%;私营企业增长2.3%。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3.2%、34.2%、26.7%。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与上月持平,比7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6%。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1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同比增长17.2%。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5%。 三、服务业持续较快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增强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12.1%、9.5%、7.5%、7.0%。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回升。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7.7%、11.3%、9.3%。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1%。其中,水上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四、市场销售趋于活跃,服务消费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410亿元,同比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697亿元,增长7.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05002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5.3%。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2%、8.3%、6.8%。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435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环比增长0.02%。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同比增长6.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制造业投资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下降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7%。民间投资下降0.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1.8%。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7%、17.0%;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8.8%、29.6%。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5%。 六、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308021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出口176025亿元,增长0.6%;进口131996亿元,下降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4029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5%。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3%,占出口总额比重为58.3%,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9月份,进出口总额37425亿元,同比下降0.7%;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其中,出口21506亿元,同比下降0.6%;进口15919亿元,下降0.8%。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表示,预判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将回升。 原因主要有三:出口新动能优势持续加强,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近日开幕的第134届广交会境外采购人数明显增加,广交会是中国出口的晴雨表,现在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近期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也将对外贸提供支持。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连续收窄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0.9%,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6.8%,鲜菜价格下降3.1%,粮食价格上涨1.2%,鲜果价格上涨6.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2%。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前三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6%。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 八、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8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74万人,同比增长2.8%。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同比名义增长5.2%,实际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名义增长7.6%,实际增长7.3%。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6.7%、3.7%、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528元,同比名义增长5.4%。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显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国家统计局: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 同比下降9.1%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5035亿元 同比增长3.1%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 》国家统计局:9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 天然气、电力生产加快

  • 国家统计局:9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 天然气、电力生产加快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8月份比,原煤、原油生产放缓,天然气、电力生产加快。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保持稳定,进口快速增长。9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0.4%,增速比8月份放缓1.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10万吨。进口煤炭4214万吨,同比增长27.8%,增速比8月份回落23.0个百分点。 1—9月份,生产原煤34.4亿吨,同比增长3.0%。进口煤炭3.5亿吨,同比增长73.1%。 原油生产平稳增长,进口较快增长。9月份,生产原油1687万吨,同比增长0.3%,增速比8月份放缓2.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6.2万吨。进口原油4574万吨,同比增长13.7%,增速比8月份回落17.2个百分点。 1—9月份,生产原油15672万吨,同比增长1.9%。进口原油42427万吨,同比增长14.6%。 原油加工保持较快增长。9月份,加工原油6362万吨,同比增长12.0%,增速比8月份回落7.6个百分点,日均加工原油212.1万吨。1—9月份,加工原油55484万吨,同比增长11.5%。 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进口保持平稳。9月份,生产天然气1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增速比8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0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15万吨,同比增长0.4%,增速比8月份回落22.6个百分点。 1—9月份,生产天然气170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进口天然气8777万吨,同比增长8.2%。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增速加快。9月份,发电量74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增速比8月份加快6.6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8.5亿千瓦时。1—9月份,发电量66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 分品种看,9月份,火电增速由降转增,水电、核电增速加快,风电降幅收窄,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其中,火电同比增长2.3%,8月份为下降2.2%;水电增长39.2%,增速比8月份加快20.7个百分点;核电增长6.7%,增速比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风电下降1.6%,降幅比8月份收窄9.9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6.8%,增速比8月份回落7.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6%,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二季度上升1.1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三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5.4%,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2%。 分主要行业看,三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3.8%,食品制造业为71.1%,纺织业为7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4.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9.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80.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78.7%,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7.5%,汽车制造业为7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77.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76.5%。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5035亿元 同比增长3.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1—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3399亿元,同比下降0.6%。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503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2%,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1—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3399亿元,同比下降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951亿元,同比下降1.0%;第二产业投资116808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250276亿元,增长0.7%。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0%。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6.2%。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2.1%,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9%,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7%,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2%。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4%,中部地区投资下降0.9%,西部地区投资下降0.4%,东北地区投资下降2.7%。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 同比下降9.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投资66279亿元,下降8.4%。