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6个
2025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3月17日公告,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720亿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056亿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720亿元,同比下降9.8%(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056亿元,下降9.2%,降幅收窄1.3个百分点。 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059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21351万平方米,下降9.7%。房屋新开工面积6614万平方米,下降29.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821万平方米,下降28.9%。房屋竣工面积8764万平方米,下降15.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328万平方米,下降17.7%。 二、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0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4%,降幅收窄10.7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259亿元,下降2.6%,降幅收窄14.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0.4%,降幅收窄17.2个百分点。 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98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6.6%。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5577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国内贷款2954亿元,下降6.1%;利用外资1亿元,下降90.6%;自筹资金5233亿元,下降2.1%;定金及预收款4577亿元,下降0.9%;个人按揭贷款1945亿元,下降11.7%。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80。
1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 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10.6%(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 二、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7661亿元,比上年下降17.0%。其中,国内贷款15217亿元,下降6.1%;利用外资32亿元,下降26.7%;自筹资金37746亿元,下降11.6%;定金及预收款33571亿元,下降23.0%;个人按揭贷款15661亿元,下降27.9%。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2024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2.78。 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及时部署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增长1.6%。其中,夏粮产量14989万吨,增长2.6%;早稻产量2817万吨,下降0.6%;秋粮产量52843万吨,增长1.4%。分品种看,小麦产量14010万吨,增长2.6%;玉米产量29492万吨,增长2.1%;稻谷产量20753万吨,增长0.5%;大豆产量2065万吨,下降0.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猪肉产量5706万吨,下降1.5%;牛肉产量779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518万吨,下降2.5%;禽肉产量2660万吨,增长3.8%。牛奶产量4079万吨,下降2.8%;禽蛋产量3588万吨,增长0.7%。全年生猪出栏70256万头,下降3.3%;年末生猪存栏42743万头,下降1.6%。 二、工业生产增势较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1%,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3.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5.3%。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2%、14.2%。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0.64%。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75亿元,同比下降4.7%。 三、服务业持续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7.0%、6.4%、5.6%、5.5%。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9.5%、9.3%、8.8%、8.3%。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5%、9.5%、8.3%。 四、市场销售保持增长,网上零售较为活跃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1166亿元,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增长4.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32177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11.1%、9.9%、9.9%。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0.1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2%。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4%,制造业投资增长9.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6%。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民间投资下降0.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7.0%、10.2%。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9.5%、7.1%;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0.3%、11.4%。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33%。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出口254545亿元,增长7.1%;进口183923亿元,增长2.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4%。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4067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24099亿元,增长10.9%;进口16570亿元,增长1.3%。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核心CPI小幅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3.5%,粮食价格下降0.1%,鲜菜价格上涨5.0%,猪肉价格上涨7.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均下降2.2%;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环比均下降0.1%。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其中,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增长0.1%;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增长1.2%。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1608元,中间收入组3392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3359元,高收入组98809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与上年持平;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1909万人,女性人口6891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34(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人口8579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0.9%;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6478万人,减少1222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推荐阅读: 》统计局:2024年GDP同比增长5.0%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国家统计局:12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 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9883亿元,下降10.4%。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68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7437万平方米,下降12.5%。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下降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7748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26519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259万平方米,下降21.7%。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39883亿元,下降10.4%。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68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7437万平方米,下降12.5%。房屋新开工面积38023万平方米,下降23.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7748万平方米,下降23.6%。房屋竣工面积26519万平方米,下降21.8%。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259万平方米,下降21.7%。 二、新建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7133亿元,下降25.0%,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6.9%。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38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5%。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3538亿元,同比下降22.6%。其中,国内贷款8207亿元,下降6.6%;利用外资13亿元,下降51.7%;自筹资金18862亿元,下降9.1%;定金及预收款15999亿元,下降34.1%;个人按揭贷款7749亿元,下降37.7%。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2.11。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14615万吨,下降0.8%;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长0.8%;秋粮产量52092万吨,增长1.9%。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0660万吨,下降0.9%;小麦产量13659万吨,下降0.8%;玉米产量28884万吨,增长4.2%;大豆产量2084万吨,增长2.8%。油料产量3864万吨,增长5.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8%;羊肉产量531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2563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4197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2%。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3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11月份增长29.5%,连续4个月增长。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1.9%、9.3%、8.0%、6.8%、6.2%。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34.8%、13.8%。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9%、12.8%、12.7%。 四、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9%、5.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11.2%、7.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0.4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09%。 六、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21754亿元,增长3.8%;进口16345亿元,增长1.6%。 七、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核心CPI 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3.6%,鲜菜价格下降2.6%,粮食价格上涨1.0%,鲜果价格上涨4.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7%。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12月份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6%;12月份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0442元,中间收入组3219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0220元,高收入组95055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增长6.8%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 比上年下降9.6%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有涨有降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城镇固定值资产投资503036亿 比上年增长3.0%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原油增速加快 》国家统计局: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 》国家统计局: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6.3%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谈房地产走势:已出现积极变化 长期健康发展有较好基础 》国家统计局:预计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会温和上涨
