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个
国际能源署在2月8日发布《2023年电力市场报告》,报告总结了2022年度世界电力发展的情况,并对未来三年全球电力供需变化做出预测。报告表示,2023年至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加速至年均3%,其中70%以上需求增长将来自部分亚洲地区。可再生能源将主导全球电力供应增长,与核能一起满足绝大部分电力需求增量。 报告指出:“尽管2022年俄乌之间的争端引发了能源危机,但与此前2015-2019年期间2.4%的平均增长率相比,只低了0.4%,说明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仅略有放缓。究其原因是经济放缓和高电价抑制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 对于未来全球电力结构的变化,报告做出预测:“到2025年,亚洲将占世界电力消耗的一半,中国将消耗全球电力的三分之一。全球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组合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 “此外,核能在亚洲正在加速发展,到2025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增长的超过一半仅来自四个国家:中国 、印度、日本和韩国。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在2022年至2025年的绝对增长方面领先,预计中国核电发电量将新增约58太瓦时,印度则成为核电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最大增幅可能达到81%。” 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将达3% 报告总结了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的情况,并分析了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的原因,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报告指出:“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该国2022年的经济活动,其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目前估计,2022年将为2.6%,大大低于2015-2019年期间大流行前超过5%的平均水平 。” 而欧洲的电力需求下滑除了新冠疫情影响外,只直接的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涨。报告指出:“2022年,欧盟的电力消费同比急剧下降3.5%,因为该地区受到能源价格高企的打击尤其严重,导致工业消费者的需求遭到严重破坏。” 与中国和欧盟相反,美国和印度的电力消费则出现了增长的情况。报告指出:“2022年,印度的电力需求强劲增长了8.4%,原因是印度在流感大流行后的强劲经济复苏和夏季气温异常高。2022年,美国需求同比增长2.6%,主要是由于经济活动和夏季炎热和冬季寒冷时的供暖和制冷需求。 ” 虽然2022年全球电力需求平均增幅放缓,但IEA对于未来三年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依然充满信心,报告认为:“预计未来三年世界电力需求增长将加速至平均 3%,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是这一加快步伐背后的推动力,这比大流行前几年的平均增长率2.4%有所提高。” 新能源+核能成电力增长的支柱 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说:“世界对电力的需求增长势必会加速,在未来三年内使日本目前的电力消耗量增加一倍以上。” “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增长速度足以满足几乎所有这些额外需求,这表明我们已接近电力部门排放的临界点。各国政府现在需要使低排放源的增长速度更快并降低排放量,以便世界能够在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确保安全的电力供应。” 由于全球电力需求量在未来三年肯定要增长,但世界各国对于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却不能再增加,因此低碳甚至是零碳的核电和新能源发电将成为电力增量的主体。 报告认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组合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2年的29%上升到2025年的35%,而燃煤和燃气发电的份额将下降。” 欧洲的核电因为关停导致2022年整体核电发电量下滑,2022年欧盟的核能发电量比2021年下降了17%。尽管如此,IEA对核电的未来发展有更乐观的预期,报告认为:“全球核能发电将在2023-2025年平均增长近4%,明显高于2015-2019年2%的增长率。这意味着,到2025年,每年将产生大约100太瓦时的核能发电量,相当于目前美国核能发电量的八分之一。” 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至关重要 全球电力需求量在增长,这些增长需要可再生能源与核电作为新增的主体,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核电的灵活性比较低,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比较大,因此需要各国强化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 报告认为:全球电力需求和供应越来越依赖于天气,极端条件是2022年反复出现的主题。除了欧洲的干旱外,印度还出现热浪,导致该国的电力需求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值。同样,中国中东部地区也受到热浪和干旱的袭击,导致四川省水力发电量减少,空调需求激增。美国在12月也遭遇了严重的冬季风暴,引发了大规模停电。 随着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加快,由于供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天气事件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将加剧,而依赖天气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组合中的份额将继续增长。在这样的世界中,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同时确保供应安全和网络弹性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煤炭2023》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1.2%,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天然气短缺是煤炭需求飙升的主要原因,用于发电的煤炭使用量增加了2%。即使欧洲能够在2025年之前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亚洲对这种能源的需求在未来几年似乎仍将增长。 虽然从长期来看,煤炭使用量预计将减少,被天然气和可再生替代品取代,但到2023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 本月,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一份报告显示,除非加快向更清洁替代品的过渡,否则煤炭消费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2022年至2025年间保持稳定。