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个
阳光电源在1月19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根据阳光电源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至420亿元,同比增幅达62%-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达到32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幅为102%-140%。 根据此前阳光电源公布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11亿元、3.46亿元、11.60亿元,据此测算,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11.39亿元至17.39亿元。净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在三四季度大幅增长。 阳光电源主要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2年上半年虽然全球光伏、储能、电动车均保持强劲增长,但是也面临疫情的反复,以及IGBT、电芯、组件等核心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等挑战,阳光能源整体净利润受到一定影响。但下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阳光能源抓住机遇,持续加强研发创新,深耕全球市场,全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等核心业务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受益于规模效应、渠道的拓展和运营能力的提升,毛利率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此前12月份阳光能源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全球储能2023年预计超过100GWh,增长100%左右,欧洲储能业务非常好,美国、中国也将保持高增长。市场预计碳酸锂的价格在2023年二季度会下跌,储能的盈利状况会改善,进一步促进储能市场发展。 与此同时,阳光能源还表示光伏行业有周期性,一般在4-8年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前面20年的市场空间小瓶颈大,波动比较大,但是未来30年的增长每年都可以预见和高增长的,周期带来的波动幅度会比较小。未来市场价格战可能会出现,但对头部企业影响比较小。 国联证券表示2023年风光装机需求旺盛,有望支撑阳光电源业绩进一步高增。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62.8%;2022全年光伏EPC招标111.37GW,预计到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30GW。2022年我国风电由于国补退出和疫情影响,装机37.63GW,同比下降20.9%,不过2022年招标规模突破110GW,叠加疫情缓解和原材料降价,预计2023年国内风电装机有望达70-80GW,同比翻倍增长。风光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增。此外,由于储能新产品表现强势,户用储能有望贡献新增长。因此给予阳光电源“买入”评级。 此外,东吴证券同样给予阳光电源“买入”评级。
固德威1月21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亿元至7.07亿元,同比上年增加111.06%至152.92%。预计扣除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7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加131.68%至177.85%。 根据此前固德威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75亿元,由此可推算仅四季度单季度净利润或将达到3.15亿元至4.35亿元。 而对于2022年年度业绩变动的原因,固德威表示,上半年受制于物料短缺及疫情等影响,销量不及预期,下半年随着疫情缓解,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逐步解决物料短缺的问题;增加设备等投资,其整体产能得以增加并有效释放。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保持产品竞争力,销售额得以迅速增长。 此外,固德威表示,2022年上半年,因俄乌冲突使得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分布式储能在欧洲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固德威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销量较上一年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22年光伏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固德威长期专注于光伏及储能逆变器的研发销售,聚焦主营业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同时,前瞻布局储能逆变器业务,营收/毛利润贡献比例逐年提高。 中泰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并网逆变器延续高增,户储市场蓝海一片。首先,受益于光伏装机需求持续超预期,逆变器市场迅速发展,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测算,至2025年,全球逆变器总需求将达743GW,对应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17亿元,2022-2025年CAGR将达23.8%。受益于分布式迸发,组串式逆变器加速渗透,海外高端市场价格接受度高。此外,受能源危机以及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进而拉动欧洲电价持续高位运行;另一方面,户储系统具有良好经济性,经测算在一定条件下,安装5kW+10kWh光伏户储系统将实现资本金收益率可达17.68%,即使后期电价回落也仍保持可观收益。双重作用下,欧洲终端用户安装户储系统、提高光伏自用率的意愿不断提升,据测算,2025年全球户储新增装机规模为73.6GW/169.2GWh,2021-2025年CAGR高达150%。 而东吴证券表示固德威业绩大超市场预期,主要是因收入端随出货环增提升较多,费用率继续环比下降,盈利进一步改善。东吴证券预计2023年随光储逆变器出货高增+新业务放量,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并维持固德威“买入”评级。
锂矿龙头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预增最高约11倍。有锂盐专家表示,天齐锂业业绩大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是成本控制能力优异,2022年H1有较多低价精矿库存,随着SQM扩产后,天齐在2023年理论出货有望达15.03万吨LCE。 天齐锂业昨日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Q3净利56.54亿元,据此计算,Q4净利预计71.19亿元-96.19亿元,环比增长26%-70%。 对于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联营公司SQM2022年度业绩预计将同比大幅上升。 有锂盐专家表示,天齐业绩大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是成本控制能力优异,该专家从IGO给予的季度生产数据/Bunbury港每月锂盐出口数据交叉验证分析,泰利森2022年H1共计出口8.2万吨LCE,对应天齐锂业在2022年H1共计获得4.1万吨LCE锂精矿,而天齐锂业在2022年H1仅生产(包含代工)2.45万吨LCE,对应仅2022年上半年就存下1.65万吨LCE精矿低价库存。 此外,上述专家继续分析,天齐锂业使用全球最优的泰利森精矿,生产单吨碳酸锂实际消耗或低于行业默认的8吨锂精矿,再次给予留存精矿库存空间。 从锂盐价格来看,2022年Q4碳酸锂价格再创“波峰”,一度接近60万元/吨,12月底价格开始下跌但扔维持在50万元/吨以上的高位。 天齐锂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产品和锂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据公开披露信息,公司目前拥有合计约6.88万吨的锂化工产品年产能,其中包括3.45万吨碳酸锂、2.9万吨氢氧化锂、0.45万吨氯化锂和800吨金属锂产能(含已建成未投产的奎纳纳一期2.4万吨氢氧化锂产能)。此外,公司还有2.4万吨/年氢氧化锂、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的在建项目。 锂矿资源上,天齐锂业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拥有四川雅江县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但目前仅格林布什矿产在产锂矿,已建成产能为162万吨/年,2025年的锂精矿规划产能为214万吨/年,前期中报交流会上,天齐锂业相关人士表示,从最新行业报告来看,明年泰利森的矿产量约149万吨锂精矿。 对SQM的投资收益亦是天齐锂业净利润重要来源,公司去年11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对SQM的总持股比例约22.16%。 公司相关人士在去年Q3业绩会中表示,SQM2023年将生产21万吨LCE锂产品;其中,18万吨将在智利生产,使用来自阿塔卡马盐湖的氯化锂;3万吨将在中国生产,原料为硫酸锂。 今年第三季度,SQM在智利的氢氧化锂产能将从2.2万吨增加到3.7万吨,使SQM在2023年将拥有接近7万吨的氢氧化锂产能。此外,SQM与西农集团合作的澳大利亚MtHolland项目的35万吨锂精矿产能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5万吨氢氧化锂年产能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作为SQM第二大股东,公司有望从其快速的产能扩张中获得好的投资收益。 上述锂盐专家推测,SQM扩产后,天齐在2023年理论出货可达15.03万吨LCE,相比2022年9.33万吨LCE,在量上环比增长61%。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