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3%。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8067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国内贷款12100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36亿元,下降40.0%;自筹资金31252亿元,下降21.8%;定金及预收款33631亿元,下降9.6%;个人按揭贷款17028亿元,下降6.9%。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66279亿元,下降8.4%。 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156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4250万平方米,下降7.4%。房屋新开工面积72123万平方米,下降23.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2512万平方米,下降23.9%。房屋竣工面积48705万平方米,增长19.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5319万平方米,增长20.1%。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6.3%。商品房销售额89070亿元,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5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7%。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8067亿元,同比下降13.5%。其中,国内贷款12100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36亿元,下降40.0%;自筹资金31252亿元,下降21.8%;定金及预收款33631亿元,下降9.6%;个人按揭贷款17028亿元,下降6.9%。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44。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26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443亿元,增长5.9%。 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7270亿元,增长7.0%。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9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85亿元,同比增长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41亿元,增长6.3%。1—9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6410亿元,同比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697亿元,增长7.4%。 按消费类型分,9月份,商品零售35539亿元,同比增长4.6%;餐饮收入4287亿元,增长13.8%。1—9月份,商品零售305002亿元,同比增长5.5%;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 按零售业态分,1—9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4.3%、3.1%、7.7%,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4%。 1—9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8198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435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4%;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0.4%、9.6%、8.5%。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5%。 从环比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6%。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分三大门类看,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 分经济类型看,9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4%;私营企业增长3.3%。 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7%,纺织业增长0.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4%,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持平,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汽车制造业增长9.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 分产品看,9月份,620种产品中有33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钢材11782万吨,同比增长5.5%;水泥18887万吨,下降7.2%;十种有色金属642万吨,增长7.3%;乙烯264万吨,增长5.7%;汽车283.3万辆,增长3.4%,其中新能源汽车84.7万辆,增长12.5%;发电量7456亿千瓦时,增长7.7%;原油加工量6362万吨,增长12.0%。 9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683亿元,同比名义下降3.6%。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2%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 国家统计局:9月CPI同比持平 环比上涨0.2%

    202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3.2%,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价格上涨1.3%。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 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4%,服务价格下降0.1%。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9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5%,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44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2.8%,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2.0%,影响CPI下降约0.3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6.4%,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5%,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7%,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9%、2.5%和1.3%,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1%和0.2%;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3%和0.4%。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9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0.3%,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五涨一平一降。其中,衣着、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0.8%和0.4%,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0.1%;居住价格持平;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1%。 2023 年 9 月份 CPI 运行平稳   PPI 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均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9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3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 环比上涨,同比持平 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CPI环比继续上涨,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同比由涨转平。 从环比看,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今年中秋、国庆节前市场供应较为充足,食品价格涨幅略低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食品中,开学季叠加双节临近,鲜菜和鸡蛋价格分别上涨3.3%和3.2%;休渔期结束供应增加,虾蟹类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下降2.6%和0.8%;猪肉、鲜果、禽肉类等食品价格基本稳定。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0.1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2.4%;秋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暑期结束出行减少,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2.6%、5.5%和3.4%;新学期开学,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4%。 从同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主要是上年同期食品对比价格走高,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22.0%和6.4%,降幅分别扩大4.1和3.1个百分点,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51个百分点,占食品价格总降幅近九成;羊肉和食用油价格分别下降5.1%和3.1%,降幅均有扩大;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由涨转降,降幅分别为1.5%和0.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2%,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服务价格上涨1.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14.0%、12.3%和10.4%,涨幅均有回落;教育服务价格上涨1.8%,涨幅有所扩大。 据测算,在9月份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2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二、PPI 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9月份,受工业品需求逐步恢复、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降幅收窄。 从环比看,PPI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1%。需求改善、供给偏紧,推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持平。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7%,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0.6%,纺织业价格上涨0.2%;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7%,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5%;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1%。 从同比看,PPI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5.6%,收窄0.6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7.1%,收窄3.3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7%,收窄2.9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收窄1.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3%,收窄7.3个百分点。上述5个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1.42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近六成。另外,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7%;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8%。 据测算,在9月份2.5%的PPI同比降幅中,翘尾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2.3个百分点,上月为-2.7个百分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