2023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2023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2023年四季度,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7.1%,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6.0%,上升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4.4%,上升0.4个百分点。 分主要行业看,2023年四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5.6%,食品制造业为71.3%,纺织业为7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7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4.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79.6%,通用设备制造业为79.2%,专用设备制造业为77.5%,汽车制造业为7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77.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77.6%。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14615万吨,下降0.8%;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长0.8%;秋粮产量52092万吨,增长1.9%。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0660万吨,下降0.9%;小麦产量13659万吨,下降0.8%;玉米产量28884万吨,增长4.2%;大豆产量2084万吨,增长2.8%。油料产量3864万吨,增长5.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8%;羊肉产量531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2563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4197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2%。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3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11月份增长29.5%,连续4个月增长。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1.9%、9.3%、8.0%、6.8%、6.2%。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34.8%、13.8%。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9%、12.8%、12.7%。 四、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9%、5.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11.2%、7.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0.4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09%。 六、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21754亿元,增长3.8%;进口16345亿元,增长1.6%。 七、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核心CPI 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3.6%,鲜菜价格下降2.6%,粮食价格上涨1.0%,鲜果价格上涨4.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7%。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12月份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6%;12月份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0442元,中间收入组3219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0220元,高收入组95055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增长6.8%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 比上年下降9.6%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有涨有降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城镇固定值资产投资503036亿 比上年增长3.0%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原油增速加快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与11月份相比,原煤、天然气、电力增速有所放缓,原油增速加快。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稳定增长,进口高速增长。12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1.9%,增速比11月份放缓2.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36万吨。进口煤炭4730万吨,同比增长53.0%,增速比11月份加快18.2个百分点。 2023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进口煤炭4.7亿吨,同比增长61.8%。 原油生产有所加快,进口由降转升。12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65万吨,同比增长4.6%,增速比11月份加快2.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6.9万吨。进口原油4836万吨,同比增长0.6%,11月份为下降9.1%。 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891万吨,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56399万吨,同比增长11.0%。 原油加工增速略有加快。12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6011万吨,同比增长1.1%,增速比11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3.9万吨。2023年,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73478万吨,同比增长9.3%。 天然气生产保持稳定,进口较快增长。12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增速比11月份放缓2.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7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265万吨,同比增长23.0%,增速比11月份加快16.4个百分点。 2023年,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11997万吨,同比增长9.9%。 二、电力生产情况 电力生产平稳。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增速比11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67.4亿千瓦时。2023年,规上工业发电量8.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分品种看,12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增长9.3%,增速比11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水电增长2.5%,增速比11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核电下降4.2%,降幅比11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风电增长7.4%,增速比11月份回落19.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7.2%,增速比11月份回落18.2个百分点。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 一、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长1.3%。其中,夏粮产量14615万吨,下降0.8%;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长0.8%;秋粮产量52092万吨,增长1.9%。分品种看,稻谷产量20660万吨,下降0.9%;小麦产量13659万吨,下降0.8%;玉米产量28884万吨,增长4.2%;大豆产量2084万吨,增长2.8%。油料产量3864万吨,增长5.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8%;羊肉产量531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2563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4197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增长3.8%;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下降4.1%。 二、工业生产稳步回升,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0%、30.3%、28.5%。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0.52%。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3亿元,同比下降4.4%;其中11月份增长29.5%,连续4个月增长。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1.9%、9.3%、8.0%、6.8%、6.2%。1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5%;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34.8%、13.8%。1—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9%、12.8%、12.7%。 四、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9%、5.2%。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11.2%、7.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0.42%。全年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0%。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09%。 六、货物进出口总体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21754亿元,增长3.8%;进口16345亿元,增长1.6%。 七、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核心CPI 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1%,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13.6%,鲜菜价格下降2.6%,粮食价格上涨1.0%,鲜果价格上涨4.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7%。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12月份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6%;12月份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2%。 八、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 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2%;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3%。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3.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全年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九、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20442元,中间收入组3219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50220元,高收入组95055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29.8%,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十、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032万人,女性人口68935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648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1.3%;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7700万人,减少1404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推荐阅读: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增长6.8%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 比上年下降9.6% 》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同比有涨有降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城镇固定值资产投资503036亿 比上年增长3.0%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民间投资下降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09%。 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09%。2023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53544亿元,比上年下降0.4%,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0%。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6%。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4.4%,中部地区投资增长0.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0.1%,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8%。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7%,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202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2%。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 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 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私营企业增长5.4%。 分行业看,12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5.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1%,纺织业增长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20.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 分产品看,12月份,620种产品中有383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0850万吨,同比增长1.5%;水泥15793万吨,下降0.9%;十种有色金属659万吨,增长7.3%;乙烯272万吨,增长0.1%;汽车304.0万辆,增长24.5%,其中新能源汽车114.1万辆,增长43.7%;发电量8290亿千瓦时,增长8.0%;原油加工量6011万吨,增长1.1%。 12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同比持平;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104亿元,同比名义下降3.2%。 》国家统计局:2023年我国GDP超126万亿 同比增长5.2%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7459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国内贷款15595亿元,下降9.9%;利用外资47亿元,下降39.1%;自筹资金41989亿元,下降19.1%;定金及预收款43202亿元,下降11.9%;个人按揭贷款21489亿元,下降9.1%。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9.6%(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83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9884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下降20.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286万平方米,下降20.9%。房屋竣工面积99831万平方米,增长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2433万平方米,增长17.2%。 二、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 202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72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2.2%。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 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7459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其中,国内贷款15595亿元,下降9.9%;利用外资47亿元,下降39.1%;自筹资金41989亿元,下降19.1%;定金及预收款43202亿元,下降11.9%;个人按揭贷款21489亿元,下降9.1%。 四、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2023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0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8131亿元,增长7.9%。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22881亿元,增长7.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071亿元,同比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79亿元,增长8.9%。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比上年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38145亿元,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5405亿元,增长30.0%。2023年,商品零售41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 按零售业态分,2023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8.8%、7.5%、4.9%、4.5%,超市零售额比上年下降0.4%。 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1.2%、10.8%、7.1%。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