该机构预计2023年煤炭消费量将增长1.2%,创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能源署在其《2023年煤炭报告》中强调,天然气短缺和昂贵是欧洲持续依赖煤炭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产量下降,钢铁产量下降了约1%,但煤炭使用量却在增加。但由于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能力,欧洲已经重新转向煤炭发电,预计2023年用于发电的煤炭将增长2%。 国际能源机构预计,未来三年煤炭需求将进入平稳期,这是基于人们预计煤炭将从煤炭转向更清洁的能源,以及亚洲新兴经济体预计煤炭使用量将增加。 国际能源机构称,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发布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并大举投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试图实现经济脱碳,预计煤炭仍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二氧化碳排放源。国际能源机构能源市场和安全总监Keisuke Sadamori表示:“世界化石燃料的使用接近峰值,煤炭将是第一个下降的,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 俄罗斯今年2月入侵乌克兰,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对能源使用的预测,原因是一个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突然中断,几个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许多希望在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取得进展的欧洲国家突然发现,他们正在为自己的能源安全而战,并转向不太可能的能源——比如煤炭和核能。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2022年煤炭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贸易流动中断,价格飙升,需求将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公吨。” 英国曾表示,将从2024年开始不再使用煤炭发电,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本月,英国批准了一座新煤矿,这是该国对化石燃料的态度的意外转变。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伍德豪斯煤矿(Woodhouse Colliery)将是英国30年来的首个新煤矿,主要用于向欧洲出口煤炭。英国政府预计该工厂将运行到2049年,比英国计划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时间早一年。 与此同时,亚洲煤炭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快速扩张。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其他地区的煤炭需求也很高。 一家印尼矿业公司表示:“印尼和印度等国经济前景强劲,预计总体(煤炭)需求将保持强劲。随着各国适应新的贸易流动,战争的影响将逐渐减轻。印度等亚洲国家可能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煤炭,同时扩大国内产量。”这令人担忧的原因有几个:首先,亚洲的煤炭需求将保持在高位;其次,因为这些国家中的许多国家继续依赖俄罗斯的煤炭供应;第三,许多亚洲国家都计划建设更多的燃煤电厂,提高全国产量。这表明,即使欧洲能够控制其对煤炭的依赖,在未来几年,亚洲对煤炭的依赖将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抵消欧洲需求的下滑。
当地时间周三(12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随着西方国家的制裁措施挤压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同时市场需求超出此前预期,明年油价可能会上涨。 IEA在油市月报中称,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末暴跌14%,从目前约1120万桶/日跌至960万桶/日。届时如果这一预测属实,可能会扭转原油期货价格近期走弱的趋势。 今年6月以来,美、布两油几乎连月走低,仅10月小幅回升。截止发稿, 美国WTI原油期货报每桶76美元,年内最高曾达到130美元,接近腰斩;而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每桶81美元,年内也曾一度达到134美元。 国际能源署写道,对急于看到通胀走低的消费者来说,目前较低的油价时意见可喜的事情,但这样的情况可能不会长久。 上周欧盟正式禁止进口海运俄油,IEA称这项制裁措施的影响有待观察,“随着我们度过冬季,并在第二季度迈向更紧张的石油平衡,不能排除另一次价格反弹的可能性。” 该机构在11月中看到,能源危机中的欧洲经济好于预期,以及亚洲主要经济体表现了出人意料的韧性,这些因素正在提振石油的需求。对于2023年,IEA预计全球总需求为1.016亿桶/日,较其上月的预测多出30万桶。 供应方面,IEA发现,在禁令生效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在持续扩大,11月攀升至710万桶/日,为近七个月来的高点。与此同时,虽然欧佩克+决定减产200万桶/日,但实际上只达成了四分之一的削减目标,即减产约50万桶/日。
当地时间周一(12月12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虽然欧盟今年有足够的天然气过冬,但明年仍会面临短缺问题。 本周欧盟各国部长将举办能源部长特别会议和欧洲理事会会议。日内,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发布了名为《如何在2023年避免欧盟天然气短缺》的报告。 冯德莱恩表示,尽管欧盟在天然气问题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明年或仍将面临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 比罗尔称,“欧盟在减少对俄气依赖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脱离危险区域,2023年能源危机将会比2022年更加严峻。”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分析,进一步推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热泵和节能行动非常重要,这些举措有望防止明年出现天然气短缺和价格恶性上涨的风险。 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的许可,国际能源署建议欧盟增加行政资源并简化程序,为热泵提供更多财政支持并修改一些不利于电气化的税法。同时,IEA还呼吁成员国各自开展一些节能活动,让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并在报告中推荐了一些案例。 比罗尔说,这可能需要高达1000亿欧元的投资,虽然数额很大,但天然气价格的走低能让成员国在两年内获得相应的回报。他还强调,如果没有欧盟的紧急措施,2023年欧盟天然气供应缺口可能是600亿立方米,而不是300亿立方米。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考虑调整预算,推出新的针对能源投资领域的主权基金。不过,她未明确该基金设立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欧盟共同债务,仅表示欧盟现有基金规模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扩大。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